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用版事业单位考试用书
- 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试题
- 教师招聘考试用书
- 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招聘考试
- 浙江事业单位考试用书
- 江西事业单位考试用书
- 重庆事业单位考试用书
- 上海事业单位考试用书
- 湖北事业单位考试用书
- 四川事业单位考试用书
- 山东事业单位考试用书
- 福建事业单位考试用书
- 安徽事业单位考试用书
- 北京事业单位考试用书
- 河北事业单位考试用书
- 江苏事业单位考试用书
- 辽宁事业单位考试用书
- 云南事业单位考试用书
- 青海事业单位考试用书
- 天津事业单位考试用书
- 陕西事业单位考试用书
- 山西事业单位考试用书
- 广西事业单位考试用书
- 甘肃事业单位考试用书
- 内蒙古事业单位考试用书
- 西藏事业单位考试用书
- 贵州事业单位考试用书
- 湖南事业单位考试用书
- 河南事业单位考试用书
- 吉林事业单位考试用书
- 广东事业单位考试用书
- 黑龙江事业单位考试用书
- 新疆事业单位考试用书
热销商品
-
商城价:¥16
-
商城价:¥18
-
商城价:¥28
-
商城价:¥55
-
商城价:¥141
最近浏览过
中公2013年福建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用书《综合基础知识》专用教材
- 市 场 价:58.00 商品编号:20130516223729861190829
- 折 扣 价:¥40.00已优惠¥18.00(7.0折)
- 运 费:根据重量、地区及送货方式收取
- 作 者:李永新出 版 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3年01月版 次:2014版
- 开 本:16装 订:平装
- 适用范围:福建省省直及各市、县等各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
- 很抱歉,本商品已下架,请点击以下按钮查看本商品的最新信息!
- 查看福建事业单位考试用书最新信息
商品详情
商品参数
相关商品
用户评价
销售记录
购买咨询
主编简介
李永新,中公教育首席研究与辅导专家,毕业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具有深厚的公务员考试核心理论专业背景,对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各级公务员招录考试有着博大精深的研究,极具丰富的公务员考试实战经验。主持并研发了引领公考领域行业标准的深度辅导教材系列和辅导课程、专项突破辅导教材和辅导课程,帮助无数考生成就了梦想,备受考生推崇,是公考辅导领域行业标准的开创者和引领者。
目录
福建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政策解读(1)
福建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应试攻略(3)
上篇 职业能力
第一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
第一章 言语理解与表达核心知识储备(4)
第一节 语境分析法(4)
第二节 关键信息识别法(8)
第二章 选词填空(15)
第一节 词义辨析(15)
第二节 语法与语用(19)
第三节 成语(21)
第三章 语句表达(26)
第一节 病句辨析(26)
第二节 语句连贯(32)
第四章 阅读理解(37)
第一节 主旨观点型题目(37)
第二节 细节理解型题目(40)
第三节 词句理解型题目(42)
第四节 寓意理解型题目(44)
第五节 推断下文型题目(46)
第六节 标题提炼型题目(49)
第二部分 判断推理--图形推理
第一章 图形推理核心知识储备(54)
第一节 图形构成(54)
第二节 几何性质(61)
第三节 图形转化(63)
第二章 图形推理题型分类精讲(67)
第一节 古典型图形推理(67)
第二节 视觉型图形推理(68)
第三节 九宫格图形推理(69)
第四节 空间形式图形推理(70)
第三部分 判断推理--逻辑推理
第一章 逻辑推理核心知识储备(74)
第二章 逻辑推理题型分类精讲(81)
第一节 必然性推理(81)
直言命题(81)
复言命题(87)
第二节 可能性推理(92)
削弱型题目(93)
加强型题目(97)
前提型题目(100)
解释型题目(102)
评价型题目(104)
结论型题目(106)
