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销商品
-
商城价:¥9
-
商城价:¥12
-
商城价:¥12
-
商城价:¥15
-
商城价:¥15
-
商城价:¥19
最近浏览过
华图2015年江西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用书《金融专业知识》专用教材
商品详情
规格参数
相关商品
用户评价
销售记录
购买咨询
主编简介
江西省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专用教材编委会隶属于北京华图宏阳图书有限公司,该编委会属于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编委会分支机构之一,凝聚了多家名校的知名学者及业内著名的培训教师。该编委会由华图教育一线名师及长期从事全国各地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教学工作的专家及学者组成。该编委会致力于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的研究,出版发行符合考生需求的权威教辅图书。其编著的《全国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一本通》《全国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考前必做2000题》等考试辅导用书,为考生提供备考、练习及自测的全方位服务,在全国各地引起了强烈反响,得到了考生的一致认可和推荐。
目录
第一章 货币、信用与利率/ 1
第一节 货币与货币制度/ 1
第二节 信用与信用工具/ 7
第三节 利息和利率/ 13
本章预测题库/ 20
第二章 金融基础知识/ 24
第一节 金融市场概述/ 24
第二节 货币市场/ 26
第三节 资本市场/ 30
第四节 保险市场/ 34
第五节 金融工具/ 38
第六节 风险管理/ 41
本章预测题库/ 46
第三章 金融机构体系/ 50
第一节 金融机构体系概述/ 50
第二节 我国的金融机构体系/ 52
第三节 国际金融机构/ 57
本章预测题库/ 60
第四章 金融资产估值/ 64
第一节 债券价格评估/ 64
第二节 股票价值评估/ 67
本章预测题库/ 71
第五章 货币的供给和需求/ 75
第一节 货币供给/ 75
第二节 货币需求/ 79
第三节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83
第四节 金融创新与货币政策/ 87
本章预测题库/ 96
第六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100
第一节 通货膨胀/ 100
第二节 通货紧缩/ 106
本章预测题库/ 109
第七章 商业银行业务的经营与管理/ 113
第一节 资本金业务经营与管理/ 113
第二节 负债业务经营与管理/ 123
第三节 现金及证券投资业务经营与管理/ 133
第四节 贷款业务经营和管理/ 141
第五节 中间业务经营与管理/ 149
第六节 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及方法/ 155
本章预测题库/ 160
第八章 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 164
第一节 商业银行收入与成本费用管理/ 164
第二节 商业银行财务报表分析与业绩评价/ 168
第三节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 173
本章预测题库/ 180
第九章 经济全球化与金融全球化/ 184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 184
第二节 金融全球化/ 190
本章预测题库/ 198
文摘
第一章 货币、信用与利率
第一节 货币与货币制度
一、货币的含义
马克思认为,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这个定义是建立在金属货币基础之上的。马克思认为纸币是货币金属的代表,是一种价值符号,间接发挥货币的职能。问题是现在流通中的货币已经与贵金属脱离了关系,这一解释就落后了。货币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货币是商品,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交换价值是一种商品与另一种商品的使用价值交换的量的关系。
货币作为一个重要的范畴,可以从现象和本质两个角度来分析。
(一)马克思的货币定义
①本质定义:马克思在分析了货币的起源和本质以后,从本质的角度下了一个定义:货币是能够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三点理由:第一,货币是一种商品,这是商品世界经过千百年进化选择的结果,与其他商品在形式上具有一致性,即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第二,货币具有以自身的使用价值形态表现商品价值的能力,即一般等价物;第三,交换领域之所以接受货币,首先因为货币是一种商品。
②职能定义:马克思从货币的现象入手来分析货币,从而得出货币的职能定义:货币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
现代世界各国流通的主币都是纸币,从造币材料的角度看,货币不是一种商品,因此使用货币的职能定义尤为重要。
(二)西方货币银行学的定义
