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商城>图书商城>公务员考试用书>法院、检察院考试用书

最近浏览过

    中公2014年法院、检察院考试用书《真题汇编+全真模拟预测试卷:申论》

      收藏此商品
      • 市 场 价:22.00 商品编号:6236
      • 折 扣 价:¥15.00已优惠¥7.00(7.0折)
      • 人 气:已有 人关注
      • 运  费:根据重量、地区及送货方式收取
      • 作  者:李永新
        出 版 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3年07月
        版  次:2014版
      • 开  本:16
        装  订:平装
      • 适用范围:国家及各地法院、检察院系统招录考试
      请选择您要的商品信息
        购买数量: - +(库存情况:有货

        宝贝已成功添加到购物车

        购物车共种宝贝合计: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关闭本页面

        • 商品详情

        • 规格参数

        • 相关商品

        • 用户评价

        • 销售记录

        • 购买咨询

        主编简介
            李永新,中公教育首席研究与辅导专家,毕业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具有深厚的公务员考试核心理论专业背景,对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各级公务员招录考试有着博大精深的研究,极具丰富的公务员考试实战经验。主持并研发了引领公考领域行业标准的深度辅导教材系列和辅导课程、专项突破辅导教材和辅导课程,帮助无数考生成就了梦想,备受考生推崇,是公考辅导领域行业标准的开创者和引领者。
         

        目录
            2013年湖南省录用法院、检察院工作人员考试《申论》试卷(1)
            2012年湖南省录用法院、检察院工作人员考试《申论》试卷(6)
            2010年湖南省录用法院、检察院工作人员考试《申论》试卷(11)
            2010年青海省法院、检察院等系统录用公务员《申论》试卷(17)
            法院检察院系统招录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一)(22)
            法院检察院系统招录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二)(30)
            法院检察院系统招录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三)(37)
            法院检察院系统招录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四)(45)
            法院检察院系统招录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五)(53)
            法院检察院系统招录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六)(61)
            法院检察院系统招录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七)(69)
            法院检察院系统招录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八)(77)
            法院检察院系统招录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九)(83)
            法院检察院系统招录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十)(89)
            法院检察院系统招录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十一)(95)
            法院检察院系统招录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十二)(100)
            2013年湖南省录用法院、检察院工作人员考试《申论》参考答案(105)
            2012年湖南省录用法院、检察院工作人员考试《申论》参考答案(107)
            2010年湖南省录用法院、检察院工作人员考试《申论》参考答案(109)
            2010年青海省法院、检察院等系统录用公务员《申论》参考答案(111)
            全真模拟试卷(一)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113)
            全真模拟试卷(二)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116)
            全真模拟试卷(三)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119)
            全真模拟试卷(四)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122)
            全真模拟试卷(五)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125)
            全真模拟试卷(六)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128)
            全真模拟试卷(七)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131)
            全真模拟试卷(八)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134)
            全真模拟试卷(九)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137)
            全真模拟试卷(十)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140)
            全真模拟试卷(十一)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143)
            全真模拟试卷(十二)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146)
         

