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销商品
-
商城价:¥10
-
商城价:¥10
-
商城价:¥10
-
商城价:¥13
-
商城价:¥16
-
商城价:¥21
最近浏览过
华图2017年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用书《一本通(公共基础知识+专业知识+职业能力测试)》专用教材
商品详情
规格参数
相关商品
用户评价
销售记录
购买咨询
主编简介
华图金融培训研究中心隶属于北京华图宏阳图书有限公司,该编委会凝聚了多家名校的知名学者及业内著名的培训教师。该编委会由华图教育一线名师及长期从事全国各地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教学工作的专家及学者组成。该编委会致力于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的研究,出版发行符合考生需求的权威教辅图书。其编著的《全国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一本通》《全国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考前必做2000题》等考试辅导用书,为考生提供备考、练习及自测的全方位服务,在全国各地引起了强烈反响,得到了考生的一致认可和推荐。
目录
绪论
一、农村信用社基本知识/1
二、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概述/1
三、最新笔试题型及命题方向趋势预测/2
四、复习备考建议/3
第一部分 综合知识
第一篇 政治常识/7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7
考点1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7
考点2 物质和意识/8
考点3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9
考点4 认识和实践/11
考点5 社会规律和人的活动/13
考点6 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形态/14
考点7 阶级和国家/16
考点8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17
第二章 毛泽东思想/20
考点1 毛泽东思想的产生/20
考点2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社会/21
考点3 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22
考点4 统一战线/23
考点5 人民战争和人民军队/25
考点6 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26
考点7 毛泽东思想的灵魂/27
考点8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及意义/27
第三章 邓小平理论/28
考点1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28
考点2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28
考点3 社会主义的本质与根本任务/29
考点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9
考点5 社会主义改革/30
考点6 对外开放/31
考点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31
考点8 “一国两制”构想与祖国统一/33
第四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34
考点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34
考点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34
第五章 科学发展观/35
考点1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35
考点2 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与指导意义/35
第六章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36
考点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36
考点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整体思路/37
本篇预测题库/38
第二篇 法律基础知识/39
第一章 法理学/41
考点1 法理学概述/41
考点2 法律的制定和实施/42
考点3 法律关系与法律监督/44
第二章 宪法/45
考点1 宪法的基本理论/45
考点2 国家基本制度/46
考点3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48
考点4 国家机构/49
考点5 立法体制/51
第三章 行政法/53
考点1 行政法概述/53
考点2 行政行为/54
第四章 刑法/55
考点1 刑法概述/55
考点2 犯罪/56
考点3 刑罚/57
第五章 民法/59
考点1 民法概述/59
考点2 民事主体与民事客体/60
考点3 民事法律行为/62
考点4 民事权利与民事责任/63
第六章 经 济 法/65
考点1 经济法总论/65
考点2 经济法分论/66
第七章 银行相关法律法规/68
考点1 中国人民银行法/68
考点2 商业银行法/69
考点3 银行业监督管理法/71
考点4 反洗钱法/73
第八章 财会相关法律法规/74
考点1 会计法/74
考点2 企业会计准则/75
考点3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76
本篇预测题库/77
第三篇 计算机常识/78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78
考点1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78
考点2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79
考点3 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护/80
第二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83
考点1 计算机网络概述/83
考点2 IP地址、域名及因特网应用/84
本篇预测题库/86
第四篇 其他常识/87
第一章 国情/87
考点1 自然状况/87
考点2 资源状况/90
第二章 历史、文化常识/92
考点1 历史常识/94
考点2 文化常识/101
第三章 自然、科技常识/105
考点1 自然常识/106
考点2 科技常识/111
第四章 文秘基础知识/117
考点1 秘书工作的内容和作用/117
考点2 秘书工作的性质和职能/117
考点3 秘书工作的特征与规律/118
考点4 秘书工作的基本原则与要求/119
考点5 秘书个人修养与工作/119
第五章 服务礼仪常识/121
考点1 服务礼仪概述/121
考点2 服务人员的仪容、服饰与言谈举止礼仪/122
考点3 银行服务礼仪与规范/123
第六章 管理知识/126
考点1 管理学概述/126
考点2 人力资源管理概述/127
考点3 公共行政与公共政策/129
本篇预测题库/131
第五篇 申论与写作能力提升/132
第一章 公文写作/132
考点1 公文概述/132
考点2 公文写作/133
考点3 事务性文书写作/139
考点4 公文处理/141
第二章 农村信用社招录考试申论概述/144
考点1 申论及申论考试的性质与特点/144
考点2 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申论试卷的内容结构与类型/146
考点3 农村信用社招录考试申论备考策略/147
第三章 农村信用社招录考试申论考查的能力/149
考点1 阅读理解能力/149
考点2 综合概括能力/153
考点3 提出对策能力/155
考点4 论证分析能力/157
考点5 语言表达能力/158
第二部分 专业知识
第一篇 经济基础知识/161
第一章 政治经济学/162
考点1 政治经济学的一般理论/162
考点2 资本主义经济/166
考点3 社会主义经济/167
第二章 微观经济学/170
考点1 供求理论/170
考点2 消费者行为理论/176
考点3 厂商行为理论/179
考点4 市场结构理论/184
考点5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理论和收入分配理论/191
考点6 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196
