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商城>图书商城>公务员考试用书>通用版公务员考试用书>通用版公务员考试用书(笔试)

最近浏览过

    华图2017年公务员考试用书《判断推理模块宝典》(第11版)

      收藏此商品
      • 市 场 价:45.00 商品编号:10549
      • 折 扣 价:¥22.00已优惠¥23.00(5.0折)
      • 人 气:已有 人关注
      • 运  费:根据重量、地区及送货方式收取
      • 作  者:付连奎、伍景玉
        出 版 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6年05月
        版  次:2017版
      • 开  本:16
        装  订:平装
      • 适用范围:国家及各省(市)、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
      请选择您要的商品信息
        购买数量: - +(库存情况:有货

        宝贝已成功添加到购物车

        购物车共种宝贝合计: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关闭本页面

        • 商品详情

        • 规格参数

        • 相关商品

        • 用户评价

        • 销售记录

        • 购买咨询

        主编简介
            付连奎,大学教授,逻辑学专家,曾多次应邀参加中国信息智能与逻辑大会、世界泛逻辑大会,并作专题报告。本人擅长针对国家、地方公务员考试的内容提供简单实用的快读、快解技巧和方法。
            伍景玉,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创始人之一,公务员考试图书出版领航人,公务员考试资深培训专家。自华图创业以来,其先后出版公务员考试教材百余种,所编著的公务员考试教材成为本行业的指路标,主导着公务员考试图书的发展趋势。其以教学为基础,结合多年的公务员命题与阅卷工作经历而编著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公务员面试》及《模块宝典》等成为全国畅销的教材,是公务员考试研究与辅导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实力派专家之一。
         

        目录
            上篇  考点知识必会
                第一章  逻辑判断3
                    第一节  逻辑判断概述3
                    第二节  概念分析与推理8
                    第三节  命题及推理27
                    第四节  直言命题、模态命题及推理51
                    第五节  逻辑矛盾解析63
                    第六节  论证与反驳74
                    第七节  智能推理109
                    第八节  巩固强化训练125
                第二章  类比推理141
                    第一节  类比推理概述141
                    第二节  类比关系考点143
                    第三节  巩固强化训练156
                第三章  图形推理163
                    第一节  图形推理概述163
                    第二节  数量类图形166
                    第三节  位置类图形172
                    第四节  样式类图形175
                    第五节  属性类图形179
                    第六节  折叠及重组拆分类图形181
                    第七节  立体视图与平面拼合类图形185
                    第八节  新考点专练187
                    第九节  巩固强化训练189
                第四章  定义判断197
                    第一节  定义判断概述197
                    第二节  肯定型定义判断198
                    第三节  否定型定义判断200
                    第四节  相关型定义判断201
                    第五节  巩固强化训练203
            下篇  冲刺提高必练
                第一部分  经典真题精选215
                    第一章  图形推理215
                        2016年经典真题精选215
                        2015年经典真题精选(一)218
                        2015年经典真题精选(二)220
                        2014年经典真题精选(一)223
                        2014年经典真题精选(二)226
                    第二章  定义判断230
                        2016年经典真题精选230
                        2015年经典真题精选(一)233
                        2015年经典真题精选(二)236
                        2014年经典真题精选(一)239
                        2014年经典真题精选(二)242
                    第三章  类比推理246
                        2015年经典真题精选(一)246
                        2015年经典真题精选(二)248
                        2014年经典真题精选(一)249
                        2014年经典真题精选(二)251
                    第四章  逻辑判断254
                        2015年经典真题精选(一)254
                        2015年经典真题精选(二)257
                        2014年经典真题精选(一)260
                        2014年经典真题精选(二)264
                第二部分  华图实战模拟题库268
                    实战模拟一268
                    实战模拟二276
                    实战模拟三284
                    实战模拟一参考答案及解析292
                    实战模拟二参考答案及解析295
                    实战模拟三参考答案及解析299

         

        文摘

        上篇考点知识必会
        第一章逻辑判断

            视频精讲●学●习●导●读
            本部分视频为逻辑判断这一常考题型的学习导读,希望能帮助考生对逻辑判断形成一个立体的认知。
            (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第一节逻辑判断概述