        文摘
         

        2013年湖南省录用法院、检察院工作人员
        考试《申论》试卷


            注意:本卷仅为题本,试题答案必须按要求填写在答题卡上的规定位置,未在指定位置作答的,不予计分。答题前,请在题本和答题卡上填写好本人姓名和准考证号,并在答题卡上填涂好准考证号。
            材料一:
            王成是80后,典型的独生子女,高中毕业后从老家县城考上大学,毕业后在省会就业,娶了大学同学做妻子,并已生下儿子。去年,王成装修好新买的房子后,把刚退休的父母接来同住。一家人三代同堂,母亲负责买菜做饭洗衣,父亲负责接送儿子上幼儿园。王成夫妇一下班就有饭吃,还不用干家务,别提有多惬意。
            可是,最近王成比较郁闷,因为父母把自己的儿子惯得不像样子了。儿子在幼儿园老是欺负别的小孩,父亲不仅不批评教育,还一个劲地夸孙子能干、从不吃亏。母亲则对孙子百依百顺,不仅要什么给什么,而且让孙子过着吃饭有人喂、洗澡有人帮、穿衣有人扶的“小皇帝”生活。尤其是每当王成夫妇批评儿子时,父母总是站出来袒护。眼见儿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一天天丧失,性格也在一天天变坏,王成夫妇暗暗着急。妻子让王成找父母谈谈,看看能不能让父母改变一下对孙子的过分溺爱。谁知王成刚一开口,便被父亲骂了一顿,母亲也埋怨个不停。
            王成的妻子决定亲自出面跟公公婆婆谈心,想把对孩子的教育权收回来。尽管妻子小心翼翼,还是把公公婆婆得罪了。父母把“没用”的王成骂了一顿之后,一气之下收拾行李回了老家。王成知道妻子对自己的父母也算孝顺,没有什么可指责的。而父母并没有坏心,老人护孙子也无可厚非。
            父母回老家后,王成不仅自己要上班,还要开车接送妻子上下班,同时要负责买菜、接送儿子,累得不行。于是他跟妻子说:“要不,我们还是给父母道个歉,把他们接过来吧?”但妻子坚决不同意:“为了儿子的教育,再累也要坚持下去!”仔细一想,王成倒觉得自己里外不是人了。
            材料二
            陈宏是从农村走出来的飞行员。转业以后,在自己工作的城市娶了一个独生女做老婆,生了女儿,买了房子,有了汽车,生活过得像模像样。虽然自己的父母住在老家乡下,但令人羡慕的是,岳父岳母住得很近,可以相互关照。
            陈宏的妻子对他很好,很关心,给乡下的公公婆婆买衣服、买食品毫不含糊,给陈宏的妹妹寄学费、生活费也很大方。但陈宏的妻子不习惯农村的生活,不愿意随他去老家探亲,即使颇不情愿地去一次,也决不留宿,因为她怕乡下的蚊子,也怕乡下的厕所,尤其怕没办法洗一个热水澡。最初,陈宏对此很有意见,跟妻子吵了几架,但是日久天长,他觉得妻子并不是瞧不起自己的父母,无非是生活习惯不同而已,也就不再计较了。
            两年前,陈宏的父亲患上了高血压,并轻度中风,尽管不需要专人照顾,但也丧失了劳动能力。不幸的是半年前母亲又突发脑溢血,离开了人世。于是陈宏想把独居的父亲接过来住,但是自己和妻子都要工作,没有精力照顾。陈宏只好让父亲住到已经成家的妹妹家里,请妹妹照料父亲,由自己提供生活费。
            自母亲去世以后,本已中风的父亲病情更加严重。他觉得自己明明有儿子却不能和儿子同住而要住在女儿家,是一种耻辱。所以,总是郁郁寡欢,不愿跟人说话。时间一长开始出现老年痴呆的症状。陈宏每天都给父亲打电话,也经常开车回老家看望,父亲只有跟儿子说话时才会露出些许笑容。
            半个月前,陈宏的岳母做家务时摔了一跤,不幸骨折,躺在了医院。陈宏和妻子轮流到医院照顾岳母,还要上班和接送孩子,忙得不可开交。这一忙,就经常忘记了给父亲打电话。
            十天前,陈宏的妹妹和妹夫下地干活时,父亲独自在家,没有等到儿子每天都会打过来的电话,就静静地躺在床上走了。陈宏赶回老家料理老父的丧事,觉得自己因为忙于照顾岳母,没有见到父亲的最后一面,甚至没有和父亲通上最后一个电话,非常对不起父亲。他在父亲的墓前长跪不起,独自流泪。他觉得没有尽到儿子的责任,心里很是埋怨妻子,但转念一想,妻子虽然没有照顾过自己的父亲,但也没有对父亲不好或者不孝顺。所以只能将这种痛苦深深地埋在心里,独自承受。
            材料三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是二战后英国唯一一位女首相,也是唯一一位连续三届当选、持续执政达12年之久的首相。在位期间,撒切尔夫人指挥战斗,打赢了阿根廷,夺回了马尔维纳斯群岛,赢得了国民的尊重。她主动与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接触,又与美国总统里根合作,分化苏联并导致苏联解体,使得持续几十年之久的东西方冷战得以结束。她调整英国的经济结构,削弱工会的权力,挽救了经济衰退的势头,使英国经济连续十几年大幅度上涨,创造了经济发展新的繁荣。因此,人们尊称她为“铁娘子”。
