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热销商品
-
商城价:¥14
-
商城价:¥18
-
商城价:¥18
-
商城价:¥19
-
商城价:¥21
福建省2012年度春季考试录用公务员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及答案解析
30. C[解析] “哲学”对“史学研究”是起辅助作用的,而“指引、引导”有引领之意,排除A、B两项。“指点”是一种具体的行为,且多用于人与人之间,排除D项。故本题选C。
31. A[解析] 由后文两个“是否”,可知第一空应填“质疑”,排除B、D两项。从前面的“新生事物”可以判断第二空并不是要讲“名校连锁”的消亡,而是讲名实是否相符,因此第二空应该填入“有名无实”。第三空表达的意思是“名校连锁”与“教育均衡”相违背之意,故应填入“背道而驰”。故本题选A。
32. C[解析] 先看第一空,“难以可期”直接排除,而“实现”一般与“目标”等搭配,放在第一空造成宾语缺失,排除B项。第二空,后来居上:后起的超过先前的,多用来形容人或事物。用在这里与前文“比……还是要”搭配不当,可排除“后来居上”。故本题选C。
33. D[解析] 第一空的词语的对象是“公车尾号限行政策”,与“商量”搭配不当,排除B。再看第三空,由“防止”可以判断本空应填入“未雨绸缪”。“居安思危”与文段语意不符,文段中并不存在“安”,排除A。“临阵磨枪”多用作贬义,与文段感情色彩不一致,排除C。故选D。
34. A[解析] 昭示:明白宣示或显示。固然:当然,理应如此;指事物的自然本质。本题关键在于第二空,“产业重要,但如果人‘立’不住,产业将不可避免地空壳化。”这句话是首先承认“产业重要”这一事实,接着转折引出这句话强调的重点——立人。“固然”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所以选择“固然”,由此选A。
35. B[解析] 本题从第一空和第三空入手都较为简单。由第一空后的“来到科学城礼堂”可知唐人街上没有什么人,因此应该选“万人空巷”。第三空强调的是全球华人对《春节序曲》的熟悉,用“耳熟能详”最为恰当。“烂熟于心”用在这里稍显夸张。故本题选B。
36. D[解析] 美轮美奂: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金碧辉煌、宏伟华丽通常是指宏大、庄严的建筑物,有一种庄重、庄严的意思在里面,这与春晚的娱乐性不符。竭力: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用来修饰打造晚会的特色这一点,则语义过重,排除。另根据“春晚……逼真程度”可以判断第三空选“身临其境”。综上所述,选择D项。
37. C[解析] “不负众望”指不辜负大家的期望,“不孚众望”意为不能令大家信服。因此第二空应选“不负众望”,第三空填“不孚众望”,排除A、B两项。再结合第一空,“天差地别”强调的是“差距”,“迥然不同”强调的是“不同”,应选“迥然不同”。故本题选C。
38. A[解析] 本题考查搭配,“色调一致,层次丰富,图像清晰”是最佳的搭配,也是最为常用的搭配。有些词语是人们日常生活及交流中形成的固定搭配和习惯,不可随意更改。
39. A[解析] 纷至沓来:形容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纵横交错:形容事物或情况十分复杂,交叉点很多。既可以形容事件也可以形容物体。本题关键在于第二空,形容“公路交通网”,多用“纵横交错”。“车水马龙”多形容街市、公路的热闹情景,而不适合形容“交通网”。而C项中的“消逝”和D项中的“消失”均不能用于把字句。因此选A。
40. A[解析] 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由此可看出,此成语的主语为人,即形容的客体应该是人为形成的,由此可以选出答案为A。因为人工形成的冰制艺术作品才可称为冰雕,而其他三项都是对自然景物的描述、赞美,用此成语是不正确的。
41. C[解析] 这是一道主旨概括题。文段提出“反结构”具有消除不满和发泄情绪的功能,继而指出“很多重要的节庆仪式就是属于‘反结构’”,接着以元宵节为例阐述“反结构”节日仪式有利于不同阶层的和谐和社会稳定。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42. D[解析] 这是一道语句表达题。从文段中“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一句可推出作者接下来要重点论述的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A项的“自主发展能力”在文段中没有提及。B项的“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在最后一句话中是作为定语存在的,作者接下来要论述的应是最后一句的主体部分,即“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成为重大战略”。C项的内容应放在讲述“第一大抓手”部分。
43. B[解析] 这是一道意图判断题。文段中由关联词“一方面……另一方面……”引出中国人对于西方饮食文化的看法,是既鄙视、排斥又主张吸收,反映出人们的复杂心理。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44. C[解析] 第一句话强调提高公众理解科学能力的重要性,第二句话转折后是重点,意为怎么提高,给出了提高公众理解科学能力的途径,C项为正确答案。A项概括第三句和第四句话,只是一个例证;B项概括的只是最后一句话,也是例证的一部分,不选;D项不是文段强调的重点。
45. D[解析] 这是一道意图判断题。文段中“实际上,言论表达的自由并不必然走向思想自由”一句,通过弱转折引出文段主旨句。后面文字为举例论证。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A项的“前提”在文段中无从体现。B项说法绝对,原文是说“言论自由存在着极端化趋势”。C项内容不能由文段内容推出。
46. B[解析] 这是一道语句理解题。A、C两项指的是文中提到的“‘时髦’的微恙小症”,是对如今的现象的描述,并不是引申的含义。D项所述文中并没有提到,无从查据。B项为文中提到的“文化断层病”所指的真实含义,汉字是中华民族独有的创造和文化遗产,我们的汉字书写能力不仅仅是一种技能,同时也体现和延续着文化基因和精神脉络。故本题选择B。
编者注:本文节选自华图2013年福建公务员考试用书《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历年真题及华图名师详解》,欲了解更多内容,请进入新都商城(http://mall.newdu.com)了解本书。
- 书籍 指定的模型还没有相关信息!
上一篇:福建省2012年度春季考试录用公务员申论真题及参考答案[ 09-13 ]
下一篇:2012上半年四川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真题[ 1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