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商城>图书商城>职称资格考试用书>教师资格证考试用书>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用书

最近浏览过

    华图2014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用书《综合素质(中学)》专用教材

      收藏此商品
      • 市 场 价:50.00 商品编号:201312282223041279636530
      • 折 扣 价:¥30.00已优惠¥20.00(6.0折)
      • 人 气:已有 人关注
      • 运  费:根据重量、地区及送货方式收取
      • 作  者:《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系列教材》编委会
        出 版 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3年12月
        版  次:2014版
      • 开  本:16
        装  订:平装
      • 适用范围:改革试点省市国家教师资格考试
      很抱歉,本商品已下架,请点击以下按钮查看本商品的最新信息!
      查看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用书最新信息
      • 商品详情

      • 商品参数

      • 相关商品

      • 用户评价

      • 销售记录

      • 购买咨询

      目录
          第一模块  职业理念
              从真题看考情1
              考点导航1
              知识架构2
              第一章  教育观3
                  第一节  素质教育观3
                      一、教育观与素质教育3
                      二、素质教育的产生与发展4
                      三、素质教育的实质4
                  第二节  素质教育践行人的全面发展思想8
                      一、人的全面发展思想8
                      二、新时代背景下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9
                  第三节  中学素质教育的途径及方法10
                      一、中学素质教育10
                      二、中学素质教育的途径及方法12
                  第四节  新课改下的素质教育14
                      一、新课改的背景14
                      二、新课改的内容15
                  第五节  素质教育观的应用18
                      一、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18
                      二、实施素质教育应注意的问题21
              第二章  学生观23
                  第一节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23
                      一、历史上的学生观23
                      二、“以人为本”思想的提出与教育蕴涵24
                      三、 现代“以人为本”的学生观25
                  第二节  中学教育与学生的发展29
                      一、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29
                      二、中学教育的特点30
                  第三节  教育公正与中学生的发展32
                      一、教育机会均等,是教育促进所有学生共同发展的基本原则32
                      二、有差异的中学生的共同发展 33
                      三、教育公正与中学生个性潜能有差异的发展34
                      四、教育分层与个性发展34
              第三章  教师观36
                  第一节  教育中的教师角色与价值36
                      一、教师观概述36
                      二、传统的教师角色37
                      三、现代教师角色的转换38
                      四、教师价值的实现40
                  第二节  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41
                      一、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的基本概念41
                      二、中学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结构43
                      三、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45
                  第三节  在教育实践中获得专业发展46
                      一、做一个终身学习者46
                      二、专业知识学习46
                      三、做反思的实践者46
                      四、在行动研究中获得专业发展47
                  第四节  中学教师职业价值观与信念48
                      一、中学教师职业价值观48
                      二、中学教师职业责任49
                      三、做一个幸福的中学教师49
              牛刀小试50
          第二模块  教育法律法规
              从真题看考情53
              考点导航53
              知识架构54
              第一章  法律法规基础知识55
                  第一节  法律与法规55
                  第二节  法律的权利和义务55
                  第三节  法律责任57
                      一、法律责任概述57
                      二、法律责任的类型57
                      三、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58
              第二章  我国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59
                  第一节  我国主要教育法律法规介绍59
                  第二节  常用教育法律法规60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60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65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71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节选)78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83
                      六、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89
                      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节选)93
              牛刀小试97
          第三模块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从真题看考情99
              考点导航99
              知识架构100
              第一章  教师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101
                  一、教师职业道德概述101
                  二、教师的职业劳动特点103
                  三、《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精神与主要内容104
                  四、教师职业道德表现与行为规范106
                  五、《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的精神110
              第二章  教师的职业行为115
                  一、教师职业活动中的基本关系与职业行为115
                  二、教育活动中的教师人际职业行为120
              牛刀小试130
          第四模块  教师的文化素养
              第一章  教师的历史素养132
                  从真题看考情132
                  考点导航132
                  知识架构133
                  第一节  中国历史常识133
                      一、中国古代史133
                      二、中国近现代史146
                  第二节  世界历史常识149
                      一、世界范围内人类的起步149
                      二、人类重要文明的发源150
                      三、世界的农业文明时代150
                      四、世界工业文明的发生发展151
                  牛刀小试155
              第二章  教师的科学素养157
                  从真题看考情157
                  考点导航157
                  知识架构158
                  第一节  科学素养概述158
                      一、何谓科学158
                      二、科学教育159
                      三、科学素养159
                  第二节  中国科技发展概要160
                      一、中国科学技术的萌芽时期160
                      二、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时期160
