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商城>导购指南>公务员考试用书导购>在线试读

华图2013年上海公务员考试用书《城市建设管理考点、真题、预测三合一》专用教材节选

http://www.newdu.com 2012年11月17日 华图教育 华图教育 参加讨论

    (四)结构性失业的类型
    首先,从导致劳动力供求结构不一致的原因的角度出发,可以把结构性失业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结构调整型失业。结构调整型失业是指由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导致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结构包括工种、技能、技术、知识、经验等发生了变化,而劳动力的供给结构不能相应发生变动而引起的失业。如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促使第一产业、传统产业对劳动者的需求减少,第三产业、新兴产业对劳动者的需求增多。但不同产业对劳动者在工种、技能、知识、经验上的要求显然是不同的。如果原来从事第一产业、传统产业的人员无法对自身各方面素质及时作出调整就不能顺利转入第三产业、新兴产业从而导致失业。此外,产业结构的升级也会促使用人单位提高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不适应要求的低素质劳动者即使原来有岗位也会陷入失业状态。与此同时,许多企业却欠缺技术工人,尤其是高级工,一些高新技术企业则欠缺相关的人才,存在空位。
    2.体制转轨型失业。体制转轨型失业是指由于经济体制转变导致劳动力供求结构不一致而产生的失业。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要以实现充分就业为目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对生产要素投入组合的选择以成本最小、利润最大化来确定。在严格的成本约束下,国有企业中那些边际生产力低于社会平均边际生产率的职工(无效劳动力)就会下岗失业,而与此同时,市场经济条件下,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崛起,对劳动力的需求量非常大。但由于种种原因和条件的限制,国有企业中下岗的员工并不能很好地转入非公有制企业。因而下岗失业也是由于供求结构不一致造成的结构性失业。
    3.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型失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型失业是指由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引起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素质尤其是技能要求的提高而现实中劳动者的技能满足不了要求而产生的失业。如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一方面,大量员工失业;另一方面,许多城市包括北京、上海、青岛、福州、深圳等都出现技术工人短缺状况。
    4.技术进步型失业。技术进步型失业是指由于技术进步使劳动者的需求结构与供给结构在工种、技术、知识上不相吻合而造成的失业现象。人类社会经历着一次又一次的科技革命,每一次科技革命都给人类带来崭新的变化。目前,我们正处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中,这给我们的就业结构带来重大变化。
    5.知识经济发展型失业。知识经济发展型失业是指由于知识经济的到来,社会要求劳动者掌握更多的知识,加快知识更新的速度,而劳动者满足不了这一要求而产生的失业现象。21世纪,人类将迈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在本质上是“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以科学技术为主的知识生产、分配和消费(使用)为最重要的因素的经济”。知识经济时代,作为第一生产要素的知识的增长速度非常快,由此导致的新旧知识的更替速度也非常快。同时,知识经济改变着传统的工业经济,使职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
    6.教育发展滞后型失业。教育发展滞后型失业是指教育体制落后、教育结构不合理导致劳动者素质不能及时得到提高,或劳动者学非所用,使劳动力供给结构满足不了需求结构的要求而引起的失业。目前,我国的教育投资主体比较单一,对社会办学、民间投资办学发动不够,这使我国的办学模式、教育形式都不能实现多样化,使得一些跟生产实践密切相关的如继续教育、职业教育等形式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导致劳动者的素质不能与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同步提高。同时,高等教育专业设置不合理,培养的人才与社会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脱节。
    以上是从导致劳动力供求结构不一致的原因的角度来划分结构性失业的类型。下面是从劳动力供求结构不一致的诸多表现形式的角度出发来划分结构性失业,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就业观念滞后性失业。就业观念滞后性失业是指劳动者的就业意愿不强、对就业岗位的预期过高与实际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不一致而造成的失业。这里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普遍存在于一些下岗职工中,由于他们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竞争就业意识不强,抱着“等、靠、要”的心理,等待政府和企业安排再就业,同时不愿放弃国企职工的身份,拒绝接受非公有制经济单位提供的就业机会,从而导致失业。还有一些下岗职工自身文化素质比较低下、技能单一,却又不愿接受对劳动者素质要求较低的脏累工作,从而不得不处于失业状态。另一种情况存在于新增劳动力人口中,如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在择业时期望值过高,想留在大城市,进大公司,并且薪水要优厚,否则宁愿失业。实际上,我国高学历人才在总量上是需求大于供给的,在许多偏远的、经济落后贫困地区和一些小城镇,高学历人才非常紧缺。这说明目前我国存在的高学历人才失业大多属于结构性失业。
    2.地区供求不对称性失业。地区供求不对称性失业是指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在地区上有差异从而造成的失业。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差异,这种差异一方面导致人才为追求高收入,由经济落后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从而导致落后地区人才的短缺;另一方面,又导致不同地区劳动力素质的差异,一般来说,教育水平取决于经济水平,经济落后地区的劳动力素质相对偏低,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低素质的劳动力更容易被淘汰,从而最终导致这些地区失业率的上升。
    3.年龄供求不对称性失业。年龄供求不对称性失业表现为劳动力需求与劳动力供给在年龄结构要求上的不一致。一般来说,需求方对招工或聘用对象的年龄要求都偏低,而学历要求都偏高。
    4.性别供求不对称性失业。性别供求不对称性失业是指劳动力供给和需求在性别上的不一致而产生的失业。如大学应届毕业生找工作,一般用人单位都优先考虑男性。同时,对于同是文化程度不高又没有什么技术的40多岁的求职者来说,却是女性比男性易找工作。但是劳动部门有关人员表示,男性就业困难人员日前还很难在市场上寻找开发相应岗位的突破。
    (五)结构性失业人员的职业指导
    结构性失业是一种自然失业,但要比摩擦性失业持续期更长,那些搜寻时间过长的失业,很可能就是结构性的。与摩擦性失业不同,结构性失业往往主要集中在这样一些人中间:他们仅是普通的劳动者,不具有劳动力市场上特别需要的技能;或者是他们居住在经济上缺乏吸引力因而工作机会很少的地区。
    根据结构性失业的特征,职业指导工作的核心应放在培训方面,通过参加培训,使之技能更新与技术发展同步,另外,应加强劳动力市场的信息传递,指导求职人员及时了解劳动力市场各类人员的供求状况并做好供求状况的预测工作。

    编者注:本文节选自华图2013年上海公务员考试用书《城市建设管理考点、真题、预测三合一》专用教材,欲了解更多内容,请进入新都商城(http://mall.newdu.com)了解本书

共22页 您在第10页 首页 上一页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页 本页共有2761个字符
点击数:
  • 客户服务热线
  • 010-57257875
  • 手机:15801621660
  •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六 8:30-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