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商城>图书商城>公务员考试用书>北京公务员考试用书

最近浏览过

    中公2015年北京公务员考试用书《15天快速突破:申论》专用教材

      收藏此商品
      • 市 场 价:32.00 商品编号:201410271047571340987291
      • 折 扣 价:¥16.00已优惠¥16.00(5.0折)
      • 人 气:已有 人关注
      • 运  费:根据重量、地区及送货方式收取
      • 作  者:李永新
        出 版 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4年04月
        版  次:2015版
      • 开  本:16
        装  订:平装
      • 适用范围:北京市各级机关2015年考试录用公务员
      很抱歉,本商品已下架,请点击以下按钮查看本商品的最新信息!
      查看北京公务员考试用书最新信息
      • 商品详情

      • 商品参数

      • 相关商品

      • 用户评价

      • 销售记录

      • 购买咨询

      主编简介
          李永新,中公教育首席研究与辅导专家,毕业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具有深厚的公务员考试核心理论专业背景,对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各级公务员招录考试有着博大精深的研究,极具丰富的公务员考试实战经验。主持并研发了引领公考领域行业标准的深度辅导教材系列和辅导课程、专项突破辅导教材和辅导课程,帮助无数考生成就了梦想,备受考生推崇,是公考辅导领域行业标准的开创者和引领者。
       目 录
          第一阶段  能力提升
              第一天  阅读理解能力
                  第一节  大纲解读2
                      一、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内容2
                      二、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2
                      三、准确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2
                      四、揭示(事实)所反映的本质问题2
                  第二节  能力训练3
                      一、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内容3
                      二、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5
                      三、准确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7
                      四、揭示(事实)所反映的本质问题9
              第二天  综合分析能力
                  第一节  大纲解读12
                      一、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12
                      二、多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12
                      三、作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12
                  第二节  能力训练13
                      一、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13
                      二、多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15
                      三、作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17
              第三天  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
                  第一节  大纲解读22
                      一、发现和界定问题22
                      二、作出评估和权衡22
                      三、提出方案和措施22
                  第二节  能力训练23
                      一、发现和界定问题23
                      二、作出评估和权衡25
                      三、提出方案和措施28
              第四天  贯彻执行能力
                  第一节  大纲解读32
                      一、准确理解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32
                      二、遵循依法行政原则32
                      三、根据客观实际情况33
                      四、及时有效地完成任务33
                  第二节  能力训练34
                      一、准确理解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34
                      二、遵循依法行政原则35
                      三、根据客观实际情况37
                      四、及时有效地完成任务39
              第五天  文字表达能力
                  第一节  大纲解读41
                      一、熟练运用多种表达方式41
                      二、用语准确规范、简明畅达41
                      三、表述思想观点42
                  第二节  能力训练42
                      一、熟练运用多种表达方式42
                      二、用语准确规范、简明畅达44
                      三、表述思想观点47
          第二阶段  高分技巧
              第六天  归纳概括题
                  第一节  题型概述50
                      一、题型分类50
                      二、作答基本要求51
                  第二节  归纳概括主要内容54
                      一、作答方法54
                      二、例题精解56
                  第三节  归纳概括主要问题62
                      一、作答方法62
                      二、例题精解63
                  第四节  归纳概括部分内容64
                      一、作答方法64
                      二、例题精解65
              第七天  综合分析题
                  第一节  题型概述68
                      一、题型分类68
                      二、作答基本要求70
                  第二节  词句阐释72
                      一、词语阐释72
                      二、句子理解75
                  第三节  启示型分析77
                      一、作答方法77
                      二、例题精解79
                  第四节  评论型分析82
                      一、作答方法82
                      二、例题精解83
                  第五节  关系型分析86
                      一、作答方法86
                      二、例题精解87
              第八天  提出对策题
                  第一节  题型概述90
                      一、题型分类90
                      二、作答基本要求91
                  第二节  需要概括问题的对策题94
                      一、作答方法94
                      二、例题精解95
                  第三节  直接提出方案的对策题97
                      一、作答方法97
                      二、例题精解102
              第九天  应用文写作题
                  第一节  题型概述105
                      一、题型分类105
                      二、作答基本要求106
                  第二节  宣传通知类109
                      一、作答方法109
                      二、例题精解一112
                      三、例题精解二114
                  第三节  工作方案类116
                      一、作答方法116
                      二、例题精解一117
                      三、例题精解二121
              第十天  文章论述题
                  第一节  题型概述124
                      一、题型分类124
                      二、作答基本要求126
                  第二节  文章结构131
                      一、分析问题型结构131
                      二、解决问题型结构133
                  第三节  立意和论证135
                      一、核心要求135
                      二、如何确定论点137
                      三、如何论证论点141
                  第四节  标题的写法149
                      一、核心要求149
                      二、拟题技巧150
                  第五节  开头的写法152
