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商城>图书商城>职称资格考试用书>教师资格证考试用书>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用书

最近浏览过

    华图2016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用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通关题库(小学)》

      收藏此商品
      • 市 场 价:39.00 商品编号:10235
      • 折 扣 价:¥19.00已优惠¥20.00(5.0折)
      • 人 气:已有 人关注
      • 运  费:根据重量、地区及送货方式收取
      • 作  者:《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编委会
        出 版 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5年11月
        版  次:2016版
      • 开  本:16
        装  订:平装
      • 适用范围:改革试点省市国家教师资格考试
      请选择您要的商品信息
        购买数量: - +(库存情况:有货

        宝贝已成功添加到购物车

        购物车共种宝贝合计: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关闭本页面

        • 商品详情

        • 规格参数

        • 相关商品

        • 用户评价

        • 销售记录

        • 购买咨询

        目录
            绪论
            第一模块  教育基础
                考 点 归 纳
                重 点 提 示
                题 型 分 布
                模 拟 练 习
                练习一
                    练习一参考答案及名师点睛
                练习二
                    练习二参考答案及名师点睛
                练习三
                    练习三参考答案及名师点睛
                练习四
                    练习四参考答案及名师点睛
                练习五
                    练习五参考答案及名师点睛
            第二模块  学生指导
                考 点 归 纳
                重 点 提 示
                题 型 分 布
                模 拟 练 习
                练习一
                    练习一参考答案及名师点睛
                练习二
                    练习二参考答案及名师点睛
                练习三
                    练习三参考答案及名师点睛
                练习四
                    练习四参考答案及名师点睛
            第三模块  班级管理
                考 点 归 纳
                重 点 提 示
                题 型 分 布
                模 拟 练 习
                练习一
                    练习一参考答案及名师点睛
                练习二
                    练习二参考答案及名师点睛
                练习三
                    练习三参考答案及名师点睛
                练习四
                    练习四参考答案及名师点睛
            第四模块  学科知识、教学设计
                考 点 归 纳
                重 点 提 示
                题 型 分 布
                模 拟 练 习
                练习一
                    练习一参考答案及名师点睛
                练习二
                    练习二参考答案及名师点睛
                练习三
                    练习三参考答案及名师点睛
                练习四
                    练习四参考答案及名师点睛
            第五模块  教学实施
                考 点 归 纳
                重 点 提 示
                题 型 分 布
                模 拟 练 习
                练习一
                    练习一参考答案及名师点睛
                练习二
                    练习二参考答案及名师点睛
                练习三
                    练习三参考答案及名师点睛
                练习四
                    练习四参考答案及名师点睛
            第六模块  教学评价
                考 点 归 纳
                重 点 提 示
                题 型 分 布
                模 拟 练 习
                练习一
                    练习一参考答案及名师点睛
                练习二
                    练习二参考答案及名师点睛
                练习三
                    练习三参考答案及名师点睛
                练习四
                    练习四参考答案及名师点睛

         