考点7 微观经济政策分析/197
第三章 宏观经济学/199
考点1 宏观经济目标与度量/199
考点2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202
考点3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205
考点4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210
第四章 国际经济学/215
考点1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215
考点2 国际贸易组织/221
考点3 外汇与外汇市场/223
考点4 国际收支/227
考点5 国际宏观经济政策/229
本篇预测题库/232
第二篇 金融基础知识/234
第一章 金 融 学/234
考点1 金融机构体系/234
考点2 金融市场/238
考点3 金融工具/239
考点4 债券价格评估/240
考点5 股票价值评估/242
考点6 风险管理/243
考点7 国际金融体系/244
第二章 货币银行学/246
考点1 货币与货币制度/246
考点2 信用与信用工具/247
考点3 利息和利率/249
考点4 货币的供给与需求/251
考点5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253
考点6 金融创新与货币政策/254
第三章 商业银行业务/256
考点1 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256
考点2 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262
考点3 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264
第四章 经济全球化与金融全球化/269
考点1 经济全球化/269
考点2 金融全球化/270
本篇预测题库/272
第三篇 会计基础知识/274
第一章 会计总论/274
考点1 会计概述/274
考点2 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基础/275
考点3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276
考点4 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277
第二章 财务会计报告/280
考点1 财务会计报告概述/280
考点2 资产负债表/281
考点3 利润表/283
第三章 银行会计核算/286
考点1 银行会计概述/286
考点2 银行会计基本核算方法/286
考点3 存款业务的核算/288
考点4 贷款业务的核算/290
考点5 支付结算业务的核算/293
第四章 财经法规/300
考点1 会计法律制度/300
考点2 支付结算法律制度/301
考点3 财政法律制度/304
本篇预测题库/309第三部分职业能力测验
第一篇 言语理解与表达/313
第一章 逻辑填空/313
考点1 实词辨析/313
考点2 成语辨析/315
考点3 虚词辨析/316
第二章 语句表达/318
考点1 病句辨析/318
考点2 歧义句辨析/321
第三章 阅读理解/324
考点1 主旨概括题/324
考点2 意图推断题/325
考点3 细节判断题/326
考点4 词句理解题/327
考点5 衔接排序题/328
考点6 态度观点题/329
考点7 标题选择题/331
本篇预测题库/333
第二篇 数量关系/336
第一章 数字推理/336
考点1 多级数列/337
考点2 分组数列/338
考点3 递推数列/338
考点4 幂次数列/339
考点5 分数数列/340
第二章 数学运算/341
考点1 简便运算/341
考点2 计算问题/341
考点3 方程问题/342
考点4 行程问题/343
考点5 比例问题/344
考点6 几何问题/344
考点7 计数问题/345
考点8 费用问题/346
考点9 初等数学问题/346
考点10 其他问题/347
本篇预测题库/348
第三篇 判断推理/350
第一章 定义判断/350
考点1 关键信息类/350
考点2 代入定义类/351
第二章 类比推理/352
考点1 集合概念类/352
考点2 逻辑关系类/353
考点3 语法关系类/353
第三章 图形推理/355
考点1 样式类图形/355
考点2 数量类图形/356
考点3 位置类图形/357
考点4 重组类图形/358
考点5 折叠类图形/359
第四章 逻辑判断/360
考点1 逆否传递/360
考点2 真话假话/361
考点3 分析推理/363
考点4 削弱/363
考点5 假设、支持/364
考点6 解释/365
考点7 归纳/365
本篇预测题库/367
第四篇 资料分析/370
第一章 高频术语详解/370
考点1 经典术语/370
考点2 增长率/372
第二章 阅读技巧/374
考点1 资料阅读方法/374
考点2 审题重点和技巧/375
第三章 速算技巧/377
考点1 估算法和直除法/377
考点2 比较大小——化同法和差分法/378
考点3 其他计算技巧/379
第四章 题型分类精讲/380
考点1 文字型资料/380
考点2 图形型资料/381
考点3 表格型资料/383
考点4 混合型资料/385
本篇预测题库/388
文摘
第一部分
第一篇政治常识
时事链接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的哲学原理
①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②堤溃蚁穴,气泄针芒——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③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矛盾的对立统一。
④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考点1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哲学与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什么是哲学
①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的理论形态。
②哲学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与总结。
③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历史上的全部哲学斗争始终都是围绕着这一问题而展开的。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包括两方面:
①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这个问题是指“谁产生谁”“谁决定谁”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两大基本哲学派别,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是一元论。所谓的二元论,是指认为世界并存着物质和意识两个本原的哲学学说,以法国的笛卡尔为主要代表。
②物质和意识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它是社会发展、科学发展和哲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②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
③从19世纪初起,资本主义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巨大发展,特别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这“三大发现”,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可靠的自然科学前提。
④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了人类历史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的一切优秀成果,这些优秀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④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⑤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灵魂。
考点2物质和意识
概念内涵辩证关系物质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意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特有的机能;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物质和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坚持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运动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相对静止离不开绝对运动
