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公务员考试用书
- 通用版公务员考试用书
- 公务员考试试题
- 政法干警招录考试用书
- 北京公务员考试用书
- 广东公务员考试用书
- 山东公务员考试用书
- 浙江公务员考试用书
- 江苏公务员考试用书
- 福建公务员考试用书
- 上海公务员考试用书
- 天津公务员考试用书
- 河北公务员考试用书
- 山西公务员考试用书
- 辽宁公务员考试用书
- 吉林公务员考试用书
- 安徽公务员考试用书
- 江西公务员考试用书
- 河南公务员考试用书
- 湖北公务员考试用书
- 湖南公务员考试用书
- 广西公务员考试用书
- 海南公务员考试用书
- 重庆公务员考试用书
- 四川公务员考试用书
- 贵州公务员考试用书
- 云南公务员考试用书
- 西藏公务员考试用书
- 陕西公务员考试用书
- 甘肃公务员考试用书
- 青海公务员考试用书
- 宁夏公务员考试用书
- 新疆公务员考试用书
- 黑龙江公务员考试用书
- 内蒙古公务员考试用书
- 乡镇公务员考试用书
- 法院、检察院考试用书
- 招警考试用书
- 公开遴选公务员考试用书
热销商品
-
商城价:¥15
-
商城价:¥15
-
商城价:¥19
-
商城价:¥19
-
商城价:¥20
-
商城价:¥20
最近浏览过
中公2014年江苏公务员考试用书《江苏公务员考试一本通》教材
商品详情
规格参数
相关商品
用户评价
销售记录
购买咨询
主编简介
李永新,中公教育首席研究与辅导专家,毕业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具有深厚的公务员考试核心理论专业背景,对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各级公务员招录考试有着博大精深的研究,极具丰富的公务员考试实战经验。主持并研发了引领公考领域行业标准的深度辅导教材系列和辅导课程、专项突破辅导教材和辅导课程,帮助无数考生成就了梦想,备受考生推崇,是公考辅导领域行业标准的开创者和引领者。
目录
第一篇 总论
江苏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情概况(2)
江苏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情概况(6)
江苏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考情概况(10)
第二篇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第一章 知觉速度与准确性
真题实测(28)
第一节 知觉速度与准确性高频考点精讲(31)
考点一 同符查找(31)
一、两组同符查找(31)
二、多组同符查找(31)
考点二 数字区间定位(32)
考点三 字符替换(32)
第二节 知觉速度与准确性扩展考点精讲(33)
考点一 词表对照(33)
考点二 字符替换核对(34)
一、第一种形式(34)
二、第二种形式(34)
三、第三种形式(35)
考点三 字符区间核对(35)
考点四 数字位置核对(36)
考点五 数字计算核对(36)
第二章 数量关系——数字推理
真题实测(38)
第一节 数字推理技巧集萃(39)
名师导学(39)
技巧一 数项特征分析(40)
一、整除性(40)
二、质合性(40)
三、多次方数表现形式(40)
四、数位特征(40)
技巧二 运算关系分析(41)
一、和、差、倍、比运算关系(41)
二、幂次运算关系(41)
三、组合运算关系(41)
技巧三 整体特征分析(42)
一、数字构成(42)
二、变化趋势(42)
三、结构特征(42)
第二节 数字推理题型精讲(44)
题型一 数列形式数字推理(44)
名师导学(44)
考点一 等差数列及其变式(45)
考点二 等比数列及其变式(46)
考点三 和数列及其变式(47)
考点四 积数列及其变式(47)
考点五 多次方数列及其变式(48)
考点六 分式数列(50)
考点七 组合数列(51)
一、间隔组合数列(51)
二、分组组合数列(52)
三、数位组合数列(52)
考点八 创新数列(52)
题型二 图形形式数字推理(55)
名师导学(55)
考点一 三角形式数字推理(55)
考点二 圆圈形式数字推理(56)
考点三 表格形式数字推理(57)
第三章 数量关系——数学运算
真题实测(59)
第一节 数学运算技巧集萃(61)
名师导学(61)
技巧一 代入排除法(61)
技巧二 特殊值法(62)
技巧三 方程法(63)
技巧四 图解法(64)
技巧五 归纳法(65)
技巧六 逆推法(65)
第二节 数学运算常考题型精讲(66)
题型一 基础知识应用题(66)
名师导学(66)
考点一 计算问题(67)
一、算式求值(67)
二、整除(68)
三、同余与剩余(69)
四、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70)
五、数列(71)
六、不等式(72)
考点二 几何问题(73)
一、常用几何公式(73)
二、常用几何性质与定理(74)
三、平面解析几何(76)
考点三 和差倍比问题(77)
题型二 三量问题(78)
名师导学(78)
考点一 行程问题(79)
一、基础行程问题(79)
二、多次相遇问题(80)
三、其他行程问题(80)
考点二 利润问题(81)
考点三 工程问题(82)
考点四 浓度问题(83)
题型三 组合问题(84)
名师导学(84)
考点一 排列组合问题(85)
一、排列组合问题基本原理(85)
二、排列组合问题基本概念(85)
三、排列组合问题解题方法(86)
四、错位重排问题(87)
考点二 概率问题(88)
考点三 容斥问题(89)
考点四 抽屉问题(90)
第三节 数学运算其他题型精讲(91)
名师导学(91)
考点一 时钟问题(92)
一、钟面问题(92)
二、坏钟问题(92)
考点二 推理问题(92)
考点三 年龄问题(93)
考点四 日期问题(94)
考点五 方阵问题(94)
考点六 植树问题(95)
考点七 鸡兔同笼问题(96)
考点八 牛吃草问题(97)
第四章 判断推理——图形推理
真题实测(98)
第一节 图形推理技巧集萃(100)
名师导学(100)
技巧一 特征分析法(100)
一、特征图形分析(101)
二、特征元素分析(101)
技巧二 求同分析法(101)
一、特征属性求同(102)
二、构成元素求同(102)
技巧三 对比分析法(103)