        文摘

        模 拟 练 习
        练习一

            一、单项选择题
            1.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提出来,与其他学科并列的人是西方教育家()。
            A. 夸美纽斯                            B. 赫尔巴特
            C. 洛克                                D. 培根
            2.“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翻译为:“君子以他所说的超过他所做的为可耻”,这在当今仍具有强烈的教育意义。这句话出自()。
            A. 《大学》 B. 《中庸》
            C. 《论语》D. 《孟子》
            3.奠定了班级授课制理论基础的《大教学论》的作者是()。
            A. 夸美纽斯B. 埃拉斯莫斯
            C. 杜威D. 凯洛夫
            4.学生是人,是教育的对象,因而他们()。
            A. 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
            B. 对外界的教育影响有选择性
            C. 毫无顾忌地接受教育
            D. 能动地接受教育
            5.教师形成专业成长意识,获得专业成长的最佳途径是()。
            A. 专业培训B. 参加优质课评比
            C. 校本教研D. 深化课改
            6.学生渴望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希望自己越来越成为所期望的人物,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一切活动。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这属于()。
            A. 自我实现的需要 B. 尊重的需要
            C. 求知的需要 D. 审美的需要
            7.在教育科学研究的三个基本要素中,形成()是教育研究的核心问题。
            A. 科学结论B. 科学理论
            C. 科学思想D. 科学观念
            8.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体现在()。
            A. 普及性、强制性、义务性 B. 基础性、强制性、义务性
            C. 普及性、强制性、基础性 D. 基础性、普及性、义务性
            9.教师提问学生,要求学生列举砖头的各种用途。学生给出的答案有:建房子用的材料、打人的武器、用于垫高、用于固定某东西。这种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是()。
            A. 发散思维B. 形象思维
            C. 抽象思维D. 直觉思维
            10. 第一个强调出生顺序在人格形成中的作用的心理学家是()。
            A. 阿德勒B. 弗洛伊德
            C. 斯普兰格D. 荣格
            11. “一个人要不主动学会些什么,他就一无所获,不堪造就……人们可以提供一个物体或其他什么东西,但是人却不能提供智力。人必须主动掌握、占有和加工智力。”这是()的名言。
            A. 第斯多惠B. 布鲁纳
            C. 巴甫洛夫D. 洛克
            12.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在法律上享有的为实现办学宗旨,独立自主地进行教育教学管理、实施教育活动的资格和能力,一般被称为()。
            A. 教育自主权                            B. 教学自主权
            C. 法律自主权                            D. 办学自主权
            13.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要求把课程改革建立在脑科学研究、心理学研究和()研究的基础之上,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开发的着眼点和目标。
            A. 课程学B. 社会科学
            C. 教育学D. 教育心理学
            14.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小学儿童处于认知发展的()阶段。
            A. 前运算B. 形式运算
            C. 具体运算D. 感知运动
            15. 在我国教育史上,最早把小学教育规定为义务教育的是()年。
            A. 1904B. 1922
            C. 1949D. 1986
            16. 个体倾向于利用自己身体或内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依据的学习风格是()。
            A. 场依存型 B. 场独立型
            C. 冲动型 D. 沉思型
            17. 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
            A. 国民教育制度B. 社会教育制度
            C. 高等教育制度D. 学校教育制度
            18. 学生在班级中的活动主要是通过交往来展开的,活动的过程就是()的过程。
            A. 交往B. 学习
            C. 德育D. 认识
            19. 注意的稳定性是注意品质的()方面的特性。
            A. 广度B. 强度
            C. 时间D. 空间
            20. 将学业成功或失败归因于个人外部的稳定因素,这里的外部稳定因素指的是归因于 ()。
            A. 能力B. 努力
            C. 任务难度D. 运气
            21. 印度“狼孩”的事例表明,个体在早期心理发展的某一个短暂时期内,对某类刺激特别敏感,一旦错失将难以达到应有的发展水平。心理学上把这一时期称为()。
            A. 最近发展期B. 生长高峰期
            C. 心理断乳期 D. 发展关键期
            22. 教育史上最早出现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 个别教学 B. 班级授课制
            C. 复式教学 D. 小组教学
            23. 教育经验难以找到统一的规则和普遍的模式,说明其具有()。
            A. 回溯性B. 综合性C. 生动性D. 独特性
            24. 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
            A. 面向全体学生B.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C.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D. 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25. 按学生的年龄、性别随机抽取调查样本,这种抽样方法属于()。
            A. 系统抽样 B. 分层抽样
            C. 目的抽样D. 有意抽样
