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销商品
-
商城价:¥18
-
商城价:¥18
-
商城价:¥18
-
商城价:¥18
-
商城价:¥23
-
商城价:¥23
最近浏览过
华图2016年四川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用书《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历年真题及华图名师详解》
商品详情
规格参数
相关商品
用户评价
销售记录
购买咨询
主编简介
华图教育,创办于2001年9月16日,是集面授培训、图书发行、网络教学于一体,拥有专兼职教师及专业研究员三千多人的综合性教育集团,是国内公认的公职培训行业标准制定者和教育培训标杆企业,是国务院机关事务局后勤干部培训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教育科学出版社等部门的合作单位。
目录
2015年四川省成都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卷
2014年四川省乐山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卷(精选)
2013年四川省泸州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职业能力倾向测验》 试卷
2013年四川省宜宾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职业能力测验》试卷
2013年四川省资阳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卷
2013年四川省成都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卷
文摘
2015年四川省成都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卷
说明
本测验共有五个部分。各部分不分别计时,但都给出了参考时限,供你参考以分配时间。
请在题本、答题卡上严格按照要求填写好自己的姓名,填涂准考证号。
请仔细阅读以下注意事项:
1.题目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的一律无效。
2.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时,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3.监考老师宣布考试结束时,你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老师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4.在这项测验中,可能有一些试题较难,因此你不要在一道题上思考时间太久,遇到不会答的题目,可先跳过去,如果有时间再去思考;否则,你可能没有时间完成后面的题目。
5.试题答错不倒扣分。
6.特别提醒你注意,填涂答案时一定要认准题号。
7.严禁折叠答题卡!
停!请不要往下翻!听候监考老师的指示;
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本试卷所选真题,均来源于网络或根据考生回忆整理。
第一部分 数量关系
本部分包括两种类型的试题:
一、数字推理,共5题。给你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你仔细观察数列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供选择的选项中选出正确答案。
请开始答题:
视频解析
1.12,23,12,29,5108,()
A. 1324B. 11080
C. 11944D. 1216
视频解析
2.325,499,174,197,()
A. 154B. 192
C. 23D. 54
视频解析
3.261,191,149,(),69,31
A. 121B. 95
C. 169D. 81
视频解析
4.1,2,6,24,120, ()
A. 1024B. 5040
C. 180D. 720
视频解析
5.181,99,73,63,()
A. 56B. 60
C. 61D. 59
二、数学运算,共10题。你可以在题本上运算,遇到难题,你可以跳过不做,待你有时间再返回来做。
请开始答题:
视频解析
6.桌子上有54支笔,其中34支是钢笔,19支是红色的笔,6支既不是钢笔也不是红色笔。桌子上有多少支红色的钢笔?()
A. 11支B. 5支
C. 7支D. 13支
视频解析
7.袋子中有黑球3个,白球4个,无放回式拿出。则第一次拿到白球,第二次拿到黑球,第三次拿到白球的概率是()。
A. 1249B. 712
C. 635D. 27
视频解析
8.某校男生人数比全校学生总数的47少150人,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1. 1 倍,该校学生总数应为()人。
A. 1250B. 750
C. 1575D. 600
视频解析
9.甲、乙两瓶酒精溶液分别重300克和120克,甲中含酒精120克,乙中含酒精90克。从两瓶中应各取多少克才能兑成浓度为50%的酒精溶液140克?()。
A. 甲100克、乙40克B. 甲90克、乙50克
C. 甲110克、乙30克D. 甲80克、乙60克
视频解析
10. 10个台阶,8步走完,每步至少迈一个台阶,至多迈上两个台阶,有()种走法。
A. 56B. 27
C. 8D. 28
视频解析
11. 小河一侧种有106棵柳树,每两颗柳树之间的距离是5米。现在想在这些柳树间种上月季花,使得每棵植物之间的距离为1米,则需要准备()株月季。
A. 525B. 530
C. 424D. 420
视频解析
12. 某企业员工参加一次知识测验,共a、b、c三题,每题或者得满分,或者得0分,其中题a满分是20分,题b与题c满分都是25分。测试结果每个员工至少答对了一题,三题全答对的有1人,答对其中两题的有15人。答对题a的人数与答对题b的人数之和为29人;答对题a的人数与答对题c的人数之和为25人;答对题b的人数与答对题c的人数之和为20人。请问该企业员工平均成绩是多少分?()
A. 38. 2B. 36. 5
C. 40D. 42
视频解析
13. 一个五位数,左边三个数是右边两位数的5倍;如果把右边的两个数移到前面,则所得新的五位数要比原来的五位数的2倍还多75。则原来的五位数是()。
A. 13527B. 18036
C. 12525D. 27545
视频解析
14. 某种物质由液态变为固体时,体积缩水5%。若由固态变为液态,它的体积将增大约()。
A. 5. 3%B. 5%
C. 4. 8%D. 5. 5%
视频解析
15. 下列能同时被8和9整除的数为()。
A. 123008B. 123996
C. 123457D. 57168
第一部分结束,请继续做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
共30题。要求你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请开始答题:
视频解析