一、对比寻找细微差异(103)
二、对比寻找转化方式(104)
技巧四 位置分析法(104)
一、组合图形的相对位置(104)
二、同一图形的位置变化(105)
第二节 图形推理题型精讲(106)
题型一 组合型图形推理(106)
名师导学(106)
考点一 图形叠加(106)
考点二 图形组合(107)
题型二 位置型图形推理(109)
名师导学(109)
考点一 图形移动(110)
考点二 图形旋转(110)
考点三 图形翻转(111)
题型三 空间型图形推理(112)
名师导学(112)
考点一 平面与立体的转化(112)
一、对三维空间的认识——区分相邻面与相对面(112)
二、线条类的“折纸盒”问题——标点法(112)
三、图形类的“折纸盒”问题——小图形的相关性(113)
考点二 立体图形与其三视图(113)
题型四 数量型图形推理(115)
名师导学(115)
考点一 线条数与笔画数(116)
考点二 封闭区域数(117)
考点三 点的个数(118)
考点四 角的个数(119)
考点五 特殊元素的个数(119)
考点六 图形部分数(120)
考点七 图形种类数(121)
考点八 数量换算(121)
题型五 特征型图形推理(123)
名师导学(123)
考点一 对称性(124)
考点二 直曲性(125)
考点三 封闭与开放性(125)
考点四 结构特征(125)
考点五 构成特征(126)
考点六 一笔画特征(127)
第五章 判断推理——逻辑判断
真题实测(128)
第一节 逻辑判断技巧集萃(131)
名师导学(131)
技巧一 找突破口法(131)
一、与确定条件有关的条件(132)
二、反复提及的条件(132)
三、唯一条件(133)
技巧二 假设法(133)
一、选项假设法(133)
二、题干假设法(134)
技巧三 排除法(134)
技巧四 排序法(135)
技巧五 图表法(135)
一、列表法(136)
二、画图法(136)
技巧六 计算法(137)
第二节 逻辑判断题型精讲(138)
题型一 可能性推理(138)
名师导学(138)
考点一 削弱型题目(139)
一、削弱型题目题型特点(139)
二、削弱型题目的解题步骤(140)
三、削弱型题目解题方法(140)
(一)削弱论点(140)
(二)削弱论据(142)
(三)削弱论证关系(143)
(四)削弱因果联系(143)
(五)削弱程度的比较(144)
(六)不能削弱型(145)
考点二 加强型题目(146)
一、加强型题目题型特点(146)
二、加强型题目解题方法(146)
(一)加强论点(147)
(二)加强论据(147)
(三)加强论证关系(148)
考点三 前提型题目(150)
一、前提型题目题型特点(150)
二、前提型题目的解题步骤(150)
三、前提型题目解题方法(151)
(一)建立联系(151)
(二)排除他因(151)
(三)推论可行(152)
考点四 解释型题目(153)
一、解释型题目题型特点(153)
二、解释型题目的解题步骤(153)
三、解释型题目解题方法(153)
考点五 评价型题目(154)
一、评价型题目题型特点(154)
二、评价型题目的解题步骤(154)
三、评价型题目考查方式(155)
(一)常规评价(155)
(二)找争论的焦点(156)
(三)直接评价论证方法(156)
(四)寻找相似的逻辑结构(157)
考点六 结论型题目(158)
一、结论型题目题型特点(158)
二、结论型题目的解题步骤(158)
三、结论型题目解题方法(158)
(一)对题干信息的理解(158)
(二)需要归纳题干论点(159)
题型二 必然性推理(160)
名师导学(160)
考点一 直言命题(160)
一、直言命题基础知识(161)
(一)概念间关系(161)
(二)直言命题的分类(161)
(三)直言命题的真假关系(161)
(四)直言命题的变形推理(161)
(五)直言命题的对当关系(162)
(六)三段论推理(163)
(七)直言模态命题(163)
二、直言命题题型精讲(163)
(一)直言命题一句推论型(163)
(二)直言命题多句推论型(164)
(三)三段论补充前提型(165)
(四)直言命题未知真假型(166)
考点二 复言命题(167)
一、复言命题基础知识(167)
(一)复言命题定义(167)
(二)复言命题的基本推理规则(169)
(三)复言命题的复杂推理(170)
二、复言命题题型精讲(171)
(一)复言命题一句推论型(171)
(二)复言命题多句推论型(172)
(三)复言命题补充前提型(173)
(四)复言命题未知真假型(174)
题型三 智力推理(175)
名师导学(175)
考点一 真假型(175)
考点二 排序型(176)
考点三 匹配型(177)
考点四 数学型(178)
考点五 其他型(178)
第六章 判断推理——定义判断
真题实测(179)
第一节 定义判断技巧集萃(181)
名师导学(181)
技巧一 提取要点法(181)
一、定义要点的分类(181)
(一)主体(182)
(二)客体(182)
(三)目的(183)
(四)原因(183)
(五)条件(184)
(六)方式、方法或手段(184)
(七)结果(185)
二、提取要点法的应用(186)
技巧二 关键信息归纳法(186)
一、定义的关键信息(186)
二、关键信息归纳法的应用(187)
第二节 定义判断题型精讲(188)
名师导学(188)
考点一 传统对应型(188)
考点二 升级筛选型(190)
第七章 判断推理——类比推理
真题实测(192)
第一节 类比推理技巧集萃(193)
名师导学(193)
技巧一 遣词造句法(193)
一、遣词造句法之遣词(193)
二、遣词造句法之造句(194)
技巧二 横纵对比法(194)
第二节 解题必备核心知识(195)
名师导学(195)
考点一 概念间关系(196)
考点二 近反义关系(197)
考点三 描述关系(197)
考点四 条件关系(198)
考点五 语法关系(199)
第三节 类比推理题型精讲(200)
名师导学(200)
题型一 传统型(200)
一、基本概念(200)
(一)两词型(200)
(二)三词型(200)
二、解题思路(201)
(一)一种横向逻辑关系作答(201)
(二)多种横向逻辑关系共同作答(201)
(三)一种纵向逻辑关系作答(201)
(四)横纵(或纵横)逻辑关系联合作答(202)
题型二 对当型(202)
第八章 言语理解与表达
真题实测(204)
第一节 言语理解与表达技巧集萃(207)
名师导学(207)
技巧一 对应分析法(207)
一、解释关系(208)
二、并列关系(208)
三、顺承关系(208)
