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商城>图书商城>社会化考试用书>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用书>通用版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用书

最近浏览过

    华图2017年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用书《专业知识(经济、金融、会计)》专用教材

      收藏此商品
      • 市 场 价:42.00 商品编号:10817
      • 折 扣 价:¥21.00已优惠¥21.00(5.0折)
      • 人 气:已有 人关注
      • 运  费:根据重量、地区及送货方式收取
      • 作  者:华图金融培训研究中
        出 版 社:中国商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6年06月
        版  次:2017版
      • 开  本:16
        装  订:平装
      • 适用范围:全国各地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等招聘考试
      请选择您要的商品信息
        购买数量: - +(库存情况:有货

        宝贝已成功添加到购物车

        购物车共种宝贝合计: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关闭本页面

        • 商品详情

        • 规格参数

        • 相关商品

        • 用户评价

        • 销售记录

        • 购买咨询

        主编简介
            华图金融培训研究中心隶属于北京华图宏阳图书有限公司,该编委会凝聚了多家名校的知名学者及业内著名的培训教师。该编委会由华图教育一线名师及长期从事全国各地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教学工作的专家及学者组成。该编委会致力于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的研究,出版发行符合考生需求的权威教辅图书。其编著的《全国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一本通》《全国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考前必做2000题》等考试辅导用书,为考生提供备考、练习及自测的全方位服务,在全国各地引起了强烈反响,得到了考生的一致认可和推荐。
         

        目录
            绪 论
                一、农村信用社基本知识/1
                二、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概述/1
                三、最新笔试题型及命题方向趋势预测/2
            第一篇  经济基础知识
                本篇综合知识框架图/5
                第一章  政治经济学/7
                    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的一般理论/7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13
                    第三节  社会主义经济/18
                第二章  微观经济学/21
                    第一节  供求理论/21
                    第二节  消费者行为理论/27
                    第三节  厂商行为理论/31
                    第四节  市场理论/37
                    第五节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理论和收入分配理论/44
                    第六节  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49
                    第七节  微观经济政策分析/51
                第三章  宏观经济学/54
                    第一节  宏观经济目标与度量/54
                    第二节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60
                    第三节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63
                    第四节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69
                第四章  国际经济学/76
                    第一节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76
                    第二节  国际贸易组织/83
                    第三节  外汇与外汇市场/86
                    第四节  国际收支/90
                    第五节  国际宏观经济政策/93
                本篇预测题库/96
            第二篇  金融基础知识
                本篇综合知识框架图/101
                第一章  金融学/103
                    第一节  金融机构体系/103
                    第二节  金融市场/111
                    第三节  金融工具与金融监管/120
                    第四节  债券价格评估/124
                    第五节  股票价值评估/126
                    第六节  风险管理/128
                    第七节  国际金融体系/131
                第二章  货币银行学/135
                    第一节  货币与货币制度/135
                    第二节  信用与信用工具/139
                    第三节  利息和利率/143
                    第四节  货币的供给与需求/147
                    第五节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152
                    第六节  金融创新与货币政策/158
                第三章  商业银行信贷知识/166
                    第一节  商业银行贷款/166
                    第二节  银行的风险、资本管理和创新/175
                第四章  经济全球化与金融全球化/184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184
                    第二节  金融全球化/188
                本篇预测题库/193
            第三篇  会计基础知识
                本篇综合知识框架图/197
                第一章  总论/199
                    第一节  会计概述/199
                    第二节  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基础/201
                    第三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203
                    第四节  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204
                第二章  财务会计报告/210
                    第一节  财务会计报告概述/210
                    第二节  资产负债表/212
                    第三节  利润表/215
                第三章  银行会计核算/219
                    第一节  银行会计概述/219
                    第二节  银行会计基本核算方法/220
                    第三节  存款业务的核算/223
                    第四节  贷款业务的核算/227
                    第五节  支付结算业务的核算/230
                第四章  财经法规/237
                    第一节  会计法律制度/237
                    第二节  支付结算法律制度/239
                    第三节  财政法律制度/242
                本篇预测题库/247目录目录

         

        文摘

        第一篇  经济基础知识
        第一章  政治经济学

            广义地说,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一定社会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经济活动中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的科学。最初出现的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如何使财富增长以及财富的生产和分配的规律。马克思和恩格斯实现了政治经济学的伟大革命,科学地确立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明确指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不是物,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社会生产关系。我国通常学习和研究的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的一般理论