16.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粮食局、农业发展银行、中储粮总公司联合发出通知,从6月1日起对2009年的油菜籽实施托市收购,并在主产区对油菜籽实行临时。今年镇江市油菜籽首次进入国家托市收购区域。
下列选项中,最适合填入横线的是()。
A. 收储范畴B. 收放范畴
C. 收储范围D. 收放范围
视频解析
17. 下列选项中,有歧义的一项是()。
A. 这就是我对大家提出的要求,希望大家能够按要求去做
B. 甲公司这个新产品14毫米的厚度给人的视觉感受,并不像乙公司的产品那样,有一种比实际厚度稍薄的感觉
C.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国家或职能机关赋予的行政权力介入市场,并谋求不正当利益者,必然被市场和政府双重抛弃
D. 中介组织的属性是中立、专业、可信,既不能做政府的影子和行政权力的附庸,又不能接受厂商的委托而为特定利益主体代言
视频解析
18. 下列选项中,语义表述明确的一项是()。
A. 长时间在噪音环境中工作的人,应多吃蔬菜、水果,及时补充噪音造成的过度消耗的维生素
B. 主持人说,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李老师和秦老师的学生能来参加会议表示热烈欢迎
C. 王明是一个老北京了,北京的所有胡同,大部分他都去过
D. 李阳周六上午看了一天的书,哪儿都没有去,连吃饭都差点儿忘记了
视频解析
19. 下列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在规则不健全的情况下,不法分子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会使用各种手段来拉拢腐蚀干部,攫取非法利益
B. 对于当前存在的普通劳动者收入偏低,不同地区、行业、群体之间收入差距过大等分配不公,人们反映强烈
C. 目前世界经济局势虽然充满了许多不确定因素,国际社会通过协调和共同努力,是可以避免“二次探底”的
D. 文化是一个地方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并且关系改革发展的重要支撑
视频解析
20.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 (缺)
B. (缺)
C. 在他的那个寂静的世界里,他像一头牛、一块石头、一弯清澈明净的溪水坦荡地流着
D. (缺)
视频解析
21. 由英国智囊机构“新经济基金”(NEF)12日出炉的“幸福指数”报告则为此提供了最直观的证明:经济“貌不惊人”的南太平洋岛国瓦努阿图的居民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人”;而富裕的西方八国工业集团(G8)却落在幸福排行榜的底部。结果之所以出人意料,原因在于,评选依据的标准是“获得幸福的投入产出比”,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民生活水平与其对自然资源开采使用的比值。新经济基金负责人安德鲁·西姆斯指出,人们的生活依赖环境与资源,而环境与资源都是有限的,各国都应在充分尊重环境与资源的前提下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南太平洋岛国的例子告诉我们()。
A. 发达国家人们的幸福感不高
B. 国家发不发达与人们幸不幸福无关
C. 人们的幸福感不只与物质的幸福感相关
D. 发达国家存在严重的环境污染
视频解析
22. 低碳生活涉及碳足迹。碳足迹表示一个人或者一个团体的碳耗费量,是测量某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因每日消耗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影响的一种指标。第一碳足迹是因使用化石能源而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一个经常坐飞机出行的人会有较多的第一碳足迹,因为飞机飞行会消耗大量燃油,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第二碳足迹是因使用各种产品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消费一瓶普通的瓶装水,会因它的生产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而带来第二碳足迹。碳足迹越大,说明你对全球变暖所要负的责任越大;碳足迹越小,说明你对环境的保护做出的贡献越大。
下列选项中对原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碳足迹越小说明你对环境的保护做出的贡献越小
B. 消费任何商品都会产生碳足迹
C. 第二碳足迹对环境的影响比第一碳足迹小
D. 第一碳足迹比第二碳足迹排放的二氧化碳多
视频解析
23. 所谓“拟态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向人们提示的环境。然而由于这种加工、选择和结构化活动是在一般人看不到的地方(媒介内部)进行的,所以也往往把“拟态环境”作为客观环境本身来看待。
这段话主要讲的是()。
A. 关于“拟态环境”的特点B. “拟态环境”是客观环境
C. “拟态环境”的选择性D. 人们对“拟态环境”的偏见
视频解析
24. “礼乐”文化发轫于带有宗教意味的祭祀活动。礼是祀神的仪式、规则,而乐则是祭神时配合的歌、舞、乐的总称。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礼逐渐成为影响社会生活的风俗、习惯以及规范的总和。礼乐本为一体,乐是礼的组成部分,并为礼所规定。
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 礼乐是祭神的仪式、规则
B. 礼是祭神时配合的歌、舞、乐的总称
C. 乐是礼的组成部分
D. 乐影响了人的习惯
视频解析
25. 从儿童发展的立场来看,“兴趣”是儿童生命成长过程中对外界事物的一种内在冲动,是儿童内在生命力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并不是培养的结果。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一些家长强迫孩子参加园外的很多兴趣班,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影响了儿童的自然成长。
这段话主要表达的观点是()。
A. 兴趣不是培养的结果
B.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C. 兴趣班会磨灭儿童的兴趣
D. 兴趣是儿童生命力的一种表现形式
视频解析
26. ①人来到世界上,美好的生命只有一次
②随着年纪的增长,阅历增多,才知道这样的理解未免狭隘
③老作家孙犁见几个年轻人在泰山极顶,不欣赏风光,却围坐在一块巨石上,大打扑克。
④你就是抓紧享用也只能仅得其中的一部分。
⑤“享受”这个词,在很长一段时间和大部分时候是被当作贬义词使用的。
⑥他感叹道:扑克何处不能打?这泰山风光却能享受几回?