            考情综述
            视频精讲
            本部分视频为本节知识点的串讲,主要介绍了逻辑判断的考情、试题难度和解题技巧。
            (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逻辑判断(演绎推理)是公务员考试行测整体试卷中“判断推理”部分的独立题型,是国考、联考和各地方考试的必考内容,主要考核演绎推理、归纳论证的能力和方法。
            需要明确,不同地区对“逻辑判断”采用不同名称。国考、联考,山东、江苏、浙江、四川、黑龙江等地考试称作“逻辑判断”,北京、广东等地考试称作“演绎推理”,上海市考称作“分析推理”,深圳市考称作“判断与推理”,过去还有些地区考试称作“演绎与归纳”等。虽然名称不尽相同,但试题考查的考点和考核形式完全相同。
            纵观“判断推理”试题,基本由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和逻辑判断四个部分组成,国考、联考以及大部分地方考试都采用以上体例。北京、深圳市考最近几年都不考查类比推理。而逻辑判断是“判断推理”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整体试卷中的核心难点。
            逻辑判断试题由题干、提问和备选项组成。题干或给出一段论述,或给定一些条件,要求考生根据提问,在A、B、C、D四个备选项中选择一个作为答案。
            (一)试题类型与考点
            概括地说,逻辑判断试题主要分为:演绎类、归纳论证类和智能分析类。各类试题的再划分如下图:
            逻辑判断
            演绎类概念关系推理(考查“三段论、多段论”推理)
            复合命题推理(考查“充分、必要、选言”等命题推理)
            直言命题推理(考查“所有都是、有些不是”等量化关系推理)
            模态命题推理(考查“必然是、可能不是”等模态关系推理)
            逻辑矛盾分析(考查“复合、直言、模态”命题的矛盾分析及推理)
            归纳论证类归纳结论型 (考查归纳原则,规避归纳错误)
            支持论证型(考查加强、支持、解释论证的条件和方法)
            削弱论证型(考查反驳、质疑论证的条件和方法)
            智能分析类排除分析法(考查排中律)
            假设分析法(考查假设推演能力)
            条件推演法(考查综合推演能力)
            注:智能分析有些试题需要借助表格,在表格中再使用排除、假设、推演法。
            上图囊括了公务员考试逻辑判断试题的全部类型和对应的知识考点。本章提供详细的知识介绍和大量的真题解析,请对应参考。
            注:2014年,所有地区试卷都没有出现“模态命题推理”(“必然、可能”等模态关系推理)的试题。但是,多年来以北京为代表的不同地区,都有隔年断续出现“模态考点”的现象,不容忽视。2015年,上海、江苏AB类和天津等地都出现了“模态命题推理”试题,题型、考点和难度与本书一致。(见:上海2015—B64、天津2015—97 、江苏2015—A62、B62)
            (二)题型、题量分布
            需要强调的是,国考、联考及各地方考试,考点是完全一致的,只是题量或随机侧重点不同。也就是说每年试题的考点并没有变化,而对应考点的题量呈现无规律的变化。可能是演绎推理题比重大些,也可能是归纳论证题多些,还可能是智能分析题偏重。各地近年题型、题量分布可见下表:
            2015—2016年国家(地方)公务员考试逻辑判断题型题量一览表(摘选)
            国家/地区演绎推理归纳论证
            归纳结论前提支持质疑削弱
            智能分析题量合计
            国家20163043010
            北京20166223215
            联考20151332110
            上海2015(A)5132112
            上海2015(B)5132112
            广东20151005410
            江苏2015(A)4110410
            江苏2015(B)3210410
            江苏2015(C)3210410
            天津20155023010
            山东20153210410
            四川2015400408
            深圳20152302310
            广州20151034210
            黑龙江20155212010
            吉林2015下(甲级)5103110
            吉林2015下(乙级)1224110
            山西20154023110
            陕西20152132210
            河北20152151110
            由上表可见,国家或地方公务员考试,每年的题型、题量都在交替变化。这个差别和变化没有固定规律。这和中考、高考等考试的试题考点分布大同小异。有些考点每年必考,有些考点隔年出现,有些考点偶有出现。
            2015—2016年,国考、联考、广州、陕西、河北的归纳论证试题比重要大于演绎推理试题,而江苏的演绎推理试题的比重大于归纳论证试题,其他地区考点分布较为均匀。
            试题难度预测
            (一)考点稳定,难度不再“拔高”
            近年来,国考、联考和部分省市公务员考试的逻辑判断试题在难度上经历了不断升级的过程。其中频繁出现“量化矛盾、模态矛盾、摩根定律”等原理的应用,都是难度稳步升级的具体表现。国家公务员考试、多省(区、市)联考和北京市考、上海市考、江苏省考的试题始终难度领先且相对稳定。
            从2013年起,纵观国考、联考和各地区考试试卷可以体会到,全国试题考点基本成熟稳定,在保持原有难度基础上,试题难度升级已经不明显,有些考区(如国考、山东省考等)甚至呈现难度趋缓的态势。
            前些年,试题难度升级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方面是公务员考试竞争激烈;另一方面是因为随着人们不断学习和能力的进步,各个学科的考查难度都会出现稳步升级的过程,逻辑试题也不例外。从GRE到MBA、MPA、GCTME等考试,从公务员考试到银行等系统或大型企业的招聘考试,逻辑能力都是考核的重要内容。这些考试都经历了由浅入深、稳步升级的过程。公务员考试也不例外。
            试题难度稳定、趋缓的原因有三:第一,解题时间受限。逻辑判断试题要求平均不到1分钟要解决1道题,若考生面对诸多难题都不能在规定时限内完成,无奈的猜题现象必然出现,那么考试就失去了意义。第二,就成熟的“普通逻辑”原理而言,都是固定不变的,通俗地说,考点是有限的,处于学术研究阶段的拓展性知识或不成熟,或不通用,所以再增加新知识点的可能性比较小。第三,考试的目的是对逻辑思维能力的一般性考查而不是专业性考查。相比其他国家的逻辑测试,我国试题已深处难区。若再升级,也只能在增加解题步骤上做文章,举个算术题的例子就很直观:2+2-1=3和2+2-1+3-2=4哪个更难些?显然,后者和前者没有明显的难度差别,不过是解题步骤多了一些,就普通测试而言没有实质性意义。所以,今后逻辑判断试题难度的升级不会太明显,也不会超出本书概括的知识点。
