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商城>图书商城>公务员考试用书>广东公务员考试用书>深圳公务员考试用书

最近浏览过

    中公2015年深圳公务员考试用书《公安素质测试》专用教材

      收藏此商品
      • 市 场 价:40.00 商品编号:201411201531571796855196
      • 折 扣 价:¥20.00已优惠¥20.00(5.0折)
      • 人 气:已有 人关注
      • 运  费:根据重量、地区及送货方式收取
      • 作  者:李永新
        出 版 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4年07月
        版  次:2015版
      • 开  本:16
        装  订:平装
      • 适用范围:深圳市公开招考公务员
      很抱歉,本商品已下架,请点击以下按钮查看本商品的最新信息!
      查看深圳公务员考试用书最新信息
      • 商品详情

      • 商品参数

      • 相关商品

      • 用户评价

      • 销售记录

      • 购买咨询

      主编简介
          李永新,中公教育首席研究与辅导专家,毕业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具有深厚的公务员考试核心理论专业背景,对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各级公务员招录考试有着博大精深的研究,极具丰富的公务员考试实战经验。主持并研发了引领公考领域行业标准的深度辅导教材系列和辅导课程、专项突破辅导教材和辅导课程,帮助无数考生成就了梦想,备受考生推崇,是公考辅导领域行业标准的开创者和引领者。
       

      目录
          上篇 公安基础知识
              第一章  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能和宗旨(2)
                  第一节  公安机关的建立与发展(2)
                  第二节  公安机关的性质(5)
                  第三节  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能(6)
                  第四节  公安机关的宗旨(8)
              第二章  公安机关的职责任务(10)
                  第一节  公安机关的任务(10)
                  第二节  公安机关的职责(11)
                  第三节  公安机关的权力(12)
              第三章  公安工作的内容和特点(16)
                  第一节  公安工作的内容(16)
                  第二节  公安工作的特点(19)
                  第三节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21)
              第四章  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和根本路线(23)
                  第一节  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23)
                  第二节  公安工作的根本路线(26)
              第五章  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基本政策(28)
                  第一节  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28)
                  第二节  公安工作的基本政策(29)
              第六章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33)
                  第一节  公安刑事执法概述(33)
                  第二节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的管辖(35)
                  第三节  回避(37)
                  第四节  律师参与刑事诉讼(38)
                  第五节  强制措施(40)
                  第六节  立案、撤案(44)
                  第七节  侦查(46)
                  第八节  特别程序(51)
              第七章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54)
                  第一节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概述(54)
                  第二节  管辖(54)
                  第三节  回避(55)
                  第四节  证据(56)
                  第五节  期间与送达(57)
                  第六节  简易程序(57)
                  第七节  调查取证(58)
                  第八节  听证程序(61)
                  第九节  行政处理决定(62)
                  第十节  治安调解(64)
                  第十一节  涉案财物的管理和处理(66)
                  第十二节  执行(67)
              第八章  公安执法监督(70)
                  第一节  公安执法监督概述(70)
                  第二节  公安机关内部执法监督(71)
                  第三节  公安机关外部执法监督(76)
              第九章  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82)
                  第一节  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概述(82)
                  第二节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素质和职业道德(83)
                  第三节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义务和纪律(85)
                  第四节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人事管理(87)
                  第五节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内务制度(92)
                  第六节  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94)
              第十章 人民警察法(98)
                  第一节  人民警察法概述(98)
                  第二节  人民警察职权(98)
                  第三节  人民警察制度(99)
                  第四节  人民警察的法律责任(101)
          下篇  法律基础知识
              第一章  行政法(104)
                  第一节  行政法概述(104)
                  第二节  行政法的主体(108)
                  第三节  行政行为(112)
                  第四节  行政复议(120)
                  第五节  国家赔偿(126)
              第二章  行政诉讼法(129)
                  第一节  行政诉讼法概述(129)
                  第二节  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132)
                  第三节  行政诉讼的管辖(135)
                  第四节  行政诉讼参加人(137)
                  第五节  行政诉讼证据(139)
                  第六节  行政诉讼的程序(140)
                  第七节  行政诉讼判决、裁定和决定(144)
              第三章  刑法(147)
                  第一节  刑法概述(147)
                  第二节  犯罪与犯罪构成(149)
                  第三节  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154)
                  第四节  犯罪停止形态(157)
                  第五节  共同犯罪形态(159)
                  第六节  罪数形态(161)
                  第七节  刑罚(163)
              第四章  刑事诉讼法(175)
                  第一节  刑事诉讼法概念(175)
                  第二节  刑事诉讼的管辖(177)
                  第三节  刑事诉讼证据(179)
                  第四节  强制措施(181)
                  第五节  刑事诉讼阶段(183)
              第五章  治安管理处罚法(188)
                  第一节  治安管理处罚概述(188)
                  第二节  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189)
                  第三节  治安管理处罚程序(191)

