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商城>图书商城>公务员考试用书>河南公务员考试用书

最近浏览过

    华图2014年河南公务员考试用书《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专用教材

      收藏此商品
      • 市 场 价:56.00 商品编号:201404011715261242633437
      • 折 扣 价:¥28.00已优惠¥28.00(5.0折)
      • 人 气:已有 人关注
      • 运  费:根据重量、地区及送货方式收取
      • 作  者:华图教育
        出 版 社:红旗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3年10月
        版  次:2014版
      • 开  本:16
        装  订:平装
      • 适用范围:河南省2014统一考试录用公务员
      很抱歉,本商品已下架,请点击以下按钮查看本商品的最新信息!
      查看河南公务员考试用书最新信息
      • 商品详情

      • 商品参数

      • 相关商品

      • 用户评价

      • 销售记录

      • 购买咨询

      主编简介
          华图教育,创办于2001年9月16日,是集面授培训、图书发行、网络教学于一体,拥有专兼职教师及专业研究员三千多人的综合性教育集团,是国内公认的公职培训行业标准制定者和教育培训标杆企业,是国务院机关事务局后勤干部培训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教育科学出版社等部门的合作单位。
       

      目录
          绪论
              历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介绍及《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命题分析1
                  一、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概况1
                  二、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情分析1
                  三、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命题分析2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高效备考策略5
          模块一  常识判断
              第一章  全景导学8
                  大纲解读8
                  模块考情分析8
              第二章  题型分类精讲10
                  第一节  政治10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1
                      中共党史15
                  第二节  法律17
                  第三节  经济3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32
                      宏观经济政策37
                  第四节  历史文化42
                      历史42
                      文化46
                  第五节  环境国情58
                      环境58
                      国情63
                  第六节  科技68
                      科学理论与科技史68
                      科技与生活72
                      科技进展78
          模块二  言语理解与表达
              第一章  全景导学82
                  大纲解读82
                  模块考情分析83
              第二章  题型分类精讲84
                  第一节  逻辑填空84
                      实词填空84
                      成语填空92
                      虚词填空98
                  第二节  阅读理解104
                      主旨概括104
                      意图判断118
                      标题填入126
                      态度观点128
                      细节理解130
                      词句理解135
                  第三节  语句表达137
                      语句排序137
                      语句填空141
                      下文推断143
          模块三  数量关系
              第一章  全景导学146
                  大纲解读146
                  模块考情分析147
              第二章  题型分类精讲148
                  第一节  数学运算148
                      基础计算问题148
                      约数倍数问题151
                      多位数问题153
                      基本方程问题157
                      不定方程问题161
                      不等式问题164
                      数列问题166
                      溶液问题169
                      工程问题172
                      牛吃草与盈亏问题175
                      平面几何问题178
                      立体几何问题183
                      容斥原理问题186
                      排列组合问题188
                      概率问题192
                      行程问题196
                      费用问题201
                      抽屉原理问题204
                      趣味杂题206
                      统筹推断问题209
                  第二节  数字推理211
                      多级数列211
                      递推数列213
                      幂次数列215
                      分数数列216
                      多重数列217
          模块四  判断推理
              第一章  全景导学219
                  大纲解读219
                  模块考情分析219
              第二章  题型分类精讲220
                  第一节  图形推理220
                      数量规律220
                      位置规律226
                      样式规律228
                      立体折叠和拆分重组234
                  第二节  定义判断236
                      单定义判断237
                      多定义判断242
                  第三节  类比推理246
                      逻辑关系类247
                      词性关系类249
                      三项类比250
                  第四节  逻辑判断252
                      演绎推理类252
                      逻辑运算类261
                      加强削弱类263
                      前提假设型270
                      解释评价型273
                      归纳推导型275
          模块五  资料分析
              第一章  全景导学277
                  大纲解读277
                  模块考情分析278
              第二章  题型分类精讲279
                  第一节  直接读数279
                  第二节  计算289
                  第三节  比较大小301
                  第四节  综合分析311
          附录  2013年全国“两会”要点集萃316
       

