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商城>图书商城>公务员考试用书>招警考试用书>通用版招警考试用书

最近浏览过

    中公2013年招警考试用书《公安基础知识》专用教材

      收藏此商品
      • 市 场 价:40.00 商品编号:20121107121103249693671
      • 折 扣 价:¥28.00已优惠¥12.00(7.0折)
      • 人 气:已有 人关注
      • 运  费:根据重量、地区及送货方式收取
      • 作  者:李永新
        出 版 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2年10月
        版  次:2013版
      • 开  本:16
        装  订:平装
      • 适用范围:国家及各地人民警察录用考试
      很抱歉,本商品已下架,请点击以下按钮查看本商品的最新信息!
      查看通用版招警考试用书最新信息
      • 商品详情

      • 商品参数

      • 相关商品

      • 用户评价

      • 销售记录

      • 购买咨询

      主编简介
          李永新,中公教育首席研究与辅导专家,毕业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具有深厚的公务员考试核心理论专业背景,具有极其丰富的公务员考试实战经验,对中央国家机关和各省公务员招考有博大精深的研究,主持研发了自成体系、独具特色、效果显著的公务员考试辅导课程和全系列教材。讲授深刻、系统、精彩,极受考生欢迎。
       

      目录
          前言(1)
          上篇  专业知识
              第一章  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能和宗旨
                  第一节 公安机关的建立与发展(3)
                      一、警察的起源和发展(3)
                      二、我国人民公安机关的建立与发展(7)
                  第二节 公安机关的性质(12)
                      一、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12)
                      二、公安机关是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13)
                  第三节 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能(14)
                      一、公安机关的专政职能(14)
                      二、公安机关的民主职能(15)
                      三、公安机关的专政职能与民主职能的关系(16)
                  第四节 公安机关的宗旨(16)
                      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公安机关的宗旨(16)
                      二、公安机关的宗旨是公安机关性质的必然要求(18)
                      三、公安工作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18)
              第二章  公安机关的任务和职权
                  第一节 公安机关的任务(21)
                      一、维护国家安全(21)
                      二、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社会稳定(22)
                      三、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和人身自由(22)
                      四、保护公共财产和个人合法财产(23)
                      五、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23)
                  第二节 公安机关的职责(24)
                      一、公安机关职责的含义和特点(24)
                      二、公安机关的政治和社会责任(24)
                      三、公安机关的法定职责(24)
                      四、公安机关主要警种的职责(26)
                  第三节 公安机关的权力(28)
                      一、公安机关权力的概念和特点(28)
                      二、公安机关的治安行政管理权(29)
                      三、公安机关的刑事司法权(30)
                      四、警械、武器使用权(32)
                      五、紧急状态处置权(32)
              第三章  公安工作的内容和特点
                  第一节 公安工作的内容(35)
                      一、公安工作的含义(35)
                      二、公安工作的主要内容(36)
                  第二节 公安工作的特点(39)
                      一、公安工作整体上表现出的特点(39)
                      二、公安专业工作的特点(41)
              第四章  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和根本路线
                  第一节 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44)
                      一、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是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44)
                      二、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绝对领导的必要性(45)
                      三、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绝对领导的途径(47)
                      四、公安机关必须置于党委实际的、直接的领导之下(48)
                      五、正确处理党的领导与政府领导的关系(49)
                  第二节 公安工作的根本路线(51)
                      一、群众路线是公安工作的根本路线(51)
                      二、公安工作坚持群众路线的必要性(51)
                      三、贯彻公安工作群众路线的途径(52)
                  第三节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54)
                      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基本内容(54)
                      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任务(54)
                      三、公安机关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的作用(59)
              第五章  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基本政策