四、递进关系(209)
五、转折关系(209)
技巧二 关键信息识别法(209)
一、关键词(209)
(一)高频词:确定文段论述主题、重点(209)
(二)表示某一特定含义的概念:确定文段落脚点(210)
(三)提示文段重点或结构的词:指示重点、区分层次(210)
二、关键句(211)
三、关键暗示信息(212)
(一)修辞手法(212)
(二)标点符号(212)
(三)数字信息(212)
第二节 言语理解与表达题型精讲(213)
题型一 选词填空(213)
名师导学(213)
考点一 实词填空(214)
一、词语的理性义(214)
(一)词义的侧重点(214)
(二)词义所指的范围(214)
(三)词义的轻重程度(214)
二、词语的色彩义(215)
(一)词语的感情色彩(215)
(二)词语的语体色彩(215)
(三)词语的形象色彩(216)
三、词语搭配(216)
(一)习惯搭配(216)
(二)常考专业术语(217)
四、词义辨析方法(220)
(一)语素分析法(220)
(二)语法判定法(221)
考点二 成语填空(222)
一、理解成语含义(222)
(一)望文生义(222)
(二)断词取义(223)
(三)忽视多义(223)
(四)形近、音近混淆(224)
二、判断成语恰当的角度(225)
(一)从适用对象角度判断(225)
(二)从程度轻重角度判断(225)
(三)从侧重点角度判断(226)
(四)从感情色彩角度判断(226)
(五)从语法角度判断(227)
(六)从语义重复角度判断(227)
考点三 关联词填空(228)
一、并列关系(228)
二、承接关系(229)
三、递进关系(229)
四、选择关系(229)
五、转折关系(229)
六、假设关系(229)
七、条件关系(230)
八、因果关系(230)
题型二 片段阅读(231)
名师导学(231)
考点一 主旨观点型题目(231)
一、题型特点(232)
(一)材料特点(232)
(二)提问方式特点(232)
(三)正确答案特点(232)
二、解题技巧(233)
(一)特定字眼(233)
(二)论述对象(234)
(三)论证方法(235)
(四)感情倾向(237)
考点二 细节理解型题目(238)
一、无中生有(238)
二、颠倒黑白(239)
三、偷换概念(239)
四、以偏概全(240)
五、混淆时态(240)
六、逻辑混乱(241)
七、推断错误(242)
考点三 词句理解型题目(243)
一、题型特点(243)
二、解题技巧(243)
考点四 推断下文型题目(246)
一、题型特点(246)
二、解题技巧(246)
(一)关注尾句(246)
(二)锁定材料结构(247)
(三)排除三种信息:前文信息、本文信息、无关信息(248)
题型三 文章阅读(249)
考点一 文章阅读题目的考查内容(250)
一、对文章中词语的考查(250)
二、对文章中句子的考查(250)
三、对文章中细节的考查(250)
四、对文章主旨的考查(250)
五、对文章隐含信息进行推断的考查(250)
考点二 文章阅读题目的三种通用解题法(250)
一、筛选法(250)
二、比较法(251)
三、排除法(251)
第九章 资料分析
真题实测(253)
第一节 资料分析考点精讲(256)
名师导学(256)
考点一 增长问题(257)
一、增长率问题(257)
(一)同比增长率(257)
(二)环比增长率(257)
(三)年均增长率(258)
二、增长量问题(259)
(一)同比增长量(259)
(二)环比增长量(260)
(三)年均增长量(260)
考点二 百分数、百分点问题(261)
一、“降低(增加)了a%”和“降低(增加)为a%”(261)
二、区分“占”、“超”、“为”、“比”(262)
三、拉动……增长……百分点(262)
考点三 比重问题(263)
一、比重(263)
二、比重与增长(263)
(一)比重的变化幅度(263)
(二)部分增加量(264)
考点四 倍数、翻番问题(265)
一、倍数问题(265)
(一)倍数与增长率(265)
(二)倍数与增长量(265)
二、翻番问题(265)
考点五 平均数、中位数问题(266)
一、平均数(266)
(一)平均数(266)
(二)加权平均数(267)
二、中位数(267)
考点六 进出口额问题(267)
一、进出口额(267)
二、贸易顺/逆差(268)
(一)贸易顺差(268)
(二)贸易逆差(268)
考点七 指数问题(268)
考点八 利率问题(269)
考点九 汇率问题(270)
第二节 资料分析技巧集萃(271)
名师导学(271)
技巧一 尾数法(272)
一、加法运算尾数位数规则(272)
二、减法运算尾数位数规则(272)
三、乘法运算尾数位数规则(272)
技巧二 首数法(272)
一、加法运算中的首数位数规则(272)
二、减法运算中的首数位数规则(273)
三、除法运算中的首数位数规则(273)
技巧三 有效数字法(274)
一、乘法运算进舍位原则(274)
二、除法运算进舍位原则(274)
技巧四 特征数字法(274)
一、尾数为5、25、125的分数转化(274)
二、小数与真分数的近似转化(275)
三、小数与无理数的转化(275)
技巧五 乘除法转化法(276)
一、a=b/(1+x)≈b?(1-x)(276)
二、a=b/(1-x)≈b?(1+x)(276)
技巧六 范围限定法(277)
一、加法/乘法运算(277)
二、减法运算(277)
三、除法运算(277)
技巧七 运算拆分法(278)
一、乘法运算拆分原则(278)
二、除法运算拆分原则(278)
技巧八 分子分母比较法(279)
一、化成分子相同比较(279)
二、化成分母相同比较(通分)(279)
技巧九 分子分母差额法(280)
一、分子分母差额法模型(280)
二、两个分数大小的比较(281)
三、分子分母差额法在乘法中的应用(281)
技巧十 常见算式处理技巧(282)
一、a/b型(282)
二、a/(1+x%)型(283)
三、a/(1+x%)×y%型(284)
四、a/b×(1+y%)/(1+x%)型(284)
五、b×x%型(285)
第三篇 公共基础知识
第一章 法律基础
第一节 法理学(288)
法的概念(288)
法的本质(288)
法的特征(288)
法律关系(288)
法律效力(289)
法律责任(290)
第二节 宪法(291)
宪法的基本原则(291)
国家性质(291)
我国的行政区域划分(292)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292)