            “铁娘子”与丈夫特别恩爱,丈夫最大程度地支持和协助她的工作,全英国人都知道“铁娘子”有一个相濡以沫的好丈夫。不过,由于“铁娘子”整天忙于工作,无暇照顾子女,与子女们的感情渐渐疏远,她的一个女儿甚至公开宣称断绝与她的母女关系。退休以后,夫妇俩搬进一栋公寓楼生活。早几年,丈夫因病去世,“铁娘子”便过着独居生活。
            在独居的这几年里,“铁娘子”试图挽回与子女们的关系,一再向他们道歉,但并未得到他们的原谅。对此,“铁娘子”十分无奈,也十分懊悔。她说:“假如生活可以重来,我宁可不当首相,也要当好一个母亲,我要把自己全部的爱给我的孩子们。”
            前不久,叱咤风云的“铁娘子”离世。英国政府给予她准国葬的待遇,全世界成千上万的人们对她的去世表示哀悼,但是,她至死都没有能够赢回子女的爱戴。
            与“铁娘子”将全部时间和精力倾注在工作上截然不同的是,瑞典、丹麦、荷兰、挪威等北欧国家的人们平均每周只工作37小时。每天下午4点,他们就已经下班到湖边划船或者到山上攀岩去了。最近几年,在世界各国幸福指数、幸福值排行中,北欧国家高居榜首。放眼望去,北欧国家没有高楼大厦,人们穿着朴素,开着旧车,吃着简单的食物,每天晚上7点以后街上就静悄悄的,没有灯红酒绿的夜生活,也没有奢华的消费刺激着人的神经。瑞典有句老话:钱是可以储存的,而时间是不能储存的,你怎么花时间,决定了你一生的生活质量。北欧男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就是“生活品质”。在被房子、车子、票子充满的人生,和被孩子、妻子、园子充满的人生之间,北欧男人选择后者,因为他们享受的是品质,而不是物质。
            材料四
            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强烈地震,重灾区路边村的全体村民都被集中安置在村小学操场上的帐篷里。24日午夜时分,夜深人静。路边村灾民的帐篷群周围,四个20出头的小伙子静静地围坐在火炉旁。中央电视台记者将话筒对准其中一个小伙子,问他们为什么坐在这里不睡觉?小伙子说:“这儿都是我们村的妻儿老小,这个时候我们都是一家人,我们几个大老爷们,少睡一会没关系,让他们睡个安稳觉,没别的……”小伙子的几句话,让记者热泪盈眶。
            “家”这个字,是一个会意字,上面的宝盖头是“住房”的意思,下面的部分则是“豚”字的一半,即“家猪”的意思。可见,“家”的本意是指过上定居生活后在房子里面养起了家禽家畜的人家。这样的“家”,家庭成员的结构是稳定的,家庭成员的生活是安逸的,家庭成员的保障是安全的,家庭成员的关系是和谐的。这样的“家”,人人劳动,个个有事,各出其力,各安其分,互敬互爱,互帮互助,患难与共,同舟共济。所以,在中国人看来,“家”是避风的港湾,“家”是生活的圆心,“家”是心灵的居所,“家”是自足的系统。在西方人看来,家是社会生活的始发站与终点站;家是学校,人在这里学到人性的大部分内容;家是儿童的抚育所与老人的赡养院;家是可以拒绝社会的避难场;家是允许暴露真面目的剧场后台;家能够告诉每个人天地人间的基本准则。
            为了维护家庭的稳定,为了维持家庭的和睦,中国人自古以来就营造了“家业”与“家产”,认定了“家族”与“家长”,制定了“家规”与“家法”,创造了“家教”与“家训”,也一直努力成就“家和”与“家风”。敬老尊贤,长幼有序,夫唱妇随,子孝妻贤,早已代代相传、深入人心。传统的中国人,以三代同堂为本分,以四世同堂为荣耀,以兄弟相恤为职责,以妯娌和睦为幸福,以子孙满堂为富贵,以举家勤俭为风范。在农业经济时代,这样的家庭伦理,维系着每一个大小家庭的尊严,支撑着每一个大小家庭的信念,也维护了一方乡里乃至整个国家的平安。
            “国是家的国,家是国的家”,千万个这样的“家”,便能建构成一个强大牢固的“国”。“家国天下”,“家”与“国”始终是排在“天下”前面的。谁都承认国家与社会的正面作用。所谓人生责任,首先是建设家庭,使之温饱,饱含乐趣,而后参与国家建设,好好活着。所以,爱家是建设国家与社会的起点,或者叫原点。“家国情怀”,始终是中国人心中美好的字眼。在以谋生为目的的社会活动中,“家”从来没有被轮空过。它好似蓄水的缸,每家都有一个,只是缸里的水有多有少而已。
            材料五