                      一、核心要求152
                      二、开头方式154
                  第六节  主体段落的写法158
                      一、核心要求158
                      二、经典主体段落的写法165
                  第七节  结尾的写法168
                      一、核心要求168
                      二、结尾方式169
          第三阶段  热点预测
              第十一天  经济类热点预测
                  第一节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172
                      一、时事链接172
                      二、必备知识点172
                      三、例文赏析175
                  第二节  能源资源价格改革176
                      一、时事链接176
                      二、必备知识点177
                      三、例文赏析179
                  第三节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180
                      一、时事链接180
                      二、必备知识点180
                      三、例文赏析182
                  第四节  收入分配体制改革183
                      一、时事链接183
                      二、必备知识点184
                      三、例文赏析186
                  第五节  统筹城乡发展187
                      一、时事链接187
                      二、必备知识点187
                      三、例文赏析189
                  第六节  物价调控190
                      一、时事链接190
                      二、必备知识点191
                      三、例文赏析193
                  第七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194
                      一、时事链接194
                      二、必备知识点194
                      三、例文赏析196
                  第八节  自主创新能力197
                      一、时事链接197
                      二、必备知识点198
                      三、例文赏析200
              第十二天  政治类热点预测
                  第一节  服务型政府201
                      一、时事链接201
                      二、必备知识点201
                      三、例文赏析204
                  第二节  政府公信力204
                      一、时事链接204
                      二、必备知识点205
                      三、例文赏析207
                  第三节  干部选拔与任用208
                      一、时事链接208
                      二、必备知识点208
                      三、例文赏析210
                  第四节  行政问责制211
                      一、时事链接211
                      二、必备知识点212
                      三、例文赏析215
                  第五节  网络问政216
                      一、时事链接216
                      二、必备知识点216
                      三、例文赏析218
                  第六节  “三公”消费219
                      一、时事链接219
                      二、必备知识点219
                      三、例文赏析220
                  第七节  基层民主建设221
                      一、时事链接221
                      二、必备知识点222
                      三、例文赏析224
              第十三天  社会类热点预测
                  第一节  公共安全225
                      一、时事链接225
                      二、必备知识点225
                      三、例文赏析227
                  第二节  就业问题228
                      一、时事链接228
                      二、必备知识点229
                      三、例文赏析230
                  第三节  住房问题231
                      一、时事链接231
                      二、必备知识点232
                      三、例文赏析233
                  第四节  医疗卫生234
                      一、时事链接234
                      二、必备知识点235
                      三、例文赏析237
                  第五节  养老问题238
                      一、时事链接238
                      二、必备知识点238
                      三、例文赏析240
                  第六节  食品安全241
                      一、时事链接241
                      二、必备知识点241
                      三、例文赏析243
                  第七节  城市布局与形态244
                      一、时事链接244
                      二、必备知识点244
                      三、例文赏析246
                  第八节  事业单位改革247
                      一、时事链接247
                      二、必备知识点248
                      三、例文赏析249
              第十四天  文化类热点预测
                  第一节  发展文化产业251
                      一、时事链接251
                      二、必备知识点252
                      三、例文赏析254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255
                      一、时事链接255
                      二、必备知识点256
                      三、例文赏析258
                  第三节  公民道德建设259
                      一、时事链接259
                      二、必备知识点259
                      三、例文赏析261
                  第四节  少数民族文化保护262
                      一、时事链接262
                      二、必备知识点263
                      三、例文赏析266
                  第五节  数字版权保护266
                      一、时事链接266
                      二、必备知识点267
                      三、例文赏析268
                  第六节  文化软实力269
                      一、时事链接269
                      二、必备知识点270
                      三、例文赏析273
                  第七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74
                      一、时事链接274
                      二、必备知识点275
                      三、例文赏析278
              第十五天  生态类热点预测
                  第一节  动物保护279
                      一、时事链接279
                      二、必备知识点280
                      三、例文赏析282
                  第二节  水资源保护283
                      一、时事链接283
                      二、必备知识点283
                      三、例文赏析285
                  第三节  低碳发展286
                      一、时事链接286
                      二、必备知识点287
                      三、例文赏析289
                  第四节  土壤污染290
                      一、时事链接290
                      二、必备知识点291
                      三、例文赏析293
                  第五节  草原生态保护294
                      一、时事链接294
                      二、必备知识点294
                      三、例文赏析297
                  第六节  大气污染297
                      一、时事链接297
                      二、必备知识点298
                      三、例文赏析301
          中公教育.全国分校一览表302