            一、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物质资料的生产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政治经济学对社会经济研究的出发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生产和发展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才会有政治、文化、科技、教育、艺术等活动的存在和发展。
            (二)社会生产关系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
            任何社会的生产都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生产力是人们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它表示人们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水平,反映了人和自然界的关系。在生产力的构成中,包括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以及管理等其他因素。人的因素,是指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科学知识的劳动者,它在生产中起着最根本的作用。物的因素是指生产资料,在生产资料中,起最重要作用的是生产工具,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发展状况的最主要标志,也是划分经济发展时期的主要标志。在当代社会生产中,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会渗透到生产资料和劳动能力之中,引起它们的优化,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当代发达国家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主要是由科学技术的发展所推动的。
            生产关系也称经济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它是各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政治关系、家庭关系、宗教关系等各种社会关系,都受生产关系的支配和制约。生产关系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人和人的关系,如企业中厂长、经理、工程技术人员、工人等之间的关系。政治经济学不仅考察直接生产过程,而且考察社会再生产过程,它包括生产(直接生产过程)、分配、交换、消费四个互相联系的环节,从而也就使人们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形成了上述诸方面的关系。广义的生产关系就是指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生产关系,就是人们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所建立的诸方面的经济关系的总和。
            社会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其中,直接生产过程是再生产过程的起点,起着决定作用。所谓生产起决定作用,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①生产决定分配、交换、消费的对象。
            ②生产的社会形式即生产关系决定分配关系、交换关系和消费关系。但是,分配、交换、消费也会反作用于生产。所谓反作用,是指促进还是阻碍生产的发展。如果分配、交换和消费适应于生产,就会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的发展。在一定条件下,交换与消费对生产的发展、经济增长也会起不同程度的决定作用。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经济增长率的高低,是由出口贸易、固定资产投资、国内消费需求三个因素拉动的。如果生产出的东西卖不出去,大量积压,必然会影响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而产品销售率的高低,就与上述三个因素的拉动作用有关。
            生产资料所有制以及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结合方式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它从根本上决定着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社会性质,是生产关系性质的首要标志。生产资料所有制总是要通过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诸方面关系才得以实现,而且后者对生产资料所有制也有反作用。这表现在当它们适应所有制的性质与要求时,会对生产资料所有制起巩固、发展作用;反之,就会对生产资料所有制起削弱、瓦解作用。
            二、商品和价值
            (一)商品及其内在矛盾
            1商品经济
            商品经济是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内容,直接以市场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商品经济是与自然经济相对立的经济形式。商品经济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发展的。商品经济的产生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存在;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前者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基础和重要条件,后者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
            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
            2商品的二因素
            商品是为市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的劳动产品。商品包含使用价值和价值两大要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物品和服务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物品和服务的有用性。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商品能够通过买卖与其他商品交换的属性,是商品的交换价值。交换价值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关系。
            3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个别劳动和社会劳动
            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决定了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具体劳动是指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劳动的具体形式不同是由劳动的目的、使用的工具、劳动对象、操作方法、劳动结果等方面的不同决定的。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体现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不以任何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的条件。
            抽象劳动是指抛开了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们的脑力和体力的支出或消耗。无论是在哪一种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都要支出或消耗脑力和体力,这种脑力和体力的支出或消耗,对于生产任何商品的劳动来说都是相同的。可见,抽象劳动只存在量的差别。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体现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个别劳动(私人劳动)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私人性质,即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完全是他自己的私事,劳动产品也归他个人所有。社会劳动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又具有社会性质,即每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作为为他人或为社会的劳动,是社会总劳动的组成部分。