                      三、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164
                  第三节  西方科技发展概要164
                      一、西方古代的科学技术164
                      二、西方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165
                      三、西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167
                  第四节  当代科学技术的重要进展168
                      一、当代物理学和当代化学的进展169
                      二、当代天文学和地球科学的进展170
                      三、当代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的进展171
                      四、信息技术的进展171
                      五、新能源技术的进展173
                  牛刀小试175
              第三章  教师的人文素养179
                  从真题看考情179
                  考点导航179
                  知识架构180
                  第一节  教师的人文素养180
                      一、人文素养概说180
                      二、中学教师的人文素养181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181
                      一、传统思想181
                      二、宗法礼制183
                      三、姓氏称谓183
                      四、干支五行188
                      五、左右191
                      六、地理191
                      七、度量衡192
                      八、科举192
                      九、典籍193
                      十、传统节日194
                      十一、四大名绣197
                  第三节  中国文学基础知识197
                      一、中国古代文学197
                      二、中国近现代文学205
                      三、中国当代文学208
                  第四节  外国文学基础知识208
                      一、外国古代文学208
                      二、中世纪文学210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210
                      四、17世纪文学211
                      五、18世纪文学211
                      六、19世纪初期欧洲文学212
                      七、19世纪中后期欧美文学213
                      八、19世纪后期的文学214
                      九、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215
                      十、20世纪其他流派的文学217
                  牛刀小试218
              第四章  教师的艺术鉴赏修养223
                  从真题看考情223
                  考点导航223
                  知识架构224
                  第一节  艺术鉴赏概述224
                      一、艺术鉴赏的含义224
                      二、艺术鉴赏的特征224
                  第二节  美术鉴赏225
                      一、美术鉴赏概述225
                      二、中外美术鉴赏226
                      三、书法艺术鉴赏233
                      四、建筑艺术鉴赏235
                  第三节  音乐鉴赏239
                      一、音乐鉴赏概述239
                      二、中国音乐发展历程240
                      三、西方音乐发展历程246
                  第四节  影视艺术鉴赏248
                      一、影视艺术概述248
                      二、国际知名电影节249
                      三、我国著名导演以及代表作249
                  牛刀小试251
          第五模块  教师基本能力
              第一章  逻辑思维能力256
                  从真题看考情256
                  考点导航256
                  知识架构257
                  第一节  思维形式——概念257
                      一、什么是概念257
                      二、逻辑属性258
                      三、概念间的关系258
                      四、下定义259
                      五、概念的限制和概括260
                  第二节  思维形式——判断260
                      一、什么是判断260
                      二、基本逻辑特征260
                      三、判断的种类261
                      四、复合判断262
                  第三节  思维形式——推理265
                      一、什么是推理265
                      二、推理的种类265
                      三、演绎推理266
                      四、归纳推理269
                      五、类比推理276
                  第四节  逻辑基本规律277
                      一、同一律277
                      二、矛盾律278
                      三、排中律278
                  第五节  论证279
                      一、什么是论证279
                      二、论证的方法280
                  牛刀小试286
              第二章  阅读理解能力289
                  从真题看考情289
                  考点导航289
                  知识架构290
                  第一节  概述290
                      一、题型介绍290
                      二、解题步骤290
                  第二节  内容理解291
                      一、理解重要概念292
                      二、理解重要语句296
                      三、理解中心或内容300
                  第三节  分析结构302
                      一、基础知识302
                      二、材料安排特点303
                      三、材料作用分析305
                      四、辨识结构手法311
                      五、分析行文思路313
                  第四节  鉴赏表达318
                      一、基础知识318
                      二、解题步骤321
                      三、例题详解322
                  第五节  观念探究326
                      一、解题思路326
                      二、例题详解329
                  牛刀小试332
              第三章  信息处理能力336
                  从真题看考情336
                  考点导航336
                  知识架构337
                  第一节  信息检索337
                      一、信息检索概述337
                      二、工具书检索338
                      三、网络检索341
                  第二节  信息分析344
                      一、信息分析概述344
                      二、定性分析344
                      三、定量分析345
                      四、分析工具——Excel347
                  第三节  课件制作350
                      一、课件概述350
                      二、制作工具351
                  牛刀小试355
              第四章  写作能力358
                  从真题看考情358
                  考点导航358
                  知识架构359
                  第一节  文体知识359
                      一、文体概述359
                      二、记叙文360
                      三、议论文361
                      四、说明文362
                  第二节  写作步骤363
                      一、审题364
                      二、立意365
                      三、选材367
                      四、布局371
                      五、表达373
                  第三节  议论文写作376
                      一、组成要素376
                      二、议论文结构378
                  牛刀小试380
       