语句排序正确的是()。
A. ①④②⑤⑥③B. ⑤①④③⑥②
C. ⑤②④①⑥③D. ⑤②①④③⑥
视频解析
27. 随着气温回升,人们应逐渐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间以加快血液循环,促进气血运行。但由于立春后天气乍暖还寒,这时比较适合进行节奏和缓的运动,如春游、放风筝、散步、慢跑、打太极等。要注意的是,这一时节运动不宜剧烈,不宜大汗淋漓、气喘吁吁,否则可能耗阳气,对养生不利。而且由于立春后气候仍然干燥,运动后补充水分也是很必要的。
这段文字主要表达的观点是()。
A. 立春后虽然温度回升,但是不宜做剧烈运动
B. 剧烈运动后补充水分很有必要
C. 节奏和缓的运动包括春游、放风筝、散步等
D. 做户外运动可以加快血液循环,促进气血运行
视频解析
28. 终身学习的提出稍晚于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与终身教育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两者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是一致的。终身学习侧重从个体的角度强调学习者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及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终身教育则侧重从社会的角度强调社会的教育制度应当为所有人终身参与教育提供条件和可能性。
这段话主要讲的是()。
A. 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既联系又区别
B. 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两者都很重要
C. 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都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 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是不同的
视频解析
29. 传统与现代在历史的变迁中成为一双对立的观念,造成了许多困惑。它应在艺术中首先建立和谐的关系。亦主要由当代艺术肩负起这个责任,艺术才配称为时代的先导。只有对传统精神有深刻认识,才能避免吾人盲从与躁进;只有正视现代,才能纠正吾人对骸骨的迷恋。最理想的“现代艺术”应该在两者的矛盾中取得解决协调。
这段话的主旨是()。
A. 传统精神能避免让人盲从与躁进
B. 现代艺术应该寻求传统与现代的和谐
C. 现代艺术应肩负起时代责任
D. 最理想的现代艺术是解决与协调的艺术
视频解析
30. 郑和远航在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上,树立起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但与此同时,在郑和远航船队的身侧,在世界的西半球上,也开始了另外一项远航事业,这就是所谓西方开启的大航海事业。那项大航海事业,根植在与郑和全然不同的文明环境之中——即正在开始转轨的、走向近代的西方基督教文明的土壤之中。这个西方文明的土壤与环境,使得西方的大航海不像郑和远航那样戛然而止,而是日益发展壮大,生生不息,终于带来了一个日渐全球化的近代世界。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西方大航海事业,虽然充满了暴力与野蛮,却在人类文明走向近代的过程上,树立了一个更高的高度。
下列对这段话理解最为正确的是()。
A. 西方大航海事业的意义比郑和远航更大
B. 郑和远航传递了基督文明
C. 郑和远航的意义无人能及
D. 航海事业在郑和处戛然而止
视频解析
31. 显而易见,大学之大,与中小学相比,首先表现在大学的规模之庞大上,它常常具有大量的教师、职工和学生;其次,大学之大也体现在它的校园之大;另外,大学之大也往往反映在大学中常常具有国内和世界著名的大学者。当然大学之大还往往表现在大学的存在与运行需要大量的经费,具有大量的设备和仪器,等等。应该说,没有这些方面之大,大学是不能成其为大学的。但是,大学的“大”主要并非指上述这些直观的方面,它更重要的是表现在其本身的内涵之大。
根据这段文字对于大学之“大”的理解错误的是()。
A. 大学的“大”主要并非指大学本身的内涵之大
B. 大学的存在与运行需要大量的经费
C. 大学的规模庞大,有大量的教师、职工和学生
D. 大学中常常具有国内和世界著名的大学者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32~36题。
