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商城>图书商城>公务员考试用书>通用版公务员考试用书>通用版公务员考试用书(笔试)

最近浏览过

    华图2017年公务员考试用书《申论命题热点与高分攻略》(第11版)

      收藏此商品
      • 市 场 价:22.00 商品编号:10554
      • 折 扣 价:¥11.00已优惠¥11.00(5.0折)
      • 人 气:已有 人关注
      • 运  费:根据重量、地区及送货方式收取
      • 作  者:刘为
        出 版 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6年05月
        版  次:2017版
      • 开  本:32
        装  订:平装
      • 适用范围:国家及各省(市)、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
      请选择您要的商品信息
        购买数量: - +(库存情况:有货

        宝贝已成功添加到购物车

        购物车共种宝贝合计: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关闭本页面

        • 商品详情

        • 规格参数

        • 相关商品

        • 用户评价

        • 销售记录

        • 购买咨询

        主编简介
            刘为, 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院研究员,长期从事公务贯申论考试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熟悉国家大政方针,深谙论命题规律,对申论命题选题有独到的认识和思考,多次在北京、天津、杭州、青岛等地担任华图申论基础班、强化精讲班、冲剌班的主讲教师,为华图教师队伍中的实力派。独创申论应试“六步分解法”,善于将申论考试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深受学员好评。
         

        目录
            上篇
                高分攻略一  历年申论命题规律与趋势分析1
                    第一节  申论考试的独特性1
                    第二节  关于历年申论命题材料的重大发现3
                    第三节  历年申论命题的特点和规律9
                    第四节  2016—2017年申论命题选题的特点和趋向12
                高分攻略二  申论考试的基本技巧与方法14
                    第一节  阅读归纳14
                    第二节  概括概述18
                    第三节  分析评论20
                    第四节  对策建议21
                    第五节  论证论述25
                    第六节  查缺补漏30
                高分攻略三  从“烂笔头”到“笔杆子”—如何提高申论写作能力31
                    第一节  勤学多读31
                    第二节  积累素材33
                    第三节  常写多练34
                    第四节  模仿借鉴37
                    第五节  总结提炼38
            下篇
                命题选题一  实施制造强国战略41
                    热点解析41
                    第一节  申论背景:时事链接42
                    第二节  申论素材:问题、原因和对策43
                        命题切入点一:打造中国制造业升级版43
                        命题切入点二: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47
                    第三节  申论诵读:精选范文52
                    第四节  申论指导:重要论述56
                    第五节  申论拓展:域外借鉴59
                命题选题二  走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63
                    热点解析63
                    第一节  申论背景:时事链接64
                    第二节  申论素材:问题、原因和对策65
                        命题切入点一:建设和谐宜居城市65
                        命题切入点二: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70
                    第三节  申论诵读:精选范文74
                    第四节  申论指导:重要论述76
                    第五节  申论资料:域外借鉴83
                命题选题三  加快改善生态环境85
                    热点解析85
                    第一节  申论背景:时事链接86
                    第二节  申论素材:问题、原因和对策87
                        命题切入点一:重拳治理大气雾霾87
                        命题切入点二: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91
                    第三节  申论诵读:精选范文95
                    第四节  申论指导:重要论述98
                    第五节  申论拓展:域外借鉴104
                命题选题四  持续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105
                    热点解析105
                    第一节  申论背景:时事链接106
                    第二节  申论素材:问题、原因和对策108
                        命题切入点一: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108
                        命题切入点二:强化科技创新引领驱动112
                    第三节  申论诵读:精选范文116
                    第四节  申论指导:重要论述119
                    第五节  申论拓展: 域外借鉴123
                命题选题五  加快文化改革发展126
                    热点解析126
                    第一节  申论背景:时事链接127
                    第二节  申论素材:问题、原因和对策129
                        命题切入点一: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129
                        命题切入点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132
                    第三节  申论诵读:精选范文136
                    第四节  申论指导:重要论述139
                    第五节  申论拓展:域外借鉴145
                命题选题六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147
                    热点解析147
                    第一节  申论背景:时事链接148
                    第二节  申论素材:问题、原因和对策149
                        命题切入点一: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149
                        命题切入点二:促进慈善事业发展152
                    第三节  申论诵读:精选范文156
                    第四节  申论指导:重要论述159
                    第五节  申论拓展:域外借鉴163
                命题选题七  完善网络空间治理165
                    热点解析165
                    第一节  申论背景:时事链接166
                    第二节  申论素材:问题、原因和对策167
                        命题切入点一:加强和改进网络舆论引导167
                        命题切入点二:保障网络信息安全170
                    第三节  申论诵读:精选范文173
                    第四节  申论指导:重要论述176
                    第五节  申论拓展:域外借鉴181
                命题选题八  促进人口均衡发展183
                    热点解析183
                    第一节  申论背景:时事链接184
                    第二节  申论素材:问题、原因和对策185
                        命题切入点一: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185
                        命题切入点二:全面实施二孩政策188
                    第三节  申论诵读:精选范文192
                    第四节  申论指导:重要论述194
                    第五节  申论拓展:域外经验199
                命题选题九  提升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202
                    热点解析202
                    第一节  申论背景:时事链接203
                    第二节  申论素材:问题、原因和对策204
                        命题切入点一: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204
                        命题切入点二:提升国民文明素质209
                    第三节  申论诵读:精选范文213
                    第四节  申论指导:重要论述216
                    第五节  申论拓展:域外借鉴219
                命题选题十  提高政府施政能力和服务水平222
                    热点解析222
                    第一节  申论背景:时事链接223
                    第二节申论素材:问题、原因和对策224
                        命题切入点一:持续推进简政放权224
                        命题切入点二:深入推进政务公开228
                    第三节  申论诵读:精选范文232
                    第四节  申论指导:重要论述235
                    第五节  申论拓展:域外经验243