考点3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一、世界的普遍联系
联系是指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联系具有以下特点:
①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的联系,是客观事物固有的本性,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不能随意创造和消灭客观事物的联系。
②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普遍性可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世界上一切事物、现象、过程都与周围其他事物、现象、过程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联系无处不在;任何事物、现象、过程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③联系的多样性。不同的物质运动领域,不同的具体事物之间有不同的联系,而事物在不同的条件下又有不同的联系,联系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因而联系具有多样性。
二、世界的永恒发展
世界本身就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发展,事物总是处在运动、变化、发展之中。
①发展的实质。发展是指事物的上升的、前进的运动或变化的过程,是更为深刻的范畴。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②新事物。整个世界是一个永恒发展的过程,新事物不断产生,旧事物不断灭亡。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方向,具有远大前途,它在旧事物基础上产生,抛弃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腐朽的和不合理的因素,继承了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并形成了旧事物所不具有的新内容,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所以新事物最终会战胜旧事物。
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基本规律辩证关系方法论质量互变规律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1)坚持适度原则。
(2)重视量的积累。
(3)不失时机地促成事物的飞跃对立统一规
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即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中包含普遍性;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同一性中包含着斗争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处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处从属地位,起次要作用;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内因与外因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矛盾(1)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2)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两点论”,即既要看到矛盾统一的一面,又要看到矛盾对立的一面;“重点论”即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3)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4)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反对“一刀切”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事物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过程,是事物完善自己、发展自己的过程(1)坚持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反对循环论和形而上学。
(2)正确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问题0四、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它们用不同的方式观察世界。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区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试金石。
①在联系问题上的对立。辩证法用联系的、全面的观点看世界;形而上学则用孤立的、片面的观点看世界。
②在发展问题上的对立。辩证法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世界;形而上学则用静止不变的观点看世界。
③在矛盾观方面的对立。辩证法认为世界充满矛盾,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形而上学则根本否认客观事物存在矛盾,认为事物的运动变化只是外力推动的结果。
五、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一)原因和结果
原因和结果是揭示客观世界中普遍联系着的事物先后相继、彼此制约的一对范畴。
原因和结果辩证关系的原理,对于指导人们的认识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①承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是进行科学研究、获得科学认识的前提。
②正确地把握因果关系,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条件。
③正确地把握因果关系,能增强工作中的预见性。
(二)必然性和偶然性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客观事物发生、发展与灭亡的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是因果联系的进一步深化。必然性与偶然性是对立统一的。
1.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的
必然性和偶然性作为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两种不同的趋势,对于事物的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偶然性则产生于事物发展中非根本的、次要的以及外在的矛盾;必然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偶然性则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从属地位;必然性代表着事物发展的趋势,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前途和方向,偶然性则只对事物发展起着促进和延缓的作用;必然性是比较确定的、持久的,而偶然性则是不确定的、暂时的。二者所表现出来的两种对立趋势的界限是确定的。
2.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统一的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表现在它们之间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①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没有脱离偶然性的纯粹必然性。必然性不是孤立存在的,它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所以,任何一个事物发展的必然过程都是通过许多偶然形式实现的,不通过偶然性而表现出来的纯粹必然性是不存在的。