            26. 小学生的个性倾向性包括()。
            A. 需要、动机、兴趣B. 能力、气质、性格
            C. 兴趣、动机、能力D. 兴趣、性格、气质
            27. 新课程主张课堂让学生至少有()时间的活动。
            A. 1/3B. 2/3
            C. 1/2D. 1/4
            28. 阅读教学的着力点应放在坚持()阅读,鼓励()阅读,推进()阅读。
            ①赏析性②自主性
            ③批判性④探究性
            A. ①②③B. ②③④
            C. ①③④D. ②④③
            29. 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
            A. 坚持学习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
            B. 认真备课,认真上课
            C. 经常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D. 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
            30. 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达到集思广益,这种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方法属于()。
            A. 发散思维训练B. 头脑风暴训练
            C. 自我设计策略D. 推测训练
            31. 作为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提出了“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的教育家是()。
            A. 杜威B. 卢梭
            C. 赫尔巴特D. 夸美纽斯
            32. 教育系统最基本的要素是()。
            A. 教育媒介B. 教育内容
            C. 学生和教师D. 过程与活动
            33. 我国唐朝“六学二馆”等级森严的入学体制,说明了政治经济影响和制约着()。
            A. 教育的领导权B. 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C. 受教育权的分配D. 教育目的
            34. 数学教师在教应用题时,一再强调要学生看清题目,必要时可以画一些示意图,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A. 牢记住题目内容B. 很好地完成对心理问题的表征
            C. 有效地监控解题过程D. 熟练地使用计算技能
            35. “举一反三”“闻一知十”是指()。
            A. 定势B. 迁移C. 应用D. 技能
            36. 对同一类型的问题寻找不同类型的答案可以培养学生具有()。
            A. 活动性B. 独创性C. 目的性D. 变通性
            37. 我们证明几何题时,常会用“要证明这两线相等,需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要证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需证明两个切角相等”。这种问题解决的方法是()。
            A. 尝试错误法B. 问题类比法
            C. 分类法D. 手段—目的分析法
            38. 学过高等数学的知识后利于对初等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属于知识的()。
            A. 顺向正迁移B. 顺向负迁移
            C. 逆向正迁移D. 逆向负迁移
            39. “水罐问题”(即陆钦斯量水实验)说明()对问题解决的影响。
            A. 心向(或心理定势)B. 功能固着性
            C. 无关信息的干扰D. 问题表征的方式
            40. 学生在解决一个问题之后,以后遇到同样类型的问题还会采取先前的思维模式去解题,这是()现象。
            A. 原型启发B. 定势C. 迁移D. 功能固着
            41. 先有一个目标(目的),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别,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别,就要想出某种办法采取活动(手段)来减小这差异。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是()。
            A. 算法策略B. 逆向工作法
            C. 手段—目的分析法D. 尝试错误法
            42. 心理学家苛勒根据下列哪一项实验提出顿悟说?()
            A. 猫走出迷箱   B. 白鼠走出迷箱    
            C. 黑猩猩摘取香蕉   D. 黑猩猩敲打电脑键盘
            43. 画线是学习者在阅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属于学习策略中的()。
            A. 资源管理策略   B. 组织策略
            C. 复述策略   D. 精细加工策略
            44. 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该量表最初由法国人比纳和西蒙于1905年提出。
            A. 韦克斯勒量表   B. 斯坦福量表
            C. 比纳量表D. S-B量表
            45. ()是指国家对教育应培养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
            A. 教育方针   B. 教育政策
            C. 教育目的   D. 教学大纲
            二、简答题
            1.简述教育行动研究的实施步骤。
            2.简述教师专业发展的定义。
            3.在小学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有何意义?
            4.简述影响学制的因素。
            5.简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6.简述斯金纳程序教学的基本思想。
            7.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8.简述影响迁移的因素。
            9.简述教育目的的作用。
            三、材料分析题
            请阅读下列课堂实录片段,并按要求作答。
            孙老师在二(1)班上完《小壁虎借尾巴》一课后,设计了两项家庭作业让学生选择完成:
            (1)把“小壁虎借尾巴”这个故事讲给自己喜欢的人听。
            (2)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尾巴的作用呢?你是怎么知道的?想一想,明天上课时与小伙伴交流一下。
            请结合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对孙老师本次家庭作业的设计进行评析。
            (2)谈谈“减负”与家庭作业之间的关系。