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293)
中央国家机关(295)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301)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01)
第三节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302)
总论(302)
行政处罚(302)
行政强制(304)
行政许可(304)
行政复议(305)
治安管理处罚法(307)
行政诉讼法(308)
国家赔偿(312)
第四节 公务员法(315)
公务员的概述(315)
公务员的素质保障制度(315)
公务员的激励制度(316)
公务员的监控制度(318)
公务员的权利保障制度(320)
第五节 刑法(321)
刑法的基本原则(321)
犯罪和犯罪构成(321)
排除犯罪性的行为(323)
未完成罪(323)
共同犯罪(324)
刑罚(325)
刑罚裁量与执行(325)
刑法各论(327)
第六节 民法(328)
民法总论(328)
合同法(331)
物权法(335)
婚姻法(339)
继承法(341)
第七节 商法(343)
公司法概论(343)
公司的一般规定(343)
有限责任公司(344)
股份有限公司(345)
合伙企业法(346)
第八节 经济法(348)
反不正当竞争法(348)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349)
产品质量法(349)
个人所得税法(350)
企业所得税法(351)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一节 辩证唯物论(353)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353)
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353)
第二节 唯物辩证法(354)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354)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356)
第三节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357)
认识的本质和过程(357)
真理(358)
第四节 历史唯物主义(360)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360)
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发展动力(361)
人的本质和价值(362)
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362)
个人和群众的关系(364)
第三章 毛泽东思想概论
第一节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366)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和科学体系(366)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条件及其历史地位(366)
毛泽东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367)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368)
近代中国国情(368)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369)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369)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370)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370)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理论(371)
第四节 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372)
社会主义若干重大理论问题的探索成果(372)
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政策(372)
第五节 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373)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373)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毛泽东思想(374)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一节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375)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37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问题(376)
第二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37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377)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378)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科学内涵(379)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指导意义(379)