         

        文摘

        上篇  高分攻略一历年申论命题规律与趋势分析

            名师串讲
            申论对绝大部分准备参加公务员考试的考生而言,都是一门完全陌生的考试科目。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行国家公务员考试,2000年起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正式开考“申论”一科,之后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在公务员招考时也相继开考“申论”。申论从此在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中占据了半壁江山。对不少考生而言,申论也是兵败公考的“致命杀手”,一次次铩羽而归皆因在申论上和别的考生分差过大。所以,在公务员考试中,有“得申论者得天下”的说法。因此,在复习备考中熟悉申论命题规律、掌握申论命题热点便显得极为重要。

        第一节申论考试的独特性

            “申论”,顾名思义,申即申明、申述,论即论证、论述;申论即具有申述、申辩、论证、论述之意的文体。申论主要通过应试者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应试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申论材料通常涉及某一个或某几个特定的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要求应试者能够准确理解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全面分析问题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并能在把握材料主旨和精神的基础上,形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思路或解决方案,准确流畅地用文字形式表达出来。
            因此,申论考试与一般作文考试有所不同:
            第一,一般作文考试只是要求考生根据给定题目或自拟题目展开论述或叙述,侧重考核的主要是考生的文字功底。它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考生的写作水平,即“纸上谈兵”的能力,而无法全面体现考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申论考试则不仅对应试者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进行考查,更侧重于考查应试者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现实针对性,能让考生充分发挥自己各方面的潜能。
            第二,申论考试要求考生在反复阅读试卷所给出的材料和提出的相关问题后,根据申论的命题要求,围绕材料回答一系列问题,不仅要写作文,还要完成其他的概括、分析、对策类题目。而一般作文考试则没有这样的材料和实体内容的限制。
            第三,申论考试要求考生写的是立足于给定材料的对策性论文,考生要准确理解考题所提供的材料,给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案;而一般作文考试则大多不提出对策,或者即使提出对策也可以泛泛而论,不完全要求针对性和现实性,自圆其说即可。
            第四,一般写作文时考生可以凭自己的主观好恶去立论选材,尽情张扬个性地放言宏论,只要能够言之成理、论之有据就可以。申论作文则要求考生摒弃那些套话、闲话,分析、解决问题要更加透彻、全面、清晰。因此,申论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比议论文难度要更大一些。
            申论考试的写作和学术论文写作也不一样。学术论文有其固有的一些特点,比如:要具有学术性,能够抽象地反映被研究的事物,揭示对象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并上升为一种理论,而不是对被研究对象的外部现象进行直观的描述和简单的综述;要具有原创性,能够有新的见解,或建立一种新的理论、新的设想、新的方法和新的定理等;要具有科学性,论文的内容及其表达方式必须符合科学的一般要求,即具有真实性、先进性、准确性与全面性。而申论作文的要求则没有这么高,它要求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的对某一个问题的论述,并不要求学术性或原创性,它对任何专业的考生都是平等的,不存在绝对的优势或劣势。