        练习一参考答案及名师点睛

            一、单项选择题
            1.[参考答案] D
            [名师点睛] 英国学者培根在《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1623)一文中,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来。
            2.[参考答案] C
            [名师点睛]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出自《论语·宪问篇》。
            3.[参考答案] A
            [名师点睛]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奠定了班级组织理论的基础。
            4.[参考答案] B
            [名师点睛] 略。
            5.[参考答案] C
            [名师点睛] 校本教研,就是以新世纪基础教育培养目标为目标,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以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以促进学生健康、生动、充分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为主要目的的一种研究活动。重点是教师将教学实际、教学研究和进修密切结合的探究性、合作性、反思性的学习方式和工作方式。因此,校本教研是教师获得专业成长的最佳途径。
            6.[参考答案] A
            [名师点睛]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使自己越来越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题干中所描述的完全与自我实现需要的概念相符,因此本题选A。
            7.[参考答案] B
            [名师点睛] 教育科学研究的三个基本要素为客观事实、科学理论和方法技术。其中,形成科学理论是教育研究的核心问题。
            8.[参考答案] C
            [名师点睛] 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体现在普及性、强制性、基础性。
            9.[参考答案] A
            [名师点睛] 发散思维,又称辐射思维、放射思维、扩散思维或求异思维,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如“一题多解”“一事多写”“一物多用”等。
            10. [参考答案] A
            [名师点睛] 第一个强调出生顺序在人格形成中的作用的心理学家是阿德勒。阿德勒把出生次序、最初的记忆和梦看作是精神生活的入口,并对它们做了广泛的研究。
            11. [参考答案] A
            [名师点睛] 略。
            12. [参考答案] D
            [名师点睛] 办学自主权是学校在法律上享有的为实现其办学宗旨,独立自主地进行教育教学管理、实施教育活动的资格和能力。
            13. [参考答案] C
            [名师点睛]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要求把课程改革建立在脑科学研究、心理学研究和教育学研究的基础之上,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开发的着眼点和目标。
            14. [参考答案] C
            [名师点睛]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对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创造性地提出了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的理论,描述了从婴儿期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顺序。他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经历的四个阶段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其中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的年龄大致处于7—12岁左右,这时儿童逐渐掌握了守恒的概念,可以开始进行一些运用符号的逻辑思维活动,可以形成一系列的行动心理表象。故本题选C。
            15. [参考答案] A
            [名师点睛] 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规定设初等小学堂,招收7岁儿童入学,修业年限为5年,并规定初等小学教育为义务教育。
            16. [参考答案] B
            [名师点睛] 略。
            17. [参考答案] D
            [名师点睛] 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要求、入学条件,学制年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故本题选D。
            18. [参考答案] A
            [名师点睛] 略。
            19. [参考答案] C
            [名师点睛] 注意的稳定性,就是指向一定的事物或活动上注意持续的时间。可见,注意的稳定性即为注意的时间方面的特性,本题正确答案为C。
            20. [参考答案] C
            [名师点睛] 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任务难度是外部的稳定因素,能力是内部的稳定因素,运气是外部的不稳定因素,努力是内部的不稳定因素。
            21. [参考答案] D
            [名师点睛] 最近发展期是维果茨基提出的,指个体在成人帮助下达到的发展水平与实际水平之间的差距,它是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生长高峰期指个体发展的某一时期身高、体重等飞速发展的状况。“少年期”一般被称为“心理断乳期”。发展关键期是劳伦兹提出的,是个体心理发展中的一个短暂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题中所述为发展关键期。
            22. [参考答案] A
            [名师点睛] 个别教学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的状况相适应,因而最早出现。
            23. [参考答案] D
            [名师点睛] 略。
            24. [参考答案] C
            [名师点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
            25. [参考答案] B
