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商城>图书商城>职称资格考试用书>教师资格证考试用书>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用书

最近浏览过

    华图2016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用书《综合素质(中学)》专用教材

      收藏此商品
      • 市 场 价:48.00 商品编号:10237
      • 折 扣 价:¥23.00已优惠¥25.00(5.0折)
      • 人 气:已有 人关注
      • 运  费:根据重量、地区及送货方式收取
      • 作  者:《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编委会
        出 版 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5年10月
        版  次:2016版
      • 开  本:16
        装  订:平装
      • 适用范围:改革试点省市国家教师资格考试
      请选择您要的商品信息
        购买数量: - +(库存情况:有货

        宝贝已成功添加到购物车

        购物车共种宝贝合计: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关闭本页面

        • 商品详情

        • 规格参数

        • 相关商品

        • 用户评价

        • 销售记录

        • 购买咨询

        目录
            模块一  职业理念
                第一节  教育观
                    一、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二、在学校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三、正确教育价值观的运用
                第二节  学生观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三、教育公正与学生共同发展
                    四、教育教学活动方式与学生个性发展
                第三节  教师观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二、终身学习的意识
                    三、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和手段
                    四、中学教师职业认知
            模块二  教育法律法规
                第一节  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
                    一、国家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
                    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主要内容
                第二节  教师权利和义务
                    一、教师的权利
                    二、教师的义务
                    三、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与依法执教
                第三节  学生权利保护
                    一、学生的权利
                    二、教育教学工作中学生权利保护实际问题分析与评价
            模块三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第一节  教师职业道德
                    一、《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主要内容及其解读
                    二、《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的主要内容及其解读
                    三、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的道德规范问题
                第二节  教师职业行为
                    一、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要求
                    二、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主要内容
                    三、教育活动中人际关系的处理
                    四、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践行
            模块四  文化素养
                第一节  历史素养
                    一、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二、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第二节  科学素养
                    一、中外科技名人及主要成就
                    二、科学常识
                    三、中外常见科普读物
                第三节  人文素养
                    一、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二、中外文学名家及作品
                第四节  艺术鉴赏修养
                    一、艺术鉴赏知识概述
                    二、美术鉴赏
                    三、音乐鉴赏
                    四、影视艺术鉴赏
            模块五  基本能力
                第一节  信息处理能力
                    一、工具书检索信息能力
                    二、网络信息检索与交流能力
                    三、信息筛选、分类、管理和应用能力
                    四、运用教育测量知识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
                    五、中学教学课件设计与制作
                第二节  逻辑思维能力
                    一、思维的概念
                    二、思维的类型
                    三、思维的过程
                    四、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
                    五、逻辑判断题型的常用方法
                    六、逻辑论证的方法
                第三节  阅读理解能力
                    一、理解阅读材料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二、理解阅读材料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三、阅读材料信息的筛选与整合
                    四、文章结构与文章思路的分析和把握
                    五、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六、分析概括观点态度
                第四节  写作能力
                    一、常用文体写作
                    二、材料组织与剪裁
                    三、谋篇布局与文章结构安排
                    四、语言表达与修辞手法

         

