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公务员考试用书
- 通用版公务员考试用书
- 公务员考试试题
- 政法干警招录考试用书
- 北京公务员考试用书
- 广东公务员考试用书
- 山东公务员考试用书
- 浙江公务员考试用书
- 江苏公务员考试用书
- 福建公务员考试用书
- 上海公务员考试用书
- 天津公务员考试用书
- 河北公务员考试用书
- 山西公务员考试用书
- 辽宁公务员考试用书
- 吉林公务员考试用书
- 安徽公务员考试用书
- 江西公务员考试用书
- 河南公务员考试用书
- 湖北公务员考试用书
- 湖南公务员考试用书
- 广西公务员考试用书
- 海南公务员考试用书
- 重庆公务员考试用书
- 四川公务员考试用书
- 贵州公务员考试用书
- 云南公务员考试用书
- 西藏公务员考试用书
- 陕西公务员考试用书
- 甘肃公务员考试用书
- 青海公务员考试用书
- 宁夏公务员考试用书
- 新疆公务员考试用书
- 黑龙江公务员考试用书
- 内蒙古公务员考试用书
- 乡镇公务员考试用书
- 法院、检察院考试用书
- 招警考试用书
- 公开遴选公务员考试用书
热销商品
-
商城价:¥15
-
商城价:¥15
-
商城价:¥16
-
商城价:¥16
-
商城价:¥17
-
商城价:¥17
最近浏览过
中公2016年浙江公务员考试用书《申论》专用教材
商品详情
规格参数
相关商品
用户评价
销售记录
购买咨询
主编简介
李永新,中公教育首席研究与辅导专家,毕业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具有深厚的公务员考试核心理论专业背景,对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各级公务员招录考试有着博大精深的研究,极具丰富的公务员考试实战经验。主持并研发了引领公考领域行业标准的深度辅导教材系列和辅导课程、专项突破辅导教材和辅导课程,帮助无数考生成就了梦想,备受考生推崇,是公考辅导领域行业标准的开创者和引领者。
目录
第一篇 考试综述
第一章 申论考试常识(2)
第一节 申论考试大纲(2)
一、申论考试大纲摘要(2)
二、大纲能力解读(3)
第二节 申论试卷构成(4)
一、题本(4)
二、答题纸(6)
三、草稿纸(6)
第二章 浙江考情分析(7)
第一节 申论主题分析(7)
一、申论主题类型(7)
二、申论主题特点(8)
第二节 浙江真题分析(8)
一、归纳概括题(8)
二、综合分析题(9)
三、提出对策题(10)
四、应用文写作题(11)
五、文章论述题(11)
第二篇 答题思维
第一章 申论核心原则(16)
一、一个中心(16)
二、三大原则(17)
三、六个标准(20)
第二章 申论作答流程(24)
第一节 审清题意(24)
一、五大审题要素(24)
二、审题核心方法(25)
三、能力实战提升(27)
第二节 阅读材料(29)
一、四大材料类型(29)
二、阅读材料的方法(31)
三、能力实战提升(32)
第三节 分析要点(36)
一、提炼要点(36)
二、加工要点(39)
三、能力实战提升(46)
第三篇 题型解析
第一章 归纳概括题(54)
第一节 题型概述(54)
一、题型分类(54)
二、作答基本要求(55)
第二节 归纳概括主要内容(57)
一、作答方法(57)
二、经典真题(60)
第三节 归纳概括主要问题(62)
一、作答方法(62)
二、经典真题(64)
第四节 归纳概括部分内容(66)
一、作答方法(66)
二、经典真题(66)
第五节 归纳概括语段(68)
一、拟制标题(68)
二、语句填充(71)
第二章 综合分析题(76)
第一节 题型概述(76)
一、题型分类(76)
二、作答基本要求(77)
第二节 词句阐释(80)
一、词语阐释(80)
二、句子理解(82)
第三节 关系分析(88)
一、作答方法(88)
二、经典真题(89)
第四节 启示分析(92)
一、作答方法(92)
二、经典真题(95)
第五节 评论分析(98)
一、作答方法(98)
二、经典真题(100)
第三章 提出对策题(103)
第一节 题型概述(103)
一、题型分类(103)
二、作答基本要求(104)
第二节 常规型对策题(107)
一、作答方法(107)
二、经典真题(110)
第三节 有特殊限定的对策题(113)
一、作答方法(113)
二、经典真题(113)
第四章 应用文写作题(117)
第一节 题型概述(117)
一、题型分类(117)
二、作答基本要求(117)
第二节 一般性应用文(121)
一、公开信(121)
二、活动方案(127)
三、倡议书(136)
四、宣传稿(141)
五、编者按(147)
六、回帖(151)
第三节 法定公务文书(159)
一、报告(159)
二、通知(166)
三、意见(172)
第五章 文章论述题(178)
第一节 题型概述(178)
一、题型分类(178)
二、作答基本要求(180)
第二节 文章立意(187)
一、核心要求(187)
二、立意方式(189)
第三节 文章论证(192)
一、核心要求(192)
二、论证方法(195)
第四节 标题的写法(203)
一、核心要求(203)
二、拟题技巧(204)
第五节 开头的写法(206)
一、核心要求(206)
二、开头方式(209)
第六节 文章结构(213)
一、分析问题型结构(213)
二、解决问题型结构(215)
三、驳论型结构(217)
四、论证A与B型结构(219)
五、评论型结构(220)
第七节 结尾的写法(222)
一、核心要求(222)
二、结尾方式(223)
第四篇 知识积累
第一章 理论政策解读(228)
第一节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摘要与申论热点预测(228)
第二节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摘要与申论热点预测(232)
第三节 《2015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摘要与申论热点预测(241)