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379)
坚持科学发展(380)
坚持和谐发展(382)
第五章 当代中国的政府与政治
第一节 当代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385)
第二节 公共行政概述(386)
公共行政学(386)
行政管理的职能(386)
行政组织(387)
行政运作(388)
行政监督(390)
依法行政(393)
第三节 公共政策(394)
公共政策概述(394)
公共政策的过程(395)
第四节 公共服务(396)
公共服务概述(396)
中国主要公共服务领域改革趋势(396)
第六章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
第一节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398)
概述(398)
主要内容(398)
社会转型时期新理念(399)
第二节 公务员职业道德的功能(399)
第三节 公务员行为规范(400)
涵义和特征(400)
基本原则和要求(400)
基本内容(401)
第七章 文学常识
第一节 中国古代文学(403)
先秦文学(403)
两汉文学(404)
魏晋南北朝文学(404)
唐代文学(404)
宋代文学(405)
元代文学(405)
明清文学(405)
第二节 中国现代及当代文学(406)
中国现代文学(406)
中国当代文学(406)
第三节 外国文学(406)
史前神话(406)
希腊罗马时代(406)
中世纪文学(407)
文艺复兴(407)
古典主义(407)
启蒙主义(407)
浪漫主义(407)
19世纪欧美批判现实主义(407)
第八章 公文写作与处理
第一节 公文基础知识(408)
公文的概念和特点(408)
公文的格式(410)
公文的行文规定(414)
第二节 常用法定公文写作(417)
决定 通知(417)
公告 通告(419)
报告 请示 批复(421)
通报 函(423)
第三节 公文处理(425)
公文拟制(425)
公文办理(426)
公文管理(427)
第九章 经济知识
第一节 经济学概述(429)
经济学及其研究方法(429)
市场经济(42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430)
第二节 微观经济(431)
市场竞争(431)
现代企业制度(431)
收入分配(432)
第三节 宏观经济(432)
发展经济学(432)
财政与税收(433)
货币与金融工具(434)
金融市场(435)
中央银行(435)
货币政策(435)
第四节 国际经济学(436)
开放经济(436)
国际贸易(436)
国际金融(437)
第十章 科技知识
第一节 科学技术概述(438)
科学和技术(438)
科学技术史(439)
第二节 科学创新(441)
技术创新(441)
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441)
第三节 当代科学技术(442)
通信技术(442)
计算机技术(442)
生物技术(443)
新材料技术(443)
航空航天技术(444)
激光技术(444)
能源技术(445)
第十一章 历史知识
第一节 中国近代史(448)
鸦片战争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448)
太平天国运动(449)
洋务运动与中国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449)
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和传播(450)
列强侵华势力的扩张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450)
改良思潮与戊戌变法(451)
清末新政(452)
辛亥革命与清王朝的覆灭(453)
第二节 中国现当代史(454)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454)
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大革命失败(454)
中国共产党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探索(455)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以及抗战全面胜利(455)
重庆谈判与解放战争(456)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社会改造(457)
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进程(458)
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发展(459)
第三节 世界现代史(460)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向社会主义过渡(460)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461)
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461)
第二次世界大战(462)
美苏争霸、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463)
世界多极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464)
第十二章 时政专题
第一节 十八大报告(要点)(465)
第二节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要点)(472)
第三节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点)(475)
第四节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要点)(477)
第四篇 申论
第一章 归纳概括题
解答能力测评(480)
第一节 题型概述(481)
一、题型分类(481)