第四部分 判断推理--类比推理
第一章 类比推理核心知识储备(110)
第二章 类比推理题型分类精讲(116)
概念间关系(116)
近反义关系(117)
描述关系(118)
条件关系(119)
语法关系(120)
第五部分 判断推理--定义判断
第一章 定义判断核心知识储备(122)
第二章 定义判断题型分类精讲(126)
单定义判断(126)
多定义判断(131)
第六部分 判断推理--事件排序
第一章 事件排序解题基础(134)
第二章 事件排序解题全攻略(135)
第三章 事件排序实战技巧(137)
第七部分 数量关系--数学运算
第一章 数学运算基础知识(140)
第二章 数学运算常考题型(145)
第一节 计算问题(145)
第二节 和差倍比问题(147)
第三节 行程问题(148)
第四节 工程问题(150)
第五节 排列组合与概率问题(151)
第六节 几何问题(156)
第七节 利润问题(158)
第八节 容斥问题(159)
第三章 数学运算扩充题型(161)
第八部分 资料分析
第一章 资料分析概念(168)
第一节 计算型概念(168)
第二节 理解型概念(176)
第二章 资料分析计算技巧(179)
尾数法(179)
首数法(179)
取整法(180)
特征数字法(180)
范围限定法(181)
乘除法转化法(182)
分子分母比较法(183)
分子分母差额法(184)
第三章 资料分析题型分类精讲(185)
中篇 公共基础知识
第一部分 事业单位概况与职业道德
第一章 事业单位概况(196)
事业单位概述(196)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196)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的改革(197)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198)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198)
第二章 职业道德(199)
职业道德概述(199)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199)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职业道德(200)
第二部分 省情国情
第一章 省情知识(202)
福建概况(202)
福建资源(202)
民族与宗教(203)
福建之最(203)
福建历史(204)
福建人文(204)
福建名人(205)
第二章 国情知识(206)
我国的地势、地形和气候(206)
我国的能源与资源(206)
我国的人口与民族(207)
我国的综合国力(208)
第三部分 政治基础理论
第一章 重大时政热点(210)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15)
马克思主义哲学(215)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217)
第三章 毛泽东思想(219)
第四章 邓小平理论(221)
第五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23)
第六章 科学发展观(225)
第四部分 法律基础
第一章 新法亮点(228)
《民事诉讼法(修正案)》(228)
《刑事诉讼法(修正案)》(228)
《刑法(修正案八)》(230)
《居民身份证法》(230)
第二章 法理学(232)
第三章 宪法(233)
第四章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235)
第五章 刑法与刑事诉讼法(237)
第六章 民法(239)
第五部分 经济基础理论
第一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42)
第二章 微观经济(243)
第三章 宏观经济(245)
第四章 国际经济(246)
第六部分 公共行政
第一章 管理学基本原理(248)
第二章 行政管理基础知识(249)
第三章 公文(251)
第七部分 人文和科技、生活常识
第一章 人文常识(254)
绘画和雕塑(254)
文字和书法(254)
音乐(255)
手工艺(256)
建筑(256)
历史(257)
文化(257)
第二章 科技、生活常识(260)
科技史(260)
能源技术(260)
材料工程(261)
生物技术(261)
信息技术(261)
物理学(262)
现代宇宙学(262)
武器常识(262)
生活常识(263)
下篇 主观题
第一部分 走进福建事业单位考试主观题
