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私厨,菜场忙 “我每次买菜都亲自去,老公负责开车,一兜就兜三四个菜场。”多年来单枪匹马承办私房菜的经验,让汪姐练就一身寻觅优质食材的好本事,哪个摊位的菜品种丰富,哪个摊位的肉新鲜,她都一清二楚。“和朋友们一起逛街,旁边只要有菜场,她们就找不到我了,人呢?刚才买鞋的人呢?跑菜场去了。我宁愿去逛菜场。”汪姐说。 她的一手好厨艺虽然没有具体师承,但也是源于幼时的熏陶。爱烧菜的汪姐原来就开着一个海鲜餐厅,技痒难耐,便开始自己做饭。有朋友到餐厅做客,顺便尝一下她的手艺,顿时惊叹不已。朋友间口耳相传,到她家蹭饭的人便多起来。吃得多了,朋友们不好意思白吃,便撺掇她亲自掌勺上门做菜。于是便有了汪姐私房菜。 每次准备一桌晚餐,汪姐都要采购3小时以上,甚至可以从早上9点逛到下午1点,有时只是为了找到令她满意的一块五花肉。“我要的肉一定是方方正正的,烧出来好看也好吃,精肥要均匀,每个人吃到的每块肉都一样好吃。我要这里摁摁,那里捏捏,不新鲜的我不要,换一家菜场挑去。”有时为了挑到好肉,汪姐还会特意向浙江的一些有机农场订购食材,她对仙居的中泽有机农场颇为青睐,尤其是那里出产的猪肉。采访当天,汪姐就用农场的猪肉招待宾客。只是一盘走油白肉,白白嫩嫩地片在那里,边上摆一小碗飘着蒜泥的酱油。只要蘸一点酱油提味便可入口,猪肉原本的香味在嘴中释放出来,香糯却不腥腻,足见其对食材挑选的功力。 不止猪肉,汪姐在其他食材的选购上,也有自己独有的门路和方法。黄鱼是上海人餐桌上的人气佳肴,但若是在封渔期便难见好鱼,饲养的黄鱼更是入不了汪姐的法眼。她会找到熟悉的渔民,收购几条钓上来的黄鱼,价格是普通黄鱼的两三倍。蒜子红烧河鳗是汪姐的拿手菜,自称做了不下几千条。挑河鳗时,她只要灰色的,因为她认为这是野生河鳗逃到鱼塘杂交的,还保留着一些野生的鲜味。至于醉螃蟹,必定是挑雌蟹,蟹黄越多越肥美。 汪姐认为,正是这样亲身采购的过程,才能保证私房菜的风格和品质。一些大酒店的分工明确,厨师反而不需要面对菜场的采购事宜,对于食材的品质也难以把控。厨师为私房菜忙碌一天,只为一两桌酒席,相比之下对菜肴的呈现也更有把控力。汪姐说:“我的菜从来不进冰箱,今朝买得来,今朝全部用光。剩下来的我也不要了。人家说我浪费,我说这不是浪费,要保持菜的新鲜度。”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