            综上可预测:2016—2017年的“逻辑判断”试题难度不会再“拔高”。
            (二)题量增加、减少的趋势
            判断推理由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和逻辑判断组成,题量一般为35题,参考时限为35分钟。
            2013—2015年,在难度升级不明显的情况下,国考和个别地区考试都出现题量有所增加而解题时间未增加的情况。如北京、吉林等地区的逻辑判断(演绎推理)试题都由过去的10道题增加到15道题。国考判断推理的整体试题也由以往的35道题增加到40道题。而2015—2016年,没有出现题量再增的现象。
            由此可预测:2016—2017年,判断推理整体题量一般地区会保持在35题,国考不会超过40题;逻辑判断试题数量一般会保持在10题,北京、吉林(甲级)不会超过15题。
            (三)试题日趋综合化
            所有的逻辑试题都有规范的考点。尽管题型或结构形式变化多端,但考点是稳定的。从全国各地的试题情况看,有些地区侧重归纳,有些地区侧重演绎,但是不能认为侧重归纳的地区就不需要了解演绎。以国家公务员考试为例,表面上看,似乎归纳类型的试题所占比重较大,但是,在具体分析的时候,经常需要用演绎的方法排除错误选项,这种具有综合考查作用的试题将成为重点题型。
            纵观2015—2016年全国试卷,在逻辑判断中“演绎类”(用规则)题量明显增多,含国考在内的各考区,平均增加2—3道,而归纳类试题相应减少。
            备考指导
            逻辑判断是判断推理部分最具代表性的题型,也是许多考生感觉较难的一个部分,有些考生因没学过逻辑学的专业知识而感到迷惑。其实,逻辑判断并没有通常想象的那么高深莫测,只要熟悉原理,就能明确出题思路和考点,同时运用对应的解题技巧,答题就能做到快而准。
            (一)认清形势,提前做准备
            1.“高分才能获胜”趋势成必然
            目前,公务员考试竞争十分激烈,其直接表现就是:一个职位可能有多人报考,虽然入围分数线上升不明显,但由于试题题量的增加,想要获得高分就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没有高分就等于胜券难握。这和几年前的“裸考”过关的局面已经不同,考生要认清形势:高分才能获胜。
            2. “超前备考,急用先学”
            从2007年起,就已经陆续出现大一、大二的学生就开始备考公务员的情况。他们认识到“靠运气”“凭感觉”是不可行的,所以他们把公务员考试的课程当作专门学科来认真对待,并且效果不错。近几年来,“超前备考”的考生逐渐增多,“急用先学”成为必然。
            (二)重视原理,苦练基本功
            逻辑判断蕴含普通逻辑的基础常识。这些常识,在类比推理、定义判断等其他部分的测试中,都有广泛应用,相互之间的关联性不容忽视。有时,不了解这些常识,也能做一般性的分析和断定,但往往因为容易出错而难获高分。一般来说,不同的试题都有不同的考点,这些考点的考查方法和出题思路是有规律的,离开这些规律,就无从把握考点,甚至有可能形成预测、联想或“主观感知”的思路而失去正确解答的机会。超前备考或下决心拿高分的考生,都越来越重视对原理的学习和把握。这说明,他们都认识到“先夯实基本功,再显现智慧”的路径是正确的。
            (三)根据卷面提示,理解解题要求
            不论是国家公务员考试还是地方公务员考试,卷面都有如下提示:
            逻辑判断。每道题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要求你根据这段陈述,选择一个答案。注意:正确的答案应与所给的陈述相符合,不需要任何附加说明即可以从陈述中直接推出。
            提示中的重点是:
            (1)对给出的陈述或条件不能置疑,不能用常识去理解和比较。
            逻辑判断考查“求证”方法或路径是否正确(符合逻辑),或考查“思维形式”是否正确,不考查对常识的认知或了解。所以不能把专业知识作为衡量题干陈述“真”“假”的依据。例如,题干给出的条件是:
            ①只要温度达到-5℃,那么海水就会出现融冰现象。
            ②目前海水没有出现融冰现象。
            根据题干条件,符合逻辑的结论是:
            目前海水温度没有达到-5℃(逆否推理的结论)。
            题干中的条件①只是一个假设,这个假设未必与科学现象相符,推出的结论也未必是科学结论。结论中“没有达到-5℃”的含义究竟是高于-5℃还是低于-5℃都无须纠结。
            由于逻辑判断考查的是从“条件”到“结论”的求证方法是否符合逻辑,而不是考查结论是否具有科学性,若前提具有科学性,求证方法符合逻辑(符合规则),那么结论就一定是符合科学的结论;如果前提假设或求证方法不合逻辑,那么结论就失去了可靠性。前提的科学性是由学科知识程度决定的,而逻辑只确保求证方法正确,所以,不必置疑题干条件正确与否。
            (2)不附加条件做前提。
            既然假设题干条件为“真”,那么只能根据题干给出的条件或信息进行推理和判断,不可附加“自认知”的知识或常识。例如题干给出信息“天上下雨了”,考生只能根据这个给定的信息推断求证出:天下雨了(重言式之一),而不能依据常识推断出:地湿了,空气清新了,河水上涨了,庄稼长势好了,等等。如果题干给出“若下雨,则地湿”,就可以根据题干给出的条件逆否推出:地没湿,就没下雨。
            (3)所谓直接推出是指根据符合逻辑的方法直接推断。
            逻辑方法就是指演绎方法或各类归纳方法。面对考题,不提倡凭借智慧“苦思冥想”,否则时间不允许且正确率难保证。
            对于“演绎方法”和“归纳方法”,本书有一定篇幅的介绍。
            (四)解析先看“问”,再选择对应的技巧
            阅读试题一定要重视“提问”,养成先看“提问”的习惯。先看提问,可以明确要回答什么,再根据原理决定怎样回答。所以,“解析先看问”是保证正确、快速解题的好方法。知道提问的要求后,可以确定阅读重点,从而大大提高效阅读效率和解题速度。
            与类比推理、图形推理和定义判断一样,逻辑判断存在诸多快解技巧。这些技巧都是建立在熟悉定理或原则的基础上的“熟能生巧”。比如排除法、相关推演法都需要根据定理去排除或推演。如“并非都是=有的不是”“并非必然都是=可能有些不是”这些技巧的运用是固定的。不可随意推导出“有的是、有的不是”或“可能有的是、可能有的不是”等不合逻辑的其他结论。“一对矛盾”必有“一个真一个假”是不容置疑的,不可临场靠“智慧”或感觉苦思冥想。逻辑判断是理性思维,所以提倡在判断推理能力上的自我升华。可以说,只要考生把握了本书中的考点和解题方法,逻辑判断就可顺利过关。