第一章 主观题的作答技巧与策略(268)
第一节 应试写作准备(268)
第二节 审题和立意(269)
第三节 布局(284)
第四节 选材(288)
第二章 主观题的常见误区(291)
第一节 观点性错误(291)
第二节 材料性错误(293)
第三节 表达性错误(296)
第二部分 主观题的考试热点精读与范文精选
第一章 考试热点精读(304)
第一节 福建省重大热点事件(304)
第二节 十八大报告专家解读(311)
第三节 时政社会热点(321)
第二章 写作范文精选(332)
【范文一】 政策制定与执行主题(332)
【范文二】 领导干部阅读主题(333)
【范文三】 经济、环境、文化协调发展主题(334)
【范文四】 抑制高房价主题(335)
【范文五】 文化体制改革主题(336)
【范文六】 低碳社会主题(338)
【范文七】 知识产权保护主题(339)
【范文八】 生态旅游主题(340)
【范文九】 处置突发事件主题(341)
【范文十】 服务型政府主题(342)
【范文十一】 乡村旅游主题(343)
【范文十二】 治理潜规则主题(344)
【范文十三】 优化产业结构主题(346)
【范文十四】 绿色经济主题(347)
【范文十五】 企业社会责任主题(348)
【范文十六】 大学生就业主题(349)
【范文十七】 新生代农民工主题(351)
【范文十八】 公共服务均等化主题(352)
【范文十九】 规范执法主题(353)
【范文二十】 政绩考核机制主题(355)
【范文二十一】 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发展主题(356)
【范文二十二】 新兴产业主题(357)
【范文二十三】 安全监管主题(358)
【范文二十四】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主题(360)
【范文二十五】 传承弘扬传统文化主题(361)
中公教育?2013年福建省事业单位笔试辅导班课表(363)
中公教育?2013年福建省事业单位面试辅导班课表(363)
中公教育?全国分校一览表(364)
文摘
第一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
第一章 言语理解与表达核心知识储备
第一节 语境分析法
语境,就是使用语言的环境。狭义的语境指的是一定的言语片段和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广义的语境还包括言语片段之外的社会环境,如写作背景。现在选词填空题目单纯考查词义的题目越来越少,多数题目都把考查重点放在了对特定语境的分析上。进行语境分析可主要运用对应分析法和情境展开法。
一、对应分析法
为保证答案的唯一性与科学性,命题人通常会在空缺处的上下文设置一些提示信息,这些信息与正确答案之间存在一定呼应关系。对应分析法就是通过揭示这种呼应关系,帮助考生寻找解题思路。
■
如上所示,选词填空题中的对应关系主要分为正对应和逆对应两种。
(一)正对应
正对应,指的是文段中上下文的某些词句从正面提示了正确答案的信息。常见的三种正对应类型:
1.概括关系
概括关系的文段一般是先具体阐述然后进行概括,其设空一般在后句。遇到这种题目考生应从前句入手,从选项中找出与前句表达意思最贴近的一项。
2.解说关系
解说关系的文段一般是先提出一个总的观点,然后在后文对此进一步解释说明。这种题目一般设空在前句,解题的关键在于找出后句中相应的解释说明的内容。
3.顺承关系
顺承关系的语段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几个相连的词语之间在顺序上存在不可逆性。这种不可逆可能为语段之间的前后照应;也可能为逻辑上的先后承接或是词句间的前后承接。
【例题1】 有研究表明,生物大灭绝在历史上发生过二十几次,大约每2600万年发生一次,似乎具有 。对于物种大灭绝的发生是否真的如此频繁和有规律,还有争议。但即便是最 的估计,也认为至少有5次物种大灭绝是非常明显的。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必然性 乐观 B.规律性 简单
C.突发性 粗略 D.周期性 保守
解析:此题答案为D。阅读题干可知,第一空与“大约每2600万年发生一次”构成概括关系的正对应,“每”在此表示同一动作有规律地反复出现,由此可知,第一空只能选“规律性”或“周期性”。与“简单”相比,“保守”侧重于指一种底线或最低的限度,与后面的“至少”对应更恰当。因此本题答案为D。
