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康熙”教会我们的事 《康熙来了》最酷的节目 《康熙来了》是档酷节目,拥趸众多。很多节目都已成为经典,被大家广为传播,并影响了两岸人们的生活方式 。节目里,主持人嬉笑怒骂,各路明星上了“康熙”,也完全释放了天性,台上台下笑成一团。我们盘点了最酷的几期节目,以及因此成名的火爆产品。 2004年1月5日、6日《康熙来了》第1、2集 群星会——李敖 2004年3月3日、4日 今天不谈政治 《康熙来了》从一开播就打响知名度,除了令人咂舌的超强阵容、嘉宾名单,小S打破尺度的出位表现功不可没。她直接坐上了李敖的大腿,对着蒋友柏上下其手,剪费翔胸毛……《康熙来了》唯一规则就是没有规则,唯一禁忌就是百无禁忌。这让年轻人大呼过瘾,也让老一辈人看不懂。 后来节目嘉宾逐渐转型综艺艺人,日趋平民化和娱乐化,但仍旧吸引眼球。小S仍旧对来到节目中的帅哥一个也不放过。她揩过吴彦祖的油,和王力宏跳过舞,还与刘德华亲密接触。赵又廷和高以翔都是她摸胸的对象,前者更因此网络大红。 相比蔡康永读书人的形象,小S言辞犀利、尺度大开,更是不怕扮丑。她问蔡康永不方便问的问题,更以开放出格的形象为节目带来了收视率和关注。郭彦甫偷塞增高鞋垫上节目,被小S亲手当众翻出鞋垫。小S的厉害之处在于,她不仅不让人感到夸张过火,反而传递出开朗率真的形象。电视机和电脑前的女观众对她很难“恨”起来,反而会对这种直接表达自己欲望的女生心生向往。 比起大多数温婉可人的女主持,小S凭借强烈的个人风格巩固了江湖地位,网上流传的众多表情包就是最好的证明。她在结婚生子之后稍微收敛了自己的大尺度,且言必称婆婆,可见收放有度后的高情商。 火爆产品:郭彦甫同款增高鞋垫 2011年3月16日、17日 黑白配的结婚宣言(上、下) 2015年7月20日、21日 黑白配的新手爸妈手记(上、下) 十年《康熙来了》,小S的姐妹淘抢镜无数。亲姐姐大S数次来节目,讲述美丽经,也讲述爱情过程。她在节目中推荐的24K美容棒和其他美容产品没多久都成为网络热销。范晓萱、Miyako和范玮琪等姐妹团成员都分别上过节目。 范玮琪和黑人的恋爱长跑不仅是范范歌迷长久关注的对象,更是姐妹淘中长久以来的话题。《康熙来了》几乎全程见证了这对看似差异很大的爱侣从相恋到步入结婚殿堂、再到升级爸妈的过程。在嬉笑怒骂没有顾忌的《康熙来了》里,原先不被人理解的“黑白配”还原出本真的一面,向观众揭示了亲密关系的维持之道。 火爆产品:范玮琪同款条纹连衣裙、24K美容棒 2014年5月15日 女明星录影大厅 时尚直击 台湾艺人资源毕竟有限。在利用了几乎所有能利用的资源之后,节目组只好另辟蹊径以专题方式出击。策划的一系列话题如明星来卸妆、明星的包包里装了什么等经久不衰,这些都让受众进一步了解到嘉宾褪去光环的真实,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受众的猎奇心理与刺激感。 而在节目中推荐的明星使用的美容品,更为无数爱美女生“种草”。在节目中推荐的花王蒸汽眼罩、睫毛增长液,热销至今。 火爆产品:花王蒸汽眼罩、睫毛增长液、酵素洗颜粉末、肌美精黑色面膜 2013年3月27日 帅哥美女真的比较难结婚——林志玲、黄渤、高以翔 有“台湾第一美女”之称的林志玲多次上《康熙来了》,每一次都引人注目。每当林志玲上节目,小S不愿服输的比拼精神总能让观众一笑。 而每次明星艺人前来《康熙来了》宣传电影、电视剧,节目总能想出别出心裁的话题。林志玲、黄渤、高以翔为宣传《第101次求婚》,就以帅哥美女的婚姻开涮。之前《终极一家》剧组前来宣传,节目组以“明星打工经历”为话题,带大家聊遍早年坎坷,更让人看到明星光鲜之后的生活。 