      文摘
       

      第一模块  职业理念


          从真题看考情
          根据国考综合素质的考试大纲内容,以及我们搜集到的2012年上半年、下半年和2013年上半年、下半年四套中学《综合素质》考试真题来看,第一模块涉及的考试题型有两种:单项选择题和材料分析题。2012年上半年这一模块所占分值为22分,分别考了4道“教育观”的单选题(真题见教材)、3道“教师观”的单选题以及1道“学生观”角度的材料分析题(14分);2012年下半年这一模块所占分值为24分,分别考了1道“教育观”的单选题、2道“学生观”的单选题、2道“教师观”的单选题以及1道教师职业理念角度的材料分析题(14分);2013年上半年这一模块所占分值为22分,分别考了2道“教育观”的单选题、1道“学生观”的单选题、1道“教师观”的单选题和1道“学生观”角度的材料分析题;2013年下半年这一模块所占分值为30分,分别考了2道“教育观”的单选题、4道“学生观”的单选题、2道“教师观”的单选题和1道“教师观”的材料分析题(14分)。这一模块每年分值所占比例基本符合考试大纲规定的15%。
          从真题考试倾向来看,考生可重点关注以下知识点:“依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中学教育与学生的发展”“教育中的教师角色、职责与价值”。另外,“教育公正与中学生的发展”也是考试中的常考点。
          考点导航
          知识点题型星级提示复习方向
          素质教育观单选★★理解
          素质教育践行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单选★了解
          中学素质教育的途径及方法单选★★★理解、识记
          新课改下的素质教育单选★★★★理解、识记
          素质教育观的应用单选、材料分析★★★★理解、识记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单选、材料分析★★★★★理解、识记
          中学教育与学生的发展单选★★★理解、识记
          教育公正与中学生的发展单选★了解
          教育中的教师角色、职责与价值单选★★★理解、识记
          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单选★★理解
          在教育实践中获得专业发展单选★★理解
          中学教师职业价值观与信念单选★了解
          知识架构
          注:①代表该知识点为考试常考点;
          ②代表该知识点考试频率稍低;
          没有标注的知识点作为了解。本书知识架构均同此。
       