        第二节关于历年申论命题材料的重大发现

            中央国家机关以及各省、市、自治区公务员申论考试,一般每年的命题选题都围绕着当时的社会热点、改革难点、政策重点进行。以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申论考试为例:
            2000年——印刷公司为发展生产、提高效益,更新了设备,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污染影响了周边居民,并致一人患病,引发法律诉讼。引出如何协调经济发展与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的社会问题。
            2001年——美国联邦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的一个顾问委员会紧急建议:应把含苯丙醇胺(PPA)的药物列为禁药。这以后的一段时间,PPA问题成为一个全球性热点问题。材料中涉及了政府、百姓、药品生产厂家、新闻媒体等有关方面对此事的反应。
            2002年——网络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给定材料从正反两个方面列举了这些影响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从而揭示出要正确对待网络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003年——材料列举了近年来发生在我国境内的一些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问题,反映了安全生产问题关系到人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是一个需要关注并亟须解决的问题。
            2004年——材料分析了我国汽车工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指出了困扰我国一些大城市发展的交通拥堵问题。这是当年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话题。
            2005年——材料罗列了解决我国农村农民问题的多种意见,反映了解决我国农村农民问题的两种不同思路。农村农民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社会发展、经济建设中的重中之重,其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也是社会普遍关注和需要解决的热点问题。
            2006年——2003年到2005年,我国发生了一系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就此,新华网邀请某官员做客“新华访谈”,就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的话题与网友进行了在线交流,提出了政府如何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命题。
            2007年——材料介绍了河北北焦村和西营村由于地处城市近郊,大量土地被侵占的情况,以及无锡、首钢等对土地进行再开发再利用的成功经验,讨论了如何对土地进行可持续开发、利用、管理的问题。
            2008年——怒江流域既是生态保护区又是经济贫困地区,因而怒江水电开发引发了一系列争议,主张者和反对者各执一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凸现了当前中国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009年——材料围绕两个大的主题来命题,一个是金融危机背景下产业结构的转型,另一个是三农——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特别是粮食安全问题,国际国内纵深感很强,紧扣时政热点,核心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背景下的结构改革问题。
            2010年——材料主要围绕当前中国海洋污染和保护的现状来命题,主题是海洋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属于环境保护类的命题,核心仍然是这两年比较热的科学发展观问题。
            2011年——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申论材料主要介绍了黄河景观与文化、作用与危害、治理开发的历史、思路和做法、古今中外治水的事例,围绕黄河的自然与人文属性做文章;市(地)以下申论材料主要介绍了进城务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乡村教育改革、农村失学率攀升和乡村文化的缺失与危机,围绕农村教育和文化发展命题。
            2012年——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申论材料主要涉及的是新形势下社会诚信、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公民社会的道德建设等问题;市(地)以下申论材料主要围绕当代社会公民文化教育和素质建设问题。两份试卷均紧扣当年的社会热点,即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问题。
            2013年——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申论材料主要涉及的是非物质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弘扬发展问题;市(地)以下申论材料主要围绕基层文化建设、汉语使用推广以及民族文化建设展开。综合起来看,考的仍然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问题。
            2014年——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申论材料主要从当前社会转型期部分国民心理疾患所引发的社会问题入手,列举了当前一系列跟风和浮躁的问题,探讨如何养成健康的国民心态问题;市(地)以下申论材料关注的也是不同人群的心理健康问题。
            2015年——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申论材料主要从技术的创新发展带给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入手,论述中国自主创新的积极发展,探讨技术与人类、科技与生命的深刻关系;市(地)以下申论材料涉及的也是科技发展问题,但更侧重新技术的发明和使用。
            2016年——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申论材料主要从大国意识、国家形象入手,论述国民的道德水平和文明素质问题,探讨如何弘扬传统文化、提升国民素养;市(地)以下申论材料从政府政策出台的针对性、可行性、实效性入手,也涉及不良社会风气的纠正和公民文明修养的提升问题。
            上述命题点都是当时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持续存在、不断发酵的重大问题,都是影响很大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这一点可以在当年新华社评出的国内十大新闻中得到证实,这也是笔者在研究申论命题过程中发现的一个规律,充分证实了申论命题选题的特点和趋势。
            比如,新华社评出的2002年国内十大新闻之十是:空难引发安全生产大检查。一个月内连续发生“4·15”空难和“5·7”空难,安全生产大检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而2002年底进行的2003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申论考的就是安全生产问题。
            2004年新华社评出的国内十大新闻之一是:中央下发一号文件促进农民增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作为中央一号文件下发。《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五年内取消农业税。在政策的带动下,实现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耕地总量保持稳定。2004年底进行的2005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申论考的就是农村农民问题。
            2005年新华社评出的国内十大新闻之七是:松花江发生重大水污染事件。11月13日,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事故,造成大量苯类污染物进入松花江水体,引发重大水环境污染事件。这一事件给松花江沿岸特别是大中城市人民群众生活和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影响。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辞职。而2006年进行的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申论考的就是如何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问题。
