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商城>导购指南>公务员考试用书导购>在线试读

华图2013年上海公务员考试用书《综合管理》教材节选

http://www.newdu.com 2012年11月17日 华图教育 华图教育 参加讨论

 

第三节  行政组织设置的原则
考点精讲


    行政组织是行政体制的组织表现形式,是公共行政管理活动的主体。我国行政组织的建设,一般应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职能需要原则:行政组织是实现政府职能的载体,因此必须依据政府职能的需要,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并且适应政府职能变化的需要, 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革。
    2.精干高效原则:精干高效是行政组织科学化的重要标志。精干与高效的关系是相互统一的,行政组织只有做到机构精简、人员精干、办事程序简化,才能实现高效的目标。
    3.完整统一原则:行政组织作为国家行使行政权的主体,其组织体系应是一个完整统一的整体。
    4.权责一致原则:行政组织是个权责体系,权责一致原则是建设科学合理行政组织的内在要求,是确保公共行政管理活动有效运行的必备条件。
    5.依法设置原则:加强行政组织体系法制建设,依法设置行政组织, 是依法行政、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2012—33)行政组织科学化的重要标志是行政组织建设要遵循()。
    A. 职能需要原则    B. 精干高效原则
    C. 完整统一原则    D. 权责一致原则
    【答案】 B
    【解析】 行政组织是行政体制的组织表现形式,是公共行政管理活动的主体。我国行政组织的建设,一般应遵循多个基本原则,其中,精干高效是行政组织科学化的重要标志。精干与高效的关系是相互统一的,行政组织只有做到机构精简、人员精干、办事程序简化,才能实现高效的目标。
    精干高效原则要求行政组织的机构设置数量、规模、领导人员及工作人员的数额都力求精干,并采取法律和经济相结合的手段,严格控制机构和人员编制,以实现行政组织活动的高效率。

第四节  行政组织体制
考点精讲


    一、行政组织体制的含义
    行政组织体制是指行政组织内部各个层级、各个部门之间的权力分配关系及运行模式。行政组织体制是行政组织结构的核心所在,建立精良的行政组织体制可以确保整个行政组织结构合理,运营顺畅。完善、合理的行政组织体制对于各主体之间的权责关系分配明确,各尽其责,可以充分有效调动办事人员的主动性、创造性,使其以最饱满的热情完成本职工作。
    二、行政组织体制的结构类型
    根据组织结构中权责关系的不同,习惯上将组织结构划分为直线制、职能制、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矩阵制等类型。
    (一)直线制结构
    直线制组织结构(又称为层次制、分级制、传统式组织结构)是应用最早且最为简单的一种组织结构形式。在直线制结构中,各级组织按照层级的顺序实行由上至下的垂直式领导,下一层级只对上一层级领导汇报,同级间很少沟通,实行多对一的汇报模式,权力逐级分散。
    其优点是:权责清晰、职责明确,每个层级的权限范围固定,关系简单、机构精简。
    其缺点是:权责高度集中于较高层级的领导手中。同级间协作分工环节流失,不能有效实施团队协作,较难胜任大型、复杂的工作职责。
    在古代,这种组织结构是主要的组织结构形式,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已经不能满足复杂、协作性工作对于团队属性的需求,因而逐渐居于次要的地位。
    (二)职能制结构
    职能制组织结构(又称分职制)是继直线制结构之后形成的又一种组织结构形式。随着组织规模的日益扩大,在简单的直线制结构下,高层管理者已不能很好地完成日趋复杂的管理性事务。于是,在管理者和执行者之间形成了为了完成某些较为复杂的工作任务、执行某些特殊领导功能而组建的专门性机构,或称职能部门。各专门性机构在其业务范围内可以向低级别的其他部门发布命令与指示,这些低级别的部门要同时服从上级主管以及这些专门性机构的指挥。
    其优点是:将管理人员从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提升其专业管理能力,有利于简化工作内容,提高工作效率,适应了社会生产技术复杂、管理分工细化的要求。
    其缺点是:下放职权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权力分散,削弱了管理的集中与统一性;专门性机构能够发布管理命令,管理人员过多,一定程度上影响工作效率。

    编者注:本文节选自华图2013年上海公务员考试用书《综合管理》教材,欲了解更多内容,请进入新都商城(http://mall.newdu.com)了解本书

共21页 您在第12页 首页 上一页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页 本页共有2026个字符
点击数:
  • 客户服务热线
  • 010-57257875
  • 手机:15801621660
  •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六 8:30-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