【例题2】■ 人才是强国的根本,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什么是人才,可谓 ,人才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倒是 的,许多领导、学者认为,引领未来社会发展的,也是社会最缺乏的人才必须具备三大条件:品格高尚、才干出色、作风务实。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众说纷纭 统一 B.莫衷一是 固定
C.见仁见智 共通 D.因人而异 公认
解析:此题答案为C。第二空前后构成解说关系的正对应,注意是“许多领导、学者”而非“所有人”形成了共识,故这里用“统一”、“固定”、“公认”都太绝对,“共通”强调通行或适用于各个领域,程度灵活。由“倒是”可知,横线处两个词语存在转折关系,“见仁见智”指对于同一个问题各人有各人的见解,其所表达的“异”与“共通”所表达的“同”恰符合此关系,综合分析C项当选。
【例题3】 近现代西方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经历了融合、冲突和消解三个时期,反映到教育理念上也相应地经历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相互 、越走越远和共同反思三个阶段。这一历史发展表明,过分强调科学文化和科学教育,必然导致对人文的 ;而过分强调人文文化和人文教育,也会带来对科学技术的漠视。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渗透 排挤 B.结合 无视
C.渗透 轻视 D.结合 限制
解析:此题答案为C。“三个阶段”对应“三个时期”,因此第一个空格应与“融合”相对应。与“结合”相比,“渗透”的程度更深,与“融合”所表达的互相影响、不分彼此的意思更贴近,据此可首先排除B、D。
第二空中,分号前后的句子分别说明了两种错误倾向造成的后果。由“过分强调人文教育会带来对科技的漠视”可知,过分强调科学教育同样也会造成对人文的漠视,C项中的“轻视”与“漠视”的含义最贴近,故本题选C。
(二)逆对应
逆对应,就是文段中上下文的若干词句从反面提示了应选词语的信息。当文段中存在诸如转折关系、并列关系、背离关系等逻辑关系时,考生可考虑此种对应。常见的三种逆对应类型:
1.转折关系
转折关系的选词填空题设空比较灵活,但无论空设在前句或后句,一般都可通过找出句中相应词语的反义词来破题。
2.并列关系
并列关系的选词填空题目最典型的句式为“不是……而是……”,其表示的意思是否定前者、肯定后者。这种题目无论空设在前句还是后句,都可以从相应另一句寻找突破口。
3.背离关系
背离关系是一种特殊的逆对应关系,在选词填空中常以表数量的词来表达。如“极少数”与“大多数”,“很多”与“也有许多”。显然,这些数量词之间呈现的是一种背离关系,通常我们可以从这种对应中找到解题的思路。
【例题4】■ 蚂蚁,一种令人生厌的“小生命”,如今它的制成品却 地闯进了市民的保健领域。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堂而皇之 B.一鸣惊人
C.神气十足 D.名正言顺
解析:此题答案为A。由“却”可知,横线处填入的词语应与前一分句构成转折关系。“堂而皇之”形容端正庄严或雄伟而有气派。“一鸣惊人”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突然做出惊人的成绩。“神气十足”指得意或傲慢的样子。“名正言顺”指名分或名义正当,说话做事就理由充足,有依据。根据词意可排除B、D项。与“小生命”相对,表示有气派的“堂而皇之”比“神气十足”更能体现出蚂蚁前后两种不同形象的鲜明反差,故A项当选。
【例题5】 在确立以夏、商、周为核心的中国上古史基本框架的基础上,“夏商周断代工程”将历谱推定、文献梳理、考古与碳十四测定等课题研究成果加以整合,提出了夏商周年表。尽管这个年表还有不够 之处,但它的提出毕竟标志着中国的上古史已不是 的传说,而是可信的历史了。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细致 子虚乌有 B.精准 虚无缥缈
C.合理 扑朔迷离 D.精确 空穴来风
解析:此题答案为B。第二空需要填的是一个修饰“传说”的成语。由“不是……而是……”可知前后句子构成并列的逆对应关系,对应“可信”的历史,可推知前文说的是传说的不可靠性。“扑朔迷离”指事情错综复杂,不容易看清楚。看不清楚并不代表不可靠,排除C。“空穴来风”这个成语比较特殊,原意为消息和谣言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故有“空穴来风,未必无因”的说法。后常被误用作消息和传说毫无根据,甚至有部分字典也接受了这一用法。但在考试中出现,通常仍应按原意去理解做题。据此排除D。第一空中,修饰“年表”这一对象,通常侧重的是准确与否,而非细致或粗糙,故本题选B。