                  第一节 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62)
                      一、公安工作基本方针的概念(62)
                      二、“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的内涵(62)
                      三、建立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的社会工程(63)
                  第二节 公安工作的基本政策(64)
                      一、公安政策的概念和作用(64)
                      二、几项基本的公安政策(65)
              第六章  公安刑事司法和行政执法
                  第一节 公安刑事司法(70)
                      一、公安机关在刑事诉中的地位(70)
                      二、公安刑事司法的基本原则(70)
                      三、公安刑事司法的主要措施(74)
                  第二节 公安行政执法(88)
                      一、公安行政执法的概念和特征(88)
                      二、治安管理处罚(90)
                      三、几种公安行政强制措施(105)
              第七章  公安执法监督
                  第一节 公安执法监督概述(113)
                      一、公安执法监督的概念(113)
                      二、公安执法监督的分类(114)
                      三、公安执法监督的意义(115)
                  第二节 公安机关内部执法监督(116)
                      一、督察制度(116)
                      二、法制部门监督制度(118)
                      三、公安行政复议制度(119)
                      四、公安赔偿制度(120)
                  第三节 公安机关外部执法监督(124)
                      一、国家权力机关监督制度(124)
                      二、行政监察制度(124)
                      三、检察监督制度(125)
                      四、行政诉讼制度(127)
                      五、社会监督制度(129)
              第八章  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
                  第一节 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概述(133)
                      一、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涵义和内容(133)
                      二、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途径(136)
                  第二节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素质和职业道德(137)
                      一、人民警察的素质(137)
                      二、人民警察的职业道德(141)
                  第三节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义务和纪律(144)
                      一、人民警察的义务(144)
                      二、人民警察的纪律(145)
                  第四节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人事管理(148)
                      一、人民警察的录用(148)
                      二、人民警察的辞退(150)
                      三、人民警察的警衔制度(152)
                      四、人民警察的奖惩制度(155)
                  第五节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内务制度(158)
                      一、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的含义(158)
                      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建设的任务(159)
                      三、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建设的方针、原则和基本要求(160)
                      四、《内务条令》的基本内容(160)
          中篇  法条汇编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164)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182)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18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199)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204)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2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222)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27)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241)
              公安机关组织管理条例(250)
              公安机关督察条例(254)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条令(256)
              公安部五条禁令(264)
          下篇  全真模拟题
              人民警察录用考试《公安基础知识》全真模拟试卷(一)(266)
                  参考答案及解析(275)
              人民警察录用考试《公安基础知识》全真模拟试卷(二)(282)
                  参考答案及解析(290)
              人民警察录用考试《公安基础知识》全真模拟试卷(三)(297)
                  参考答案及解析(306)
              人民警察录用考试《公安基础知识》全真模拟试卷(四)(312)
                  参考答案及解析(321)
              人民警察录用考试《公安基础知识》全真模拟试卷(五)(329)
                  参考答案及解析(338)
              人民警察录用考试《公安基础知识》全真模拟试卷(六)(345)
                  参考答案及解析(354)
          中公教你学•2013年独家权威公职类考试课程介绍(361)
          中公教育•全国分校一览表(363)
       