            [名师点睛] 分层抽样指先将总体按某种特征分为若干层次,再从每一层内进行随机抽样,组成一个样本。系统抽样是依据一定的抽样距离,从母体中抽取样本。目的抽样是按照研究的目的抽取能够为研究问题提供最大信息量的研究对象。有意抽样是按一定目的要求选择某些研究对象为样本。题中按学生年龄、性别随机抽样,属于分层抽样。
            26. [参考答案] A
            [名师点睛] 小学生的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方面。其中,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和兴趣。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27. [参考答案] B
            [名师点睛] 略。
            28. [参考答案] D
            [名师点睛] 阅读教学改革的着力点应放在以下三个方面:(1)坚持自主性阅读;(2)鼓励探究性阅读;(3)推进批判性阅读。
            29. [参考答案] D
            [名师点睛] “教育家”主要从事的是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研究,所以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
            30. [参考答案] B
            [名师点睛] 本题题干就是头脑风暴法的定义。发散思维训练是让个体对事物的某一特点为扩散点,充分设想事物的各种可能性的方法。C、D两项不是教育心理学的专业术语,因此排除。
            31. [参考答案] C
            [名师点睛] 赫尔巴特作为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提出了“教育性教学”的概念,他认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正如赫尔巴特所说:“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他把教育与教学结合起来,强调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的统一。
            32. [参考答案] C
            [名师点睛] 教育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教育影响又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措施,所谓教育影响是指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和学习者相互作用的全部信息。A项“教育媒介”、B项“教育内容”、D项“过程与活动”都属于教育影响的内容,据此可以排除这三个选项。教育系统最基本的要素就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即教师和学生。
            33. [参考答案] C
            [名师点睛] 唐朝官学,号称“六学二馆”,六学是指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隶属国子监,二馆指的是弘文馆、崇文馆。这是唐朝的最高学府。从题目的描述可以看出,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接受相关的教育,这是受教育权的问题。因此可选出答案C。
            34. [参考答案] B
            [名师点睛] 题目中的关键词是“看清题目”“画示意图”,这个过程就是问题解决一般过程中的理解问题阶段,理解问题这一步需要做的是很好地对问题进行表征,形成对问题的正确理解。因此本题貌似在考画示意图,实际在考问题解决过程中理解问题这一步骤的意义。
            35. [参考答案] B
            [名师点睛] 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题干中,“举一反三”“闻一知十”是说,学习了某些知识后,就可以利用这些知识和经验不断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这两个词是迁移的典型代表,也是考题中常考的点,考生复习中进行良好的对应学习即可。
            36. [参考答案] D
            [名师点睛] 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其主要特征有三个: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流畅性是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内产生不同观念的数量的多少。该特征代表心智灵活,思路通达。对同一问题所想到的可能答案越多,即表示他的流畅性越高。变通性,即灵活性,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对同一问题所想出不同类型答案越多者,变通性越高。独创性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能独具匠心,想出不同寻常的、超越自己也超越同辈的意见,具有新奇性。对同一问题所提意见越新奇独特者,其独创性越高。很明显,题干中叙述的特点属于创造性的变通性这一特点。
            37. [参考答案] D
            [名师点睛] 仔细阅读本题的题干可以发现这样一个句型“要……需证明……要……需证明……”,就是先将总的目标分成小目标,明确每个小目标后,找出达到目标需要完成的任务,最终实现总目标,即分解目的,小步完成。手段—目的分析法是指将需要达到的问题的目标状态分成若干个子目标,通过实现一系列的子目标最终达到总目标。因此本题的答案是D。尝试错误法实质就是算法策略,就是在问题空间中随即搜索所有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直至选择一种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简言之,就是将解决问题的方法一一进行尝试,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问题类比是指根据两个问题的一些相同或相似属性猜测两者采用相同解决方法的一种策略。分类法是将类或组按照相互间的关系,组成系统化的结构,并体现为许多类目按照一定的原则或关系组织起来的体系表,作为分类工作的依据和工具。结合各种方法的定义,本题的题干更符合手段—目的分析法。
            38. [参考答案] C
            [名师点睛] 本题运用了迁移的两种分类,根据迁移的时间顺序,先学习了初等数学,后学习高等数学,所以是后学习的内容对先学习内容的作用,因此是逆向迁移,由此排除A、B。再根据迁移的效果,正迁移所起的是促进作用,而负迁移所起的是干扰作用。本题中“利于”表明是“正迁移”。因此本题选C。
            39. [参考答案] A