②偶然性体现并受制于必然性,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的偶然性。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凡存在偶然性的地方,其背后总是隐藏着必然性。任何偶然性都不能完全地、绝对地摆脱必然性的支配和制约。
③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由于事物的范围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区分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偶然性可以转化为必然性,必然性也可以转化为偶然性。
(三)可能性和现实性
可能性和现实性是揭示客观事物由可能向现实转化的一对范畴。可能性和现实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①可能性和现实性是对立的。可能性还不是现实性,现实性也不再是可能性。
②可能性和现实性又是统一的。可能性和现实性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四)内容和形式
①内容和形式是揭示事物内在要素与它们的外部表现形态之间关系的一对范畴。
②内容和形式是对立统一的。内容和形式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
(五)本质和现象
①本质和现象是揭示事物内部联系和外部表现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范畴。
②本质和现象是对立的。现象表示本质,本质表示现象,二者存在原则的界限,不能混同。本质和现象的区别主要在于:现象外露于事物的表面,本质深藏于事物的内部;现象是多变的、易逝的,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的;现象丰富、具体,本质则单纯、深刻。
③本质和现象又是统一的。任何事物都有本质和现象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现象不能脱离本质,本质是现象的根据;本质也不能脱离现象,本质总是现象的本质。
割裂本质和现象的辩证统一,就会犯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错误。
考点4认识和实践
一、认识的基础、本质
(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1.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不仅在世界观上是根本对立的,而且在认识论上也是根本对立的。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反映论,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是先验论,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认识路线。
2.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在认识论上,存在着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根本对立。这是由于对物质和意识有无同一性的不同回答而产生的。可知论肯定物质和意识具有同一性,主张世界是可知的,人类能够正确认识外部世界。在哲学史上,大多数哲学家,包括唯物主义和一些彻底的唯心主义者,都主张可知论。不可知论否认物质和意识的同一性,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或不可完全认识的。
3.坚持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反对直观的被动的反映论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都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可知论,但它们有原则上的区别: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并作为全部认识论的基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揭示出认识是一个矛盾的辩证发展过程。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为了正确理解认识的基础和来源,必须首先考察人类的实践活动。
1.实践的含义及要素
实践是指人类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物质活动。所以,实践既是人的活动,又是物质性活动,前者体现了主体性原则,后者体现了客观性原则。
实践的要素包括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客体和实践的手段。①实践的主体是指从事着实践活动的人。②实践的客体是指进入实践领域、为主体活动所指向的客观事物,是主体活动对象的总和。③实践的手段则是指把实践主体和客体现实地联结起来的各种工具系统及其操作、控制的程序和方法。
2.实践的基本特征和形式
实践的基本特征有:客观现实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实践的形式有:生产实践;处理人与人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
3.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整个人类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其主要表现有: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4.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者认为,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集中地表现为它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认识按其性质有正确和错误的区别,由于认识的性质不同,它的作用也就不同:①正确的认识对实践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认识可以使人掌握客观规律以指导人的活动;认识可以使人的实践具有计划性;认识可以调节人的生活行为;认识可以使经验上升为理论,可以使人实现对自己的认识。②错误的认识对实践则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妨碍人们去积极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如若把错误认识变为行动,就会造成实际的危害。
(三)认识的本质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表现在两个方面:认识活动是一种主体与客体间的反映和被反映关系;认识是摹写、选择、建构和创造的统一。
二、认识的辩证过程
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能动飞跃,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反复,无限发展的过程。
(一)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
在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人们对事物的各个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感性认识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其特点是直接性和形象性。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其特点是间接性和抽象性。
实现这一飞跃需要具备两个条件:①掌握十分丰富而真实可靠的感性材料;②对感性材料进行科学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概念和理论系统。
(二)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
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将主体的理性认识付诸实践,在新的实践基础上既检验已取得的理性认识,又开始高一级的感性认识阶段,是意义更重大的飞跃。
(三)认识发展的总规律