      文摘
       

      上篇  专业知识
      第一章  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能和宗旨
      第一节    公安机关的建立与发展


          一、警察的起源和发展
          (一)警察的起源
          1.警察的含义。“警察”一词英文为police,它源于希腊语politician,最初的含义是指都市的统治方法或都市行政。在现代,警察的含义一般是指具有武装性质的维护社会秩序、惩治犯罪、保卫国家安全的国家行政力量。
          【释义】
          “警察”最初的含义有两个方面:(1)都市的统治方法,或者(2)都市行政。现代警察需从三个方面理解:(1)警察是“国家行政力量”;(2)警察“具有武装性质”;(3)警察具有三项职能:①维护社会秩序②惩治犯罪③保卫国家安全。
          警察的本质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有阶级以来,警察普遍存在于各个历史时期的各种类型的国家。现今世界上的各个国家和地区,不论其大小、贫富、强弱和社会制度如何,有的国家甚至不设军队,但都毫无例外地建有自己的警察机构,设置专职的警察力量。
          【释义】
          警察的本质有两个方面:(1)是阶级统治的工具;(2)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有阶级以来,各种类型的国家都有警察。现今世界有的国家不设军队,但都有自己的警察机构,设置专职的警察力量。
          2.警察的起源。马克思主义认为,警察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人类社会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警察和警察机关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世长存的,它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也必将随着国家的消亡而消亡。
          在原始公社时期,社会结构是以血缘亲族为基础的氏族公社。在经济上,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资料归全体氏族成员所有,人们共同劳动,平均分配劳动产品,没有剩余产品和私有财产,没有盗窃财物的犯罪行为,因而也就没有必要设置保护财物的警察。在政治上,氏族公社的酋长实行选举制或禅让制,领袖是在同自然斗争中享有威信的人们中形成的,因而也没有必要设置保护统治关系的警察。
          警察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原始社会末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私有制,氏族社会逐渐瓦解,社会分裂为对立的阶级。在阶级矛盾发展到了不可调和的时候和地方,就产生了国家这样一种维护阶级统治的政治形式。有了国家,同时也就有了警察。国家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暴力组织,而警察则是这个组织中执行国家专政职能的工具。当然,警察的产生还与社会的多种矛盾相联系,如统治阶级内部,当权者为了对付政敌也直接需要警察力量。所以,决定警察必要性的直接因素是由社会矛盾引起的犯罪、对抗冲突和社会秩序问题。总之,警察是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警察是和国家一样古老的。”
          综上所述,警察的产生需要具备如下条件:
          第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产生,是警察产生的经济条件。
          第二,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不可调和性,是警察产生的阶级条件。
          第三,维护统治秩序与惩罚犯罪的客观需要,是警察产生的社会条件。
          第四,国家机器的形成,是警察产生的政治条件。
          【释义】
          警察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有了国家,同时也就有了警察。国家的产生过程是: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发展有了剩余产品——出现了私有制——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氏族社会逐渐瓦解——社会分裂为对立的阶级——阶级矛盾不可调和——产生了国家以维护阶级统治的政治形式。警察是执行国家专政职能的工具。
          警察的产生除了与国家的产生密切相关外,还与社会的多种矛盾相联系。如统治阶级内部,当权者为了对付政敌也直接需要警察力量。
          决定警察必要性的“直接因素”有三个:由社会矛盾引起的犯罪、对抗冲突和社会秩序问题。
          “警察是和国家一样古老的。”这句话是正确的,它的核心含义就是“警察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有了国家,同时也就有了警察。”
          警察的产生有四个条件:(1)经济条件: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产生。生产力是人类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能力,是个经济问题;(2)阶级条件: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不可调和性;(3)社会条件:维护统治秩序与惩罚犯罪的客观需要;(4)政治条件:国家机器的形成。
          (二)警察的发展
          由于警察所赖以生存的社会条件是不断发展的,并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警察的发展也随之显现出一定的阶段性。警察的发展一般分为萌芽期的警察、古代警察和近代警察。
          1.萌芽期的警察。从氏族公社向奴隶制国家过渡的过程中,氏族武装从全民不脱离生产的武装,逐渐向着职业的、听命于首领或贵族的、不参加生产的独立武装力量转化,氏族武装力量被用于干预本族内部关系的功能逐渐增强,这就意味着警察力量的萌生和逐渐强化。在警察的萌芽时期,同时伴生的有监禁行为、审判行为的萌芽。
          【释义】
          警察萌芽期的时间是“从氏族公社向奴隶制国家过渡”这段时间。警察萌芽的表现是:“氏族武装从全民不脱离生产的武装,逐渐向着职业的、不参加生产的独立武装力量转化”,这种氏族武装力量逐渐“听命于首领或贵族”,“被用于干预本族内部关系的功能逐渐增强”,意味着警察力量的萌生和逐渐强化。
          在警察的萌芽时期,同时还伴生着两种行为的萌芽:(1)监禁行为;(2)审判行为。                   