        第二节概念分析与推理

            视频精讲
            本部分视频为本节知识点的串讲以及对部分例题的讲解,主要介绍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及其在推理中的应用。(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概念是明确定义语义的基本元素,概念由语词表达。因此,叙述、论述都离不开语词,因为语词能够表达概念。
            公务员考试中的判断推理,对概念的考查比重大、形式多。其中,定义判断考查的是如何辨析概念的属性特征;类比推理考查的是如何理解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关联关系;逻辑推理则考查的是根据概念之间的关联关系如何进行逻辑推导。
            在既定的语言环境中,语词表达的确切语义,反映的是概念含义。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中的逻辑推理、类比推理、定义判断等试题的语言内容,在概念之间类比、推理、求证及概念运用的变化上是非常灵活的。在题干论述或选项语词中,往往把相同概念用不同语词来表述,同时,故意把不同概念偷换成看似“相同”的概念,使表达变得模棱两可。同一概念互换,表达意义不发生变化;不同概念的“偷换”,叙述或者论述在意义上会发生本质性的变化,甚至导致错误。只有识别这些变化,才能正确解题,因此掌握一些概念的基本常识非常必要。
            一、概念的内涵、外延和误区
            (一)概念的内涵
            概念的内涵反映和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对概念具有定义性,是概念本质属性的定义域。如“商品”这个概念的内涵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
            产品:是指能够提供给市场,供人们使用和消费,或能满足人们某种需求的任何事物。包括有形的物品、无形的服务、组织、观念或它们的组合。
            核心产品:是指整体产品提供给购买者的直接利益和效用。
            形式产品:是指产品在市场上出现的物质实体外形,包括产品的品质、特征、造型、商标和包装等。
            延伸产品:是指整体产品提供给顾客的一系列附加利益,包括运送、安装、维修、保证等在消费领域给予消费者的好处。
            上述的产品、核心产品、形式产品、延伸产品虽然都有“产品”这个概念出现,但是由于用不同的限制语词的前置限定,也就是附加了定语,而使概念的内涵发生了本质性的差异。“人”是一个概念,若仅仅立足于文化人类学,人的内涵被定义为有思维、能使用语言、能创造或使用复杂的劳动工具且具有相对应的社会组织的动物。其实,这也只是对普通人的一般性概括。倘若在人这个概念上再加些定语,情况就会不同。例如:航天人、高尚的人、智人、智障人、坏人、欧洲人等,内涵都是不同的。
            概念要用语词表达。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往往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内涵当然不同。分析如下语句:
            中国的河流遍布于国内各个流域。
            长江是中国的河流。
            所以:长江遍布于国内各个流域。
            这个推理,应该不会有人接受。看上去是一个合乎逻辑的推理,问题出在哪里?
            语句中前后两个“中国的河流”的含义是不同的。前一个是集合概念,“遍布于国内各个流域”是集合概念的整体属性,是对整体的概括和断定。这个整体属性不被其中的某个个体所具有。再看如下推理:
            中国的河流都由水流组成。
            长江是中国的河流。
            所以:长江由水流组成。
            这个推理前后的两个“中国的河流”都是非集合概念,前者内涵是中国的每条河流都由水流组成。
            可见,这两个例子中的“中国的河流”概念的内涵截然不同。偷换概念就是偷换内涵。
            (二)概念的外延
            概念的外延,是概念所反映的具有本质属性的事物范围。一个概念所包括的所有对象的范围,可以看作是一个“类”。本质属性相同的所有对象构成的类,是该概念的外延,可看作是概念取值的范围——值域。如“汽车”这个概念的外延,包括任一具有“汽车”本质属性的不同个体,构成“汽车”这个对象类。“轿车”“吉普”等是汽车的子类,“京B1234桑塔纳汽车”是“汽车”这个类概念中的分子,称作个体分子。个体分子是概念外延的最小分子,它的外延相对最小,只包括自身。
            一般来说,概念都具有内涵和外延(臆造的空概念除外)。只有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才能够确定一个概念的内涵,并且该概念的外延也随之确定。比如:“汽车是四轮及以上,可在公路上高速行驶的交通运输工具”。在这个语言环境中,“汽车”的内涵具有四轮及以上、高速、交通运输工具的属性,外延的范围也确定了。如果有人说“观看汽车大赛真过瘾”,则其中的“汽车”另具内涵和外延,两个“汽车”概念不同。
            (三)概念的周延性
            在既定语言环境中,若概念的语义所指包括了概念的全部外延,该概念的外延就是周延的。如:
            (1)“羊”是动物。(2)“牛”不是“羊”。
            在这个语言环境中,两个“羊”和一个“牛”的外延都是周延的,即断定了概念所指的全部。
            一般地,表达判断的全称概念是周延的。如:
            “所有公民”都享有人权。
            张爱玲读完了莎士比亚的“全部著作”。
            其中的“公民”和“著作”都是全称的,外延周延。
            此外,表达否定判断的谓项是周延的。如:
            中国人不是奴隶。
            其中,作为谓项的“奴隶”因断定了“奴隶”的所有外延而周延。而“中国人”虽然没有出现量词,但根据语义可以断定是省略了“所有”这个全称量词,所以“中国人”的外延也是周延的。
            若语义所指仅断定了概念的一部分外延,那么该概念的外延就是不周延的。如:
            有些鹤会跳舞。
            仙人骑鹤。
            其中的“鹤”和“会跳舞”都是不周延的,即仅仅断定了概念所指的一部分。
            在具体语境中,一般地,表达肯定判断的谓项是不周延的。如“所有的山羊是羊”“有些牧民养羊”,两个判断的谓项是“羊”,都只断定了“所有羊”中的一部分,在这里“羊”的外延是不周延的。
            (四)运用概念的逻辑错误(误区)
            严格地说,一个概念一旦用语词表达,也就是将概念置于具体语境中,那么,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就被唯一地确定了。但是,在自然语言中,往往不恰当地简明、省略、约定俗成或语法错误等多种原因,致使概念的表达产生歧义,甚至出现谬误,这是普通逻辑从科学角度关注的要点之一。
            在运用概念中出现的逻辑错误主要有三种:
            (1)歧义概念。是指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因概念所反映的内涵和外延模糊不清,而产生歧义。如:
            1898年,中国清政府和德国签署了《胶澳租界条约》,《条约》中明文约定德国可以获得“山东胶—济铁路的修筑权和铁路沿线30里内的矿产开采权……”
            其中“铁路沿线30里内”的概念模糊不清,所以出现歧义。清政府的解释是“铁路沿线的两侧总共30里”,被德方解释为“铁路沿线的每一侧各30里,总共60里”。此外,30里是“英里”还是“华里”也有不同的理解。(1英里=3.2187华里)
            (2)混淆概念。是由于“不知”导致对概念的错误理解和不恰当的运用。如:
            有人把“批判性思维”中的“批判”,理解为“抨击”甚至“打倒”,歪曲了“理性判断思维”的本意。再如:
            聪明人:哥德巴赫猜想究竟研究啥啊?
            数学系学生:哥德巴赫猜想的核心是怎么证明“1+1”。
            聪明人:1+1等于2啊,有啥证明的。
            遐想者:1+1未必等于2的,否则数学家不会研究。
            由于聪明人和遐想者对“1+1”概念的“不知”,而误解为简单算术中的“1+1”,导致概念混淆。
            (3)偷换概念。是把本质属性不同的概念故意当作“同一”概念来理解和运用的逻辑错误。如:
            中国人是不可战胜的,我是中国人,所以我不可战胜。
            “中国人”这个概念在这里被偷换了,第一个“中国人”,是指中国人的整体所具有的属性,是集合概念;第二个“中国人”则指某一个个体,是非集合概念,不具备整体属性,两者不可以互换。
            在论述中,偷换概念的现象经常发生,直至导致论题转移。如:
            “人都有隐私权,所以我隐瞒罪行。”
            这里把“隐私权”这个概念直接替换为“隐瞒罪行”,试图证明“隐瞒罪行”是合法的。这个论证的错误是通过偷换概念把“人都有隐私权”这个论题转移到“隐瞒罪行”上来了。
            一般地说,出现上述混淆、偷换概念的现象,使这些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变化,而这个变化是潜移默化的,在不计较感情色彩的情况下,可统称为偷换概念。
            二、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
            概念之间存在逻辑关系。识别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对具体问题的判断分析、论证实践中应用最为广泛。
            公务员考试中,各类型试题都离不开对概念的分析和理解。要做到对概念的准确把握,就要从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入手。运用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不仅可以直接解决许多复杂的论证分析、演绎推理、定义判断等试题,更具基础性的考查是对“类比推理”试题的解决和应用。
            约定:在相关场合,分别用英文字母S、P……表示被分析的概念。
            (一)同一关系
            同一关系也称为全同关系或等价关系。
            如“马铃薯”与“土豆”、“鲁迅”与“《狂人日记》的作者”等都是同一关系。
            为方便理解记忆,国际上很多教科书对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用下列欧拉图来直观表示。同一关系如图1—1:
            图1—1
            同一律是逻辑基本规律之一。在具体论述中,保持同一关系概念之间的同一性(一致性),称作“同一律”。否则会发生违反同一律的逻辑错误。
            提示