            2006年新华社评出的国内十大新闻之二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十一五”规划纲要。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3月14日表决通过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决议。“十一五”规划纲要是今后五年(2006—201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部分放在突出位置,指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定推进新农村建设。而当年进行的2007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申论考题就涉及农村土地被侵占、农民上访、农业持续发展问题。
            2007年,新华社评出的国内十大新闻之二是:太湖蓝藻暴发敲响生态警钟事件。太湖无锡流域5月底大面积蓝藻暴发,近百万市民家中的自来水无法饮用。这一事件成为促使我国东部地区转变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的标志性事件。十大新闻之三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颁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6月4日正式颁布,全面阐述了2010年前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这是我国第一部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性文件,也是发展中国家在这一领域的第一部国家方案。两大新闻均涉及环境保护、生态文明问题,而当年进行的2008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申论考题正是这一问题。
            2008年新华社评出的国内十大新闻之八是:国家出台扩大内需十大措施保持经济增长。下半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国际经济环境急转直下,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为应对挑战、保持增长,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扩大内需的十大措施。12月上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2009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十大新闻之十是: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推向前进。1978年12月18日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30年来,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人民大踏步赶上了时代潮流,稳步走上了奔向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两大新闻都涉及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问题,而2009年考试的产业结构升级和粮食安全问题正是经济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申论第一题也正是要求概述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面临的问题。
            2009年新华社评出的国内十大新闻之九是: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11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国际社会对此高度赞赏。“十一五”以来,我国已降低能耗13%以上,到明年末将完成20%的目标。这意味着我国5年节约标准煤6.2亿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5亿吨。而当年进行的2010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申论命题是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涉及的环境保护有着直接的关系。
            2010年新华社评出的国内十大新闻之三是: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实施。新华社7月29日受权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纲要明确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提出今后10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目标。而当年进行的2011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地市级申论命题就是农村教育发展问题。
            2011年新华社评出的国内十大新闻之九是: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文化强国新部署,举国上下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十七届六中全会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当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省级以上和地市级申论命题均围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展开。
            2012年由于全年发生的政治、军事、科技热点较多,如南海东海权益保护、神九天宫对接、蛟龙号载人深潜、首艘航模母交付海军、十八大召开等,文化方面没有再出现足够的热点进入十大新闻。但是,文化发展问题在去年仍然是一个持续的热点问题,如《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莫言获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舌尖上的中国”引热议、“好声音”与“甄嬛传”风行、中国文化走出去成果显著等。因而,2013年申论再考文化问题也在情理之中。
            2013年是换届年,大事多、要事多,如神十天宫对接嫦娥玉兔奔月、薄熙来案终审、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全面深化改革等,因此2013年并没有和国民心理相关的重大的新闻事件。但是国民心态问题已经是存在很多年的社会问题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的到来,社会各阶层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情绪和心理问题,复旦大学投毒事件、李天一事件、北京大兴摔婴案、厦门公交车爆炸案等等,都充分反映了部分国民心态的失衡状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任重道远。
            2014年新华社评出的国内十大新闻之九是: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2014年12月9日至11日,中央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全面阐述了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中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而2015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考查技术创新问题,恰恰切合经济新常态的新要求,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必须依靠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激发经济发展内生活力。
            2015年新华社评出国内十大新闻之一是:“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全面展开。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方案》,要求县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对照“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要求,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推动各级领导干部把“三严三实”作为修身做人用权律己的基本遵循、干事创业的行为准则,争做“三严三实”的好干部。“三严三实”涉及的就是做人做事的道德水平和文明素质问题,而2016年国考申论考查国民道德水平、文明素质以及社会不正风气的纠正,切中的也是做事做人的原则性问题。
            虽然这个规律不是绝对的,但这足以说明每一年申论的命题选题都是围绕着影响我国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改革难点、政策重点、社会热点进行的。因此,关注、梳理当前我们国家发生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对我们进行申论备考有着特殊的意义。