【例题6】 微软前技术总监纳森?梅尔沃德2001年组建“智力风险”公司,雇用一群最聪明的人 生产技术专利,迄今已申请了价值8000万美元的专利,这证明“想法”并不〓 〓〓,到处都是,我们以为发明所必须具备的天才、专心、灵感和机缘巧合并不是 的。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集体 虚幻 千载难逢 B.合作 遥远 遥不可及
C.批量 稀罕 必不可少 D.专门 离奇 不可替代
解析:此题答案为C。分析句意可知,第二空所填词语应与“到处都是”构成背离的逆对应关系,因此应填入表示少见的词语。“虚幻”、“遥远”、“离奇”都没有少的意思,故“稀罕”为最佳答案。且第三空填“必不可少”也与句中的“必须具备”相对应。
二、情境展开法
对应分析法是快速突破选词填空的有效方法,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选词填空题目都能在上下文中找到明显的线索。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从分析题干所处的环境也就是广义的语境入手解题。广义的语境是指言语片段之外的各种情境条件,它涉及到的是另一种重要方法——情境展开法。
所谓情境展开法,精髓就在于“展开”,它要求考生开阔自己的思路,把关注的视角从单个的词语、句子,扩展到整个文段、文段的写作背景甚至是生活常识,综合各方面因素来判断题目答案。
(一)从材料背景角度展开
基于用词规范性的要求,选词填空题目中的材料一般都选自权威的网站、报刊等主流媒体言论、文章以及一些名家著作。这就决定了选词填空材料用语的书面性特点。命题人易设空的地方通常都是材料中内涵较深刻的词语,且往往具有舍我其谁的唯一性。考生在做题时须认真体会选词填空待选词语的这些特性,结合相关背景斟酌选择。
【例题1】 电子书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将一定的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信息,通过数码方式 在以光、电、磁为介质的设备中,再借助 的设备来读取、复制和传输。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存储 先进 B.记录 特定
C.保存 固有 D.记忆 专门
解析:此题答案为B。本题结合材料背景进行考虑更容易得出答案。题干是对电子书下的一个定义。结合我们平时对电子书的认识,可以知道电子书是区别于传统纸质书的电子出版物,它不能直接阅读,而需借助电脑或掌上阅读器之类的设备。“先进”含义太笼统,不足以形容电子书需要电脑之类特有设备来阅读的特点,排除A;电脑或掌上阅读器并非电子书本身就有的,因此用“固有”也不合适,排除C。“记忆”不能与“在”搭配使用,排除D。所以本题答案为B。
(二)从事理常识角度展开
任何文字都是以可理解的现实语境为基础的,因此包括事理常识在内的一切背景知识都可以被运用到解答选词填空的过程中来。有时候,从常识角度理解反而能更快地找到破题点。选词填空中常常涉及到的常识内容主要包括:专业术语、经济规律、基本常识、生活逻辑等。
【例题2】 在现实生活中,做人的学问往往比做事的学问更具有实用价值、更重要也更难掌握。做事仅靠技术就能 ,做人则是一门弹性极强的艺术,讲求的是无法量化和 的分寸感。做事学一次即有毕业的可能,做人要活到老学到老,要一辈子下功夫。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独当一面 学习 B.臻于佳境 复制
C.如鱼得水 把握 D.游刃有余 控制
解析:此题答案为B。此题乍一看很不好判断哪个是正确答案,但如果我们跳出题目的范畴,从生活常识来判断就可以迅速确定答案为B。突破口在第二空,“做人……讲求的是无法量化和 的分寸感”。运用我们的日常逻辑思维判断一下:做人的分寸感是“无法学习”的吗?答案是否定的,排除A。做人的分寸感是“无法把握”的吗?答案也为否,排除C。做人的分寸感是“无法控制”的吗?答案仍然为否,排除D。A、C、D三项都排除,答案为B。
由此题我们也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到事业单位考试是对大家的综合能力的测试,言语理解与表达题不是简单的语文题,所以大家在做言语理解与表达题时一定要打开思路,综合各方面信息进行思考。
新都网(http://www.newdu.com)提示:其余部分暂略,详情请查阅图书。
- 最有用的评价:
暂无最有用的评论
- 不促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