第二章 浙江热点解读(246)
热点预测一 服务型政府(246)
一、热点链接(246)
二、问题(246)
三、对策(246)
四、权威表述(247)
热点预测二 廉洁政府(247)
一、热点链接(247)
二、问题(248)
三、对策(248)
四、权威表述(249)
热点预测三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249)
一、热点链接(249)
二、问题(250)
三、对策(250)
四、权威表述(252)
热点预测四 随迁子女教育问题(252)
一、热点链接(252)
二、问题(252)
三、对策(253)
四、权威表述(253)
热点预测五 社会治理创新(254)
一、热点链接(254)
二、问题(255)
三、对策(255)
四、权威表述(256)
热点预测六 公共服务均等化(256)
一、热点链接(256)
二、问题(257)
三、对策(258)
四、权威表述(259)
热点预测七 文化软实力(259)
一、热点链接(259)
二、问题(260)
三、对策(261)
四、权威表述(263)
热点预测八 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发展(263)
一、热点链接(263)
二、问题(264)
三、对策(265)
四、权威表述(266)
热点预测九 城镇化建设(266)
一、热点链接(266)
二、问题(266)
三、对策(268)
四、权威表述(269)
热点预测十 生态文明建设(270)
一、热点链接(270)
二、问题(270)
三、对策(271)
四、权威表述(272)
第五篇 实战训练
第一章 专项实战训练(274)
专项一 归纳概括题——金融创新与金融稳定主题(274)
专项二 综合分析题——文艺事业发展主题(274)
专项三 提出对策题——“官赖”现象主题(275)
专项四 应用文写作题——儿童保护主题(277)
专项五 文章论述题——安全生产主题(278)
参考答案(279)
第二章 模拟预测试卷(282)
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模拟预测试卷(282)
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291)
2016年中公教育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笔试课程体系(294)
中公教育.全国分校一览表(297)
文摘
第一篇 考试综述
第一节 申论考试大纲
申论是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以下简称“浙江省考”)必考科目之一,它以给定资料为载体,测查考生是否具备从事机关工作的基本能力。对于命题日益严谨化、科学化的浙江省公务员考试来说,申论考试是有章可循的。
一、申论考试大纲摘要
大纲——作为申论考试命题的导向,是考生复习备考的权威依据,考生可依照考试大纲的具体要求制订复习计划,有针对性地备考。
2015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大纲?申论部分摘要
2015年浙江省考大纲规定的申论考试时间依旧保持在150分钟,考试分值为100分,能力要求仍为五大能力。这充分表明,浙江省考的申论题目命制历经摸索已经形成了科学的体系,考生如果想脱颖而出,必须准确了解历年真题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复习。
(一)科学性
浙江省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分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和综合应用能力三科,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为客观性试题,申论为主观性试题,这从根本上决定申论相较行测而言,难度更高。申论是主观性极强的笔试科目,2015年浙江省考申论时间为150分钟,题量三道,需要考生快速思考和作答,考查了考生思维的敏捷性和对材料把握的准确程度。这样更利于提高考试区分度,体现出了浙江省公务员考试命题的科学性。
(二)稳定性
对比2014年和2015年浙江省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大纲,可以发现其中申论部分内容一字未改,这说明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科目经过多年发展,已经趋于稳定和成熟,命题的方向和侧重点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浙江省考大纲明确提出:“申论材料通常涉及某个特定的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要求应考人员能够准确理解材料所反映的问题,全面分析问题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并能在把握材料意图的基础上,概括材料的相关内容,提炼材料的主旨,形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思路或解决方案,并用简洁、准确、流畅的文字表达出来。”材料是能力考查的载体,是考生作答的依据。考生一定要深刻理解和吃透材料,在作答时,要以给定材料为依据,保证答案要点绝大部分源自给定材料,决不能脱离材料自说自话。
建议考生仔细研读近几年浙江省申论考试真题,熟悉命题所选择的领域和问题设置方式,根据总结出的规律有针对性地指导复习。
二、大纲能力解读
“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是能力与素质并重的考试。文案工作所需的五大能力是公务员从事机关工作不可或缺的,考生备考时首先要对这些能力进行深入理解。