(一)归纳概括主要内容(481)
(二)归纳概括主要问题(482)
(三)归纳概括部分内容(482)
二、作答基本要求(483)
(一)全面(483)
(二)准确(483)
(三)客观(483)
(四)简洁(484)
第二节 归纳概括主要内容(484)
一、作答方法(484)
(一)何为主要内容(484)
(二)作答基本框架(486)
二、真题精解(487)
第三节 归纳概括主要问题(494)
一、作答方法(494)
(一)主要问题与主要内容的区别(494)
(二)作答基本框架(494)
二、真题精解(495)
第四节 归纳概括部分内容(498)
一、作答方法(498)
二、真题精解(498)
第二章 综合分析题
解答能力测评(500)
第一节 题型概述(501)
一、题型分类(501)
(一)词句阐释(501)
(二)关系分析(502)
(三)评论分析(502)
(四)启示分析(502)
二、作答基本要求(503)
(一)条理清晰(503)
(二)观点明确(503)
(三)分析合理(504)
第二节 词句阐释(505)
一、词语阐释(505)
(一)作答方法(505)
(二)真题精解(505)
二、句子理解(508)
(一)作答方法(508)
(二)真题精解(508)
第三节 关系分析(510)
一、作答方法(510)
(一)常见的关系类型(510)
(二)作答基本框架(510)
二、真题精解(511)
第四节 评论分析(514)
一、作答方法(514)
(一)评论什么(514)
(二)作答基本框架(514)
二、真题精解(515)
第五节 启示分析(520)
一、作答方法(520)
(一)借鉴经验,总结教训(520)
(二)作答基本框架(522)
二、真题精解(522)
第三章 提出对策题
解答能力测评(526)
第一节 题型概述(527)
一、题型分类(527)
(一)直接提出方案的对策题(527)
(二)需要概括问题的对策题(528)
二、作答基本要求(528)
(一)角色意识(528)
(二)有针对性(529)
(三)有可行性(530)
(四)有可操作性(531)
第二节 直接提出方案的对策题(531)
一、作答方法(531)
(一)提出对策的方法(531)
(二)对策的加工(533)
二、真题精解(536)
第三节 需要概括问题的对策题(541)
一、作答方法(541)
(一)何种情况需概括问题(541)
(二)基本作答方法(542)
二、真题精解(543)
第四章 应用文写作题
解答能力测评(545)
第一节 题型概述(546)
一、题型分类(546)
(一)一般性应用文(546)
(二)法定公务文书(547)
二、作答基本要求(547)
(一)内容要求(547)
(二)身份要求(548)
(三)格式要求(548)
(四)语气要求(549)
第二节 一般性应用文(550)
一、公开信(550)
(一)题型概述(550)
(二)作答方法(554)
(三)真题精解(554)
二、倡议书(556)
(一)题型概述(556)
(二)作答方法(559)
(三)真题精解(560)
三、宣传稿(562)
(一)题型概述(562)
(二)作答方法(566)
(三)真题精解(566)
四、编者按(568)
(一)题型概述(568)
(二)作答方法(570)
(三)真题精解(570)
五、导游讲解稿(572)
(一)题型概述(572)
(二)作答方法(573)
(三)真题精解(574)
六、回帖(577)
(一)题型概述(577)
(二)作答方法(579)
(三)真题精解(581)
第三节 法定公务文书(584)
一、报告(584)
(一)题型概述(584)
(二)作答方法(588)
(三)真题精解(588)
二、通知(591)
(一)题型概述(591)
(二)作答方法(593)
(三)真题精解(594)
三、意见(597)
(一)题型概述(597)
(二)作答方法(598)
(三)真题精解(598)
第五章 文章论述题
解答能力测评(603)
第一节 题型概述(605)
一、题型分类(605)
(一)命题作文(605)
(二)自由命题作文(606)
二、作答基本要求(608)
(一)观点明确(608)
(二)联系实际(609)
(三)结构完整(610)
(四)内容充实(612)
(五)思想深刻(612)
(六)视野开阔(613)
(七)语言规范准确(614)
第二节 文章结构(615)
一、分析问题型结构(615)
(一)结构形式(615)
(二)例文精解(616)
二、解决问题型结构(617)
(一)结构形式(617)
(二)例文精解(618)
三、驳论型结构(619)
(一)结构形式(619)
(二)例文精解(619)
四、论证A与B型结构(620)
(一)结构形式(620)
(二)例文精解(621)
五、评论型结构(622)
(一)结构形式(622)
(二)例文精解(622)
第三节 立意和论证(624)
一、核心要求(624)
(一)立意的核心要求(624)
(二)论证的核心要求(625)
二、如何确定论点(626)
(一)主挖申论材料(626)
(二)辅挖作答要求(627)
(三)巧用常用角度(628)
三、如何论证论点(629)
(一)举例论证(629)
(二)对比论证(632)
(三)引用论证(633)
(四)比喻论证(634)
(五)反面论证(635)
第四节 标题的写法(637)
一、核心要求(637)
(一)简明、精炼(637)
(二)体现材料主题(637)
(三)提出总论点(637)
(四)书写要规范(638)
二、拟题技巧(638)
(一)概括资料主题(638)
(二)化用熟语典故(639)
(三)引入新词热语(639)
(四)借用修辞手法(640)
(五)展现前后承接(640)
第五节 开头的写法(640)
一、核心要求(640)
(一)有吸引力(640)
(二)快速切入主题(641)
二、开头方式(642)
(一)紧扣题目式(642)
(二)铺陈开来式(643)
(三)分析论述式(643)
(四)实例导入式(643)
(五)引经据典式(644)
(六)妙用修辞式(645)
第六节 主体段落的写法(646)
一、核心要求(646)
(一)分说总论点(646)
(二)深谈分论点(648)
(三)论证有力(650)
(四)层次分明(651)
二、经典主体段落的写法(652)
(一)对策中心式(652)
(二)对策框架式(654)
(三)评论中心式(656)
(四)评论并举式(658)
第七节 结尾的写法(660)
一、核心要求(660)
(一)完整简洁(660)
(二)言之有物(660)
二、结尾方式(661)
(一)照应总论点(661)
(二)总结分论点(661)
