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热销商品
-
商城价:¥14
-
商城价:¥18
-
商城价:¥18
-
商城价:¥19
-
商城价:¥21
华图2013年山东事业单位考试用书《公共基础知识》专用教材摘要
(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1.杰出人物及其作用
马克思主义在肯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同时,也承认个人,特别是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任何个人,作为社会的一员和历史的参与者,都对历史的形成发生着某种影响作用。
杰出人物是指那些反映时代要求、推动历史进步、并在历史进程中留下深刻印记的“知名人士”。杰出人物既包括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也包括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
历史人物历史作用的表现:
(1)历史人物是历史任务的发起者;
(2)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当事者、策划者、指挥者;
(3)历史人物是历史进程的影响者。
历史人物活动的历史制约性:
(1)历史人物是一定时代的产物,要受社会种种必然因素和偶然因素的制约。他们的智慧和才能影响当时事变的个别外貌,但又不能改变当时事变的一般趋势,他们自己是完全顺应着这种趋势出现的。社会历史条件最终决定着个人的活动范围,这是任何个人甚至最卓越的杰出人物都无法超越的。
(2)杰出人物是在群众斗争的实践中产生的。任何杰出人物都是广大人民群众斗争实践的产物,是时代的产物,即“时势造英雄”。
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提出,每个历史阶段和历史事变中的主要人物,既是历史剧的“剧作者”,又是历史剧的“剧中人”。因此,我们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和阶级分析的方法。首先把历史人物放在他所处的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加以考察,从历史人物活动的时代背景来衡量其是非功过,不能按个人的好恶和政治上的需要去论定,既要反对离开当时的历史条件,对历史人物提出过于苛刻的要求,也要反对把历史人物任意拔高,甚至把古人理想化、现代化。科学的阶级分析必须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历史主义和阶级分析是一致的,它们都是我们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原则。
2.普通个人的作用
肯定普通个人的历史作用,也是唯物史观的一条重要原理。恩格斯在《致约·布洛赫》的书信中曾说:“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又说,“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因而是包括在这个合力里面的”。
普通个人的历史作用,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普通个人也可以做出伟大的事情来。
第二,历史上的杰出人物是由普通个人发展而来的。因为,一方面,任何杰出人物首先都是作为普通个人而存在的,然后才发展成为比普通个人更为特殊的起着关键作用的人物;另一方面,普通个人的活动场所是杰出人物的诞生地。
第三,在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条件下,普通个人有可能对历史发展产生“超常性影响”。
(三)个人与群众的关系
1.杰出人物与群众的关系
(1)杰出人物是在群众斗争的实践中产生的。
(2)杰出人物历史作用的发挥离不开人民群众。
2.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
(1)党的群众观点的内容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负责的观点;一切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2)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工作方法,它的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其理论依据是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原理。
五、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
(一)人的本质
1.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人性是人特有的属性,包括自然属性、社会属性。
(1)人的自然属性:包括生理结构、生理机能和生理需要等。这是人的生理基础。人的自然属性最基本表现是以人的生理结构为物质前提的食欲、性欲和自我保存等三种基本机能。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自然属性渗透着社会属性。人的自然属性受社会、文化因素的制约方面,表现为人性生理机能的满足,在内容上已融入了深刻的社会、文化因素。
(2)人的社会属性:是人在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人与人的关系属性。人的社会性主要表现为:
①人类共生关系的依存性。
②人际关系中物质、精神方面的社会交往。
③社会生活中的道德性。
④生产活动中的合作性。生产劳动中的合作性是人类社会性形成和发展的根源和基础。
⑤人的社会性在阶级社会中突出地表现为人的阶级性。人的社会属性是人所特有的,是人的本质属性。
2.人的本质
人的本质是指人的根本属性,也是支配其他属性的属性。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第一,人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和其他动物区别开来的属性是社会性,因此,人的本质只能是社会性。
第二,人的社会性是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多种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因而人的本质也是复杂的、多层次的。人与人的关系既有经济的、物质的关系,也有政治的、思想的关系,这些关系都从一个方面规定着人的本质。在各种关系中经济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因而它是决定人的本质的最基本关系。
第三,人的社会关系是不断变化的,因此,人的本质不是凝固的、不变的,而是具体的、历史的。
第四,在阶级社会中,人的社会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
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破除了以往思想家关于先天的、永恒不变的、普遍共同的人的本质的观点,从劳动和人的社会关系角度科学地揭示了人的本质,为我们正确地认识人和对待人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编者注:本文节选自华图2013年山东事业单位考试用书《公共基础知识》专用教材,欲了解更多内容,请进入新都商城(http://mall.newdu.com)了解本书。
上一篇:2012年山东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 09-11 ]
下一篇:2012年河北省直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10-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