      第一章  教育观
      第三节  中学素质教育的途径及方法


          一、中学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贯穿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教育,是由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素质教育构成的。因此,中学素质教育就是国家整个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作为特定阶段上的素质教育和整个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中学素质教育既有素质教育的共同特征,也有特定阶段素质教育的特点。
          (一)中学素质教育的一般性质(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
          中学素质教育的一般性质,是中学素质教育同其他层次、其他类型素质教育共同具有的性质。
          中学素质教育的一般性质,是指其国民素质教育的性质。作为国民素质教育,中学素质教育强调教育的基础性,即中学素质教育培养受教育者作为国家公民的基础素质。基础素质是全面性的,也是面向全体国民的。中学素质教育,就其一般性质而言,应当是对中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和面向全体中学生的教育。
          (二)中学素质教育的特殊性
          中学教育有初中阶段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
          在初中阶段所实施的素质教育是在小学教育基础上进一步实施的国民素质教育。初中阶段是人的自我意识觉醒的阶段,因而是人的个性发展的关键阶段。在初中阶段实施素质教育,要把握初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这一阶段的特殊发展要求。初中阶段的素质教育,要在全面教育的过程中,帮助初中生正确地认识自我,形成健康的自我认识,从而促进其个性的健康发展。
          在高中阶段,所实施的素质教育又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行的。在经历初中生自我意识觉醒的过程后,高中生便进入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也进入为人的终生发展奠基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特别注重高中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特别注重帮助高中生形成终身学习的动力,掌握终身学习的方法,从而为他们终身学习、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三)中学素质教育的内容与要求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1.德育
          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德育方面“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理想、伦理道德以及文明习惯养成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国情、国内外形势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进一步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加强学校德育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联系,讲究实际效果,克服形式主义倾向”。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德育中“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同时要符合“学生成长规律”,要从学生成长规律出发“确定不同学龄阶段的德育内容和要求”。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德育中,要“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加强学校德育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联系,讲究实际效果,克服形式主义倾向”。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德育中还要“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如果没有德育,或不把德育放在优先的位置,在德育中不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心理发展要求,那么就不可能真正实施素质教育的德育。
          2.智育
          智育是传授给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智育方面“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
          在素质教育的智育中,必须“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在沉重的课业负担中,不可能有真正素质教育意义上的智育。“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3.体育
          体育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
          体育方面要求“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外体育活动时间,不准挤占体育活动时间和场所。举办多种多样的群体性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
          4.美育
          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
          美育方面“要尽快改变学校美育工作薄弱的状况,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中小学要加强音乐、美术课堂教学,高等学校应要求学生选修一定学时的包括艺术在内的人文学科课程”。
          5.劳动技术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方面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出发,加强和改进对学生的生产劳动和实践教育,使其接触自然、了解社会,培养热爱劳动的习惯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总之,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关系密切,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缺一不可。在处理各育之间的关系时,要避免三种倾向:一是只注重各育之间的联系性和相互促进性而忽视各育的独特功能;二是只注重各育的区别和不可代替性而忽视各育相互促进的作用,甚至把它们割裂开来、对立起来;三是片面强调或者忽视全面发展教育的任何一育。在实际生活中,儿童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学校教育有时会因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某一时期教育教学任务的不同,在某一方面有所侧重,但这绝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和放松其他方面。为了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要求所培养的学生能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6.中学素质教育的特殊要求
          中学与小学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有区别的。因为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殊规律性,使得对他们的各项素质要求,无论在深度还是广度上均展示出各自的阶段性的独特性。中学阶段,学生思维能力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自我意识有了长足的发展,是树立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期。因此,对中学的各项素质教育更要细微化、理性化。
          中学德育方面要求:一是解决立场、观点、信仰问题,使学生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共产主义的信念和理想;二是解决思想认识和方法问题,使学生初步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三是解决基本道德问题,使学生具有正确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具有社会主义的道德品质和文明高尚的行为习惯,能遵纪守法。