(三)展望号召式(662)
(四)借用名言式(662)
中公教育?2014年江苏省公务员考试笔试课程总表(663)
中公教育?全国分校一览表(666)
文摘
第一篇 总论
江苏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情概况
江苏省公务员考试有着一套属于自己的成熟的考试体系,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复习,我们结合近几年的考试情况,对江苏省的《公共基础知识》真题进行简单的分析,以便大家做好充分的备考,顺利通过笔试。
2011-2013年江苏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的简要分析
■
一、考试特点
从上表可以看出,江苏省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分为A类、B类和C类,其中B类和C类题型题量相同。此外,从2012年开始,A类、B类和C类的题型题量都有变化。但是总的趋势是难度减小,因为难度较大的案例分析题和综合分析题数量减少了。
二、公共基础知识各学科简介
公共基础知识涉及的学科广泛,包括政治、法律、人文、科技、经济等诸多学科,下面我们按学科来简要介绍。
1.政治
政治部分考查的内容涉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政治类知识是对考生基本政治素养的考查,侧重了解考生对政治思想、政治理论和政治信息的掌握。这部分往往结合当前的时事热点、基本国情、当前党和国家的重要会议精神展开考查。
例:党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列入党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最为鲜明的精神实质是( )。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B.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C.科学发展,积极发展,和平发展
D.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解析:此题答案选A。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
2.法律
法律部分考查的内容主要涉及宪法、民法、行政法、刑法、继承法、知识产权法、商法等,
例:20.某公司在转产时以极低的价格抛售库存商品。根据我国法律,该行为属于( )。
A.压价销售行为 B.价格歧视行为
C.正当销售行为 D.排挤竞争对手行为
解析:此题答案选C。《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1条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一)销售鲜活商品;(二)处理有效期限即将到期的商品或者其他积压的商品;(三)季节性降价;(四)因清偿债务、转产、歇业降价销售商品。
3.经济
经济部分考查的内容涉及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等经济学基本理论知识。此外,也包括国家经济政策以及当前国内外经济热点等问题,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经济类知识的考查强调考生对经济学基本知识及一般原理的掌握,并能在识记的基础上理解和运用经济学知识。
例:在某国,同样一杯咖啡对本国顾客的售价是0.5美元,但对别国旅游者的售价是1.2美元。这种情况违背的WTO原则是( )。
A.国民待遇原则 B.知识产权保护原则
C.公平竞争原则 D.特惠制原则
解析:此题答案选A。国民待遇原则是WTO的基本法律原则之一,是指在民事权利方面一个国家给予在其国境内的外国公民和企业与其国内公民、企业同等待遇,而非政治方面的待遇。国民待遇原则是最惠国待遇原则的重要补充。在实现所有世贸组织成员平等待遇基础上,世贸组织成员的商品或服务进入另一成员领土后,也应该享受与该国的商品或服务相同的待遇,这正是世贸组织非歧视贸易原则的重要体现。国民待遇原则严格讲就是外国商品或服务与进口国国内商品或服务处于平等待遇的原则。
4.公文
公文知识主要包括公文基础知识、常用法定公文写作和公文处理等方面。其中,几种常见易混淆的文种间的区别是重点,比如:公告与通告、通知与通报、报告与请示等。
例:关于使用和管理复制、汇编的公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复制、汇编的公文视同原件管理
B.公文的复制件须加盖原发文机关戳记才有效
C.复制、汇编的公文效力不及原件
D.汇编本的密级按照编入公文的最低密级标注
解析:此题答案选A。《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32条明确规定,复制、汇编机密级、秘密级公文,应当符合有关规定并经本机关负责人批准。绝密级公文一般不得复制、汇编,确有工作需要的,应当经发文机关或者其上级机关批准。复制、汇编的公文视同原件管理。A项正确,C项错误。复制件应当加盖复制机关戳记。B项错误。翻印件应当注明翻印的机关名称、日期。汇编本的密级按照编入公文的最高密级标注。D项错误。
5.科技
科技方面主要考查航空航天、新能源、物理知识、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最新科技常识等内容。
例:下列关于城市雾霾天气及其危害的说法,正确的有( )。
A.雾霾的主要组成包括氧化碳、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
B.空气湿度很低时就会发生雾霾天气
C.雾霾天气会影响人体呼吸系统的正常工作
D.雾霾天气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健康杀手”
解析:此题答案选CD。雾霾的主要组成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A项错误。
雾是浮游在空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形成条件要具备较高的水汽饱和因素。出现雾时空气潮湿,空气相对湿度常达100%或接近100%。出现霾时空气则相对干燥,空气相对湿度通常在80%以下。B项错误。