        第三节历年申论命题的特点和规律

            总的来讲,从历年申论命题的情况上来看,申论命题选题材料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材料紧扣时政热点,贴近百姓生活。
            申论考试是公务员在日常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的缩影,所以材料都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从历年申论考试提供的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材料选择的都是政策重点、改革难点、社会热点,越来越紧密结合时政形势和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贴近现实生活,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关注的问题,具有很强的可谈性、可论性、可述性。这种围绕时政热点选题并选取合适的切入点命题已成为了申论命题的重要特点和趋势,其目的就是引导考生关注经济社会改革发展,关注国家大事,并善于运用所学知识研究、分析、解决问题,这正是一个公务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这一思路将继续影响今后的公务员考试的命题工作。
            下面我们也可以看一下2012年以来中央和部分省市公务员考试的命题主题:
            2016年,国考,提升国民文明素质和纠正不良风气问题。
            2016年,北京,劳动教育和劳动价值观问题。
            2015年,国考,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及其社会影响问题。
            2015年,联考,创新发展与社会行为习惯的改变问题。
            2015年,北京,科学素质与科学精神弘扬问题。
            2015年,江苏,惠民政策积极推动民生改善的问题。
            2015年,上海,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问题。
            2015年,天津,国民道德水平和文明素质问题。
            2015年,河北,农业的创意创新发展问题。
            2015年,山西,公共文化服务创新问题。
            2015年,广东,农村基层治理问题。
            2014年,国考,国民心理健康带来的社会心态问题。
            2014年4月,联考,中国文化的对外宣传和输出问题。
            2014年,北京,供水紧张带来的水资源保护问题。
            2014年,上海,政府职能转变和人的城镇化问题。
            2014年,天津,城市该不该禁放烟花爆竹的问题。
            2014年,浙江,扩大消费需求、刺激经济增长问题。
            2014年,江苏,促进人民群众生活幸福的问题。
            2014年,河北,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问题。
            2014年,山西,城市空气污染的治理问题。
            2014年,山东,航班延误的处置以及纠纷处理问题。
            2014年,新疆,高校毕业生就业择业问题。
            2014年,黑龙江,未成年人保护和教育问题。
            2014年,广东,农村土地种植和经营问题。
            2013年,国考,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问题。
            2013年4月,联考,劳动力素质和劳动力短缺问题。
            2013年,天津,政府公信力和社会诚信问题。
            2013年,北京,高速公路收费及节假日免费拥堵问题。
            2013年,上海,行政问责及建设责任政府问题。
            2013年,浙江,企业诚信和个人信用建设问题。
            2013年,广东,行政机关如何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
            2013年,山东,公路超限超载治理问题。
            2013年,河南,农业生产和农村开发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2013年,吉林,全民健身运动及国民身体素质问题。
            2013年,江西,我国流动人口发展带来的各种问题。
            2013年,河北,“城市良心”下水道井盖引发的安全问题
            2012年,国考,社会诚信和社会公德、公民素质建设问题。
            2012年4月,联考,动物保护中的人与自然协调发展问题。
            2012年9月,联考,对外文化交流问题。
            2012年,上海,社会富裕、发展之后的精神文明建设问题。
            2012年,山东,移民搬迁、安置和发展问题。
            2012年,江苏,新形势下的新农村建设和发展问题。
            2012年,北京,经济发展中的社会问题、情绪及精神追求。
            2012年,河北,公民道德建设及其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2012年,吉林,从弘扬传统节日看传统文化保护问题。
            2012年,浙江,海洋经济发展。
            2012年,天津,政府公信力和社会诚信问题。
            第二,材料的阅读量越来越大,内容越来越复杂。
            纵观历年申论考试,大多数地区的考试的时间一直没有变化,但所给材料却越来越多,申论阅读的文字量在逐年增加。在有限的时间里,不断增加的阅读量,对考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同时也增大了答题的难度。申论考试材料的内容也越来越庞杂,包含了背景介绍、网络访谈、新闻发布、民意调查、典型案例、领导讲话、专家观点等各种形式,有事实、有评论、有争论、有叙述、有报告,综合反映各方各面对某一社会现象或问题的态度、观点、意见、建议等。材料错综复杂,阅读、归纳、分析的难度都很大。
            第三,材料的形式和类型越来越综合化。
            申论考试所给定的阅读材料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所给定的材料主要集中反映一个有一定影响又亟待解决的具体问题。这种资料一般是围绕一个主题客观叙述,把案例涉及的情况详细加以说明,以期让考生能“以小见大”,可以称为“一条线”。二是所给定的材料主要是围绕某一个或某几个热点问题综合方方面面的信息组编而成,这种形式的材料往往没有什么顺序可言,上一条和下一条有时候没有什么直接的因果关系,以期让考生能“杂中取精”,可以称之为“一锅粥”。申论考试就是要求应试者按照特定的要求从这些杂乱无章的资料中找出其核心思想,抓住问题的实质,并就相关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最近几年的申论考试基本都是这种形式。