西方经济学认为,货币是任何一种被普遍接受为交易媒介、支付工具、价值贮藏和计算单位的物品。
二、货币的职能
1.价值尺度
货币在衡量和表现其他一切商品和劳务的价值时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衡量商品的价值就是评价计算商品包含多少社会劳动,而表现商品的价值就是把社会承认的劳动表现为一定数量同质的货币。价值尺度的表现——价格: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即价格是它们在质的方面相同,在量的方面相比。价格标准是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技术规定,即计量单位元、美元等。
2.流通手段
货币的流通手段也称作交易媒介,指货币在交易中充当交易的媒介。由原始的物物直接交换变为以货币为媒介的间接交换。商品流通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货币流通是以货币作为购买手段不断地离开起点,从一个商品所有者手里转到另一个商品的所有者手里的运动。其特点是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可以是代用品,并不一定是价值十足的货币。
3.支付手段
货币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单方面运动时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如清偿债务。支付手段的产生源于商业信用,有两个作用:一是扩大商品流通,可以赊欠;二是节约现金流通,债权、债务可以抵冲。而流通手段只能先卖后买。
4.贮藏手段
货币暂时退出流通领域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时执行价值贮藏功能。贮藏的原因一是存储购买力,二是存储财富。凡是货币,不论是足值的金属货币还是不足值的纸币都具有存储价值的职能,只是前者更多的是存储财富,后者是存储购买力。
5.世界货币
当货币超出国界发挥职能时,这个货币就有了世界货币的地位。在金属货币阶段,执行世界货币的是货币金属块或条,而不是哪国铸币形式或单位。在信用货币制度下,部分国家的货币充当世界货币的职能。一国货币充当世界货币往往有这样三个条件:一国进出口贸易额占世界进出口贸易额的比率很高;该国货币价值比较稳定;该国货币是自由兑换货币。
综上所述,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具有货币质的规定性,贮藏手段和支付手段是货币的派生职能。
三、货币的类型
(一)支付制度的演化
支付制度就是交易的方式。支付制度对货币的影响极大。自货币产生以来,支付制度一直在演变着。与此相应,货币的形式也在变化着。黄金之类的贵金属曾一度作为主要的支付手段,而且是货币的主要形式。后来,诸如钞票和支票之类的纸币资产开始在支付制度中使用,并且被当作货币来看待。
1.以贵金属为基础的支付制度
一种物品要想充当货币,它就必须在商品和劳务的支付中被每个人愿意接受。人们自然地选择了黄金、白银之类的贵金属或者高价值的物品来充当货币,这类货币称为商品货币。仅仅以贵金属为基础的支付制度存在以下问题:这种形式的货币过于沉重,从一地运往另一地十分困难。如果说只能用硬币去购物的话,那么购买房屋之类的大笔交易就得用车辆来运送货币了。
2.纸币的使用
支付制度接下来的发展就是纸币的使用。纸币是具有交易媒介功能的纸片。起初,纸币的流通有以下前提:它可以兑换为硬币或贵金属。后来,在大多数国家中纸币都发展成为不兑现纸币,被政府宣布成为法定偿还货币而不必转换为硬币或贵金属。纸币的优点是携带方便,它比硬币和贵金属都轻得多。但是,只有纸币发行当局具有某种信誉,而且印刷技术发展到足以使伪造极其困难的高级阶段时,纸币才能被接受作为交易媒介。由于纸币的发行成为制度的安排,于是国家便可根据需要来改变纸币的发行量。
3.支票的使用
纸币和贵金属的主要缺点是易被偷窃,而且当交易量很大时,其庞大的体积将使运费十分昂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随着现代银行的发展,支付制度又前进了一步——支票的发明。支票是一种见票即付的票据。支票的使用是提高支付制度效率的一项重大创新。
4.资金调拨电子系统
现代通信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支付制度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人们将会以更先进的方式进行交易:所有的支付都通过电子通信进行,所有处理纸片的工作都会一扫而光。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资金调拨电子系统”,即电子货币的新方向。
(二)货币的分类
随着支付制度的演变,出现了相应的货币形态。货币通常按形态分为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币和存款货币。
1.实物货币
实物货币是指在金属货币出现以前曾经充当过交易媒介的那些特殊商品。例如贝壳、兽角,都曾在不同时期充当过交易媒介的角色。这些特殊商品在充当货币时,基本上保持原来的自然形态。其缺点是携带不便,容易磨损,容易变质。因此,实物货币无法充当理想的交易媒介,不适于作为价值标准和价值储藏手段,从而随着经济的发展被金属货币替代。
2.金属货币
金属货币是指以金属为币材的货币。初期的金属货币以条块形状出现,称为称量货币。近代的金属货币则将金属按一定的成色重量铸成硬币铸币。金属货币币值稳定,能有效地发挥货币的交易媒介、价值标准和价值储藏的职能,因此直至今日,金属货币仍然在流通中。
3.纸币