《吕氏春秋》对先秦诸子的思想进行了总结性的批判。孔子主张维护周王朝的一统天下,但并没有强调专制问题,《吕氏春秋》却有了“执一”“抟”这样的观念。“执一”和“抟”就是中央集权。这是对先秦儒家思想的发展。又如对墨家思想,《吕氏春秋》对墨子提倡的“节葬”观念是赞同的,所以,它对当时厚葬的风气进行了批评:“愈侈其葬,则心非为乎死者虑也,生者以相矜尚也。侈靡者以为荣,俭节者以为陋,不以便死为故,而徒以生者之诽誉为备。”(《节丧》)但是,墨子是主张“非攻”的,即反对战争的。《吕氏春秋》便对此进行了批驳:“夫攻伐之事,未有不攻无道而罚不义也。攻无道而伐之义,则福莫大焉,黔首利莫厚焉。禁之者,是息有道而伐有义也,是务汤武之事而遂桀纣之过也。”(《振乱》)《吕氏春秋》主张兴“义兵”,“义兵至,则邻国之民,归之若流水,诛国之民望之若父母,行地滋远,得民滋众,兵不接刃,而民服若化。”(《怀宠》)《吕氏春秋》认为,一味地反对战争是没有意义,并且是不对的:正义的战争,即“攻无道而伐不义”的战争,不仅可以除暴安良,而且还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这实际是为秦国进行统一中国的战争辩护。
在物质的起源问题上,《吕氏春秋》把宋尹学派的“精气”说拿过来加以改造。宋尹学派认为:“凡物之精,此则为生,下生五谷,上为列星。”而《吕氏春秋》说:“万物所处,造于太一,化于阴阳。”(《大乐》)这就是说,“太一”是万物的本源,世界万物都是从“太一”那里派生出来的,并由阴阳二气变化而成。“太一”是什么呢?它说:“道也者,视之不见,听之不闻,不可为状……道也者,不可为形,不可为名。强为之,谓之太一。”“道”就是“太一”,“太一”就是“精气”。由这里的论述可以明显地看到老子的影响。《吕氏春秋》认为,由“精气”(道)派生出来的万物是在不停地运动着的,“与物变化,而无所终穷”(《下贤》)。上至天上的日月星辰,下至地上的草木泉水,都在不停地运动。“天为高矣,而日月星辰云气雨露未尝休也。地为大矣,而水泉草毛羽裸鳞未尝息也。”(《观表》)但值得注意的是,《吕氏春秋》把物质的运动看作是一个循环反复的过程。“物动则萌,萌而生,生而长,长而大,大而成,成乃衰,衰乃杀,杀乃藏,圜道也。”(《圜道》)
在社会历史观上,《吕氏春秋》认为历史是不断发展的:“今之于古也,犹古之于后世也。今之于后世,亦犹今之于古也。故审知今,则可知古,知古则可知后,古今前后一也。”(《长见》)这就是说,历史的发展是一环扣一环的,今之视昔,亦犹后之视今,无古不成今。了解过去,有助于了解今天。但是,了解过去并不意味着拘泥不变;恰恰相反,当时代变化了,相应的法规、政策等也应该变化,以适应时代的需要:“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世易时移,变法宜矣……故凡举事必循法以动,变法者因时而化。”它还用两个寓言故事来说明这一道理: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入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以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这两则寓言都见于《察今》,前一则就是我们很熟悉的“刻舟求剑”。这两则寓言故事都是讽刺那种泥古不知变的人,这也生动地表现了《吕氏春秋》的历史观。
视频解析
32. 本文讨论的主体是()。
A. 《吕氏春秋》的思想体系
B. 《吕氏春秋》对先秦诸子思想的批判总结
C. 《吕氏春秋》的思想影响
D. 《吕氏春秋》的物质观和历史观
视频解析
33. 根据文意,《吕氏春秋》没有批评总结的学派是()。
A. 儒家B. 道家
C. 法家D. 墨家
视频解析
34. 短文中,对《吕氏春秋》的物质观概括错误的是()。
A. 阴阳合而万物生B. 道生万物,万物是运动的
C. 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单向的D. 太一是世界的本源
视频解析
35. 对《吕氏春秋》的历史观表述错误的是()。
A. 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
B. 举事必循法以动,变法者因时而化
C. 知古则可知后,因此应遵循古法治理天下
D. 历史的发展是一环扣一环的,无古不成今
视频解析
36. 根据文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没有批判和总结就没有《吕氏春秋》
B. 《吕氏春秋》的思想适应了先秦一统天下的战略思想
C. 《吕氏春秋》相信太一是世界的本源
D. 《吕氏春秋》认为战争并不是坏事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37~40题。
磁共振现象为成像技术提供了一种全新思路:将人体置于特殊磁场中,用无线电射频脉冲激发人体内氢原子核,引起氢原子核共振,并吸收能量;在停止射频脉冲后,氢原子核按特定频率发出射电信号,并将吸收的能量释放出来,被人体外的接收器收录,经电子计算机处理获得图像。