            [名师点睛] 陆钦斯的量杯实验是定势影响问题解决的典型例证。实验中要求被试用容积不同的量杯(A,B,C)去量一定量的水(D)。实验组和控制组开始时做一道练习题,然后按要求解决其他几道题。实验组做全部的题目,而控制组只做7—11题。 结果发现,实验组的被试由于先进行了一定的练习,并发现所练习的问题都可以应用同一种方法(即D=B-A-2C)来解决,就形成了定势,直接将这一方法迁移到后面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使后面解题的速度加快,问题变得比较容易。但是,这种定势同时又阻碍、限制了其他更简便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即7—11题可以用一种更简单的方法D=A-C来解决)的产生,使思维僵化、因循守旧,难以灵活应用其他有效的经验来解决问题。而控制组的被试都使用了最简便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功能固着是指人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容易受到某个事物的典型功能的影响而想不到它的其他功能。比如说:我们一般只知道砖头是用来盖房子的,却忽视了它还可以用来垫桌子或者当椅子。功能固着也是一种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40. [参考答案] B
            [名师点睛] 原型启发是指从其他事物上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定势是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它是影响学习迁移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学校情境中的问题解决主要是通过迁移实现的,因此,定势也必然影响问题解决。功能固着是指从物体的正常功能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定势。也就是说,当一个人熟悉了某种物体的常用或典型的功能时,就很难看出该物体所具有的其他潜在的功能,而且最初看到的功能越重要,就越难看出其他的功能。当在某种情形下需要利用某一物体的潜在功能来解决问题时,功能固着可能起到阻碍的作用。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是习得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所产生的作用。在以上三种现象中都包含着迁移的发生,因此可以认为迁移是各个因素发生作用的内在机制,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考生如果对这个知识点不了解,可根据单选题答题法则,选最佳选项即可。题干中学生按照同样的思维方式去解题就体现的是定势的作用。因此选B。
            41. [参考答案] C
            [名师点睛] 所谓手段—目的分析,就是将需要达到的问题的目标状态分成若干子目标,通过实现一系列的子目标而最终达到总目标。它的基本步骤是:(1)比较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提出第一个子目标;(2)找出完成第一个子目标的方法或操作,实现子目标;(3)提出新的子目标,如此循环往复,直至问题解决。手段—目的分析是一种不断减少当前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间的差别而逐步前进的策略,是一种常用的解题策略,对解决复杂问题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42. [参考答案] C
            [名师点睛] 1913—1917年,苛勒对黑猩猩的问题解决行为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他通过黑猩猩摘取香蕉等实验,提出了与当时盛行的桑代克的联结—试误说相对立的第一个认知学习理论:完形—顿悟说。
            43. [参考答案] C
            [名师点睛] 画线是学习者阅读时常用的一种复述策略,一般与圈点批注的方法一起使用。
            44. [参考答案] D
            [名师点睛] 1905年,法国心理学家比纳和西蒙编制了第一个诊断异常儿童智力的测验,即著名的“比纳—西蒙量表”。1916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推孟修订了比纳—西蒙量表,即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简称S—B量表。
            45. [参考答案] C
            [名师点睛] 一般来讲,教育目的是指国家或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人的质量规格所做的总体规定与要求。教育目的不同于教育方针。教育方针是国家根据政治、经济的要求,为实现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前者着重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后者除了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还要回答“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二、简答题
            1.[参考答案] (1)确定研究课题:发现教育工作中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选定研究主题,并对研究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诊断与肯定。
            (2)拟定研究计划:明确课题研究的总目标,并围绕总目标设计研究的方法、程序、监控手段等。
            (3)实施行动研究:收集资料,拟定并实施有效的教育措施。
            (4)进行总结评价:汇集资料,做好观察记录,根据各种信息反馈认真修正行动计划,再实施新一轮行动研究,直至实现研究总目标。
            2.[参考答案] 所谓教师专业发展,是指一个人历经职前师资培育阶段,到在职教师阶段,直到离开教职为止,在整个教职生涯过程中,都必须持续学习与研究,不断地发展专业内涵,以逐渐迈向专业成熟的境界。
            3.[参考答案] 在小学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具有如下意义:(1)改善教育实践,即通过教育科研寻找有效的教育内容、方法、手段、组织形式等;(2)推进理论建设,即为揭示教育活动规律提供事实依据,探讨教育一般原理;(3)提高教师素质,即通过吸引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科研能力。
            4.[参考答案] (1)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首先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
            (2)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受社会制度的制约,反映一个国家教育方针的要求。
            (3)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还要考虑到人口状况。
            (4)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要依据青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