          中学智育方面要求:具有一般的自然、社会和思维科学的基础知识以及基本的文化艺术修养;了解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一般信息,并具有独立学习新知识、新经验的基本素质;具有人类从事一般实践活动的基本常识,而且提出了独立的智力技能;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生活、工作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较强的自学能力。
          中学体育要求学生:了解自己的生理成长规律,掌握有关性生理、青春期现象方面的一般常识;采取有效方式锻炼身体,保证身体健全地发展,并养成良好的体育卫生习惯。
          中学美育方面的要求: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即对自然、社会中存在的现实美,对艺术作品的艺术美的感受能力;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即具有美学的基础知识,具有分辨美与丑、文与野、优与劣的能力,具有区分美的程度和种类的能力;形成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即能把自己独特的美感用各种不同的形式表达出来的能力。
          中学劳动技术教育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具有从事自我服务、社会公益、工农业生产等方面劳动的基本知识和初步经验;通过参加劳动实践逐步增强劳动纪律,培养创造能力。
          二、中学素质教育的途径及方法
          (一)中学素质教育的途径
          在学校教育中,素质教育也要通过一定的渠道才能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包括德、智、体、美等不同类型的教育活动及各种类型教育活动的基本实现方式——课程与教学、学校管理活动及课程以外的教育活动等。
          1德育为先,五育并举
          德、智、体、美和劳动技术教育是学校教育活动的组成方面,素质教育作为完整的人的教育,必然要包括完整的教育的各个方面。不仅如此,这些教育的各个方面,要与素质教育的理念有机结合起来。
          2把握课改精神,实践 “新课程”
          根据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可以区分出德、智、体、美等方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但是“五育”也有一个共同的载体,就是“课程”。要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实施素质教育的课程。从2001年开始国家为推进素质教育进行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逐步建立起的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由此可见,如果中学教育者不掌握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目标和内容的中学新课程,就不可能真正实施素质教育。
          3.课程教学以外的各种学校管理、教育活动,重点是班主任工作
          (1)学校管理
          素质教育活动是在学校管理活动中实现的。中学素质教育活动,也是在中学管理活动中实现的。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也需要学校管理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应试教育的存在,是以应试教育的管理为条件的;素质教育的推进,也是以素质教育的管理为条件的。正是因为如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要“努力造就能够带领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积极实施素质教育的学校领导以及管理干部队伍。学校校长在推进素质教育中具有特殊作用,要率先转变教育观念,把领导教职工创造性地实施素质教育作为重要职责”。
          (2)各种课外、校外教育活动
          学校正式的课程,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在学校的正式课程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教育活动。有一些活动是在课外开展的,譬如课外的兴趣活动等;有一些是在校外开展的,譬如社区服务活动等。这些活动拓展了学生素质发展的领域,也是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的必要条件。在拓展了的“课程”概念中,这些活动也被纳入到课程的范畴,是所谓的“活动课程”。
          (3)班主任工作
          素质教育活动是有组织进行的。在学校里,班级是有组织地开展素质教育活动的基层单位。班主任是中学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和管理者。班级中素质教育的开展,取决于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和教育方法。如果班主任不能够以素质教育的思想开展班级组织管理工作、班级教育工作,那么即便有体现素质教育的课程,班级中的素质教育仍然会受到不利的影响。
          (二)中学素质教育的方法
          1中学教师成为素质教育者
          素质教育主要靠教师来实施,中学素质教育要靠中学教师来实施。中学教师是中学素质教育方法的运用者。在这个意义上讲,中学教师就是方法本身。中学教师要能够以素质教育的方法来开展素质教育,中学教师必须首先成为素质教育者。
          中学教师要成为素质教育者,在当下就是掌握素质教育观,了解素质教育的本质,掌握素质教育的新课程,成为真正的素质教育者。只有当教育者成为真正的素质教育者,素质教育的课程及其他素质教育活动目标的实现,才有可能。
          2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
          素质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而且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学生能够主动发展、有个性地发展。要让学生主动发展、有个性地发展,在素质教育活动中一切方法的运用,都必须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为前提,最终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3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
          在素质教育中,素质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是相统一的,知识发展与能力发展也是相统一的。既有全面素质基础、又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人,不可能完全是在学校课堂狭小的天地中成长起来的。学生必须走出课堂的狭小空间,在社会实践的广阔天地里成长。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法。
          素质教育的实践活动,在德、智、体、美等各育中都有。
          在中学素质教育中,德育性质的实践活动,包括共青团、少先队和学生会的活动,社区服务活动,以及社会德育基地的活动等。智育性质的实践活动,有各种形式的学科实践活动,特别是研究性学习活动。体育性质的实践活动,包括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和课外的体育锻炼。
          美育性质的实践活动,包括以“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来“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也包括到各类文化场所(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纪念馆等)开展的活动,以及观看文化艺术团体到学校演出的高雅、健康的节目等。劳动技术教育性质的实践活动,包括各种“接触自然、了解社会,培养热爱劳动的习惯和艰苦奋斗的精神”的活动。譬如为培养“动手能力”的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参加社会生产劳动、科技活动,以及在学校社会实践基地开展的各种活动等。
          4正确运用评价方法,促进学生发展
          不同性质的教育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应试教育有应试教育的价值取向,素质教育有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同性质教育的价值取向,是由评价来引导的。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实行素质教育的评价方式。

          新都网(http://www.newdu.com)提示:其余部分暂略,详情请查阅图书。

      最有用的评价:

      暂无最有用的评论

      如购买过程中有任何疑问,欢迎向我们咨询

      咨询类型:
      咨询内容:
      不促销
      • 客户服务热线
      • 18513373607
      • 手机:18513373607
      •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六 8:30-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