许多原子核的运动类似“自旋体”,不停地以一定的频率自旋。如果把物体放入磁场,原子核可以在磁场中旋转。磁场的强度和方向,决定原子核旋转的频率和方向。在磁场旋转的原子核有一个特点,即可以吸收频率与旋转频率相同的电磁波,使原子核的能量增加;当原子核恢复原状时,就会把多余的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释放出来;用适当的电磁波照射它,然后分析它释放的电磁波,就可以得知构成这一物体的原子核的位置和种类,据此绘制物体内部精确的立体图像。
水约占人体体重的2/3,在人体不同组织和器官中,水分比例不一样。有趣的是,许多疾病的病理过程会导致水分变化,而这种变化恰好能在磁共振图像中反映出来。因为水由氢和氧原子构成,氢原子核能够起到类似显微指南针的作用。在身体暴露于一个强磁场,无线电波的脉冲传递到位后,原子核的能量便开始改变。在脉冲之后,原子核返回先前的状态,一个共振波便发射出来。这样,原子核振荡的微小变化就可以探测出来。通过先进的计算机编程,可以创建一个包括不同水含量和水分子运动的反映组织化学结构的三维图像,从而在被观察的身体部位产生非常清晰的组织或器官图像,有利于弄清疾病的病理变化。
由于磁共振成像与X射线、CT成像等原理完全不同,对人体没有损害,几乎适用于全身各系统不同疾病的检测;尤其对颅脑、脊椎和脊髓疾病的检测,更能显示它优于CT。它可以不用血管造影剂即显示血管结构,故对血管、肿块、淋巴结和血管结构之间的鉴别更加独到。它对软组织的分辨能力高于CT数倍,能够敏感地检测出组织成分中水含量的变化,因而常比CT更有效亦更早地发现病变。磁共振成像技术的优越性,使得这项新的影像学技术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视频解析
37. 对“无线电射频脉冲”在磁共振成像技术中的作用,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 它在激发人体内氢原子核时,能引起氢原子核在磁场中旋转,导致原子核旋转频率的改变和共振的产生,同时吸收能量
B. 它在激发人体内氢原子核时,能引起氢原子核在磁场中旋转,导致原子核旋转频率的改变和射电信号的发出,同时释放能量
C. 它能激发人体内氢原子核,引起氢原子核共振并吸收能量;停止后,氢原子核会按特定频率发出射电信号并释放能量
D. 它能激发人体内氢原子核,引起氢原子核共振和能量变化;停止后,射频脉冲会按特定频率把射电信号和能量释放出来
视频解析
38. 根据原文,下列表述不属于磁共振成像原理内容的一项是()。
A. 在磁场旋转的原子核可以吸收频率与旋转频率相同的电磁波,使原子核的能量增加
B. 许多疾病的病理过程会导致水分变化,而这种变化恰好能在磁共振图像中反映出来
C. 在磁场旋转的原子核恢复原状时,就会把多余的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释放出来
D. 分析被电磁波照射后的原子核所释放出来的电磁波,就可得知该原子核的位置和种类
视频解析
39. 下列对“氢原子核能够起到类似显微指南针的作用”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当人体于特殊磁场中接受的无线电射频脉冲终止后,体内氢原子核能够导致水分的变化,反映身体疾病的病理过程
B. 当人体于特殊磁场中接受的无线电射频脉冲终止后,体内氢原子核会发射出共振波,显示原子核振荡的微小变化
C. 在人体于特殊磁场中接受无线电射频脉冲的前后,体内氢原子核便会产生微小振荡,发射出共振波
D. 在人体于特殊磁场中接受无线电射频脉冲的前后,体内氢原子核能够通过磁共振图像反映出人体疾病的水分
视频解析
40. 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 磁共振成像技术对软组织的分辨能力高于CT数倍,因此在磁共振成像技术中,人体氢原子核发出的射电信号和释放的能量也高于CT数倍
B. 因为磁共振成像技术对人体没有损害,几乎适用于全身各系统不同疾病的检测,所以它一出现就替代了X射线照射、CT成像等疾病检测手段
C. 许多疾病的病理过程会导致水分变化,因此人们生病后,只要注意饮水,调节人体的水分,就可以通过磁共振成像技术更好地诊断疾病
D. 由于磁共振成像技术能产生反映组织化学结构的三维图像,因此它不仅使人类获得非常重要的疾病诊断工具,而且还会对外科手术的正确施行提供帮助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41~45题。
自然界纷呈多样的宏观物体还原到微观本源,它们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所组成的。这些粒子因而被称为“基本粒子”,意指它们是构造世上万物的基本砖块。事实上,基本粒子世界并没有这么简单。1932年由美国物理学家卡尔·安德逊在实验室中证实了正电子的存在。随后又发现了负质子和自旋方向相反的反中子。这些与基本粒子所带电荷极性相反的粒子被称为反粒子,而由其组成的物质被称为“反物质”。