            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同一语词可表达同一概念,也可以表达不同概念;不同语词可表达不同概念,也可表达同一概念。两个概念(也扩充到语句)是否同一,要根据上下文语境断定。公务员试题中有这样的语句。
            题干:《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全面考核公务员的德、能、勤、绩、廉,重点考核工作实绩。
            选项:作为公务员最重要的是工作实绩,但也不可忽视其他方面表现。
            选项和题干是同一关系,选项是题干的逻辑结论。
            (二)包含关系(真包含)
            包含关系也称属种关系,可粗略分为:全称包含、特称包含。
            1.全称包含
            全称包含断定:所有S都是P。
            例如:所有玫瑰都是植物。如图1—2或简图:
            图1—2
            植物
            玫瑰
            (简图)
            上图直观显示,所有玫瑰都包含在植物中。其中小圈范围内的“玫瑰”是种概念(相对于植物),定义了“所有玫瑰”都是“植物”中的一种。大圈范围内的“植物”是属概念,定义了“植物”是一个类,这个类包含了玫瑰这种植物,可用“玫瑰是植物”来表述两者之间的逻辑包含关系。简图中位于下方的“玫瑰”包含于上方的“植物”中,读作:(所有)玫瑰是植物。
            图1—3都由下至上地依次表达了全称被包含关系(摘自类比推理真题):
            (1) 汽车(2)公务员(3)结论
            轿车警官错误结论
            560型宝马车刑警谬论
            图1—3
            根据上图中的全称包含关系(仅限于全称包含),可做如下推理:
            (1)所有560型宝马车都是轿车,所有轿车都是汽车,560型宝马车都是汽车。
            (2)刑警都是警官,警官都是公务员。刑警都是公务员。
            (3)所有谬论都是错误结论,所有错误结论都是结论。所有谬论都是结论。
            也可以由上至下地否定推出(重要考点):
            (1)不是汽车就不是轿车,不是轿车就不是560型宝马车,所以:不是汽车就不是560型宝马车。
            (2)不是公务员就不是警官,不是警官就不是刑警,所以:不是公务员就不是刑警。
            (3)不是结论就不是错误结论,不是错误结论就不是谬论,所以:不是结论就不是谬论。
            还可以由上至下地“特称”推出(重要考点):
            (1)有些汽车是轿车,有些轿车是560型宝马车,所以:有些汽车是560型宝马车。
            (2)有些公务员是警官,有些警官是刑警,所以:有些公务员是刑警。
            (3)有些结论是错误结论,有些错误结论是谬论,所以:有些结论是谬论。
            错误警示
            根据“刑警是警官”,即错误地推出“警官就是刑警”。这个推理谁听起来都会觉得很离谱。因为“常识”决定人们不这样推理,但一旦离开常识,在面对试题时就容易出现类似的失误。
            根据“刑警是警官”得出的正确推理是:有些警官是刑警。
            如下推理是错误的:
            高智能动物大脑灰质含量高,所以大脑灰质含量越高智能越高。(国考真题摘录)
            图1—4或简图可以直观显示这个错误推理:灰质含量高未必都是高智能。
            图1—4
            灰质含量高
            高智能
            (简图)
            以上推理中,如“警官、高智能”等都断定了种概念的全部外延(周延的),具有“所有警官、所有高智能动物”的全称含义。而“灰质含量高”等属概念仅仅被断定了其中的一部分(不周延的),剩余未断定的部分是否是高智能是不清楚的,所以,根据“灰质含量高”就断定是“高智能”显然推理错误。
            2.特称包含
            在判断推理中,有时需要断定特称包含关系。
            特称包含断定:有些S是P。
            如图1—5或简图:有些博士是公务员。
            图1—5(简图)
            约定:上图中完整的“圈”表示全部公务员,“矩形”则表示“有些”博士(不周延的概念),即仅仅断定了博士中的一部分,而没有断定所有的博士。
            错误警示
            (1)仅根据“有些博士是公务员”,在逻辑上不能断定“有些博士不是公务员”。如果仅根据“有些是”就错误地推出“有些不是”,那就是“特称互推”,是错误的。
            因为,在仅仅断定“A属于B”的情况下,我们还不能断定究竟是“B大于A”还是“B等于A”。如:凡具有中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国公民。根据这个判断,能断定:有些中国公民是有中国国籍的人。但不能断定:有些中国公民是没有中国国籍的人。
            (2)根据“有些博士是公务员”,在逻辑上也不能断定“不是博士的就不是公务员”。不是博士的公务员是可能存在的(逻辑判断不是对常识的描述),仅仅根据给出的前提尚不能做出断定。
            日常思维中,人们习惯性地根据“有些是”就推出“有些不是”。如此错误推理,正是公务员判断推理试题中必考的重要考点。
            3.行为、属性包含
            特别指出:为分析简便,在分析试题过程中,对事物所具有的某种“行为”或“属性”关系也可用如下包含关系的图示来表述。如图1—6和图1—7:
            图1—6(简图)图1—7(简图)