            (5)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要吸取原有学制中的有用的部分,参照外国学制的经验。
            5.[参考答案] (1)全面发展与培养个性相结合的趋势。
            (2)从“双基”到“四基”的趋势。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1996年在题为《学习——内在的财富》的报告中提出了四种支柱性的基本能力:求知的能力、在应变中做事的能力、共处的能力、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即做人的能力。
            (3)加强课程科学性与人文性融合的趋势。
            (4)加强课程综合化与实践性的趋势。
            (5)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趋势。
            (6)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发展的趋势。
            6.[参考答案] 程序教学是指将各门学科的知识按其中的内在逻辑联系分解为一系列的知识项目,这些知识项目之间前后衔接,逐渐加深,然后让学生按照知识项目的顺序逐个学习每一项知识,伴随每个知识项目的学习,及时给予反馈和强化,使学生最终能够掌握所学的知识,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
            斯金纳程序教学的基本思想是:小步呈现;积极呈现;及时反馈;自定步调;提高效果。该思想是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技术的理论基础之一,为其发展提供了基本的原则和思路。
            7.[参考答案] (1)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
            (2)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
            (3)教育的文化融合功能。
            (4)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
            8.[参考答案] (1)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因素。共同因素既可以是学习材料、学习中的环境线索、学习结果、学习过程、学习目标等方面的,也可以是态度、情感等方面的。
            (2)对材料的理解程度。理解程度直接影响到有关知识的应用和迁移。
            (3)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概括水平越高越能理解新事物的实质。
            (4)定势作用。定势是指先于一定活动而指向活动对象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定势对于知识迁移的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5)认知结构的清晰性和稳定性。认知结构是由人们过去对外界事物进行感知、概括的一般方式或经验所组成的观念结构,它的清晰性和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新知识学习的效果。
            9.[参考答案] 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目的的导向作用
            教育目的不仅为受教育者指明方向,预定发展结果,也为教育工作者指明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它指示教育不仅有“为谁(哪个社会、哪个阶层)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而且还包括现实教育实际问题解决的具体路径。正因为教育目的的导向作用,教育活动才有所依循,避免其社会性质和发展方向上的失误。
            (2)教育目的的激励作用
            教育目的不仅能指导整个实践活动过程,而且能够激励人们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教育目的本身包含对学生成长的期望和要求,因此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激励作用。同时,教学目标对教师的教学也是一种激励。
            (3)教育目的的评价作用
            教育目的是衡量、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因为一种能够实现的教育目的,总是含有多层次的系列目标,这使得它对教育活动不仅具有宏观的衡量标准,而且还具有微观的衡量标准,依据这些标准能够对教育活动的方向和质量等做出判断,评价教育活动的得与失。要确保教育目的的实现,就应该注意依据教育目的不断分析评价教育过程的发展状况和结果,适时做出恰当判断。
            三、材料分析题
            [参考答案] (1)孙老师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重新认识作业的意义,并赋予作业新的意义和价值,充分体现作业的愉悦性、自主性、实践性和科学性。孙老师的做法是值得肯定和提倡的。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义务教育部分明确指出要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并率先实现小学生减负。相关研究表明:当前小学生课业负担主要表现在家庭作业繁重。如何把孩子们从家庭作业中解脱出来是减负的关键。
            我认为家庭作业不是该不该留,而是该怎样留的问题。家庭作业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家庭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已经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重大呼声。教师必须转变过去常规性家庭作业的思维,让家庭作业变得更具有创造性、趣味性和多样性。作业要有差异性;作业要有多样性;作业要有趣味性;作业要有实践性;作业要有探究性;作业要有自主性;作业要有合作性。家庭作业要新颖活泼,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家庭作业成为学生学习、创造、游戏的乐园,使家庭作业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实现减负增效。

            新都网(http://www.newdu.com)提示:其余部分暂略,详情请查阅图书。

        最有用的评价:

        暂无最有用的评论

        如购买过程中有任何疑问,欢迎向我们咨询

        咨询类型:
        咨询内容:
        不促销
        • 客户服务热线
        • 18513373607
        • 手机:18513373607
        •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六 8:30-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