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质量与能量可以相互转化;而当反物质与物质相接触的时候,将会发生湮灭,即同等质量的正反物质同时消失,所有的质量都转化为能量和光子。这样的能量释放效率远远高于已知的核裂变和核聚变。1/2克反物质湮灭所产生的能量便等同于广岛原子弹爆炸所产生的能量。因此,反物质可以作为一种极其纯净而高效的能源,可方便携带,用于星际航行。
反物质在宇宙中大量存在。1997年美国天文学家即发现在银河系上方的3500光年处有一个不断喷射反物质的反物质源。它喷射出的反物质形成了一个高达2940光年的“反物质喷泉”,并且在宇宙中也能经常观测到湮灭引起的大爆炸。但是人工制备和存储反物质却依然是一个难题。目前科学家只能使用粒子加速器撞击来产生反粒子,制造出最简单的反氢原子,消耗能量远高于湮灭能产生的能量,并且最长只能保存一个反氢原子数分钟,这样产生的湮灭能量微不足道,因此还无法付诸利用。
视频解析
41. 根据短文内容,以下对反物质理解错误的是()。
A. 宇宙中存在大量天然反物质
B. 反物质发生湮灭时会释放出极大的能量
C. 反物质是由负质子、反中子和正电子等反粒子构成的
D. 反粒子组成的物质即为反物质
视频解析
42. 对于文中下画线部分“极其纯净而高效”的理解,错误的是()。
A. 反物质的能量转化效率可以接近100%
B. 反物质湮灭释放能量的效率高于核能
C. 反物质湮灭产生能量时不产生遗留废物
D. 反物质是一种可以循环使用的能源
视频解析
43. 根据短文的内容可以判断,以下存储反物质的方法可行的是()。
A. 漂浮在容器中的空气里B. 约束在真空容器里
C. 悬浮在容器中的液体中D. 置放在特制液体之中
视频解析
44. 根据文意,目前反物质利用最大的困难是()。
A. 制备反物质消耗的能量大于湮灭产生的能量
B. 制备反物质的成本太高
C. 无法制备复杂的反物质元素
D. 反物质无法大量制备并完全存储
视频解析
45. 根据文意,可以推测出()。
A. 宇宙中反物质和物质相接触不会发生湮灭
B. 宇宙中的反物质可以存在是因为没有直接和物质接触
C. 宇宙中的反物质产生方式与人工制备方式相似
D. 宇宙中的物质与反物质有各自的区域而不会接触
第二部分结束,请继续做第三部分!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一部分数量关系
一、数字推理
1.A[解析] 分数数列。可以改写成12,23,36,418,5108,分子是等差数列,下一项是6;分母是递推积数列,2×3=6,3×6=18,6×18=108,下一项18×108=1944,故原数列下一项是61944=1324。所以答案选择A。
2.C [解析] 分数数列。原数列可以改写成6410,499,348,197,分子是等差数列,公差为-15,下一项是4;分母是等差数列,公差为-1,下一是项6,故原数列下一项是46=23。所以答案选择C。
3.B[解析] 幂次数列。原数列可以改写为162+5,142-5,122+5,(102-5=95),82+5,62-5。所以答案选择B。
4.D[解析] 多级数列做商型。原数列做商(后项÷前项)后为2,3,4,5,所以括号中的数与120做商是6,可以反推括号中为720。所以答案选择D。
5.C[解析] 多级数列做差型。原数列做差之后得到82,26,10,即34+1,33-1,32+1,故括号中的数与63做差为31-1=2,可以反推括号中的数为61。所以答案选择C。
二、数学运算
6.B[解析] 两集合容斥原理。设桌子上有x支红色钢笔,根据两集合容斥原理:34+19-x=54-6,解得:x=5,选择B。
7.C[解析] 概率问题。根据题意可知:第一次拿到白球的概率为47,第二次拿到黑球的概率为36,那么袋子里面还有5个球,其中白球3个,第三次拿到白球的概率为:47×36×35=635,选择C。
8.C[解析] 比例倍数特性。解法一:由于男生人数比全校人数的47少150人,那么该校学生总数是7的倍数,只有C选项能被7整除,选择C选项。
解法二:设全校人数为x,则男生人数为(47x-150),又因为女生人数为男生的1.1倍,容易知道(47x-150)×(1+1.1)=x,解得x=1575,选择C。
9.A[解析] 十字交叉法。根据题意可知:甲瓶酒精的浓度为:120300=40%;乙瓶酒精的浓度为:90100=75%。要配成50%的酒精溶液140克,用十字交叉法:
50%40%25%75%10%
那么,140克酒精溶液中甲瓶中取出的溶液质量与乙瓶中的溶液质量比为25%∶10%=5∶2,因此甲瓶中取出的溶液质量为:140×5/7=100(克),乙瓶中取出的溶液质量为:140×2/7=40(克),选择A。
10. D[解析] 排列组合。方法一:最后一步肯定在第10级台阶上,因为最少迈一个,那么迈的前7步一共有:C79=36种走法;又因为最多迈两个,前7步中最多可以迈三个,其中迈三个台阶的总情况数为8种(1、2、3级,2、3、4级……8、9、10级),所以一共有:36-8=28种不同的走法。方法二:10个台阶,8步走完,那么必然有2步走了2个台阶,剩下的6步分别都走1个台阶。那么,一共就有C28=28种不同的走法。