火爆产品:帅哥美女结婚难 2012年6月18日、19日明星网购美食推荐会(上、下) 2015年8月10日 泡面也能这样吃? 很多台湾的地方名小吃、流行玩意儿都是通过《康熙来了》火爆全网。“康熙推荐”甚至成为淘宝上的一个热门标签。透过《康熙来了》有人知道了台北八德路的林东芳牛肉面、国父纪念馆那边有好吃的松饼、永康街那家要排队很久的葱抓饼。节目中推荐的很多网路美食成为网上的当红炸子鸡。 节目组对泡面的爱更是经久不衰,小S垂涎的印尼泡面从几年前就火爆网络。在今年8月,更是又专门推出一期节目,介绍泡面的创意吃法。目前节目里推荐的方便面中,口碑最好的是一款不太方便的“方便”面——客家板条。这款面经由赵正平在节目中大力推荐,虽然并不速食,但因为口味良好被网友交口称赞。 火爆产品:咔咔龙虾虾片、阿舍食堂客家板条 跟着《康熙来了》吃遍台湾 对于很多摩拳擦掌要一探宝岛究竟的人来说,《康熙来了》不仅是一档充满了明星、八卦和猛料的娱乐节目,更是名副其实的台湾美食指南。小S吃过美食之后和邰智源忘情地转圈圈,成为很多人心中的经典画面。 节目做过不下二十次美食推荐专题。从“不可不知的好吃夜市美食”“夏日限定必吃甜点”到“米饭美食”“康熙面食推荐大会”,可谓事无巨细,期期重点不同。“红白对抗:谁是真正的台湾通”“超道地的台湾热炒美食”更是成为很多人心中的台湾美食圣经。还曾有康熙迷按图索骥,跟着《康熙来了》吃遍台湾。比起《孤独星球》或者其他的旅游指南的推荐,《康熙来了》中的推荐往往更接地气。所荐店面常常是隐蔽的小店面或是茫茫夜市中的一个小小摊位;除了偶有生猛海鲜,推荐的物类大多都是特色小吃,甚至是家常炒菜。然而,借着节目的超高人气,这些不起眼的小店如今都早已成为排队老长的热门店面。 2011年9月20日 超道地台湾热炒美食 民生社区(民生东路五段)无名热炒店的炸小卷、肉丝炒饭和青椒炒豆干 地址 / 台北市民生东路五段138巷与新中街6巷交叉口(必胜客斜对面) 营业时间 / 17:00-24:00 乐利路的香煎猪肝 、 烤松阪猪和枸杞醉虾 地址 / 台北市大安区106乐利路68号1楼 联络电话 / 02-27358373 手机 / 0938-726057 营业时间 / 17:00-02:00 嘉义红心粉圆雪片黑糖冰 地址 / 台北市信义区林口街42号 联络电话 / 02-27272813 营业时间 / 夏日 11:00-24:30,冬季 15:00-24:30 同样是蝴蝶姐姐的推荐。这家冰店里的黑糖冰充满了台湾古早风味,其中的红心粉圆更是充满当地风情,特别受女孩子欢迎。 道地美食伴手礼凤梨酥和猫空 佳德糕饼(http://www.chiate88.com/about.asp) 地址 / 台北市松山区南京東路五段88号 联络电话 / 02-87878186 营业时间 / 7:30-21:30 去台湾旅游,很多人都想给朋友带一点伴手礼。台湾的凤梨酥、老婆饼都是其中很受欢迎的品类。赵正平推荐的这家糕饼店引起了在场很多人的共鸣。小S也强烈推荐这家的太阳饼,而赵正平补充说这家的老婆饼、三明治都很值得推荐。在推荐美食的同时,赵哥还推荐去猫空坐缆车游览美景,听上去非常小清新。 八德路热炒店的炒羊肉和蛤蜊田鸡汤 地址 / 台北市中山区八德路二段300巷80号 联络电话 / 02-27117189 营业时间 / 17:00-02:00 216巷的东门甜不辣 地址 / 台北市大安区忠孝东路四段216巷32弄7号 联络电话 / 02-27216138 营业时间 / 周一至周六 11:00-21:30,周日 11:00-21:00 这家店是小S推荐的。她还特别提供锦囊:吃完甜不辣之后,还要喝一碗花生汤才更过瘾。 第一名香鸡排 地址 / 台北市信义区松山路119巷(五分埔内、中坡公园旁、休闲小站对面) 声音嗲嗲的蝴蝶姐姐推荐的鸡排。