        第四节2016—2017年申论命题选题的

            特点和趋向
            一、选题更加关注时政热点和民生,阅读量越来越大,信息越来越庞杂
            命题人旨在通过此导向来使更多的“准公务员”关注社会热点、关注国家大政方针。因此,2016—2017年申论考试的背景材料还将在与时政相关的一些社会热点中选取,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精选重大选题进行详细分析和诠释的原因。
            二、题目灵活多变,形式多样
            自申论考试诞生以来,它的变化就没有停止过,命题者不断地探索新的题型,以便更加科学、专业地测查考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因此,2016—2017年的申论考试在题型切入上也不会墨守成规,大家对此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三、命题更加贴近公务员的实际工作
            申论考试这几年常会出现一些类似于机关公文性质的考试题目,如讲话稿、报告等。无论是方案、意见,还是讲话稿、报告、对策有效性分析,无论题型怎样变化,考查的都是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要考生把握住了材料的主旨和精神、把握住了如何解决实际的问题,也就没有必要对新题型有什么畏惧之心了。
            四、重视考查考生的分析、说明以及抽象概括能力
            抽象概括和分析说明类的题目,需要考生透过问题表象抓住问题的实质,这几年已经成为命题重点。从考试情况的分析来看,考生普遍对分析、说明、抽象概括题把握不准,失分较多。因此,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必须强化对有关材料的熟悉、了解,掌握有关经济社会问题的中心和实质,并通过一定的强化演练提高自己的分析、说明和抽象概括能力。
            虽然申论考试中历年命题都会有一些新的变化,但也有“两个不变”:一是考试的目的不变。申论考试旨在为国家及各地政府机关选拔合格公务员,目标针对性强,主要考查的是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考试的目的不会改变。二是出题的原则不变。从申论考试大纲规定及历年出题的情况看,考试的材料内容始终围绕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展开,只要我们把握住了当前的改革难点、政策重点、社会热点,申论考试也就成功了一半!

        高分攻略二申论考试的基本技巧与方法

            名师串讲
            根据申论命题的结构和特点,可以将申论应试的整个过程分为六个环节:阅读归纳、概括概述、分析评论、对策建议、论证论述、查漏补缺。每个环节都有其特定的解题原则、方法和注意事项,这不是什么玄妙的方法,但确实是申论备考最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也是在考场上无法回避的步骤和过程。考生只有按照这六步在平时强化训练中、在考场上逐一向前推进,才能最终完成整个申论试卷,取得一个好成绩。