          2014-2015年深圳市公务员笔试面授课程体系(195)
          2014-2015年深圳市公务员面试面授课程体系(196)
          中公教育.全国分校一览表(197)

      文摘

      上  篇  公安基础知识
      第一章  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能和宗旨

      第三节  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能

          一、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能
          公安机关的职能,是指公安机关对于国家与社会所应起的效能与作用。公安机关的性质是公安机关职能的根据,而公安机关的职能则从社会作用上反映了公安机关的性质。公安机关的职能的分类:(1)从它调整国家最基本的政治关系的作用看:专政职能和民主职能;(2)从不同专业分工的作用看:侦查的职能、保卫的职能、治安管理的职能等;(3)从不同的工作手段所起的作用看:公安机关有镇压、打击、预防、处罚、强制、管理、教育和服务等职能。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能就是专政职能与民主职能,它集中反映了公安机关作为人民民主专政工具这一根本属性的要求。
          二、公安机关的专政职能
          公安机关的专政职能,是指公安机关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依照国家宪法和法律,对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的敌对势力与犯罪分子进行镇压、制裁、改造和监督,以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专政职能,是通过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机关、安全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和司法行政机关等按照各自的职责范围分工负责、互相配合来实现的。公安机关的专政职能是专门用以对付敌对势力、敌对分子和严重刑事犯罪分子的,其实质是公安机关代表国家和人民对上述专政对象实行的政治统治。
          公安机关承担的专政职能是公安机关性质的必然体现。公安机关专政职能的削弱,就意味着国家专政职能的削弱,这必将影响到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安定,关系到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巩固。在现阶段,虽然我们的工作重心是发展经济,阶级斗争已经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但这并不意味着公安机关的专政职能可以削弱。当前,境内外各种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的捣乱破坏活动依然存在,严重的刑事犯罪案件居高不下,犯罪的动态化、组织化、职业化和智能化的趋向越来越明显,新的犯罪形式和犯罪手段不断出现,直接威胁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公安机关面对严峻的斗争形势,必须增强敌情观念和专政意识,强化专政职能,充分发挥打击犯罪、巩固政权、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作用。
          公安机关专政职能的具体内容包括:从专政的目的来说,是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巩固社会主义制度;从专政的对象来看,是对敌对势力、敌对分子和严重刑事犯罪分子实行打击;从专政的手段来说,是打击、制裁、改造与监督并用。
          三、公安机关的民主职能
          公安机关的民主职能,是指公安机关必须服从人民的意志,依法保护人民的民主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公安机关民主职能的实质,就是保障人民享有国家主人翁的地位和保障人民的利益。
          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社会主义民主,在本质上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民主要通过整个国家机关的作用表现出来,其中包括公安机关。作为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公安机关的专政职能反映的是公安机关与敌人的关系,民主职能反映的是公安机关与人民的关系,因而,民主职能是我国公安机关性质的又一个具体体现。在现阶段,充分发挥公安机关的民主职能,有助于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调动人民群众参与治安工作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强对敌专政的职能,确保国家法制建设的健康发展。
          公安机关民主职能的内容包括:保障人民充分享受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保障人民依法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享受正常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用民主的方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依靠人民群众搞好公安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新的历史时期,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不断提高,对公安机关的民主职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而公安机关要想更好地履行民主职能,必须增强公安民警的民主意识,切实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加强公安队伍的正规化建设,密切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四、公安机关的专政职能与民主职能的关系
          公安机关的专政职能与民主职能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所谓区别,是指公安机关的专政职能和民主职能,都有各自的特定对象和特定方法。对谁专政,对谁民主,这是一个根本立场和政治原则问题,是关系到公安机关性质和公安工作成败的首要问题。
          公安机关专政职能与民主职能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象不同。专政的对象是敌人,而民主的对象是人民。二是方法不同。对敌人使用专政手段,而对人民实行民主的方法。
          所谓联系,是指公安机关的专政职能与民主职能是互相依存、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关系。对敌人专政与对人民民主这两种职能,渗透到公安机关活动的整个过程和各项业务工作之中,两者紧密结合,不能分割。具体来说,这种联系表现在:公安机关专政职能是民主职能的基本保障,民主职能是专政职能的社会基础。只有绝大多数人享有高度的民主,才能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只有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才能够充分保障大多数人的民主权利。公安机关的专政职能和民主职能都是为了维护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总之,专政职能是实现民主职能的基本保障,民主职能是发挥专政职能的基础条件。公安机关对敌人的专政越有力,人民的民主、安全等合法权益就越有保障;公安机关对人民的民主实现得越充分,对敌人专政的社会基础就越深厚。