          2.古代警察。古代警察经历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两种不同社会形态的漫长时期。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警察职能是由军队、审判机关、行政机关的官吏分别掌管的。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执行警察职能的机构和官吏,称为古代警察。古代警察有如下特点:一是军警不分,警政合一。警察的职能尚未集中于一个统一的专门机关,是由军队、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分别掌管的。二是古代警察行使职权在法律上是极不严格的,神权、皇帝或长官的意志起决定作用。三是私刑、私狱普遍存在。奴隶主对奴隶、庄园主对农奴、族长对同宗族的人都有权使用私刑。
          3.近代警察。近代警察是适应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和社会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专门执行警察职能的机构和官吏。近代警察发端于西欧,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是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和社会分工日益细化的必然结果。近代警察之所以在西欧国家最早产生,其原因在于:一是在这些国家,资本使社会形成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大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己政治上的统治和经济上的残酷剥削,必然要强化警察职能;二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城市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复杂化,城市需要专业警察的有效管理;三是资本主义的生活方式毒化了社会风气,社会犯罪空前增长,城市贫民的赤贫化扩大了铤而走险者的队伍。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对付犯罪,需要建立专职的警察队伍;四是资产阶级人权思想和法制观念、平等要求排斥古代的私刑制度,要求人身强制统一的应由国家的警察力量依法施行。基于上述原因,建立集中的、统一的、强大的国家警察行政力量就成为历史的必然。较早建立近代警察制度的国家是法国和英国。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国王路易十六的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根据制宪会议的决定,建立了保安官制度,即实行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警察制度。在每个县设置了保安官,负责辖区的治安秩序。这时,警察不但与军队有了区别,而且与审判机关也有了区别。1790年法国根据《人权宣言》建立了市政警察。1801年拿破仑执政,建立了巴黎警察总局。英国在中世纪就建有治安法官制度。针对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矛盾的日益尖锐和治安问题的严重化,1829年英国首相威宁顿公爵说:“一个政权要依靠军队来维护国内秩序是很危险的,应组建一支不同于军队的、集中的、有力的警察队伍。”同年通过了《警察法》,并由罗伯特•皮尔建立了首都伦敦警察厅。此后,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实行警察行政,美国仿效英国,日本仿效法国建立了本国的近代警察制度。世界各国警察,由于受英法两国警察制度的影响,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警政管理体制:地方自治制和中央集权制。地方自治制以英国为代表,警察受地方政府领导,中央政府只起监督作用;中央集权制以法国为代表,警察由中央政府统一领导。
          【释义】
          “近代警察”是适应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和社会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专门执行警察职能”的机构和官吏。近代警察的一大特点就是具有“专门性”,其职能是独立的,警察职能“主要”(注意:不是全部集中)集中于警察机关。
          近代警察发端于西欧,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是两方面的“必然结果”,即“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和“社会分工日益细化”。
          近代警察之所以发端于西欧,在西欧国家最早产生,建立了集中的、统一的、强大的国家警察行政力量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其原因有四个方面:其中前三个原因可以看作是消极原因,是由资本主义社会本身故有的矛盾导致的;第四个原因可以看作是积极原因,资产阶级先进的思想和观念要求克服古代警察,尤其是古代私刑的弊端。
          (1)阶级原因,在西欧的这些国家,资本使社会形成“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大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己“政治上的统治”和“经济上的残酷剥削”,必然要强化警察职能;
          (2)经济原因,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城市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复杂化”,城市需要专业警察的有效管理;
          (3)社会原因,资本主义的生活方式毒化了社会风气,“社会犯罪空前增长”,城市贫民的赤贫化扩大了铤而走险者的队伍。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对付犯罪,需要建立专职的警察队伍;
          (4)思想原因,资产阶级人权思想和法制观念、平等要求排斥古代的私刑制度,要求人身强制统一的应由国家的警察力量依法施行。
          “较早”建立近代警察制度的国家是法国和英国。注意:是“较早”建立,还不能确定是哪个国家“最早”建立近代警察制度。
          法国近代警察的建立有三个标志:
          (1)“保安官制度”的建立。时间是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根据“制宪会议的决定”建立了保安官制度,即实行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警察制度”。在“每个县”设置了保安官,负责辖区的治安秩序。这时,警察与“军队”和“审判机关”有了区别。