      文摘
       

      模块一  常识判断
      第二章  题型分类精讲


          一般情况下,常识判断模块可分为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国情地理、科技等6大题型。由于常识判断所涉及的知识点繁多,考查的内容日益深入,因此本章只列举一些基本知识供应试者参考。鉴于近年常识判断的考查知识大多都是以前的考试中有所涉及的内容,应试者的复习除注重日常积累外,可适当利用模拟试卷和试题题库进行训练,巩固知识点。
      第一节  政治
          题型概述
          公务员考试的政治常识部分一般集中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共党史的考查。其中哲学部分虽然是应试者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但实际考察中侧重于对哲学原理的实际应用和理解,直接考查哲学原理的较少,某些省市考试中还涉及其他西方哲学思想的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考查重点,考查内容形式很少涉及理论性问题,重点考查应试者对我国重大政策、理论演变的了解以及对最新的国家大政方针,如党代会报告、政府工作报告、中央一号文件、五年规划纲要等纲领性文件的了解。对党史的考查常结合其他形式进行考查,例如,诗词、革命歌曲等。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知识技巧
          一唯物论
          唯心主义唯心主义是指主张精神是世界的本原,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哲学
          主观唯心主义:把主观精神(人的感觉、经验、观念、意志、心等)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客观事物以至整个物质世界都是这种主观精神的产物
          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脱离任何个人的精神(理、理念、宇宙精神、绝对观念等)变为独立的存在,并把它作为世界的本原和万物的创造者
          唯物主义唯物主义是指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的哲学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根为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承认世界的物质性,但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解释世界
          辩证唯物主义: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科学世界观
          二辩证法
          (一)辩证法的含义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1)联系是指事物间、现象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2)发展的实质是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发展的规律有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二)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所谓形而上学是指一种对世界的孤立的、片面的、静止的看法,而辩证法则是对世界联系的、发展的看法。由此可见,唯心主义不等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不等于辩证法,它们有不同的判断标准。
          典型真题
          【例1】 (联考2012年下)“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思想,充满着朴素的辩证法智慧。下列体现的哲学思想与这句话相同的是()。
          A.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B.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
          C. “贾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
          D. “富贵而姿势弄权,乃自取灭亡之道”
          【解析】 C。“天下虽安,忘战必危”体现的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辩证法思想,因此要居安思危。“贾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意思是商人旱天购买舟船,天涝购买车辆,等待货有所缺。与题干中的意思相似,体现未雨绸缪,居安思危的逆向思维。故本题选C。
          【例2】 (联考2012年上)下列选项中三国典故与哲学论断对应错误的是()。
          A.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B. 草船借箭——人可以认识并利用规律
          C. 张飞醉酒失徐州,借酒破张郃——矛盾是对立统一的
          D. 望梅止渴——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解析】 D。本题考查哲学常识。“望梅止渴”体现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知识技巧
          一理论要点
          1.道路、理论体系、制度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途径):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行动指南):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根本保障):
          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
          2.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根本问题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十三大(1987年)首次提出。内涵:中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处于初级阶段,100年不动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国情。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五位一体。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每个中国人的力量)。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3.基本要求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以下基本要求:
          (1)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2)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根本任务);
          (3)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由之路);
          (4)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社会公平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
          (5)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根本原则);
          (6)坚持促进社会和谐(本质属性);
          (7)坚持和平发展(必然选择);
          (8)坚持党的领导(领导核心)。
          4.科学发展观
          (1)第一要义——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
          (2)核心——以人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落实五位一体,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4)根本方法——统筹兼顾,统筹改革发展稳定(把不断改善人民的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工作,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5)最鲜明的精神实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三个代表”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小康社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
          小康社会目标:
          经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政治——人民民主不断扩大;
          文化——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
          社会——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生态——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2.提出历程
          (1)“小康”一词最早出自中国古代典籍《礼记》;
          (2)1979年,邓小平提出中国现代化所要达到的是小康状态。他构想了建设小康社会的“三步走”发展战略;