11. D[解析] 边端计数问题。因为每两棵柳树间距为5米,要使得每两棵植物之间的距离为1米,那么应该在每两棵柳树之间(即每个间隔)栽4株月季,106棵柳树总共有105个间距,所以一共需要准备:4×105=420(株)月季,选择D。
12. D[解析] 三集合容斥原理(非标准型公式)。根据题意可知:
a+b=29a+c=25b+c=20 a=17b=12c=8
那么该企业员工的总得分为:17×20+12×25+8×25=840(分)
根据三集合非标准公式:
A∪B∪C=A+B+C-仅满足2个条件的数量-2×仅满足3个条件的数量
该企业的员工数量为:17+12+8-15-2×1=20人,因此该企业员工的平均成绩应该为:840÷20=42分,选择D。
13. C[解析] 多位数问题。代入排除法:因为左边三位数是右边两位数的5倍,可以排除D选项,因为新的五位数是原五位数的2倍多75,可以根据尾数法排除A、B两个选项,选择C。
14. A[解析] 比例问题。该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缩小5%,当该物质液态体积为1时,其固态体积为0.95,当该物质固态体积为1时,设其液态体积为x,则容易得出:1∶0.95=x∶1,解得x≈1.053。所以该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时候,其体积将增大:(1.053-1)÷1=5.3%,选择A。
15. D[解析] 整除特性。能被8整除的数字其末三位数一定能被8整除,可以排除B、C选项。能被9整除的数字其各位数字之和能被9整除,可以排除A选项。选择D选项。
第二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
16. C[解析] 实词辨析。根据语境提示,既然是收购,显然第一空应该是“收储”,排除B、D项。“范围”常常形容较为具体事物的界限,“范畴”多用于形容抽象事物,该市油菜籽进入收购区域,显然是非常具体的,“范围”合适。故本题选C。
17. B[解析] 歧义句辨析。该句可以理解为“甲公司这个新产品14毫米的厚度给人的视觉感受,有一种比实际厚度稍薄的感觉”;也可以理解为“乙公司的产品给人的视觉感受,有一种比实际厚度稍薄的感觉”。故本题选B。
18. C[解析] 病句歧义句辨析。A项应该修改为“补充噪音造成的维生素的过度消耗”;B项表意模糊,该“学生”可以理解为“秦老师的学生”,也可理解为“李老师和秦老师共同的学生”;D项不符逻辑,“周六上午”与“一天”表意矛盾。故本题选C。
19. A[解析] 病句辨析。B项缺成分,应是“对于……等分配不公现象,人们反映强烈”;C项缺关联词,应在中间句前面加入“但是”;D项搭配不当,应是“文化是关系改革发展的重要支撑”。故本题选A。
20. C[解析] 病句歧义句。主谓搭配不当,“一弯清澈明净的溪水”能够与“坦荡地流着”搭配,而“一头牛、一块石头”却不能与之搭配。故,本题选C。
21. C[解析] 意图判断题。文段举例子谈及瓦努阿图和西方八国经济悬殊,但在幸福感方面处于经济劣势的国家却遥遥领先于经济发达的国家。文段的后面给出了答案,因为标准是人民生活水平与其对环境的开采比值。因此,文段告诉人们,经济领先,可能意味着环境的代价较高,不见得一定会幸福。C项的“物质”对应文段中的经济对比;A项为现象,没有给出本质,更没有谈及比较;B项观点过于绝对,且无中生有;D项为过度引申项。故本题选C。
22. D[解析] 细节理解题。A项与尾句观点相悖,排除;B项过于绝对,属于曲解文意,“各种产品”并不等同于“任何商品”;C项中,二者对于环境的影响,文段并未提及,无中生有;D项可由文段推出:第一碳足迹是直接排放的,第二碳足迹则是使用产品而间接排放的,常是运输过程中带来的,也就是衍生影响,显然有前者才可能有后者。故本题选D。
23. A[解析] 主旨概括题。整个文段围绕何为“拟态环境”而展开。B项观点与文段首句观点相悖,排除;C项表述不正确,“拟态环境”的选择性是在解释其概念中而来的,而文段主要是围绕该概念的解释而展开;D项为无中生有项。故本题选A。
24. C[解析] 细节理解题。A、B项对应文段第二句,属于偷换概念。该两项对于“礼”与“礼乐”的解释刚刚相反;C项对应文段尾句;D项偷换概念,是“礼”影响了人们,而非“乐”。故本题选C。
25. C[解析] 主旨概括题。文段可从结论词入手,“因此”后为主题句,而该句的论述主体为“兴趣班”。也即家长本为借兴趣班培养儿童兴趣,却事与愿违,反倒不利于其成长。可见,兴趣班反而磨灭了儿童的兴趣。A、D项为观点引入,并非结论;B项的观点文段并未涉及。故本题选C。
26. D[解析] 语句排序题。根据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可先看B、C、D三项,而根据⑤、①之间无逻辑上的匹配度,可先排除B项。而根据句②提出“未免狭隘”之感可知,后文是在论述“享受”的重要性,显然应该是句①引出生命的美好,句④才能承接对其中一部分的享受。据此,可排除C项和A项。故本题选D。