        第一节阅读归纳

            阅读归纳,就是对申论考试给定的材料进行仔细地阅读、理解、分析和梳理,以确定材料反映的主要内容、主要观点、实质问题等,从而为下一步作答做好准备。阅读归纳是申论考试最基础的环节,是完成其他各个环节的前提条件,也是判断应试者综合素质高低和能力强弱的基本手段。申论考试给定的材料大多不是完整的文章作品,只是一些杂乱无章的“半成品”,甚至连“事件报道”“情况简报”都算不上。应试者首先要做的,就是阅读这些材料,进行进一步的梳理和加工。只有认真地读懂读通全部给定材料,才能把握材料所反映事件的实质,才能准确概括出给定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才能针对主要问题,就给定材料所涉及的范围和条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案;才能充分利用给定材料,抓住主要问题,全面阐明、论述应试者本人对给定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的看法,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案。
            一、基本原则
            (一)把握时间
            在进行阅读的时候,两种问题要避免:一是太慢,二是太快。给定材料一般在5000—8000字,阅读量大、内容复杂,给定时间最大限度只有40分钟,因此要求考生必须有较快的阅读速度,要争取在20—30分钟内完成全部材料的阅读和归纳。当然,也不要为了追求速度而忽视了对材料内容的分析、理解。有的应试者在考试的时候匆匆看过一遍材料就急于做题,这往往会给答题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这种情况一定要注意避免。
            (二)着眼整体
            在拿到给定材料后,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理解材料每一部分的要义,快速抓住材料的关键,找出给定材料的隐含信息和命题者所要考查的本质问题。扣住原材料的中心议题,是审读材料的基本原则。如果不从总体去掌握材料的寓意,而只是抓住只字片语就盲目下笔,急于做题,常常容易陷入误区,抓住芝麻,丢了西瓜,甚至会跑题。
            (三)区分主次
            申论给定材料中并不是每一个段落、每一句话都有出题点,有些材料很可能包含着许多迷惑信息、多余信息。有的段落、有些话甚至是凑数、混淆视听的,考生必须加以鉴别,不要为一些细枝末节的东西分散了时间和精力;找出哪些是重点段落,哪些是次重点段落,哪些是枝节,哪些是鱼目混珠的段落,合理分配考试时间。
            (四)辩证思维
            在阅读材料的过程中要注意把问题归类、分层;善于区分轻重缓急,善于捕捉材料之间的相同与区别之处;在阅读中要做到读懂、读深、读透;要运用辩证思维,多角度分析给定材料。很多资料的字里行间都体现着命题者的考查意图甚至潜藏着解题的钥匙,很多考生因为没有细细体会,找不到答题的方向甚至因理解不到位而失分。
            二、基本方法
            关于申论阅读的步骤和方法,有人认为应当读两遍,先粗读再精读;有人认为应当读三遍,先粗读再精读然后再粗读;还有人认为都是中国字,又不是英语阅读理解,一遍就差不多。总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考生可根据个人的情况作出选择,但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方法,阅读一定要有清晰的步骤,每一步都要有明确的目的,以取得最好的阅读效果。如果感觉自己还没有很好的方法,笔者推荐使用“三步两遍法”来阅读材料:分三步、读两遍,完成对材料的阅读和归纳,每遍侧重点不同,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左右。
            第一步,浏览申论要求。
            拿到试卷先快速浏览一下材料后面各道试题的内容,也就是“申论要求”,以便在精读时有针对性地在资料中查找相关线索,“带着问题来阅读”。
            第二步,精读第一遍——细节精读。
            在阅读时一是要关注资料要点的表述,注意一些敏感词、关键词等提示性的词汇内容,如“状况”“情况”“特点”“实质”“前景”“首先、其次、再次、最后”“另外”“同时”“据某媒体报道”“某某指出”“据数字显示”等等。这些词汇后面紧接着的内容,是对词汇内容的展开和说明,可能就是我们所要找的答题点。
            二是要关注和试卷后面的申论要求有关的词句、段落,前后部分都要仔细精读,认真寻找潜在的答案。特别是要注意将涉及题目的内容用笔重点标出来,以在做题时快速查找。
            三是要关注对策方面的表述,注意查找资料中为解决问题所提出的有关对策。在查找“对策”时,要注意“措施”“办法”“作法”“方针政策”“必须”“要”“将”等词汇后面的内容,这些内容可能就是对“对策”具体内容的说明。“对策”的内容,一般集中在某一段落中阐述,在其他段落中有零星内容,而这些内容对某些对策类题型和申论文写作有很大的参考、借鉴意义。
            当然,上述三个关注点根据申论要求的不同而侧重点不同,核心是要着重关注和申论要求有关的内容。对上述内容一定要注意边看边随手勾画,圈点画线是做申论阅读时非常重要的方法,把关键的、重要的材料标出来,让它们以醒目的方式呈现在眼前,可以帮助你在做题时迅速回过头来找到材料中相应的解题点,节省阅读时间。
            第三步,精读第二遍——脉络精读。
            这一遍阅读的目的是要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提炼段落大意,理清材料脉络,明确中心思想,为以下各环节做好准备。与第一遍不同,这一遍考生不需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而是要有选择性,有的一扫而过,有的则要逐词逐句地读。考生要在这一轮完成以下三个任务:
            一是要由点到面,根据每段材料主要观点,把每一段的中心大意简单提炼出来。在整理段落中心的过程中发现在事实、问题、原因、措施或者并列、正反、类比、递进等层面上有着“亲密关系”的段落,就把它们连接起来。
            二是要由面到线,根据每段的中心及上述段落之间的关系对所有段落进行梳理、分类,把内容相近的段落编为一类;看看可以把全部材料分为几类,不一定要完全区分清楚。理清全部材料的脉络关系既可以深刻把握材料,也能为解答概括概述题奠定充分的基础。
            三是要由线到纲,通过对材料脉络关系的梳理明确全部材料的核心要义,而完成这一任务离不开对以下三个问题的把握:第一,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是什么;第二,该问题的实质是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哪一类重大问题;第三,材料对解决该问题的主要倾向是什么。把握好这三个问题基本上就能把握住材料的中心。
            这三个方面是由段意到层意再到中心层层推进的。
            三、注意事项
            (一)准确把握考试意旨
            在阅读给定材料之前,考生一定要仔细阅读申论要求,以便正确领会命题者的意图,准确把握考试的意旨。一些应试者在准备公务员考试期间粗略地翻阅了一下历年的申论试题,就笼统地认为每年申论考试的格式雷同,要求也没什么区别,参加考试时也粗枝大叶,结果往往会因为审题不准而影响到答题的准确性,进而影响到考试的成绩。
            (二)把握好速度
            贪快是申论考试的大忌。阅读材料不要贪快,否则欲速则不达,对资料囫囵吞枣、一知半解、偏离主题,就会丧失进行概括、提出对策、论证论述的基础。缺乏耐心是很多考生的毛病,生怕时间不够用。考生一定要谨记:只有阅读完了、阅读懂了、阅读透了,才能了解文义,掌握其中的信息,理解其中的思想。
            (三)要透过现象抓住本质
            申论给定的材料是一堆“半成品”,这些“半成品”所反映的问题的实质部分往往被掩盖了。阅读就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而不是简单地就事论事。只有把握住了本质,才能明确材料的针对性。申论考试给出的资料本身就有针对性,但在阅读时还要通过归纳、梳理、更集中地分析资料的针对性。对所给的背景资料,尽管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立意,但是总有一个角度是最理想的,也是命题者最希望考生选取的。公务员考试一般要求应试者去解决实际问题,因此阅读时一定要弄清资料的针对性,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二节概括概述