人类对事物,特别是复杂事物的认识,仅靠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到实践是远远不能完成的,它往往需要经过多次反复,经过若干个周期,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一种真理性的认识,往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达到。这就是认识发展的基本规律,它充分体现了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三、认识的真理性
(一)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是标志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是客观的,因为真理中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并且可以通过客观的标准——社会实践来检验。由于真理的客观性,真理也被称为客观真理。坚持真理的客观性,也就是在真理观上坚持了唯物主义。多元真理论、实用主义真理观在真理问题上都是主观真理论,应在真理问题上批判主观真理论。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1.真理的绝对性
①真理发展过程中本性的不变性。主观和客观的符合这个本性不会因为真理的发展而改变,这就是真理的绝对性或不变性。
②真理内容的完全正确性。
2.真理的相对性
①真理发展过程中内容的可变性。
②真理发展过程中内容的不完全正确性。
3.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相互依存和渗透,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通过相对真理来实现;无数个相对真理构成了绝对真理,相对真理中包含着绝对真理;人类的认识过程是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
4.真理观上的辩证法
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是真理观上的辩证法。用真理观上的辩证法看待马克思主义真理,科学的态度应当是既坚持又发展。马克思主义真理具有绝对性,我们必须坚持它;马克思主义真理又是相对的,我们应当与时俱进,发展马克思主义。
(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真理的本性就在于它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头脑中的正确反映,是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认识。认识没有直接现实性,自身不能证明自身。客观实际本身不能回答主观认识是否同自身相符合的问题。
考点5社会规律和人的活动
一、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这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表现。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其本质是社会生活的生产与再生产,即社会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还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社会意识是指人们的社会精神生活过程,主要包括社会心理和各种社会意识形态。
马克思、恩格斯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从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出发,深刻地揭示了人们思想动机的物质根源和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得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结论,并进一步阐明了社会意识的本质及其对社会存在的能动作用,从而科学地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
二、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是指一定社会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气候、土地、河流、湖泊、山脉、矿藏以及动植物资源等。
1.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之一
①地理环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前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场所。
②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和生产建设的资源。
③地理环境是影响社会性质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2.地理环境对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作用
①地理环境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
②地理环境只有通过生产过程或生产方式才能对人类历史发生作用。
③地理环境的作用受社会因素的制约,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制约。
(二)人口因素
人口因素是指构成一定社会的从事生产和自我生产的人们的总和,包括人口的数量、质量、结构和地理分布等。
1.人口因素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
①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前提。
②人口状况能够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2.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①人口因素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不能决定社会的更替。
②人口因素只有通过物质生产才能对社会发展产生影响。
三、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为了生存和发展谋取物质资料的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①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②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③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四、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和人的活动的自觉能动性
(一)社会发展存在着不以任何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历史的发展不是个别人的意志的产物,而是许多人的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虽然无数的人都参与了历史的活动,但历史的发展绝不是以个别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是由其内在的必然性决定的,即历史按照参与历史活动的无数个别人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合力的方向发展。因此,社会历史的特殊性不仅没有否定历史发展的客观性,而且恰恰是肯定了历史发展的规律性。
(二)社会规律的客观性是通过人民群众的历史活动实现的
社会规律是人的活动的规律,离开了人的活动,就没有社会历史,也就无所谓社会规律。人们创造历史的过程,同时也是社会规律形成的过程。人的活动对历史而言,绝不是可有可无的,恰恰相反,每一个人都不同程度地参与了社会历史活动,每一个人的活动和选择都影响着历史的发展进程。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的活动,说到底是人民群众的历史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民群众的活动体现了历史的客观规律。因此,只有研究人民群众的活动,才能发现历史的规律;只有尊重人民群众的选择,才有可能做到尊重历史的规律。
新都网(http://www.newdu.com)提示:其余部分暂略,详情请查阅图书。
- 最有用的评价:
暂无最有用的评论
- 不促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