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商城>导购指南>公务员考试用书导购>在线试读

2012年上海公务员考试专业科目综合管理真题及参考答案解析

http://www.newdu.com 2012年11月17日 华图教育 华图教育 参加讨论

22. D[解析]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18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散布有损国家声誉的言论,组织或者参加旨在反对国家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的;
    (二)组织或者参加非法组织,组织或者参加罢工的;
    (三)违反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造成不良后果的;
    (四)以暴力、威胁、贿赂、欺骗等手段,破坏选举的;
    (五)在对外交往中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
    (六)非法出境,或者违反规定滞留境外不归的;
    (七)未经批准获取境外永久居留资格,或者取得外国国籍的;
    (八)其他违反政治纪律的行为。
    有前款第(六)项规定行为的,给予开除处分;有前款第(一)项、第(二)项或者第(三)项规定的行为,属于不明真相被裹挟参加,经批评教育后确有悔改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予处分。”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
23. A[解析] 公共行政管理学理论表明,构成行政领导者的三要素为行政领导的职务、职权与责任。行政领导职务,亦称行政领导职位,是指行政领导者在国家行政机关中的法定地位和工作岗位。行政领导职权,是指来自行政领导职务并用于履行行政职责的权力。行政领导责任,是指担任某种行政领导职务者,在履行其职权过程中应承担的相应的责任,主要包括政治责任、法律责任、行政工作责任和道德责任。这三者互为条件,相辅相成,有职要有权,有权要尽责,尽责要尽心、尽力。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24. B[解析] 秘书机构作为综合性的办事机构,涉及本机关的全部工作,在为领导进行服务的过程中,具备助手作用、参谋作用、枢纽作用、协调作用、保密作用和公关作用。其中,为领导调研收集和提供信息,提供咨询、辅助领导决策,为领导草拟计划或实施方案,组织专家论证、选定方案等,属于秘书的参谋作用。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25. B[解析] 国家赔偿的归责原则是指在法律上确定国家承担赔偿责任所依据的某种标准,国家只对符合此种标准的行为承担赔偿责任。国家赔偿的归责原则是国家赔偿责任的理论基石,是从法律价值上判断国家在何种情况下承担赔偿责任的根本标准和依据。
    根据2010年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了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决定》,修改后的《国家赔偿法》第2条第1款规定,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有本法规定的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情形,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与修改前的《国家赔偿法》第2条相比较,将“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修改为“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使职权”。看似很简单地去掉了“违法”二字,却意味着我国国家赔偿归责原则的重大进步,可以说,修改后的《国家赔偿法》确立了多元的归责原则,可以概括为过错和违法归责原则。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26. B[解析] 临时性行政强制措施是行政主体在事态紧急的情况下,对可能或正在发生的违法行为或危害状态采取的限制相对人的财产、身体及自由等的措施。临时性强制措施的主要形式有:强制带离现场、盘问;约束、拘留;收容审查;强制检疫、强制治疗。因此,B项正确。
27. B[解析] 《行政许可法》第42条第2款规定,依照本法第26条的规定,行政许可采取统一办理或者联合办理、集中办理的,办理的时间不得超过45日;45日内不能办结的,经本级人民政府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15日,并应当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请人。 因此,B项正确。
28. D[解析] 行政主体一般是指享有国家行政权力,能以自己的名义从事行政管理活动,并能独立承担由此所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行政主体必须是组织而不能是个人,因此C项错误。行政法主体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包括行政法调整的各种行政关系的参加人,包括组织和个人。因此,二者并不相同,A项错误。行政主体可以是行政机关委托或授权的组织,并不限于行政机关,因此B项错误。D项正确,行政主体是实体法律的一个概念,同时也是法学理论中的概念。
29. A[解析] 以行政行为的对象是否特定为标准,可以把行政行为分为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此外,还有多种分类标准,如:以行政行为的适用性和效力作用对象的范围为标准,可以划分为内部行政行为和外部行政行为;以行政行为受法律的约束程度为标准,可分为羁束性行政行为和自由裁量性行政行为;以行政机关可否主动作出行政行为为标准,划分为依职权的行政行为和依申请的行政行为;以决定行政行为成立时参与意思表示的当事人的数目为标准,把行政行为划分为单方行政行为与双方(多方)行政行为;以行政行为是否应当具备一定的法定形式为标准,划分为要式行政行为和非要式行政行为;等等。


  编者注:本文节选自华图2013年上海公务员考试用书《综合管理历年真题及高分强化试卷》,欲了解更多内容,请进入新都商城(http://mall.newdu.com)了解本书

共15页 您在第10页 首页 上一页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页 本页共有2105个字符
点击数:
  • 客户服务热线
  • 010-57257875
  • 手机:15801621660
  •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六 8:30-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