            归纳概括,就是根据申论要求,对给定材料的主题、内容、观点及反映的主要问题进行总体归纳的过程。概括材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它一方面是对阅读环节的小结,另一方面又是提出对策、扣住政策、论述问题的基础和出发点。因此,归纳概括材料在申论考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个环节完成得好不好,会直接影响后面环节的正确性。特别是在2006、2007年的国考中,概括题的比重都占到30%,命题者对考生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材料的能力考查越来越注重,这就要求我们考生必须注重归纳概括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一、基本原则
            (一)准确掌握申论要求
            做题时一定看清楚申论要求,严格按照要求来答题,不能答非所问,如要求概括主要问题,却概括了主要内容。准确性还要求分清主要问题与次要问题,问题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不能主次不分,更不能主次颠倒,如要求概括主要问题,却概括了次要问题。把握住这一点概括时才能有主有次,准确到位。
            (二)全面把握材料
            做好概括题还必须全面把握材料,尽可能涵盖全部内容,要求对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的各个要点都要进行概括,如问题、原因、对策或者材料涉及的各个主题等,不能有重要内容的遗漏。
            (三)忠实于原文
            概括材料忠实于原文,即忠实于所给定的材料,一般不得随意改变原文的中心和要点,也不能随意改变原文的观点、倾向或者意见,仅凭个人感觉而胡乱概括主题是申论考试的大忌。但是,忠实于原文也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在不改变原文中心思想、主要内容的前提下进行高度的概括和提炼,完整、准确、提纲挈领地体现出材料的精髓。概括材料就如同画漫画肖像,既不能把原型画成一个骷髅架,又要以极为简约的传神之笔勾勒出原型的典型特征。
            总之,对上述三个原则既要坚决贯彻,又要有所侧重。概括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要“准”;概括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要“全”;概括材料所反映的实质或主旨,要“深”。
            二、基本方法
            在阅读环节完成理解材料细节、把握材料脉络、明确材料中心的基础上,考生就可以着手作答概括题。那么,对于一段材料而言,如何才能简洁、明朗、直接和全面地将其内容及其背后所反映的问题概括总结出来呢?
            近几年来,申论概括概述题变化很大,题型很多样,因而答题的模式并不固定,要因题而异。一般来说,一道题主要由以下两部分构成:
            (一)总述
            总述一句话,按照申论要求高度概括全文主要内容、主要问题、主要观点或思路、影响、原因等。总述句的详略要视具体情况来定,尽量简洁明了。
            (二)分述
            就是要把总述句里涉及的主要内容、主要问题、主要观点或思路、影响、原因,根据并列或递进关系分条分类地整理出来。这时候,可以根据材料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和套路。
            1.递进式分析法
            对于那些以纵向思路和结构写的给定材料,也就是以时间上的阶段渐进性为序或逻辑上逐次深入为序的文章,可以使用这种方法。
            2.主体分析法
            某个事件或行为可能有好几方的主体参与。在分述句里,我们可以按照事件各方主体的角度进行分述答题。
            3.关系分析法
            有时候,一则材料中所涉及的事件是一环扣一环的,各个事件之间有明显的关系,比如正反、并列、对比等,这时就可适用关系分析法。
            4.分类分析法
            有些材料是由不同的意见、态度、观念的表现形式组成,对于这些材料,我们可以采取分类归纳的方法,即对于相同意见或方法进行整合,对于不同的意见或方法进行归类,然后概括出主题。
            三、注意事项
            (一)要言不烦
            要言不烦是指概括材料要言简意赅、剪裁适当。结构要完整,前后要连贯,不能把材料概括变成没有特点的文章提纲,给人以干瘪、呆板之感。这就要求应试者必须惜墨如金,哪些材料该取,哪些材料该舍,哪些地方要详,哪些地方要略,都必须仔细斟酌。
            (二)字迹工整
            字迹工整与卷面整洁对于评卷人的第一印象至关重要,所以考生一定要在这方面下点工夫。
            (三)字数恰当
            申论试题作答要求有字数限定。如何用限定的字数表达对材料的理解,这不仅是对应试者概括能力的量化要求,也是应试者文字表述能力在结构形式上的体现。字数的限定是对试题评阅的基础标准,考生应当老老实实按照试卷要求的字数来答题。

            新都网(http://www.newdu.com)提示:其余部分暂略,详情请查阅图书。

        最有用的评价:

        暂无最有用的评论

        如购买过程中有任何疑问,欢迎向我们咨询

        咨询类型:
        咨询内容:
        不促销
        • 客户服务热线
        • 18513373607
        • 手机:18513373607
        •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六 8:30-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