      文摘

      第一阶段  能力提升

      第一天

          要求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内容,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准确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
          一、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内容
          本考点考查的是考生对于给定资料内容的全面把握,其重点在“全面”二字上。也就是说要求考生通过阅读给定资料,对于资料中所涉及的事实、问题、原因、对策、影响等方面要有通盘的了解和掌握。
          二、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
          本考点考查的是考生对于给定资料中字词、语段的准确理解,关键点在“准确”二字上。它要求考生不但要能理解其字面的含义,更重要的是要能对其指代含义、隐喻含义、引申含义的理解到位和无误。
          三、准确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
          本考点要求考生就给定资料中的事实进行提炼,并明确列举此事实的目的、通过该事实想要揭示什么问题,最终得出事实想要表达的观点。
          四、揭示(事实)所反映的本质问题
          本考点要求考生在理解和分析给定资料中所反映事实的基础上,能够准确把握问题表象下所要揭示的本质问题,要区分问题现象、问题原因、问题本质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一、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内容
          1.给定资料
          “入园难,难于考公务员;入园贵,贵过大学收费。”一句调侃的顺口溜尽管有些夸张,但道出了不少家长的无奈,幼儿园“入园难、入园贵”俨然成为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难题。
          “我们小小的一个幼儿园,二三十个职工,就有9种‘身份’──公务员编制、事业编制、聘任制干部、临时工……”小肖言谈中透着无奈,她是某省级示范幼儿园中班幼儿教师,2013年是她从事幼儿教育的第十一个年头。
          “原来也想满腔热血服务幼教事业,可现在看看身边同事,上班时间看电影、做瑜伽,迟到早退,太正常了。”小肖说。原来,幼儿园所在地五年内要拆迁,主办单位认为幼儿园是个累赘,决定停止招收新生,几年内停办。一旦停办,教师们何去何从?渺茫的前景,缺乏保障的待遇与权益,让教师们难以安心工作。
          曾获“省级示范幼儿园”称号的公办幼儿园尚且如此,其他幼儿园的教师身份不落实、待遇缺乏保障、队伍不稳定等问题可想而知。据了解,占我国幼儿教师总数80%的广大农村幼儿教师,长期以来因没有明确教师身份,不能享受教师待遇,工资、医疗与养老保险等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行政管理力量不足、投入体制不顺、经费严重匮乏也影响了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一方面,随着改革深入,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责任成倍增加;另一方面,目前各级教育行政力量严重削弱。国家负责管理学前教育的教育部幼儿教育处长期只有1人,现在2人;不少省市撤并了学前教育处或幼教科,甚至没有幼教专职干部。”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国家督学庞丽娟说。而在我国教育财政性经费总量之中,学前教育经费仅占1.2%~1.3%,而且十年来徘徊不前,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缺乏基本的财政保障。
          “由于缺乏有力的全国性法律规范,在社会结构转型与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学前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着许多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庞丽娟认为,尽管各级教育部门采取了多种措施,但收效甚微,究其根本,重要原因之一在于缺乏学前教育的法律规范和保障。