      第四节  公安机关的宗旨

          一、公安机关的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公安机关的宗旨。所谓宗旨,就是从事某项工作主要的意旨、目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也是公安机关的宗旨。
          为人民服务这一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1944年9月,毛泽东为了纪念为革命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专门写了一篇题为《为人民服务》的文章,对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作了重要的阐述。1945年4月,党的七大在延安召开。毛泽东同志在这次大会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并明确指出:“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这支军队的唯一宗旨。”并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写进了党的章程。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邓小平同志进一步发展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立场,是必须永远坚持的宗旨。他明确指出,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赞成不赞成,应当成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标准。2000年2月,党的第三代领导人江泽民同志在广东考察工作时站在党和国家发展的历史高度,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强调“因为我们党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所以全党同志的一切工作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都是为了实现好、发展好和维护好人民的利益,任何脱离群众、任何违反群众意愿和危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是不允许的”。可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核心思想。
          新中国成立后,公安机关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公安机关的宗旨确立下来。1995年颁布的《人民警察法》第3条规定:“人民警察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维护人民的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003年中央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的决定》,明确提出了“执法为民”是公安机关执法思想的核心,指出:在各项执法工作中,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要真正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去执法、去工作,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要改进户籍管理、出入境管理、边防管理、交通管理、消防管理等公安行政管理工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切实做到人民公安为人民。这既是党中央在21世纪对公安机关宗旨的进一步强调,也是对公安机关坚持为人民服务宗旨提出的具体要求。
          二、实践宗旨的要求
          公安工作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公安机关作为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力量,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主要是通过完成法律赋予的各项任务和神圣职责来体现的。因而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财产,保护公共财产,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管理社会和服务人民就是公安机关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主要内容。
          在新的历史时期,公安机关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要做到:
          1.牢固树立宗旨意识
          牢固树立宗旨意识,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基础。公安机关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明确公安机关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公安民警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是公仆与主人的关系,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要从思想上认识到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中的巨大作用,只有这样才能真心实意地为人民群众谋利益。
          2.坚持一切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坚持一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我们每做一项工作,都要注意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满足人民群众的要求。只有想人民群众之所想,急人民群众之所急,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才能真正成为人民利益的忠诚卫士。
          3.认真履行职责
          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是要在本职工作中恪尽职守,爱岗敬业,高质量地做好本职工作。依法严厉打击刑事犯罪,依法严格治安管理,保护国家、集体的财产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维护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努力完成法律赋予的各项任务。
          4.提高服务质量
          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要高度重视和加强公安队伍建设,努力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积极进取,与时俱进,努力开展多方面、高质量的便民、利民活动,改善服务态度,扩大服务领域,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让人民群众满意。为此,公安机关要倾听群众的呼声,对执法和服务质量进行考核和评估,以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5.接受人民群众监督
          人民群众的监督是促进公安机关更好地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力量,只有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不断拓宽群众监督的渠道,才能切实把公安机关的宗旨落到实处。为此,公安机关要大力推进警务公开工作,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听取群众意见,建立健全相关的监督制度。
         

          新都网(http://www.newdu.com)提示:其余部分暂略,详情请查阅图书。

      最有用的评价:

      暂无最有用的评论

      如购买过程中有任何疑问,欢迎向我们咨询

      咨询类型:
      咨询内容:
      不促销
      • 客户服务热线
      • 18513373607
      • 手机:18513373607
      •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六 8:30-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