          (2)“市政警察”的建立。时间是1790年,根据的是“《人权宣言》”。
          (3)“巴黎警察总局”的建立。时间是1801年,建立的主题是“拿破仑执政”。
          “英国”近代警察的建立过程:
          (1)“治安法官制度”的建立,时间是“中世纪”。
          (2)“首都伦敦警察厅”的建立。时间是1829年。社会背景是“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矛盾的日益尖锐和治安问题的严重化”。倡导者是“英国首相威宁顿公爵”,其说明了建立警察队伍的直接原因:“一个政权要依靠军队来维护国内秩序是很危险的,应组建一支不同于军队的、集中的、有力的警察队伍。”建立的依据是《警察法》,组建者是“罗伯特•皮尔”。
          其他国家警察制度的建立都是仿效的“英国”和“法国”,其中美国仿效“英国”,日本仿效“法国”。因此世界各国警察也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警政管理体制:(1)地方自治制,以“英国”为代表,警察“受地方政府领导”,中央政府只起“监督”作用;(2)中央集权制,以法国为代表,警察由“中央政府统一领导”。
          中国的近代警察是帝国主义入侵中国之后的产物。鸦片战争以后,欧洲和日本的资产阶级“警察行政”思想开始传入中国。19世纪末期,许多地方开始试办警政。1898年,湖南巡抚陈宝箴在长沙成立“湖南保卫局”,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专职警察机构。此后,清政府先后在保定、天津等地创办“巡警局”、“警务学堂”、“巡警学校”。1905年,清政府为了维护其摇摇欲坠的反动统治,统一控制和领导全国的警察机构,在北京建立“巡警部”。这是清政府的中央警察机关,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专职警察机构。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南京临时政府将“巡捕”和“巡警”改为警察。1927年,蒋介石为了残酷镇压革命活动,迫害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维护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不惜耗资扩充警察机构,设立“内政部警政司”,把各省、市、县的警察机关改为“公安局”。同时,设立了庞大的特务机构。1946年,设立“内政部警察总署”,各省、市、县警察机关改为“警察局”。旧中国近代警察的历史,是军、警、特结合在一起,镇压革命、迫害人民的历史。
          【释义】
          中国近代警察的建立过程:
          首先中国的近代警察是“帝国主义入侵中国之后的产物”。鸦片战争以后,资产阶级“警察行政”思想是由“欧洲”和“日本”传入中国的。
          (1)试办警政。19世纪末期,许多地方开始试办警政。
          (2)“湖南保卫局”——“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专职警察机构”的成立。时间是1898年,组建者是“湖南巡抚陈宝箴”,地点是“长沙”。此后,清政府先后在保定、天津等地创办“巡警局”、“警务学堂”、“巡警学校”。
          (3)“巡警部”——“清政府的中央警察机关”、“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专职警察机构”的建立。时间是1905年,目的是“清政府为了维护其摇摇欲坠的反动统治”,“统一控制和领导全国的警察机构”,地点是“北京”。
          (4)“巡捕”和“巡警”改为警察。时间是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主体是“南京临时政府”。
          (5)“内政部警政司”的设立和警察机关改为“公安局”。时间是1927年,主体是“蒋介石”,目的是“为了残酷镇压革命活动,迫害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维护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扩充警察机构”。把各省、市、县的警察机关改为“公安局”。同时,设立了庞大的“特务机构”。
          (6)“内政部警察总署”的设立和警察机关改为“警察局”。时间是1946年。各省、市、县警察机关改为“警察局”。
          旧中国近代警察的历史,是军、警、特结合在一起,镇压革命、迫害人民的历史。
          近代警察与古代警察相比,有以下几点区别:
          第一,近代警察的职能是独立的,警察职能主要集中于警察机关。古代警察的职能尚未集中于一个统一的专门机关,而是由行政官吏、军队、审判机关分别行使的。
          第二,近代警察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多层次的专门工作系统,成为国家庞大的专政工具之一,行使专门职权。古代警察则军警不分,警政合一,没有专门的组织。
          第三,近代警察强调法制。警察机关的建立及其体制和职权,均以宪法或法律为依据。古代警察执法极不严格,私刑普遍存在。
          第四,近代警察有统一的制式服装,古代警察则没有专门的服装。
          【释义】
          近代警察与古代警察相比,有四点区别:
          (1)职能上的特点。近代警察的职能是“独立”的,警察职能主要集中于警察机关。古代警察的职能“尚未集中”于一个统一的专门机关,而是由行政官吏、军队、审判机关分别行使的。
          (2)组织上的特点。近代警察“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多层次的专门工作系统”,成为国家庞大的专政工具之一,行使专门职权。古代警察则军警不分,警政合一,“没有专门的组织”。
          (3)执法上的特点。近代警察“强调法制”。警察机关的建立及其体制和职权,均以宪法或法律为依据。古代警察“执法极不严格,私刑普遍存在”。
          (4)服装上的特点。近代警察有“统一的制式服装”,古代警察则没有专门的服装。

          新都网(http://www.newdu.com)提示:其余部分暂略,详情请查阅图书。

      最有用的评价:

      暂无最有用的评论

      如购买过程中有任何疑问,欢迎向我们咨询

      咨询类型:
      咨询内容:
      不促销
      • 客户服务热线
      • 18513373607
      • 手机:18513373607
      •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六 8:30-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