        文摘

            一、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一)素质教育的发展脉络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
            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强调指出,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重视受教育者素质的提高,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997年,《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明确向素质教育转变的目标,树立素质教育的基本观念。……素质教育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为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奠定基础。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006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素质教育倡导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正如《决定》所指出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 。素质教育强调在教育中每个人都应得到发展,这不仅是民主的基本理念,而且是每一个人的基本权利。(2013年下半年全国统考,1)下列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存在片面性的是()。
            A. 促进学生专业发展
            B. 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C. 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D. 引导学生协调发展
            【答案】 A
            【名师详解】 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包括:第一,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第二,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第三,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第四,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思路导学
            素质教育强调要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结合起来。既充分重视学生共性的发展,对学生的基本方面的发展有统一的要求;在此基础上,也重视学生个性的多样性,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要求、不同的教育模式、不同的评价方案,从而把学生的差别显示出来并加以发展,使每一个学生成为具有高度自主性、独立性与创造性的人。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正如《决定》所言,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每一个学生都有其个别性。不同的认知特征、不同的欲望需求、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价值指向、不同的创造潜能,铸造了一个个千差万别的、个性独特的学生。因此,教育还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作为国力竞争的基础工程的教育,必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这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
            第一,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和精神状态。
            第二,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相辅相成。
            第三,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
            (三)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
            1.教育对象的全体性
            教育对象的全体性,是中小学素质教育最基本的特征,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来理解。
            理解层面教育对象具体要求广义全体国民每个社会成员都必须通过正规的或非正规的渠道接受一定时限、一定程度的教育,以达到提高全体国民素质的目的狭义全体适龄儿童必须接受正规的义务教育,不得因种族、民族、性别、出身、宗教信仰、经济等因素而限制或剥夺其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学校和班级在校全体学生不得人为地忽视任何一个学生素质的培养与提高2.教育内容的基础性
            ◆ 素质教育是为人的生存与发展增强潜力的教育,是为提高全民族素质、未来劳动者素质和各级各类人才素质奠定基础的教育,而不是进行某一专业或职业的特殊训练。
            ◆ 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内容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观点、基本行为规范、基本学习生活能力等方面的教育,主要是让受教育者拥有“一般学识”,而不是使其拥有“一技之长”。
            3.教育空间的开放性
            ◆ 课堂已不再是单纯地灌输知识和机械地强化训练的场所,而是安排灵活与组合适当的、生动活泼的开放性教育场所。
            ◆ 教育不再局限于课堂和书本知识,而是积极开拓获取知识的来源和获得发展的空间,重视利用课外的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与和谐发展。
            4.教育目标的全面性
            ◆ 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国家教育方针中所规定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 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发展的全面性应把握好两方面的规定性:
            其一,对个体来说,既要保证全面而和谐地发展,又使其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其二,对群体而言,既应保证他们全面和谐地共同发展,又允许群体中个体之间的发展存在相对差异性。
            5.教育价值的多元化
            ◆ 素质教育必须满足学生个体生存与持续发展的需要,使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学会做人、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劳动、学会共同生活。
            ◆ 素质教育必须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发挥其特长及潜能,使其个性得到充分而自由的发展,充满创造的活力。
            6.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 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在重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同时,改变以往只重书本知识、忽视实践能力培养的现象。
            7.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注重学生个性健康发展
            ◆ 素质教育不是把学生看作知识的被动接收器,而是看作知识的主人;不仅仅把学生看作认知主体,更重要、更本质的是把学生看作包含认知方面和非认知方面的完整的生命主体。
            ◆ 各级各类教育都要坚持因材施教,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8.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 “终身教育”这个概念起初应用于成人教育,后来逐步应用于职业教育,现在则包括整个教育过程和人的发展的各个阶段。
            ◆ 素质教育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让学生“会学”;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而且要给予学生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展。
            二、在学校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思路导学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关系密切,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缺一不可。在处理各育之间的关系时,要避免三种倾向:一是只注重各育之间的联系性和相互促进性而忽视各育的独特功能;二是只注重各育的区别和不可代替性而忽视各育相互促进的作用,甚至把它们割裂开来、对立起来;三是片面强调或者忽视全面发展教育的任何一育。(一)素质教育的具体内容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具体内容基本概念具体要求德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1.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
            2.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3.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加强学校德育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联系,讲究实际效果,克服形式主义倾向
            4.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智育传授给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1.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语言文字表达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等各种能力
            2.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
            3.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体育传授给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体质和自我保健意识,培养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1.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教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2.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外体育活动时间,不准挤占体育活动时间和场所
            3.举办多种多样的群体性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意志力美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1.要尽快改变学校美育工作薄弱的状况,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
            2.中小学要加强音乐、美术课堂教学
            3.高等学校应要求学生选修一定学时的包括艺术在内的人文学科课程劳动技术
            教育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1.从实际出发
            2.加强和改进对学生的生产劳动和实践教育
            3.培养热爱劳动的习惯和艰苦奋斗的精神(二)中学素质教育的特殊要求
            1.德育方面
            ◆ 解决立场、观点、信仰问题,使学生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共产主义的信念和理想;
            ◆ 解决思想认识和方法问题,使学生初步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 解决基本道德问题,使学生具有正确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具有社会主义的道德品质和文明高尚的行为习惯,遵纪守法。
            2.智育方面
            ◆ 具有一般的自然、社会和思维科学的基础知识以及基本的文化艺术修养;
            ◆ 了解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一般信息,并具有独立学习新知识、新经验的基本素质;
            ◆ 具有人类从事一般实践活动的基本常识,具备独立的智力技能;
            ◆ 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生活、工作、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3.体育方面
            ◆ 了解自己的生理成长规律,掌握有关性生理、青春期现象等方面的一般常识;