            图1—6语义为:公务员是为人民服务的。不可据此推断:为人民服务的就是公务员。
            图1—7语义为:马吃草。不可据此推断:吃草的就是马。
            提示
            包含关系是概念之间重要的逻辑关系,在公务员考试中,不仅直接考查包含关系的推理,在类比推理试题中也是必考的考点。(见本篇第二章“类比推理”中的相关介绍)
            (三)交叉关系
            两个概念之间有交集称交叉关系。“歌唱家”与“男人”是交叉关系,如图1—8:
            有些男人是歌唱家,有些男人不是歌唱家,有些歌唱家不是男人。
            图1—8
            在特定思维场合,也可用交叉关系表示“雷电和山火”的逻辑关系,如图1—9:
            图1—9
            提示
            交叉关系是概念之间的重要逻辑关系,在公务员考试类比推理试题中是必考的考点。(见本篇第二章“类比推理”中的相关介绍)
            (四)反对关系
            反对关系是诸多并列事物中,其中某两类事物之间的关系。如“汽车”和“轮船”是反对关系,它们有共同的属概念“交通运输工具”,且交通工具还有许多种类,而其中的任何两类之间的关系都是反对关系。反对关系不能穷尽属概念。再如:“警察”和“检察官”、“计算机”和“钢琴”等都是反对关系。
            如图1—10,交通运输工具中,汽车和轮船是反对关系。
            交通运输工具
            汽车
            轮船
            图1—10(简图)
            提示
            两个“全称”的反对关系概念,在“简图”中分别在隔离线“||”的左右两侧,那么左右两侧,概念被断定的外延是“不相容”的,也称互不兼容。可理解为“左边”所断定的就不是“右边”的,“右边”所断定的也不是“左边”的。即:所有汽车不是轮船,所有轮船也不是汽车。
            根据以上提示,可拓展到如下推理:
            推理一:所有通过公务员考试的毕业生都从事公务员工作。
            有些体能优秀的毕业生做了职业运动员。
            运动员都是职业俱乐部成员。
            所以:有些体能优秀的毕业生不是通过公务员考试的毕业生。
            图1—11可证明上述推理是正确有效的:
            公务员
            通过公务员考试
            职业俱乐部成员(非公务员)
            职业运动员
            体能优秀的毕业生
            图1—11
            根据概念之间的包含关系、反对关系可形成如上简图。图中“公务员”与“职业俱乐部成员”是反对关系,分布于“||”线两侧,那么分别被它们包含的“所有通过公务员考试的毕业生”与“有些体能优秀的毕业生”也分布于“||”线两侧。所以,“有些体能优秀的毕业生不是通过公务员考试的毕业生”推理直观有效。
            错误警示
            根据“有些体能优秀的毕业生不是通过公务员考试的毕业生”错误推出“有些通过公务员考试的毕业生体能不优秀”。因为前提条件中,只断定了“有些体能优秀的毕业生”做了运动员,而不是“所有体能优秀的毕业生”都做了运动员(看图理解)。所以,不能断定有些乃至所有“通过公务员考试的毕业生”或“公务员”的体能是否优秀。
            推理二:植物分为落叶植物、半落叶植物和常绿植物。马尾松、雪松、红松等不仅是一些上好的木材,而且在生长过程中叶片不完全脱落。有些松柏门植物是落叶植物,如:落羽杉、水杉和水松等。落叶植物与常绿植物相对,在一年中有一段时间叶片将完全脱落。所以,有些松柏门植物不是常绿植物,并且有些上好的木材不是落叶植物。
            图1—12
            根据概念之间的包含关系、反对关系可形成如上简图。图1—12中“有些上好木材”与“落叶植物”分布在“||”两侧,即可断定“有些上好的木材不是落叶植物”推理正确有效。同理断定:有些松柏门植物不是常绿植物。
            错误警示
            根据图示,错误断定:(1)有些完全脱落叶的植物不是上好木材;(2)有些落叶植物不是上好木材;(3)有些松柏门植物不是上好木材;(4)有些落羽杉、水杉、水松不是上好木材,等等。原因如前述,或见如下“考点”提示。
            【考点一】 根据“有些A不是B”,不能推出“有些B不是A”。
            例如:根据“有些人不是商贩”,不可推出“有些商贩不是人”。
            【考点二】 根据“A都不是B”,有效推出“B都不是A”。
            例如:根据“所有马都不是牛”有效推出“所有牛都不是马”。
            【考点三】 根据“所有A都不是B”不能推出“不是B就是A”。
            例如:根据“所有黑色都不是白色”,不能推出“不是白色,就是黑色”。
            这个错误就是通常所说的“非黑即白”之错,是“反对关系”中典型的错误推理。
            【考点四】 根据“有些A是B”不能推出“有些A不是B”。(特称互推错)
            例如:根据询问得知“甲公司有人是中国人”不能推出“甲公司有人不是中国人”。
            特别指出,在无歧义的情况下,反对关系也可称作并列关系,但要区别于现代汉语中的并列。现代汉语中可以把“男、女”、“歌剧、喜剧”看作是并列。但是,在逻辑上还要进一步划分为“男、女”是矛盾关系,“歌剧、喜剧”是交叉关系,它们的逻辑关系不同,表达图示不同,推理结论也不同。
            (五)矛盾关系
            一个概念及其否定概念构成矛盾关系。如“马、非马”,“下雨、没下雨”,“羊、不是羊”是矛盾关系。本书用符号表达为:P|-P。其中“|”表示双方矛盾,读作:要么……要么……;“-”表示否定,读作:并非(简读:非)。也可表达为:P/-P或 P-P。