27. A[解析] 主旨概括题。文段第一个转折提出观点:立春后适宜做和缓运动。后文则是在举例并说明了运动时的注意事项。A项是这段文字主要表达的观点;B项属于对运动过程注意事项的说明,为补充部分,并非主要部分;C项为对节奏和缓运动的举例部分,并非重点;D项属于转折前的内容,非重点所指。故本题选A。
28. C[解析] 主旨概括题。A项表述的范围很广,且并不属于结论,排除;B项表意很宽,而文段具体说到了二者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全面发展上;C项为对主题句的同义替换;D项侧重于讲异,而文段侧重讲二者在促进人全面发展上的一致性。故本题选C。
29. B[解析] 主旨概括题。文段的主题句为尾句,B项是其同义替换。
30. A[解析] 主旨化细节理解题。文段首先肯定了郑和远航的意义,后文则谈到了西方大航海事业的重大意义,作者在尾句处给出了结论。A项是对尾句观点的同义替换。B、C两项主体不符合文意,D项并非文段重点。故本题选A。
31. A[解析] 细节理解题。该句与文段尾句明显相悖,文段认为大学的大更重要体现在“内涵之大”上,而A项否定了该观点。故本题选A。
32. A[解析] 主旨概括题。本文共三段,分别论述了《吕氏春秋》对先秦诸子思想的批判总结以及其物质观和历史观,概括即为《吕氏春秋》的思想体系。
【纠错】 本文并未过多谈及《吕氏春秋》的影响。
33. C[解析] 细节理解题。文章第一段中,《吕氏春秋》分别对儒家和墨家进行了批评总结,第二段对道家思想做了总结。故本题选择C项。
34. C[解析] 细节理解题。第二段中,“世界万物都是从‘太一’那里派生出来的,并由阴阳二气变化而成”可验证A项;“‘道’就是‘太一’,‘太一’就是‘精气’。《吕氏春秋》认为,由‘精气’(道)派生出来的万物是在不停地运动着的”可验证B项;“《吕氏春秋》说:‘万物所处,造于太一,化于阴阳。’(《大乐》)这就是说,‘太一’是万物的本源”可验证D项。
【纠错】 从“《吕氏春秋》把物质的运动看作是一个循环反复的过程”可知运动不是单向的。
35. C[解析] 细节理解题。文章第三段中,从“了解过去,有助于了解今天。但是,了解过去并不意味着拘泥不变,恰恰相反,当时代变化了,相应的法规、政策等也应该变化,以适应时代的需要”可知并非一直遵循古法,还应因时而变。
36. A[解析] 细节理解题。B、C、D三项都能在原文找到对应的阐释,但原文谈及“《吕氏春秋》对先秦诸子的思想进行了总结性的批判”,与A项的描述并不相符。
37. C[解析] 细节理解题。该项信息对应文章第一自然段,A、B两项与文段第一个分句表述不符合,D项中“停止后”,释放能量的是“氢原子”。C项是对第一段全新思路的概括说明。故本题选C。
38. B[解析] 细节理解题。该句对应文段第三自然段,但该句谈论的是疾病的病理过程,并非题干所问的磁共振成像原理。故本题选B。
39. B[解析] 细节理解题。对应第三自然段,在该句之后,就是对这句话的解释。“脉冲传递到位后”,而不是“前后”,故排除C、D两项。A项“导致水分的变化,反映身体疾病的病理过程”,与原文不符。故本题选B。
40. D[解析] A项,“人体氢原子核发出的射电信号和释放的能量也高于CT的数倍”,悖于生活常理。B项,“替代了x射线照射、CT成像等疾病检测手段”,与事实不符。C项,“只要注意饮水,调节人体的水分”,不是磁共振成像技术检测疾病的必要条件。
41. C[解析] 细节理解题。根据文段第三段第一句话“反物质在宇宙中大量存在”可知A正确。根据文段第二段表述“这样的能量释放效率远远高于已知的核裂变和核聚变”可知B项正确。根据文段第一段最后一句“由反粒子组成的物质被称为反物质”可知D项正确。根据原文第一段表述,反粒子包括负质子、反中子,但不包括电子,所以C错误。
42. D[解析] 细节理解题。根据原文第二段表述“当反物质和物质接触时所有的质量都转化为能量和光子,同等质量的正反物质同时消失”可以判断A、C两项正确,再根据第二段表述“1/2克反物质湮灭产生的能量相当于广岛核弹”可知B正确。D项“循环使用”无中生有。
43. B[解析] 细节理解。根据文段最后一段文字可知反物质化学活性极高,极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非真空状态下很难保存;同时根据该段文字宇宙中存在反物质喷泉也可推知,宇宙真空环境有利于反物质的存放,所以B项正确。
44. A[解析] 细节理解。根据文段最后一段文字可知,跟制造反氢原子一样,目前我们的反物质制造所耗费的能量远高于其湮灭能量,这是目前利用反物质最大的障碍。
45. B[解析] 细节理解。根据文段第三段可知宇宙中存在反物质区是因为宇宙为真空环境,反物质无法接触物质发生湮灭反应。所以B项正确。
【纠错】 根据文段第二段可知反物质会与物质发生强烈反应,A项错误。C项无中生有,文段无论述。D项根据文段最后一段“宇宙中也能看到湮灭反应”可知D项错误。
新都网(http://www.newdu.com)提示:其余部分暂略,详情请查阅图书。
- 最有用的评价:
暂无最有用的评论
- 不促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