纸币是以纸张为币材印制的在币面上标明一定面额的货币,分为兑现纸币和不兑现纸币两种。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兑现纸币是持有人可随时向发行银行或政府兑换铸币或金银条块的纸币,其效力与金属货币完全相同,且具有携带便利、避免磨损、节省金银等优点。不兑现纸币是不能兑换成金属或金银条块的纸币,它仅有货币价值而无币材价值。目前,世界各国流通的纸币大都是不兑现纸币。
4.存款货币
存款货币就是活期存款。西方国家的活期存款户可以随时开出支票在市场上流通,充当交易媒介或支付工具。由于支票可以装订成书本形状,因此人们又把支票称为书本货币。又因为存款货币以在银行的活期存款为基础,并根据支票的授受,将银行账户上所记存户的债权加以转移,因此存款货币还称为银行货币。存款货币在现代工商业发达的国家中占有重要地位,大部分交易都是以这种货币完成的。
四、货币制度
所谓货币制度,就是一国以法律或法令形式对货币的发行与流通所作的一系列规定。
(一)货币本位制度
货币本位(Monetary Standard)是一个国家的货币制度所规定的货币基本单位及其价值标准。所谓价值标准,在金属货币时代都是以一定量的贵金属(比如黄金、白银等)来表示的。货币本位的名称,也就取之为表示价值标准的金属名称。一个国家为了建立货币制度,就必须首先对货币本位作出明确规定。
根据货币本位而制定的货币,称为本位货币(Standard Money)。本位货币是一国货币制度中各种货币的基准,一切其他形态的货币都以无限制的兑换方式与本位货币保持固定的平价关系。本位货币具有其他各种货币所不能具备的独有性质:
①具有无限的法偿资格,即法律赋予其强制的流通能力,不论支付额多大,对方都不得拒绝接受。
②是最后的支付手段,即任何交易或债务,只要用本位货币来支付,就算告清,对方无权要求改用其他形态的货币来支付。而其他形态的货币虽然可以与本位货币平价流通,但不是最后的支付手段,对方有权要求兑换成本位货币来完成支付。
一个国家对于它的本位货币的名称及价值标准予以规定,并以本位货币为中心,对其他各种货币与本位货币的平价流通关系作出规定,就形成了这个国家的货币本位制度。近代世界各国采取的货币本位制度各种各样,因时因地而异,但从总体上看可分为两大类:金属本位制和纸币本位制。金属本位制与一定量的某种金属保持等值关系,因而又称为约束本位制。纸币本位制不与任何金属保持等值关系,故又称作自由本位制。
金属本位制又可根据所用金属的不同而分为金本位制、银本位制和两本位制。对于金本位制,根据其可兑换黄金的具体形式,还可以细分为金币本位、金块本位和金汇兑本位三种。银本位制从理论上讲也可有类似于金本位制那样的三种区分,但实际上只有银币本位为各主要国家所采用,因此一般不再细分,而直接指银币本位。两本位制则可根据两种金属货币的相互关系及其地位的比较,分为平行本位、复本位和跛行本位。
(二)金属货币制度
1.银本位制
银本位制是最早的金属货币制度,其基本内容包括:白银为货币材料,银币为本位币,可自由铸造无限法偿,银行券可自由兑换白银,白银可自由输出输入。
2.金本位制
金本位制主要包括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三种形态。金币本位制是典型的金本位制。其基本特点是:金币可以自由铸造无限法偿;辅币和银行券可按其面值自由兑换为金币;黄金可以自由输出输入;货币发行准备金为黄金。金币本位制是一种稳定的货币制度,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金块本位制是不铸造、不流通金币,银行券只能达到一定数量后才能兑换金块的货币制度。金汇兑本位制则是本国货币有含金量,但国内不铸造也不使用金币,流通中只使用银币或银行券,银币或银行券不能在国内兑换黄金,而使用指定国家的外汇才能兑换黄金。金汇兑本位制实际上是一种殖民地性质的货币制度。
3.金银复本位制
金银复本位制是由白银和黄金同时作为货币材料,金银铸币都是本位币,都可以自由铸造无限法偿,自由输出输入,金银铸币之间、金银铸币与货币符号之间都可以自由兑换。金银复本位制分为“平行本位制”和“双本位制”,后者一定条件下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是一种不稳定的货币制度。
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在复本位制度中,当黄金与白银的法定比价与市场比价不一致时,市价比法定价格高的金属货币在流通中的数量会逐渐减少,而市价比法定价格低的金属货币在流通中的数量会不断增加。
(三)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又称不兑现本位制和不兑现的纸币流通制度。它是取消黄金保证、不能兑换黄金的一种货币制度。在这种货币制度下,由于黄金被排除在国内流通之外,因此就失去了自发调节货币流通的作用,如计划不周,货币会因发行过多而贬值,进而导致通货膨胀。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各国实行的货币制度,其特点是:
①流通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主要由现金和银行存款构成,它们都体现某种信用关系。
②现实中的货币都通过金融机构的业务投入到流通中去。与金属货币通过自由铸造进入流通有本质区别。
③国家对信用货币的管理调控成为经济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这种调控主要由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来实现。
新都网(http://www.newdu.com)提示:其余部分暂略,详情请查阅图书。
- 最有用的评价:
暂无最有用的评论
- 不促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