            2013年1月10日,靖江市民刘先生家新房安宅。在隆隆的鞭炮声中,同刘先生一样迎来安宅好日子的还有他的父母和弟弟。年近不惑的刘先生和弟弟成家前,是和父母住在一起的。成家后,大家便分开居住,父母住城南,他住西环,弟弟住东环。前年,兄弟两人决定到城区南片购买房子,一次买三套,兄弟俩各一套,另一套给父母,三套房子在同一个小区的同一幢楼。新家安宅后,一家人又住在一起了。
            在靖江,像刘先生家这样既联合又分居的新家庭结构,受到越来越多家庭的青睐。随着城市新建小区的增多,不少家庭在更换新房时,与兄弟、姐妹或父母在同一个小区买房的现象为数不少。售楼小姐李小姐介绍,在她接手的业务中,有十多个家庭选择这种居住模式,实现了新的三代同堂。
            “这种新家庭形态,其实是很理想的家庭形态!”市民范先生去年购买新房时,特地给父母买了一套,两家面对面。范先生认为,父母和子女住在同一小区,生活可以互相照顾,又不会相互干扰,对双方都有好处。对子女而言,工作忙碌,没时间顾家庭,住在同一小区的父母就能帮子女烧烧饭、打扫打扫卫生;对父母而言,遇到什么事情,子女就在身边,照顾起来也方便。
            父母与子女的生活习惯并不相同,住在一起难免产生一些摩擦,但这种新型的“同堂”方式,保留了各自的私人空间。范先生指出,既能追求自己的生活,又能和父母在一起,互相照顾,使关系更融洽。更重要的是,妻子与父母的摩擦少了,自己可以不做“风箱里的那只老鼠”,真是一举多得。市民陈女士对这种模式也大加赞叹,她说,自己是独生女,长期与父母分开居住,难以在父母身边尽孝心,自己多有不安。父母都已是垂垂老矣,日子是可数的!既然有能力,为什么不让父母和自己同住一个小区甚至门对门,实现朝夕相处呢?
            与父母同住一个小区、兄弟买房面对面、双方父母与自己相邻而住,这种大家庭居住模式,最大可能地使家庭成员之间再次形成了以老年人为核心的亲密关系。一方面,适度的距离使得彼此冲突降至最低限度;另一方面,又改善了以往分居造成的双方关系日渐疏远的局面。这种新的大家庭将很好地改变代际倾斜,重塑年轻一代的亲情观念,有利于年轻一代的人格培养。
            此外,竞争加剧、节奏快速的当代生活,面对忙碌的工作、生活的压力、人际的紧张,很多人都会在心底产生失落感和无助感。而舒缓疲惫心灵的一种方法,就是把更多的目光投向家庭,从家庭中获得自信和温暖。大家庭理念的出现,正好满足了人们的这种心灵需求。
            材料六
            家住西安东二环的离休老人张则全,一到周六就高兴地合不拢嘴。每到这天,他的四个儿女都会携家带口来看望他和老伴,一家人其乐融融吃个饭,赶上风和日丽的时候,还可以举家出游,尽享天伦之乐。
            湖北省云梦县下辛店镇的代老爷子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他的三个儿女远在广东工作,全家人只有在过年时才能团聚,老两口对儿女日思夜想成为了生活的常态。而他们的小儿子,在东莞的一家媒体工作的代希奎说,远在异乡,自己也想常回家看望父母,但工作牵绊、路途遥远,时常让他的回家梦遥不可及。
            在北京一家出版社工作的重庆姑娘王瑞玥也有着同样的“亲情烦恼”。她说:“每次听到《常回家看看》,心里总是酸酸的。一到放长假,我都尽量赶回重庆。尽管时间很紧,路上也有很多花销,但能多陪陪父母,心里也是很开心的。”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工作半径扩大,“父母在,不远游”的传统观念也被逐渐消解。子女出国求学、异地工作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仅外出务工的产业工人就达1.3亿,“80后”群体更是被称为“漂一代”。而与这个数字相对应的是,在中国1.67亿60岁以上的老人中,空巢老人的数量在明显增加。
            在以大学生和年轻白领为主要人群的社交网站人人网上,一篇《我们应该回到离家稍近的地方工作》的帖子,在短短几个月内被分享2万多次,感动了很多网友。帖子中,“远在家乡的父母从不错过我们所在城市的天气预报”,“总是把我们的房间一遍遍打扫”,“总是随身携带手机,不是离不开手机,而是离不开我们”。这些平实的话语让众多网友“泪眼婆娑”。
            一面是工作在外的子女,一面是留守在家的空巢老人。一项来自权威部门的数据显示,2010年,仅仅北京,空巢老人就占老年人总数的21.7%。而放眼全国,城乡空巢家庭超过50%,部分大中城市达到70%;农村留守老人约4000万,占农村老年人口近四成。国家在物质上尽可能地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子女常回家看看,两者缺一不可。老人不仅需要物质上的满足,更需要精神上的慰藉。现代社会的养老模式正在经历由“居家养老”到“社会养老”的转型,政府和社会应当在养老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上发挥主要作用,并倡导全社会尊老敬老的氛围。
