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跳舞的文艺青年” 参加“超女”比赛之前,李宇春曾想过自己的将来:或许有机会北漂到北京,在酒吧驻场,十年后会小有所成。如今她真的到了北京,却已经是一个歌坛的奇迹。 “最开始的时候,我并没有在作品中代入太多自己真正的想 法,只是觉得应该发专辑,应该开演唱会。现在我觉得,音乐更应该成为自己的音乐,做音乐是因为我有话要讲。”甚至,之前大热的《皇后与梦想》也未能列入她“有话要讲”的行列中,“我时刻提醒自己不要盲目。”她和团队的意见往往并不一致,有时她也会愤怒, “你发现自己喜欢的东西大家都不喜欢,可是愤怒之后只有长长的无奈。幸好我有点打不死的小强精神,变着招来下一轮,直至最后赢下大家的认可。” 她也时时自省自己的速度和方向,不想一意孤行。“去年的‘Why Me’演唱会,我好像搞得太‘躁’了一点,太过摇滚,普通人不一定能接受。”回看的时候,她觉得不妨把那种状态当成对自己过去一年的总结。“其实我不太喜欢录音棚,规矩太多,不能乱动,要防止奇怪的杂音被录进去,甚至不能好好咽口水。的确,现场没有录音棚的效果完美,但我喜欢这种一次性的呈现,喜欢人与人之间这种直接的交流。” 几年前她下了很大的决心开始尝试电影——因为对表演这件事不够自信,团队颇费了番功夫才劝动她迈出第一步。《十月围城》在香港首映时她拉了两个朋友一起去看,看到银幕上的自己, 她们一起笑得前仰后合,却发现周围人没什么动静。“我想,是因为自己还不太适应。可是回北京再看电影时,我在银幕上一出现所有观众都笑,因为他们太熟悉李宇春是什么样子的了。” 这也让她开始走出自己的“安全气泡”。她仍然害羞,虽然在舞台上可以肆意表现,可是在机场遇上粉丝接机,她还是不敢直视对方的眼睛,“ 视线都是45度角往下的”,即使心里都是感激。最近她迷上了摄影,借着镜头,她觉得可以与朋友们走得更近一些— 真正进入彼此私人的感知范围,去观察和感受。“私底下我不太敢看人,用镜头和别人交流的时候,我会更勇敢。” 她还有许多东西想学。参加话剧《如梦之梦》的演出之后,她觉得把音乐剧的形式加入演唱会也不错。她觉得世界更广,有更多触角可以延伸,自己还有更多的形状可以去塑造。“我特别喜欢听故事,总是拉着别人说,给我讲个故事吧?其实那也是一种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方式。”她曾经出过一首歌,名字很长,叫《会跳舞的文艺青年》 ,和团队争拗讨论许久,一个字都没有删,“我觉得那就是对我的定义。无论唱怎样的歌,做怎样的事,有思考、有情感的代入,走心,就是对的。” 完整精彩内容,请关注《VOGUE服饰与美容》杂志成都别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