          2013年3月,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中,全国政协委员史贻云提交了加快学前教育立法、促进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提案。他认为,应当尽快通过立法将学前教育纳入法治轨道,为学前教育提供法律保证。除了受到政协委员的关注外,学前教育法问题也是历年人大代表的议案焦点之一。同时,全国人大代表刘希娅也提交了《关于学前教育立法的议案》。
          2013年7月30日,教育部副部长郝平主持召开“学前教育立法建议提案办理专题座谈会”时要求,有关司局要充分研究、吸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专家的意见建议,加大工作协调力度,加快推进学前教育立法工作。
          要想解决“入园难”问题,关键在各级政府,只有依靠政府的力量,“入园难”问题才能真正得到解决。解决“入园难”问题仅靠教育行政部门是不够的,必须综合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力量,由主要或分管行政负责人协调,才能真正发挥政府统筹资源、协调立场、合理攻关的作用。政府在解决入园难的过程中应关注几个基本问题:
          解决“入园难”问题,应当坚持觉悟导向而非矛盾导向。政府要将解决“入园难”问题当作自己的职责,当作政府公共服务应该包含的基本功能;要把幼儿顺利入园、进入高质量的幼儿园当作人民群众的重大利益,当作重要的民生工程,当作关系国家兴旺发达的大事,稳扎稳打,合理谋划,采取有效措施,积极解决。如果仅仅把“入园难”问题当作是眼前的矛盾,采用应急的“扩班塞人”、“放任劣质”的方式应付性地“解决”,那么,“入园难”问题将永远是问题。政府就永远是“消防队”,人民群众对政府就无法真正满意。因此,解决“入园难”问题的核心是提高政府的觉悟。
          解决“入园难”问题,应当加强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指导纲要2010—2020》指出:“明确政府职责,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从目前“入园难”现象看,本质问题是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缺失。其实,国家很早以前就强调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与社会发展规划结合起来,但是,幼儿园过于集中和幼儿园严重缺失的现象并没有得到真正改善,“入园难”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因此,政府要加强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群众需求,考虑人口的峰谷,尤其要关注重大社会事件和习俗引发的生育高峰,合理分配学前教育资源。在加强规划的同时,必须有相关的政策法规,确保规划的落实。当前,解决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问题刻不容缓。要采取切实的措施,确保一定规模地区有配套幼儿园,并采取特别划拨教育用地等措施,确保幼儿园按时建设、按质完成,以交付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安排。
          解决“入园难”问题,应当质量与数量并重。《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指导纲要2010—2020》指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质量问题关系到未来一代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满意程度,关系到国家和民族未来的竞争力。高质量的教育,取决于高质量的教育条件。要把解决“入园难”问题当作数量与质量相协调的过程,这个过程不只是增加几个座位或床位,而是要从当地实际出发,力争高起点、高质量。要确保幼儿园登记注册,确保幼儿园场地等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确保幼儿园教师的合格,确保班级人数符合幼儿教育法规的要求。
         

          新都网(http://www.newdu.com)提示:其余部分暂略,详情请查阅图书。

      最有用的评价:

      暂无最有用的评论

      如购买过程中有任何疑问,欢迎向我们咨询

      咨询类型:
      咨询内容:
      不促销
      • 客户服务热线
      • 18513373607
      • 手机:18513373607
      •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六 8:30-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