            ◆ 采取有效方式锻炼身体,保证身体健全地发展,并养成良好的体育卫生习惯。
            4.美育方面
            ◆ 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即对自然、社会中存在的现实美以及艺术作品的艺术美的感受能力;
            ◆ 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即具有美学的基础知识,具有分辨美与丑、文与野、优与劣的能力,具有区分美的程度和种类的能力;
            ◆ 形成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即能把自己独特的美感用各种不同的形式表达出来的能力。
            5.劳动技术方面
            ◆ 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
            ◆ 具有从事自我服务、社会公益、工农业生产等方面劳动的基本知识和初步经验;
            ◆ 通过参加劳动实践逐步增强劳动纪律,培养创造能力。
            (三)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及方法
            1.途径
            在学校教育中,素质教育也要通过一定的渠道才能实施。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包括德、智、体、美等不同类型的教育活动,各种类型教育活动的基本实现方式——课程与教学,学校管理活动及课程以外的教育活动等。
            (1)德育为先,五育并举
            德、智、体、美和劳动技术教育是学校教育活动的组成方面,素质教育作为完整的人的教育,必然包括完整教育的各个方面。不仅如此,这些教育的各个方面,要与素质教育的理念有机结合起来。
            (2)把握课改精神,实践 “新课程”
            要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实施素质教育的课程。从2001年开始,国家为推进素质教育进行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逐步建立起的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即使学生发展为一个“整体的人”。新课改的内容有如下几点:
            改革内容旧课程新课程课程目标强调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倡导三维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体现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课程内容以学科为中心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学习方式接受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师生地位突出教师中心主义强调学生的自主性课程评价强调甄别与选拔强调发展性评价和激励性评价课程管理课程刚性化管理实行三级课程管理(3)学校管理、课程教学以外的各种教育活动,重点是班主任工作
            ①学校管理
            素质教育活动是在学校管理活动中实现的。
            ②各种课外、校外教育活动
            在学校的正式课程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教育活动,如课外的兴趣活动、社区服务活动等。这些活动拓展了学生素质发展的领域,也是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的必要条件。
            ③班主任工作
            素质教育活动是有组织进行的。学校、班级是组织开展素质教育活动的基层单位。班主任是中学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和管理者。班级中素质教育的开展,取决于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和教育方法。
            2.方法
            (1)教师成为素质教育者
            教师要掌握素质教育观,了解素质教育的本质,掌握素质教育的新课程,成为真正的素质教育者。只有当教育者成为真正的素质教育者,素质教育的课程及其他素质教育活动目标的实现才有可能。
            (2)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
            要让学生主动发展、有个性地发展,在素质教育活动中一切方法的运用,都必须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为前提,其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3)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
            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法。
            (4)正确运用评价方法,促进学生发展
            不同性质教育的价值取向,是由不同的评价方式来引导的。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实行素质教育的评价方式。
            三、正确教育价值观的运用★★★★
            (一)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
            区别应试教育素质教育指导思想以应付升学考试,追求升学率为目的,唯分是举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进而全面提高国民的素质教育目的为适应上一级学校的选择需要,以应试训练为目的根据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需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创造和学会审美教育对象面向少数人,忽视大多数人,重在“选拔”面向全体学生,重在“普及”教育内容完全围绕应试要求,考什么就教什么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发展的教育续表
            区别应试教育素质教育课程结构单一的学科课程,重视少数“主科”,轻视“副科”以现代课程理论为指导,注重课程结构的均衡性、选择性、综合性学生课业
            负担作业较繁重,多采用“题海”战术和机械训练,忽视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和掌握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严格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办事。例如,作业要注意内容,数量适度,形式灵活,还要注意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师生关系强调师道尊严,师生之间是一种管与被管、教与被教、灌与被灌的关系强调尊师爱生,师生民主平等,双向交流,教师要尊重、理解、信任、鼓励每个学生教育方法以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为主,死抠书本,脱离实际重视双基、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使学生主动发展教学途径将课堂和书本作为教学的唯一途径,不同程度地脱离社会、脱离实际实现教育的社会化,建构学校与社会的“双向参与”机制,增加教学途径,扩大教育视野,实行开放式教育评价标准以分为导向,以率为标准,以考为法宝,并以此评价学校、教师和学生,实行僵化死板的“一刀切”的评价确立社会实践的评价权威,淡化分数的警告、惩戒作用,把学生的差异作为资源潜能优势,实行使学生个性健康、完善发展的评价(二)实施素质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1.实施素质教育,批评应试教育,并不是否定以往的基础教育
            (1)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批评应试教育
            当前阻碍素质教育推进的主要问题仍然是应试教育。我们必须认识到二者是不同的教育取向,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批评应试教育。
            (2)实施素质教育不能否定基础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要批评应试教育,但不是要完全否定过去的教育。应试教育不是对我国现行教育的概括,而是对我国现行教育中存在着过去以考试为目的而产生诸多弊端的教育现象的概括。
            2.素质教育与考试的关系
            素质教育否定应试教育倾向,并不是不加区别地取消一切考试,而是要改革考试的目的、内容和方法,健全和完善教育评价制度。
            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要强调水平考试,要面向全体;同时中考、高考作为选择或选拔性考试也要改革,以达到真正选拔出优秀人才的目的。
            3.实施素质教育不会降低教育质量
            在全面提高每一位学生的基本素质的质量观下,素质教育不会降低教育质量。素质教育面向的是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学生;追求的是使学生全面发展,而不是单纯应付考试;突出强调的是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而不是让学生只会机械地发展。
            4.素质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发展特长
            选修课、课外活动、发展特长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也包含在国家课程计划之内,并常常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但这并不是素质教育的全部。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还是课堂教学。
            5.创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作为国力竞争基础工程的教育,必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一代人才,这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和时代要求。
            一、单项选择题
            1.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是()。
            A. 让每个学生都能上大学
            B. 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智者
            C. 让每个学生成才
            D. 为每个学生以后的发展和成长奠定坚实而稳定的基础
            2.下列关于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区别的叙述,说法错误的是()。
            A. 二者教育目的不同,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应试教育以考取高分为目的
            B. 二者教育对象不同,素质教育即精英教育,面对部分精英,应试教育则面对大众
            C. 二者教育内容不同,素质教育立足社会需求,应试教育主要是为了满足学生考试和升学需要
            D. 二者评价标准不同,素质教育以多种形式全面衡量学生,应试教育以分数作为唯一评判标准
            3.()是指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总和,它包括一切教育活动、一切教育机会和教育的一切方面。
            A. 应试教育B. 回归教育
            C. 创新教育D. 终身教育
            4.素质教育把()作为重点,反映了新时代的要求。
            A. 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B.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C.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D. 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
            5.()是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发展的先导,当前又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前提。
            A. 改革高考制度
            B. 改革对教师的评价体系 
            C. 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思想
            D.  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
            6.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坚持以“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为指导。
            A. 面向家长B. 面向现代化
            C. 面向学校D. 面向学生
            二、材料分析题
            7.下面是一位学生考试结束后的自我感受:“考试的时候,我很紧张,不过一想到考完后就可以玩电脑游戏了,心里便好受多了。我认真地做卷子,不知不觉地就写完了。老师把卷子发下来分析试卷,我一看自己是72分,及格了,有进步了,心里很高兴,感觉还不错。可老师分析试卷的时候,我和同桌说了几句话,老师走过来让我不要太兴奋,说别看是72分,是第48名,全班倒数第四。我的头立即低了下去,我考得再好也考不过人家,我总是失败,唉!”
            问题:从教育观的角度,评析这个案例中的教师行为。