这家位于庙旁的鸡排甚至需要自找零钱,可见生意有多好。 很多人去台湾旅游,都不会错过台湾美食,还有不少“吃货”是专门为了台湾美食而去。凤梨酥、老婆饼、三杯鸡等都是台湾著名小吃。除此之外,台湾夜市也早已成了著名景点。《康熙来了》中,有不少集都与美食有关。 2012年5月23、24日 不可不知的好吃夜市美食 夜市在台湾人的休闲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因而《康熙来了》曾经连续两天专门介绍夜市里的招牌美食。从盐水鸡到烤玉米,这些小吃并不惊人,但透着一股朴实的烟火气。 通化夜市的盐水鸡 红花麻辣盐水鸡 地址 / 台北市大安区临江街103号(雄豪钟表前,临江夜市入口第三摊) 手机 / 0925-986511 营业时间 / 18:30-01:00 饶河夜市鸡翅包饭 G米翅鸡翅包饭 地址 / 台北市松山区饶河街77号 手机 / 0935-192132 营业时间 / 17:00-24:00 台南阿辉炒鳝鱼 台南一直被认为是台湾的美食之乡。米糕、卤肉饭、四物汤都是台南的著名小吃。而安均璨推荐的这家鳝鱼意面是曾经获“米其林绿色推荐”的台南阿辉炒鳝鱼开在台北的分店。和台南的本店一样,台北店的店面也很小,但口口相传的美食让这里天天排长龙,几乎成为当地街头的一道风景。 地址 / 台北市中山区长春路89之5号1楼 营业时间 / 11:00-14:30,16:30-21:00 “康熙”走了 我们靠什么下饭 《康熙来了》停播的消息一出,网友哭天喊地,最响亮的一条莫过于:没有了《康熙来了》,我拿什么节目下饭?10年前,《康熙来了》是蹲寝室单身狗的吃饭必备;10年后,很多结了婚的夫妻还是一边吃饭一起看“康熙”。因而有人戏言,是否“下饭”是检验电视节目的唯一标准。没有了《康熙来了》,这些节目也许能为你下饭。 《金星秀》 作为中国首屈一指的舞蹈艺术家、经历传奇的名女人,金星一直拥有广泛的关注度。前几年她担任《舞林大会》《中国好舞蹈》等综艺节目的评委,犀利毒舌的点评一度成为节目的最大亮点。这个敢于改变命运的女人,如今在生活、事业、爱情、亲情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欣羡的成就。在几番为其他节目锦上添花之后,金星升任主持人的位置,撑起一档由自己名字命名的访谈类节目《金星秀》。 节目中她将和前来参加节目的来宾无所禁忌地畅谈,共同探讨生活、人生、娱乐圈的种种现状。 《乐坛毒舌嗡嗡鸡》 在英国,综艺节目几乎涉猎了所有热点新闻中出现的事件。英国人有句话:“娱乐节目比新闻深一点,比哲学浅一点。”所以在英国,虽然《百万富翁》和《英国偶像》之类的节目异常火爆,但一些关乎生活的节目同样受人欢迎,甚至有多档节目帮人参考买房子、翻修房屋。 而作为摇滚乐和流行音乐大国,英国BBC电视台一档问答节目更是与音乐联姻。《乐坛毒舌嗡嗡鸡》颠覆了问答节目的刻板,于音乐和问答之间带来爆笑狂潮。目前这档节目虽然没有引进,但在网络上颇有人气,依靠翻译组力量汉化。 《艾伦秀》 《艾伦秀》是美国CBS电视台的一档热门脱口秀,和《康熙来了》《金星秀》一样,节目的主持人是艾伦·德杰尼勒斯(Ellen DeGeneres)。而《艾伦秀》的创立时间在《康熙来了》和《金星秀》之前,可以说这档主持人主导、个人风格强烈的节目,影响了很多综艺脱口秀节目。艾伦·德杰尼勒斯以其轻松诙谐的主持风格备受青睐,节目结合了趣闻、名人、音乐嘉宾和人情故事,开播十几年间已获得33个日间艾美奖。对于想练习英语的学生党来说,《艾伦秀》充满了生活化的对话,是英语听力的绝佳素材。 《花丸咖啡》 《花丸咖啡》是日本TBS电视台的一档晨间栏目。节目每周一到星期五播出5期。