新都商城>导购指南>公务员考试用书导购>在线试读

华图2013年上海公务员考试用书《城市建设管理考点、真题、预测三合一》专用教材节选

http://www.newdu.com 2012年11月17日 华图教育 华图教育 参加讨论

 

第三节  城市规模与城市经济增长


    一、城市规模
    在一个区域或国家,因各城市所处的内外条件不同,会形成城市间不同的职能分工,同时也会形成不同的城市规模。
    城市规模,是人口、经济、科学技术等在城市的聚集规模,是衡量城市大小的数量概念。城市规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城市规模包括城市的人口规模、用地规模、生产力规模、消费力规模等;狭义的城市规模仅指城市的人口规模。城市规模主要有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两种表达方式。通常,人口规模是衡量城市规模的决定性指标,是城市极为重要的一种综合性特征。但是,由于城市人口数量受国内总人口、城市化水平、城市数量、城市分布、社会经济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城市人口规模的分级标准相差很大。确定人口规模,包括人口数量、人口组成以及人口分布,可以更有效地进行市场经济、建筑布局、场所设置、道路修建、绿化方案以及管理配置等的规划。
    城市规模决定了城市的用地及布局形态。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两者的关系是密切相关的,根据人口规模以及人均用地指标就能确定城市的用地规模。因此,在城市发展用地无明显约束的条件下,一般是从预测人口规模着手研究,再根据城市的性质与用地条件加以综合协调,然后确立合理的人均用地指标,就可推算出城市的用地规模。
    二、城市经济增长
    城市经济增长是国民经济增长在城市这个特殊区域内的表现。城市经济增长有着不同于一般经济增长的特点:
    第一,城市经济增长意味着城市聚集经济效益和规模经济效益的提高。
    第二,城市经济增长不仅意味着国民经济收入总量的增加,而且还必然带来城市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的扩大。
    第三,城市经济增长意味着城市经济结构的优化,即城市物质生产部门的物质要素比例的合理性及产出的高效性;整个城市经济部门特别是物质生产部门与基础结构部门结合方式的先进性与合理性;主导产业部门与整个城市经济部门的协调性等。
    第四,城市经济增长意味着城市物质财富和社会财富的增长。
    第五,城市经济增长还意味着在城市经济实力得到增强的同时,城市吸引力和辐射力的增强,以及城市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地位的提高。
    (单选题)城市经济增长是一个城市的收入和产出的扩大,它可以用国民生产总值GNP、国内生产总值GDP或国民收入的变动来衡量。城市经济的增长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2008年真题第4题)
    A. 实物、价格、人口B. 实物、人口、消费量
    C. 实物、生产量、消费量D. 实物、人口、收入
    【答案】 A

第四节  城市土地中的资源配置原理


    城市土地是指城市区域范围内的陆地和水域及其地上、地下空间的总和。
    城市土地具有三个层次:
    城市土地是城市生产力的重要组成要素,是城市社会经济活动最基本的物质资料。城市土地的特性,可以从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两个方面进行界定。
    一、土地稀缺原理
    土地既是资源,又是财产。为了说明土地的稀缺原理,我们引用财产的有关内容。
    经济学家通常将财产分为自然财产和经济财产。
    自然财产指自然存在的、数量充裕的、足敷一切需求的财产。这些财产,人类离不开,但又不需要购买,人类也无法垄断它,这就是所谓的“无价之宝”。
    经济财产则往往是凝结有人类劳动的、供不应求的财产。这类财产不但可通过买卖进行流通,而且其价格还与稀缺度成正相关,即稀缺度越大,其价格越高;反之,其价格越低。
    人口数量在增长,社会产业的规模和种类也在快速发展,这些变化都对适宜用途的土地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说到底,土地的稀缺性,就是适合各种用途的土地的供不应求。按照西方经济学的观点,土地稀缺是土地有价的原因之一。
    二、替代原理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倾向购买同类同用途商品中的廉价商品,如用大宗的上市的水果、蔬菜代替刚上市的水果蔬菜。
    一般说来,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商品在质上具有同样的用途,或者同样让人满意的时候,人们就愿意以购买低价商品代替高价商品。
    替代原理的作用:支配土地从一种用途转向另一种用途;使人们在组织生产时,尽量用同种功用的低价因素替代高价因素。
    三、比例原理
    以土地为中心的生产系统中的主要因素包括:土地、劳动力、资金、生产工具和经营管理者。
    只有这些因素相结合,才能生产出产品,如果这些因素按合理的比例相结合,就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果。
    (单选题)城市土地有经济和自然两方面的属性,就自然属性而言,()是城市土地最基本的自然属性。
    A. 不可再生性B. 固定性
    C. 生产性D. 承载性
    【答案】 D
    【解析】 承载性是城市土地最基本的自然属性。城市土地为城市各项建设和经济社会活动提供场所,是人们进行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要素,也是各类建筑物和构筑物的载体。这一特性为承载性。城市土地承载性对城市的发展和建设影响主要在物理属性方面,而与其自身肥沃程度无关。

    编者注:本文节选自华图2013年上海公务员考试用书《城市建设管理考点、真题、预测三合一》专用教材,欲了解更多内容,请进入新都商城(http://mall.newdu.com)了解本书

共22页 您在第14页 首页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页 本页共有2534个字符
点击数:
  • 客户服务热线
  • 010-57257875
  • 手机:15801621660
  •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六 8:30-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