            材料七
            太平盛世,建设家庭的困难,不在增加家庭财富,而在反对家庭分裂。所谓分裂,即《婚姻法》所说的“离婚”。如今,中国不知道有多少富人之妻把“不离婚”当成了人生成功的标志,因为一些“有钱”男人时时刻刻在“想离婚”。赵本山对蹿红爱徒的告诫也只是“别离婚”。这句话比“别乱走穴、别赌博、别嗑药”更有现实意义。
            据估算,每一年中国约有1200万对新人结婚成家,同时也有近200万对夫妻解除婚姻。离婚率之高,令人咂舌。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离婚率更是达到近30%。人们离婚,原因各种各样,有的因为夫妻性格不合,有的因为夫妻某一方出轨,有的因为夫妻无法同聚在同一座城市,有的因为双方父母闹矛盾,有的因为夫妻某一方要出国,有的因为买不起房,甚至还有因为想多拿房屋拆迁补贴或者卖房避税而“假离婚”最后弄假成真的。随着家庭价值观的改变,女性经济自主能力的增强,各种诱惑的增多,拜金主义浮躁心态的涌现,“离婚”这个词,在现代夫妻的嘴里说出来似乎是再平常不过的了。殊不知,一桩桩婚姻的解除,都意味着一个个家庭的解体、夫妻两人的各奔东西,也意味着单亲家庭的成批涌现,更意味着身心受创的孩子成群出现,还意味着年迈的双亲又多了一桩心事。
            小学老师蔡文枝介绍说,他班上40个学生中父母离异的就有14个之多。这些孩子的问题往往比来自正常家庭的孩子要多。他们一般比较敏感多疑,攻击性较强,说假话的较多,而且由于父母离异无暇管教而交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看,所以上网吧的、夜不归宿的、抽烟的、完不成作业的很普遍。
            改革开放以来,一些影视明星率先引领离婚潮流,一些发了财的生意人也相继跟进追赶离婚时尚。接下来,一些公职人员甚至官员也加入了离婚大军。洗脚妹出身的全国人大代表刘丽在今年“两会”期间的记者招待会上爆料:许多打工男女都在打工的地方背着家人而与其他异性组成临时家庭,堂而皇之地过起了夫妻生活。而留守在家的农村妇女也不甘寂寞,丢掉了传统的价值观。所有这些,都为家庭解体埋下了隐患。近年来,离婚潮还陆续开始向下岗职工、退休职工、外出务工人员以及留守妇女等弱势群体蔓延。
            挽救传统的婚姻家庭观念,拯救陷入危机的传统家庭伦理,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问题:
            一、请结合“材料四”,站在公民个人的立场,谈谈对“家国情怀”这一说法的理解。可以用罗列要点的形式作答,不超过200字。(15分)
            二、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请根据材料,概括出导致当代家庭幸福指数下降的因素。可以用罗列要点的形式作答,不超过300字。(20分)
            三、“材料六”中提到社交网站人人网上《我们应该回到离家稍近的地方工作》的帖子及其反响。假如让你也参与讨论,请拟写一则跟帖,发表你的意见,要么“顶”(即支持)要么“踩”(即反对),不能既“顶”又“踩”、边“顶”边“踩”,不超过400字。(25分)
            四、常言道:“家是讲爱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俗话说:“爱是家庭伦理的起点与归宿。”请结合材料,联系实际,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议论文。(40分)

            新都网(http://www.newdu.com)提示:其余部分暂略,详情请查阅图书。

        最有用的评价:

        暂无最有用的评论

        如购买过程中有任何疑问,欢迎向我们咨询

        咨询类型:
        咨询内容:
        不促销
        • 客户服务热线
        • 18513373607
        • 手机:18513373607
        •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六 8:30-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