          (3)1997年,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提出“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新任务;
          (4)十六大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5)十八大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3.新的要求
          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要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一○年翻一番。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发挥。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
          ——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社会和谐稳定。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4.具体指标描述
          (1)国内生产总值(GDP):
          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值。不包括环境和生态因素(国内生产总值是地域概念,国民生产总值GNP则是国民概念。国民生产总值中有一部分是本国拥有的生产要素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
          (2)城乡居民人均收入:
          包括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纯收入。2010年,我国GDP总量40.15万亿。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实际可支配收入为19109元,农村居民人均实际纯收入为5919元。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首次对我国中长期提高人民收入水平提出的重大量化目标。
          (3)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产业增加值占GDP5%以上的产业。2010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达到11052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75%。十八大报告提出,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根据国家统计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方案》,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要达到5%。
          (4)单位GDP能耗:
          一次能源供应总量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率,是一个能源利用效率指标。十八大报告提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根据国家统计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方案》,单位GDP能耗低于0.84吨标准煤/万元。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商品化的商品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1992年,邓小平到深圳南方讲话时确立。
          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在宏观调控上,由于公有制为主体,因而国家对市场的调控具有较雄厚的物质基础,又有牢固的政治基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所以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集体利益结合起来,发挥计划与市场两个手段的长处,把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结合起来。
          现代企业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的中心环节。
          典型真题
          【例1】 (联考2013下)下列属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要求的是()。
          A. 作出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部署
          B. 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学习型党组织
          C. 出台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
          D. 开展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的活动
          【解析】 C。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并一致通过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A、B、D三项都是在十八大召开前就已经提出来的,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
          【例2】 (联考2013上)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两个翻番”,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下列关于“两个翻番”表述错误的是()。
          A. 党的十八大首次对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提出了量化目标
          B. 到2020年我国城乡居民每人收入预计都能够实现倍增
          C.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番是GDP翻番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D. 到2020年我国GDP预计将超过2000年GDP的4倍
          【解析】 B。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B项表述错误,“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并不等于“城乡居民每人收入”。
          【例3】 (国考2013)《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建设的投入力度。下列属于政府投入保障政策的是()。
          A. 支持文化企业在海外投资、投标、营销、参展和宣传等活动
          B. 继续完善文化市场的准入政策,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
          C. 文化内容创意生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经营享受税收优惠
          D.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鼓励社会力量提供公共文化产品
          【解析】 D。《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要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促进文化改革发展,其中,“转变投入方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补贴、以奖代补等方式,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属于政府投入保障政策的一部分。A项属于文化贸易促进政策之一。B、C两项属于文化经济政策的内容。故本题答案选D。
          【例4】  (国考2011)我国民族关系中的“三个离不开”是指()。
          A. 少数民族的发展离不开自身的努力,离不开发达地区的帮助,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
          B. 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C. 民族关系的和谐离不开经济发展,离不开民族政策教育,离不开法制建设
          D. 各民族的团结离不开共同繁荣,离不开共同发展,离不开共同进步
          【解析】  B。1981年党中央在讨论和解决新疆民族关系问题时正式提出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的“两个离不开”重要观点。1990年8月,江泽民同志在新疆视察时,在充分肯定“两个离不开”思想的基础上,将其进一步发展完善成“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三个离不开”思想。答案选B。
          【名师点评】  政策中归纳出的带量词的一些内容往往是考试的命题重点,例如“五个坚持”“三个代表”“四项原则”“两个时期”等,都是掌握的重点。

          新都网(http://www.newdu.com)提示:其余部分暂略,详情请查阅图书。

      最有用的评价:

      暂无最有用的评论

      如购买过程中有任何疑问,欢迎向我们咨询

      咨询类型:
      咨询内容:
      不促销
      • 客户服务热线
      • 18513373607
      • 手机:18513373607
      •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六 8:30-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