虽然节目定位于生活情报类,却因为不断前来的日本综艺明星而颇具人气。在日本,新电视剧播出、新电影上映,《花丸咖啡》都是宣传的必经之路。黑木瞳、堂本光一、生田斗真等明星偶像,都是《花丸咖啡》的老朋友。也许是因为早晨一边喝咖啡一边闲聊的悠闲气氛,不少明星因此在节目中展现出与银幕前迥然不同的松弛态度。 《奇葩说》 《奇葩说》的热度并不亚于10年前刚开播时的《康熙来了》。2014年,爱奇艺打造了这款线上脱口秀辩论节目。没有落地电视台,节目主持是不喜欢念赞助商品牌的马东,而第一季的常驻嘉宾是口若悬河的“矮大紧”高晓松和见招拆招、四两拨千斤的蔡康永。这档节目在第一季就收获了很高的人气。第二季在今年6月开播,蔡康永和金星担任导师。节目选择时下流行的辛辣话题,海峡两岸的资深毒舌和喷子互喷互呛,强大到辩论战将交替上场,更将这个本就奇思妙想不断的节目推向高潮,从而也在当下的综艺节目战国时代打下一片江山。而蔡康永关于个人情感经历的真情流露更在网络上引起广泛的回响。《奇葩说》有句slogan: “以颠覆之名传播正能量”,目前看来,它真的做到了。 跟着《康熙来了》 找到人群中另一个你 12年间,收看过《康熙来了》的观众千千万。他们同样与你一样习惯在入睡前或是蹲厕所时随手刷10分钟节目,也同样在听闻它停播那一刻呆立当场。今天我们记录了3位“骨灰粉”与“康熙”走过的岁月感悟,他们可能并不特别,却足够真诚。 个人的“康熙史” 1 “康熙”龄多长? 2 通常在一天的什么环节看康熙? 3 为《康熙来了》做过最疯狂的事是什么? 关于《康熙来了》的离开 1 得知它停播的那一刻你在干什么?请详述当时的心情以及做出的过激行为。 2 这档节目是否在近几年走着下坡路? 3 让你一直坚持收看《康熙来了》的动因是什么? 4 你同时还在追其他哪些综艺节目?不觉得“康熙”相较于现在热闹的综艺真人秀节目过于单调了吗? 5 写一段或纪念自己追“康熙”的青葱岁月,或表达离别伤感之情,或故作坚强(笑)的小感慨。 素席 专栏作者 ◎ 12年,从最早有这个节目便开始看起。 ◎ 吃饭,但也是“康熙”快要停了和大家交流时,才知道大家都管它叫做下饭节目。 ◎ 在早期蔡康永还不常来大陆时,专程去他的一个访谈现场,并请他给小S带话(那时候还不叫小S),说她很漂亮。 1. 两个问题是:小S以后怎么办?“康熙”表情包从此再没法更新了。 2. 倒不认为是下坡,访谈节目走到一定阶段,总会面临话题的枯竭,但“康熙”还是一个寻求变化的节目,例如最近一年常常做到的台湾各种职业的生态,像是警察、教师、医生、酒店从业者、餐饮从业者等等,都产生了很多很有意思的互动,并用一种绝对轻松的方式让观众对这个行业甚至台湾的社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3. 习惯,加上节目的不可替代性。再没有一款每天播出的访谈类节目可以以超高的信息量和超高的搞笑度塞满每天无聊的那段时间了。 4. Saturday Night Live。“康熙”提供更多的还是一种平视的角度,以及主持人最自我的表达方式,即使也有为了效果演出的成分,但也已掌握得恰到好处。 5. 是时候放下过去迎接未来了,毕竟在节目中看小S从单身到失恋、到结婚,生了3个小孩,捧红无数鲜肉,天天和观众见面汇报生活进度,也该换个方式做点别的事情了(毕竟看那些惨不忍睹的早期画面回放,脑中一并浮过的更有自己同样不那么好看的青春)。 肉鸽 日报主编 ◎ 我从2004年开始看“康熙”,应该算是最标准的“康熙”儿童了吧。 ◎ 读书还有自己一个人生活时“康熙”是吃饭的标配,有家庭了只能睡前自己看了。 ◎ 最疯狂的也就是作为一个双子座能把看“康熙”这件事坚持12年吧。 1. 印象很深,当时我在开车,堵车时刷朋友圈看到的,这个算过激行为吗?太危险了,别学。