6.人文历史
人文部分侧重考查四书五经、诸子百家、中外文明与文化等知识。历史部分较侧重于近代史,如中共党史,还有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考查。
例:1981年6月27日至29日召开党的第十一届六中全会,是我党历史上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的重大贡献之一是( )。
A.科学评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B.作出了把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的战略决策
C.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D.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纲领
解析:此题答案选A。1981年6月27日,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在北京举行。此次全会之所以能在党的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因为会议审议和通过了一个对党和国家以后历史发展影响深远的决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个决议对建国以来党的重大历史问题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毛泽东的功过是非和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与指导意义作出了总结和评价。
7.语文
语文部分的考查比较单一,主要是考查错别字和语病,对考生的语文基础知识要求较高。
例: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是( )。
A.谬误 踩高跷 愤笔疾书 岌岌可危 B.珍馐 闭门羹 饿殍遍野 各行其事
C.须臾 捅娄子 知足长乐 声名显赫 D.修葺 莫须有 器宇轩昂 风姿绰约
解析:此题答案选D。A项中“愤笔疾书”应为“奋笔疾书”; B项中“各行其事”应为“各行其是”; C项中“知足长乐”应为“知足常乐”。
8.主观题
主观题有论述题和材料处理题,主要是选取一些社会热点,要求考生进行分析,有条理的表述自己的看法。
例:前不久,某市公布的“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积分方案”规定,外来人员子女将以家长的学历、职称打分,按从高分到低分录取。对此,有人指责这一政策具有歧视性。该市某职能部门负责人表示,“本地现在无法满足所有外来人员子女的教育需求,只能先解决我们比较需要的人,在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出台这样的政策是务实的,也是无奈的选择,对该政策的指责实际上是对这一政策的误读”。
请结合上述材料,从政策制定的角度,谈谈对类似“政策误读”现象的看法。(篇幅为250—300字)
参考答案:“政策误读”现象的出现具有情理基础,但从国情来看却有失偏颇。教育公平是民众的神圣权利。从情理上讲,“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积分方案”确实具有歧视性,违背教育公平原则;但从国情来看,城乡二元对立无法在短期内改变,由此造成的教育不公平同样无法在短期内解决,只能逐步深化改革。所以,在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出台这种政策是务实的,也是无奈的选择。之所以会被“误读”,是因为政府部门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没有充分吸取民意,向民众公开解释清楚。因此,要想消除“政策误读”现象,政府部门在制定政策前,要充分听取民众意见和建议;在政策制定后,要充分公开,向民众解释清楚;在政策推行后,要根据实际效果,适时调整完善。
三、备考策略
1.备考要趁早,了解考试内容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若要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必须首先了解考试内容,才能针对性地进行备考。公共基础知识的内容比较多而杂,包括政治、经济、法律、公文、科技、人文、历史等。鉴于考试特点,该科目的复习宗旨是打牢基础,系统有序。
2.备考有针对,把握考试特点
公共基础知识部分主要考查考生的基础知识。物理记忆和理解记忆是复习的关键点。另外,考生还需要对地方特色、人文历史等加以了解。
3.知识与做题齐头并进
复习之前,要读懂大纲,熟悉题型,掌握题目难度和出题技巧。复习时注重记忆,练习时增强反映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考生可以在备考时分阶段学习,合理分配时间,做题与知识复习齐头并进。因为考查的多是基础知识,灵活性有限,不要求过高的解题技巧,关键就是对知识点的记忆要精准;练习是必须的,它的作用首先在于加强记忆、巩固记忆,其次才是提高解题速度和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尤其是考前有针对性地挑选几本权威的资料以及往年的真题,进行模拟练习把握规律,获得解题的敏锐性和临考经验。
4.国家时政、地方时政要格外关心
要做有心人,搜集一年左右的时事新闻,或者在相关网站积累资料,比如人民网、半月刊、人民日报,紧跟党的政策方针,符合时代潮流导向。多了解广播电视新闻,多关心国家大事,对于一些社论,可在复习枯燥时大声朗读,加深记忆。如果能对近一年的时政有所掌握、加深理解,并能对一些问题提出个人观点、看法的话,对于后面的面试环节也将是大有裨益的
新都网(http://www.newdu.com)提示:其余部分暂略,详情请查阅图书。
- 最有用的评价:
暂无最有用的评论
- 不促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