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室角落被布置起一个属于两人的休闲空间。两张老的北欧绿色沙发椅来自小店“风景”,落地灯是老灯身,主人重新订做灯罩。 主人: 沈青,软装设计师。在上海开店多年,如今的这家家居店——丹亭TING位于南昌路上,售卖上海老家具和一些设计师作品。 几年前卖掉大房子,过起自由无负担的租房生活。如今想来,Susan说,当年不管怎样,肩 头总有些沉甸甸的感觉,而租房生活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自由选择喜欢的住处。看中现在这套老洋房的底层套间时,翻新工程尚未做完,但开阔的庭院、满院的绿 植一下子吸引住了她:“我喜欢花园,喜欢自然的环境。”就这样决定要租下来。“内部即便做得不好也可以改。”身为室内软装设计师,她绝对有这个底气。房子 最终到手时效果很好,以原木为主调,“就像一个小木屋”。小而温馨,正是Susan想要的家的感觉。 屋内总共就两个房间,外间集厨房、餐厅、客厅与小书房于一身,里间是卧室,也只以一面布帘相隔。面向花园的部分尽可能安装上玻璃窗、落地玻璃门,令光线充 足,如此便使原本略显晦暗的老房子变得明朗、温暖起来。小空间使Susan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领悟到取舍的智慧。依据功能主次,她把厨房列为生活的中 心,“即便我不煮菜,它也会成为朋友聚会的重点”;会客的公共区域,以及卧室作为私人空间也都不可少——这些就是她心目中“家”的必备要素。而书房,可以 只在客厅内角放置一张书桌,“达到最低限度就好”,不把工作带回家、带入生活。唯有朋友一直被放在重要位置,虽然因为地方小,现在常常只请一、两对朋友来 家里做客,但反而因此使彼此间的关系变得更亲密,交流更深入。 软装部分,包括家具、地毯、灯及配饰等,都由Susan自己完成。“东西总会越积越多,但每次搬家我都会做减法。”搬入此地时,随身携带不过六把椅子、一张单人沙发。老上海古董椅是自家店里出品,重新选布包了椅面,有年 代感,有生活痕迹,与老房子气场相合,且轻巧方便,可放置在任意空间,是很好的点缀;Natuzzi单人沙发,坐起来百分百舒适,也是已使用多年。除此之 外,其他家具都依据现场定做或购买。例如客厅中央的大沙发,从功能角度不可少,但每次都得根据实际空间配不同尺寸,因此能省则省,就买宜家的,颜色不错, 舒适性也还可以。这也是Susan做设计师时替客户考虑的思路:不一定都要买贵的,而是把好看的东西、舒适的东西及实用功能性的东西搭配起来使用。 “不过这一回,”Susan说着笑起来,“我终于也做了一次客户!”设计师考虑更多的是好看,而客户考虑更多的是实用,虽然从前她也常常换位思考,但都不像这次,是真正地、完全地站在实用立场上说话。对小房子而言,储物是 最大、最实际的问题。卧室里房东原本放了一只挺漂亮的大衣柜,“视觉效果很好,但我宁愿放弃它,把这块地方用门封起来,改成衣帽间”。其他可能之处,厨 房、客厅的四壁,乃至客卫的前半部分,所有的地方都做上了顶天立地的柜子。“房子小,一切都是外露的,而我则尽量把储物空间做成内藏式的。”办法就是装上许许多多的抽屉和门,包括客厅中央的茶几,都内嵌着厚重的大抽屉,把它们一关,杂物便隐去不见了。这样精准的用心,真正体现出专业设计师及注重生活品质的女主人的双重身份。 不过像Susan这样优雅的人,绝不可能放弃审美追求,只不过她所看重的不是表面上夺目的华丽效果,而是温馨的“家的感觉”。要在不断转换环境的租房生活 中营造出这种氛围,Susan的办法就是运用色彩。从前在大房子里,她将颜色挥洒得很炫,而今换到了小空间,又是老房子的气场,调性转向保守,用些小块面 的点缀色,如椅面的布料、茶几下的地毯、与沙发相呼应的灯罩,以协调为主。“但是不管怎样,我都喜欢色彩,就像喜欢吃糖一样,颜色会令视觉上感到很快 乐。”此外一定要有花,“这样的家才是有人在生活、在用心打理的地方”。 而当初一眼看中的花园,最后不仅弥补了内部空间的不足,更成为室内生活的延伸。卧室门外搭起的平台,是休闲、放松,乃至做瑜伽的好地方。“有时候我和先生两人,一个在外,一个在内,相对独立,又彼此有交流、有沟通。”底下的草坪则足够办个露天烧烤派对。 只要天气好,朋友们都喜欢在户外待着。一年四季,不同的花依时开放,尤其到了夏天,庭院里鲜花铺满的景致,让Susan不由得感叹:“这才是生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