            (二)价值量
            商品的价值是质和量的统一。既然商品价值的质表现为人类一般劳动的凝结,那么,商品价值量的大小就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来决定的。由于劳动量是按时间来计算的,因而商品的价值量则是由生产它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来决定的。但是,由于各个商品生产者的生产条件不同,他们生产同一种商品实际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也就不同。商品的价值量不能由个别劳动时间来决定,只能由生产某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能力或效率。用公式表示为:
            劳动生产率=产品量劳动时间
            (三)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简单商品经济中,存在着一系列的内在矛盾,如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等。其中,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这是因为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直接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能否或在多大程度上转化为社会劳动,决定着商品生产者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以及盈利或亏损的程度,决定着他们在两极分化中的命运。
            三、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
            (一)市场经济
            1市场经济的含义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基础进行资源配置的经济。市场经济是在商品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当商品经济关系发展到较高阶段,市场机制成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调节机制时,商品经济就是市场经济。
            2市场调节与市场机制
            市场经济在配置资源中发挥着市场调节的作用。市场调节就是市场机制的调节。市场机制是指市场各要素,包括价格、供求、竞争等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各自发挥功能,又共同发挥功能的有机联系。市场机制包括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等。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
            (二)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客观经济规律。只要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价值规律就必然存在并发挥作用。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1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要求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客观要求有两个方面。
            ①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
            ②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价值规律就是商品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进行交换的规律。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随着商品供求关系的变化,价格有时高于价值,有时低于价值,但价格总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3价值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①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分配的比例,即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
            ②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自发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③价值规律会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四、资本及其循环和周转
            (一)资本及其价值增殖
            1资本的含义
            资本是价值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不断地在运动中谋求自身增殖的价值。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资本的价值形态。从本质上看,资本的运动是价值运动。资本具有四个基本特点:增殖性;运动性;返还性;风险性。
            2资本的形态和构成
            (1)资本的形态
            ①货币资本形态。货币资本即以货币形态表现的资本,它是资本最一般的和初始的形态。在资本的运动过程中,货币资本主要存在于资本的购买阶段,用于购买其他生产要素。
            ②实物资本形态。实物资本是以物质形态表现的资本,包括投入商品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一切物的要素和待售的产出品,亦即物质资本。包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
            ③无形资本形态。无形资本是指市场主体所占有和使用的以知识形态存在的特有经济资源,通常包括专利权、商标权、版权、著作权、特许经营权、商誉、技术秘密(亦称专有技术或非专利技术)等。
            0④虚拟资本形态。虚拟资本是指能定期带来收入的,以有价证券形式表现的资本。
            (2)资本的构成
            ①从物质形态上看,资本是由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构成的,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一般地说,这种比例是由生产的技术水平决定的,即技术水平越高,每个劳动力运用的生产资料就越多;反之,则越少。这种反映生产技术水平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
            ②从价值形态上看,资本是由一定数量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构成的,它们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
            ③资本的技术构成和价值构成之间有密切联系,一般来说,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资本的价值构成,技术构成的变化会引起机制构成的变化,为了表达这种联系,马克思把这种“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用c∶v来表示。
            3资本价值增殖和利润
            资本的存在使商品生产过程成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价值增殖是资本运动的原动力和目标。价值增殖额是剩余价值,是活劳动在剩余劳动时间里创造的价值。利润是商品价值扣除生产成本后的余额,是大于全部预付资本的增殖额。
            (二)资本经营
            1资本经营
            资本经营就是资本产权的主体以价值形态的资本为经营对象,通过调整、交易、优化重组等方式,以实现资本价值量的保值增殖的一系列市场行为。
            与一般商品和服务经营相比,资本经营更多依赖产权主体的明确、要素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和产权市场的存在,还要有一批有运筹资本能力的、敢于冒险且善于规避风险的、有创新能力和活力的资本经营者。
            资本经营的方式是多样的,并且是在实践中不断有所创新和发展的,主要的资本经营方式有四种:
            ①利用证券市场或其他形式的产权市场进行资产的收购、出售、购买、托管、租赁等,包括投资性买进、卖出股权等形式。
            ②利用金融市场进行投机性交易。
            ③对资本存量或所积累的资产增量进行调整,用以改变资本使用价值的物质形态,以改变投资规模、方向与结构。
            ④无形资产经营。