            矛盾关系语义的图示,如图1—13:要么是动物,要么不是动物。
            图1—13(简图)
            图1—13把物质作为共同属概念,即把物质划分为动物和非动物两部分,两者之和等于物质全部,动物和非动物则构成矛盾关系。
            一个概念及其否定必是矛盾关系,但在特定语境下,不是互为否定的概念,也能构成矛盾关系。如:“左手”和“右手”。若把“人手”设定为属概念,左、右手就是矛盾关系。如图1—14:
            图1—14(简图)
            试题分析中,矛盾概念往往是重要的分析依据。
            例题环球旅游团中,所有去三亚的游客都去过五指山,所有去丽江的游客都没去过五指山,所有自驾车游客都去了丽江。由此推出()。
            A. 有些自驾车游客去了三亚B. 有些自驾车游客没去三亚
            C. 有些去三亚的游客去了丽江D. 所有去丽江的都是自驾车游客
            上题给定条件中的 “去五指山”与“没去五指山”是矛盾关系(分别写在下图竖线两侧);“去三亚”和“去五指山”是包含关系;“自驾车的”“去丽江”和“没去五指山”也依次为包含关系。这些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可用欧拉图表示如下:
            图1—15(简图)
            【解析】 简图中竖线左右两侧是矛盾关系,互不兼容。根据上图,我们可断定:
            (1)选项B“有些自驾车游客没去三亚”是正确答案。因为:所有自驾车游客都没去三亚。
            (2)而选项A“有些自驾车游客去了三亚”、选项C“有些去三亚的游客去了丽江”中的概念都分别在“竖线”的两侧,不能相容(不兼容),所以都是错误的。而选项D“所有去丽江的都是自驾车游客”可通过欧拉图(或简图)直接判断排除。
            【点津】 对照上图可见,其实所有符合逻辑的相关答案都在“图”中。由上图可全部直观断定:
            (1)去五指山:都不去丽江、都不自驾车。
            (2)去三亚:都去五指山,但都不去丽江、都不自驾车。
            同理:
            (3)没去五指山的:都不去三亚。
            (4)去丽江:都不去五指山、都不去三亚。
            (5)自驾车的:都去丽江,但都不去五指山、都不去三亚。
            提示
            解题实战中,不需要把所有正确的答案都一一列出。只需用四个选项对照图示,就可快速断定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哪个选项是错误的。先用上题做练习,再应用到其他试题解析中。
            (六)合成与分解关系
            在特定语言环境中,有些概念之间具有合成与分解关系,简称分解关系。如:
            (1)“汽车”与“汽车轮胎”。
            (2)“国家”与“城市”。
            上述概念之间,“汽车轮胎”是“汽车”的结构部分,是从汽车中分解出来的部件,“汽车轮胎”相对于“汽车”是分解概念,而“汽车”相对于“汽车轮胎”或其他部件则是合成概念。
            注意:分解关系与包含关系不可混淆。如:
            (1)“汽车部件”与“汽车轮胎”——包含关系。
            (2)“汽车”与“汽车发动机”——分解关系。
            (3)“汽车”与“奥迪汽车”——包含关系。
            (4)“国家”与“城市”——分解关系。
            (5)“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包含关系。
            (6)“海”与“水”——分解关系。
            (7)“海”与“地中海”——包含关系。
            提示
            了解概念逻辑关系,在后续的“类比推理”中十分重要。
            三、概念关系、三段论、多段论推理
            (一)三段论推理
            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发现了三段论的推理规律,其基本理论及证明近乎完善。本书针对公务员考试历年试题,只介绍在理论上基本成熟的直言三段论,文中简称三段论(假言三段论、模态三段论等从略)。
            三段论形式非常复杂(4个格,256个式),一个三段论的论证是否有效(成立),可用三段论推理规则进行判定,也可使用文恩图或欧拉图的方法。因欧拉图相对其他方法更直观简明,本书采用的是欧拉图(或简图)分析法。
            三段论是一种具有固定格式的推理形式,即:由两个直言命题(有量化意义的单句)做前提,推出一个直言命题做结论的推理。如:

            新都网(http://www.newdu.com)提示:其余部分暂略,详情请查阅图书。

        最有用的评价:

        暂无最有用的评论

        如购买过程中有任何疑问,欢迎向我们咨询

        咨询类型:
        咨询内容:
        不促销
        • 客户服务热线
        • 18513373607
        • 手机:18513373607
        •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六 8:30-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