其实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我们这一代人喜欢的东西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了,娱乐业已经不需要讨好我们了。 2. 我一直不喜欢“下坡路”这个词,什么东西12年了也会有变化,我自己比12年前胖了,皮肤也差了,这是自然规律。可能之前大家觉得比较好,是因为两位主持人搭档出的火花和百无禁忌的尺度,再有就是请的那些顶级明星。 3. 情感多一些,现在不像以前在大学时有那种看“康熙”的氛围,大家相互影响着一起看,还讨论。像我们第一批“康熙”儿童现在也都30岁左右了,你不觉得这个年龄层的人聊天还说昨晚《康熙来了》播了什么很奇怪吗?所以感觉现在“康熙”就像是一个很久不联系的老朋友,有时晚上没事了,就会偶尔拿出来看两集自己喜欢的话题,就像你偶尔会和好久没联系的同学、发小发个微信聊聊天一样。 4. 《跑男》《爸爸去哪儿》这些。《康熙》不能和真人秀比,它们不是一种节目类型,“康熙”作为谈话类节目就不可能做得太形式多样吧,边跑边说这也不现实,对吧,节目形态决定的。 5. 以我的年龄来说,看“康熙”的12年是变化最大的人生阶段,从大学到接触社会、结婚生子。非常感谢《康熙来了》的团队坚持将这个节目做了12年。我们看“康熙”的时候,都是相对孤单、空虚的状态,哪有人约会中或者忙翻天的时候看它啊?所以要感谢这12年来“康熙”陪我们度过的每一段寂寞、空虚、无所事事的时光,能让我们感受到这么多肤浅的快乐。在这里肤浅并不是贬义词,接下来还能给我们类似欢乐的其实就是《快乐大本营》了,有一天它停了,我想我会哭吧。 EDWARD 喜爱阅读和绿植的咖啡控 ◎ 第一次看应该就是2004年,不敢说从头至尾的陪伴,最起码这满打满算的10年时间每一集“康熙”都有看过。 ◎ 上学的时候没什么规律,无聊的时候就看。现在基本是晚上同步播出的时候看,第二天午饭的时候重播一次。有时候晚上熬夜工作时的背景音乐也是“康熙”。 ◎ 最疯狂的事?我还真不是一个会做出疯狂行动的人……说来惭愧,最疯狂的也就数大学时为了补足之前的熬了几个通宵吧。 1. 愣了半天,然后就跟他们说了一句,这是除家人的事情外第二次我遭受如此大打击了,第一次是梅艳芳去世。接下来的那一天就完全不在任何状态,不顾节食减肥暴饮暴食,回到家边看当天的“康熙”边悲从心来,之后眼泪就夺眶而出,截图然后配上曲老师的一句话在凌晨3点的时候发了朋友圈。 2. 人在变嘛,年龄越来越大,小S也产子了,兴许是成熟了,哈哈,但是时不时的总有惊喜在,本着那份“爱”还是坚持下来了。说说下降,一个是不能保证选题不重复和一直有创新。再就是小S待产时的代班主持与康永哥的默契度不是那么好,能感受到蔡康永有时主Key把握得很辛苦…… 3. 习惯吧,就跟两口子在一起长了最后爱情化作亲情一样。同样是风向星座,完全能感受到默契。看“康熙”就跟约会一样成为必修课了。 4. 因为自己本身就是电影、电视制作相关团队的,看节目反而变成了分析专业的过程,反而就丧失了其中的趣味性,所以我不追真人秀。“康熙”不一样,虽然同为娱乐,小年夜、钢管舞、唱唱跳跳打打闹闹有,有时候也能安安静静地坐下来来一番人生讨论,这个过程看着很享受。两位主持人,蔡康永的机智、小S的真诚是能渲染人的。 5. 那就用我朋友圈的那段话吧:“静静地等着最后一集,10年的素材量应该够撑两年。我都要笑我的低级和无趣了,第一次感觉到‘信仰崩塌的感觉’就跟曲老师说的一样,我稀里糊涂地就用10年青春跟你们签了死神契约~心甘情愿。‘康熙’在最好的时候画上了句号,再见‘康熙’(死忠粉的告白,以后应该不会有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