(一)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是作答各类题型的基本能力。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应达到如下要求:
第一,准确理解。即能够理解给定资料的内容、含义及各部分的关系。
2015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申论A类第一题要求“阅读‘资料1’中的划线部分,请指出创客令人‘爱也难,不爱更难’的主要原因”,考生只有全面理解资料1的内容,同时准确理解创客的概念、特点和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重要机遇,才能准确概括原因。
第二,二次概括。即在完成对要点的基本概括后,对要点分类归纳,以此来准确领悟命题人设置题目的意图。
依然以2015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申论A类第一题为例,题目要求“阅读‘资料1’中的划线部分”,指出创客令人“爱也难,不爱更难”的主要原因,本题的作答范围是资料1,内容繁杂,包含了“爱也难”和“不爱更难”两方面原因,且要点在资料中并不明显,需要我们首先对资料反映出的原因加以概括,继而根据原因性质分类表述。
(二)综合分析能力
综合分析能力是体现考生逻辑思维的重要能力,主要通过综合分析题进行考查,这种题型灵活多变,作答难度较大。考生应该做到如下两点:
第一,观点明确。即按照题干要求,结合给定资料,准确地提炼观点。某地2015年公务员考试申论题目:“背景材料1提到某知名学者的观点‘这是一个娱乐至死的年代,娱乐扭曲了意义’,请你谈谈对此的看法。”作答第一步就是阐明观点——学者的观点是正确的。
第二,理据结合。理,就是理论和政策,考生需恰当地运用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理论和政策,对给定资料的现象进行分析、推理和判断。据,就是论证说理所要使用的论据。考生在应对综合分析题时,要恰当运用给定资料提供的各种案例、数据,准确做出分析和论证。
(三)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
在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的能力要求中,明确提出要考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考生从复杂资料中抽丝剥茧发现问题,继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包括“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两个方面。
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前提。只有发现问题所在,对问题进行准确界定,提出的对策才能更有针对性,从而提高对策的有效性。考生要善于从事实中发现问题,从观点中概括问题,否则就无从提出解决方案,问题界定不准确,对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就会大打折扣。
解决问题能力应掌握的要求:
第一,角度正确。解决问题时,考生要明确自身立场,一般题干未明确说明时,均应以“政府角度”作答,即思考作为政府工作人员,会如何着手解决问题。如果题干明确限定身份,考生便要按照题干要求转换身份,提出解决方案。
第二,对策具体。申论考试切忌使用对策模板,或提出“假、大、空”一类令阅卷者深恶痛绝的对策,一定要保证对策的具体可行、切合实际。
(四)贯彻执行能力
贯彻执行能力主要通过应用文写作题进行考查,其灵活多变,作答难度较大。考生对其还需加深了解,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根据身份和文种确定内容。首先,身份定位不同,决定了职能范围、可采取措施和语言风格的不同。其次,不同的文种,答案具体内容也不相同。例如,2014年浙江申论A类试卷第二题考查的“短评”与2011年第二题考查的“发言要点”,在作答方法、行文结构上就大不相同。
第二,作答要架构清晰。架构清晰是指作答要有清晰的脉络和合理的逻辑。考生在作答之前要先弄清楚解答的思路,把握材料的主题和思想,统筹安排,然后脉络清晰、逻辑合理地把内容表述出来。例如,2015年国考市级申论第三题要求“写一篇在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稿”,就需要考生从“发言缘由—发言内容—重申主题”三方面按次序作答,否则会被扣去结构分。
(五)文字表达能力
文字表达能力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运用说明、陈述、议论等方式,准确规范、简明畅达地表述思想观点。
文字表达能力最能体现考生的文案工作能力,考生务必重视对该能力的训练。
第一,简洁流畅。由于申论考试有严格的字数要求,考生必须保证用语简洁,这不仅能节省作答字数,也可以向阅卷者展现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语言把控能力。申论文章论述题均会出现“语言畅达”或“语言流畅”的要求,因此考生要恰当组织语言,保证作答语句通畅。
第二,规范生动。规范指考生应避免使用口语、网络用语,而应使用书面语、机关常用语、惯用语,以求达到大纲要求。在规范的基础上,考生应使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名言警句或者典型事例,为作答增添文采。
新都网(http://www.newdu.com)提示:其余部分暂略,详情请查阅图书。
- 最有用的评价:
暂无最有用的评论
- 不促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