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商城>导购指南>社会化考试用书导购>在线试读

华图2013年村官考试用书《综合知识》专用教材节选

http://www.newdu.com 2012年11月06日 华图教育 华图教育 参加讨论

    三、判断题
    1.×[解析]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筹资分为农民缴费和财政补助两部分。其中关于农民缴费的规定为农民个人每年缴费标准不低于10元。
    2.√[解析]  《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 提出要建立健全新农保基金财务会计制度,将新农保基金纳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单独记账、核算,按有关规定实现保值增值。
    3.×[解析]  2009年,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覆盖面为全国10%的县(市、区、旗),以后将逐步扩大试点,在全国范围普遍实施,在2020年之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
    4.×[解析]  按照求实效、重服务、广覆盖、多模式的要求,整合资源,共建平台,健全农村信息服务体系。这是积极推进农村信息化的重要举措。
    5.×[解析]  在《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基本原则是“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
    四、简答题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思路的集中体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2.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要逐步实现农民工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赁等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改善农民工劳动条件,保障生产安全,扩大农民工工伤、医疗、养老保险覆盖面,尽快制定和实施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
    五、论述题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任务,这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一项不但惠及亿万农民、而且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城乡协调发展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保证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参与发展进程、共享发展成果。如果我们忽视农民群众的愿望和切身利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长期滞后,我们的发展就不可能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就无法落实。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国际经验表明,工农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是现代化建设成功的重要前提。我们要把农村发展纳入整个现代化进程,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城镇化同步推进,让亿万农民共享现代化成果,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的现代化道路。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我们正在建设的小康社会,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其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大部分地区农村面貌变化相对较小,一些地方的农村还不通公路、群众看不起病、喝不上干净水、农民子女上不起学。这种状况如果不能有效扭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会成为空话。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扩大国内需求,是我国发展经济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农村集中了我国数量最多、潜力最大的消费群体,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可靠、最持久的动力源泉。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使亿万农民的潜在购买意愿转化为巨大的现实消费需求,拉动整个经济的持续增长。
    (5)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社会和谐离不开广阔农村的社会和谐。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关系总体是健康、稳定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缓解农村的社会矛盾,减少农村不稳定因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我们要深刻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决策的重大意义,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稳步地向前推进。

    编者注:本文节选自华图2013年村官考试用书《综合知识》专用教材,欲了解更多内容,请进入新都商城(http://mall.newdu.com)了解本书

共29页 您在第14页 首页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页 本页共有1833个字符
点击数:
  • 客户服务热线
  • 010-57257875
  • 手机:15801621660
  •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六 8:30-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