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热销商品
-
商城价:¥14
-
商城价:¥18
-
商城价:¥18
-
商城价:¥19
-
商城价:¥21
2013年浙江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申论专家命题预测试卷及参考答案一:规范食品添加剂
试卷一
(规范食品添加剂)
满分:100分时限:150分钟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与传统的作文考试不同,是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依次作答在答题纸指定位置。
4.答题时请认准题号,避免答错位置影响考试成绩。
5.作答时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有效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二、给定资料
1.“早上,买两根地沟油油条,切个苏丹红咸蛋,冲杯三聚氰胺奶。中午,瘦肉精猪肉炒农药韭菜,再来一份人造鸡蛋卤注胶牛肉,加一碗石蜡翻新陈米饭,泡壶香精茶叶。下班,买条避孕药鱼、尿素豆芽、膨大西红柿、石膏豆腐。回到家,吃个增白剂加柠檬黄馒头……”这个段子近期被广为传播。
从苏丹红、三聚氰胺,到瘦肉精、牛肉膏和柠檬黄,每次事发后,监管部门都会迅速“亡羊补牢”。最近一次发生在2011年4月20日,卫生部等5部门联合公告,设定了食品中三聚氰胺的最高限量:婴儿配方食品中限量为1mg/kg,其他食品不得超过2.5mg/kg。禁止人为将三聚氰胺添加到食品中。而且在4月2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还发布了2011年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实施方案,将调味料和食品添加剂列为治理重点。
可是,我国纳入国家标准的食品添加剂多达2300多种,它们多为化学制剂,却是食品加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辅料。一再出现的事故,不能不让我们探究和思考,我们的食品添加剂怎么了?
2.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食品添加剂具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其为加入到食品中的物质,因此它一般不单独作为食品来食用;二是其既包括人工合成的物质,也包括天然物质;三是加入到食品中的目的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
我国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2007)将其分为22类:防腐剂、抗氧化剂、发色剂、漂白剂、酸味剂、凝固剂、疏松剂、增稠剂、消泡剂、甜味剂、着色剂、乳化剂、品质改良剂、抗结剂、增味剂、酶制剂、被膜剂、发泡剂、保鲜剂、香料、营养强化剂、其他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能控制食品中微生物的繁殖,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防止食品在保存过程中变色、变味、变质;满足食品加工工艺的需要;使食品的感官性状和营养特性更好。可以说,如果没有食品添加剂,我们就吃不到那么多美味、营养、可口的食品,亦不可能在商场里见到琳琅满目的食品,食品也不可能有那么长的保质期。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于红霞教授表示,“食品行业有一句话说: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的食品工业。食品添加剂是食品工业中不可缺少的工艺环节。”
3.“食品添加剂有些被妖魔化了,这不正常。”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秘书长薛毅说,“每一种添加剂都有自己的作用。”
吉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科学教研室主任刘学军教授举例说:“比如,在大豆油中添加抗氧化剂,可以延长产品的保质期。目前市场销售的瓶装食用油里面,基本都含有抗氧化剂。如果按照国家的规定指标添加,不会改变豆油营养和分子结构,这可以较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粮食资源,同时又不改变豆油的口味。”
而近年来频频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如奶粉中的三聚氰胺、畜肉中的瘦肉精、调味品中的苏丹红、水发海产品中的甲醛、瓜果中的膨大剂、泡菜中的工业盐等,不少消费者将其归结为“食品添加剂惹的祸”。其实这些非法使用的东西本身不是食品添加剂,而是化工原料的食品非法添加物。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于红霞教授说,现在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的认识有误区,像苏丹红、瘦肉精这类的,只能算是添加剂,但不能说是食品添加剂,因为它没有经过国家批准。“都是食品添加剂惹的祸”这个说法不准确,犯错的不一定都是食品添加剂,更多的是使用了非食品添加剂的添加剂,或者使用了已经淘汰的食品添加剂。
编者注:本文节选自华图2013年浙江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用书《申论历年真题及专家命题预测试卷》,欲了解更多内容,请进入新都商城(http://mall.newdu.com)了解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