            2风险资本的运营
            风险资本的运营即风险投资,是资本经营的一种特殊类型。风险投资就是将资本投向蕴含高风险、高收益和高成长可能的中小型高技术企业或项目,并以一定方式介入该企业或项目的管理、运行,在取得成功后(即获得资本的高额增殖)收回资本的投资行为。用于风险投资的资本通常是通过一定机构和一定方式向社会各类机构和个人筹集,因而风险资本投资也是融资行为和投资行为的结合。经营风险资本的机构和个人就是风险投资者。
            与一般的资本经营相比,风险投资的主要特点有四点:
            ①投资对象是高技术、新兴产业的企业或项目。
            ②追求未来高额资本收益并主动承担高风险。
            ③在投资的同时也往往参与管理或提供辅导、咨询等服务,参与管理或提供服务的目的是降低投资的风险性。
            ④具有资本主动退出的要求和机制。一般是在投资成功并获取高利后,通过股权出让等方式回收资本,再转向其他风险投资项目。
            (三)资本的循环和周转
            1资本的循环
            资本是在运动中增殖的,资本的运动过程就是它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资本循环的方式和周期与资本的形态有关,但产业资本的循环形式最为典型。
            产业资本从其最初的形态即货币资本的职能形态出发,依次经过购买、生产、售卖等阶段,并相应变换资本的职能形态,然后又回到原来的出发点,这一过程就是产业资本的循环。
            资本循环的第一阶段是购买阶段。在这一阶段,货币资本的职能就是通过购买生产要素,为资本价值增殖做准备。在这里,物质形态的生产要素只是实现资本增殖的物质载体。
            资本循环的第二阶段是生产阶段。在生产阶段,资本的职能形态也随之从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资本通过吸收剩余劳动而使自身发生增殖,生产的直接结果是生产出包含剩余价值在内的商品。
            资本循环的第三阶段是资本的销售阶段。
            产业资本循环是由一个生产阶段和两个流通阶段(买和卖)所构成,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
            要使资本循环正常进行,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①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同时并存;
            ②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的循环在空间上的相互继起。
            2资本的周转
            资本是在运动中增殖的,资本必须不断地、周而复始地循环,才能不断地带来剩余价值(利润)。资本这种连续不断的、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就称为资本周转。
            研究资本周转问题的重点在于资本的周转速度。若每次周转带来的利润量一定,资本周转越快,在一定时期内带来的利润总量就越多。资本周转速度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两点:①资本周转时间。资本的周转速度和周转次数成正比,和周转时间成反比。
            ②生产资本的构成。生产资本可以根据其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固定资本是指以厂房、机器设备、生产工具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那部分生产资本;流动资本是指以原料、燃料及动力、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形式存在的以及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固定资本的比重越大,全部资本的周转越慢;反之,流动资本所占比重越大,全部资本的周转就越快。
            五、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市场实现
            在社会运动过程中,各单个资本的运动互为前提、互相制约,形成了相互间的有机联系。这种有机联系的单个资本的运动构成社会总资本的运动,也称为社会总资本再生产。
            (一)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1社会总资本及其运动
            社会总资本就是以社会分工和市场交换为条件,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全社会各单个资本的总和。
            各单个资本的循环和周转也是互为条件、相互交替的,这种互为条件、相互交替的单个资本运动的总和,就是社会资本的运动。社会资本运动不仅包括生产消费,而且包含生活消费;不仅包括生产消费的资本流通,而且包括个人消费的一般产品流通;不仅包括预付资本的运动,而且包括剩余价值的运动。
            2社会总产品和社会生产部门的分类
            社会总产品就是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社会总产品在价值形态上又称社会总产值,它被划分为包含在产品中的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c),凝结在产品中的由工人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v),以及凝结在产品中的由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里创造的价值(m)。与社会总产品的实物形态由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类构成相适应,社会生产也分为两大部类:一类是制造生产资料的部类,又称第一部类,用符号“Ⅰ”表示;另一类是制造消费资料的部类,又称为第二部类,用符号“Ⅱ”表示。
            3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出的实现
            社会总产出的实现包括价值补偿和使用价值替换,也包括总量补偿和结构性的补偿。所有这些补偿和替换过程就是社会总产出在价值和使用价值形态上都得到实现的过程。
            (二)社会简单再生产及其实现条件
            社会简单再生产,就是指社会剩余产品是用于消费而不是用于积累的,生产在维持原来的规模上重复进行。社会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Ⅰ(v+m)=Ⅱc。
            (三)社会扩大再生产及其实现条件
            社会扩大再生产是指社会生产在社会总资本循环运动中不断扩大规模,它可以通过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或生产要素产出效率的提高或二者同时发生而得到实现。
            社会扩大再生产的第一个前提条件:Ⅰ(v+m)>Ⅱc。
            社会扩大再生产的第二个前提条件:Ⅱc+m-mx>Ⅰv+mx。
            社会扩大再生产基本的实现条件:Ⅰv+Δv+mx=Ⅱ(c+Δc)。
            mx表示剩余价值中供资本家个人消费的部分。
            (四)供求平衡与市场实现
            社会总产出实现的理想状态是供求的平衡,包括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在现实的市场运行中,由于每一商品供求关系的背后是深化的社会分工,是分散的利益主体,是复杂的市场体系,在一系列市场变量的作用下,供求的平衡总是寓于不平衡之中,现实再生产的平衡关系总是在现实的经济波动中实现的。即供求不平衡是绝对的,供求平衡是相对的,后者作为市场供求波动的平均值而得到体现。
            按照供求矛盾的展开形式可以把市场划分为两种基本的形态:卖方市场和买方市场。卖方市场指因产品短缺而求大于供的市场形势,此时卖方在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市场竞争主要表现为买者之间的竞争;买方市场指供大于求的市场形势,此时买方在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市场竞争主要表现为卖方之间的竞争。买方市场是市场经济中的一般市场状况。
            在市场对再生产过程进行调节的现实经济生活中,市场机制与其运行环境的相互作用,使经济运行常常处于供求不平衡的状态之中。因此,社会经济运行是在波动或周期性循环中进行的。

            新都网(http://www.newdu.com)提示:其余部分暂略,详情请查阅图书。

        最有用的评价:

        暂无最有用的评论

        如购买过程中有任何疑问,欢迎向我们咨询

        咨询类型:
        咨询内容:
        不促销
        • 客户服务热线
        • 18513373607
        • 手机:18513373607
        •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六 8:30-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