        参考答案及名师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
            1.D[名师详解]  原国家教委在《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有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由此理解,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基础,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2.B[名师详解]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体现在多个方面。A、C、D三项所述都是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区别。B项说法错误,素质教育不是精英教育,它以一切学生为教育对象,应试教育才是精英教育。
            3.D[名师详解]  题干所述为终身教育的概念,其代表性人物是法国成人教育家保罗·朗格朗。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的教育。
            4.C[名师详解]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5.C[名师详解] 略。
            6.B[名师详解] “三个面向”是1983年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的词,其具体内容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二、材料分析题
            7.[参考答案] 案例中该教师的做法不当,他对这位学生的评价方法是不正确的。
            (1)该教师最大的问题在于把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不符合素质教育理念,是应试教育,没有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2)当面批评学生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该教师因为学生成绩不好而当众批评学生,甚至羞辱学生,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很大伤害。
            (3)该教师的评价行为也不当,没有关注学生的进步。在评价方式上应该多采取肯定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关心学生点滴的进步,对学生多加鼓励。

            新都网(http://www.newdu.com)提示:其余部分暂略,详情请查阅图书。

        最有用的评价:

        暂无最有用的评论

        如购买过程中有任何疑问,欢迎向我们咨询

        咨询类型:
        咨询内容:
        不促销
        • 客户服务热线
        • 18513373607
        • 手机:18513373607
        •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六 8:30-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