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销商品
-
商城价:¥35
-
商城价:¥38
-
商城价:¥42
-
商城价:¥42
-
商城价:¥42
最近浏览过
华图2014年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用书《教材(上)》
商品详情
规格参数
相关商品
用户评价
销售记录
购买咨询
主编简介
华图教育,创办于2001年9月16日,是集面授培训、图书发行、网络教学于一体,拥有专兼职教师及专业研究员三千多人的综合性教育集团,是国内公认的公职培训行业标准制定者和教育培训标杆企业,是国务院机关事务局后勤干部培训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教育科学出版社等部门的合作单位。
目录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1
一、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掌握、运用】1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与发展【理解】2
三、实践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理解】2
四、世界的物质性【掌握、运用】3
五、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掌握、运用】4
六、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掌握、运用】6
七、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掌握、运用】6
八、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理解】8
九、对立统一规律【掌握、运用】8
十、质量互变规律【掌握、运用】11
十一、否定之否定规律【掌握、运用】12
十二、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掌握】13
十三、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反映论【掌握】15
十四、认识和实践的相互作用【掌握、运用】16
十五、认识运动的总规律【掌握、运用】17
十六、真理和检验真理的标准【掌握】18
十七、真理发展的辩证性质【掌握、运用】18
十八、真理与价值【掌握】19
十九、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掌握】21
二十、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掌握、运用】21
二十一、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掌握】21
二十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的活动的自觉能动性【掌握】22
二十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掌握】22
二十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掌握、运用】23
二十五、社会基本矛盾【掌握】24
二十六、社会形态的划分和更替【掌握】25
二十七、阶级的起源和实质【掌握】25
二十八、阶级结构和阶级斗争【掌握】26
二十九、国家的起源、本质和职能【掌握】26
三十、阶级的消灭和国家的消亡【掌握】26
三十一、社会意识【掌握、运用】27
三十二、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掌握、运用】28
三十三、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掌握】28
三十四、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掌握】29
三十五、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掌握】29
三十六、社会进步及其标准【掌握】29
三十七、人的本质【掌握】30
三十八、人的价值【掌握】30
三十九、人的全面发展【理解】30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33
一、商品【理解】33
二、货币【理解】34
三、价值规律【理解】35
四、货币转化为资本【理解】35
五、剩余价值及其生产过程【理解】36
六、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资【理解】37
七、资本主义再生产与资本积累【理解】37
八、资本有机构成和相对人口过剩【理解】37
九、资本的循环【理解】38
十、资本的周转【理解】38
十一、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理解】39
十二、利润和平均利润【理解】40
十三、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理解】41
十四、借贷资本和利息【理解】41
十五、资本主义地租【理解】42
十六、资本主义国民收入分配【理解】42
十七、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理解】43
十八、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解】43
第三章 科学社会主义46
一、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及其局限性【理解】46
二、两大发现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理解】46
三、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长期性【理解】46
四、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理解】47
五、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解】47
六、未来社会的发展阶段和基本特征【理解】47
七、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理解】48
八、社会主义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理解】48
九、关于国家、革命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理解】48
十、关于民族殖民地和民族解放的理论【理解】49
十一、新经济政策与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的构想【理解】49
十二、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和历史地位【理解】50
十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理解】50
十四、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联系【理解】51
十五、社会主义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理解】51
第四章 毛泽东思想52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理解】52
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和体系【理解】53
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理解】53
四、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掌握、运用】53
五、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理解】54
六、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总路线【理解】55
七、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解】56
八、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纲领【理解】56
九、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理解】57
十、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理解】57
十一、以苏联经验为鉴戒,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理解】57
十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掌握、运用】58
十三、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理解】58
十四、统一战线【掌握、运用】59
十五、人民战争和人民军队【理解】60
十六、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掌握、运用】61
十七、思想政治工作【掌握、运用】62
十八、政策和策略【掌握、运用】62
十九、国际关系和外交方针【理解】63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总论65
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理解】65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理解】65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解】66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理解】66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掌握、运用】66
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探索和回答【理解】69
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问题的探索和回答【理解】69
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问题的探索和回答【理解】70
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理解】70
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理解】70
十一、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掌握、运用】71
第六章 邓小平理论75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理解】75
二、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掌握、运用】75
三、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理解】76
四、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掌握、运用】77
五、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掌握、运用】78
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解】78
七、改革开放【理解、运用】79
八、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理解】81
九、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理解】82
十、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理解、运用】83
十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理解】84
十二、“一国两制”构想与祖国统一【理解】85
十三、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理解】86
十四、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理解】87
第七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90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方位【理解】90
二、中国共产党80年奋斗的基本经验【理解】90
三、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基本经验【理解】90
四、深化对“三个规律”的认识【理解】91
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理解】91
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和科学内涵【理解】92
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理论创新【理解】93
八、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理解】97
第八章 科学发展观99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理解】99
二、科学发展观的评价【理解】100
三、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根本要求【掌握、运用】101
四、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各项事业中【掌握、运用】104
第九章 中共党史114
一、五四运动与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理解】114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理解】114
三、中共一大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理解】114
四、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理解】115
五、土地革命战争【理解】116
六、反“围剿”斗争【理解】116
七、红军长征【理解】117
八、遵义会议【理解】118
九、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理解】118
十、抗日战争【理解】119
十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解】120
十二、延安整风【理解】120
十三、中共七大【理解】121
十四、全国解放战争【理解】121
十五、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与建立新中国的蓝图【理解】122
十六、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理解】123
十七、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理解】123
十八、社会主义改造【理解】123
十九、中共八大【理解】124
二十、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及失误【理解】124
二十一、“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制定和贯彻【理解】125
二十二、“文化大革命”及其教训【理解】126
二十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与伟大的历史转折【理解】127
二十四、中共十二大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理解】127
二十五、中共十三大与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理解】128
二十六、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理解】128
二十七、中共十四大【理解】128
二十八、中共十五大【理解】129
二十九、中共十六大【理解】129
三十、中共十七大【理解】130
三十一、中共十八大【理解】131
第十章 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133
一、马克思、恩格斯党的学说【理解】133
二、列宁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学说【理解】133
三、毛泽东党的学说【理解】133
四、邓小平党的建设理论主要内容134
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执政党建设理论的发展【理解】134
六、中共十六大以来党的建设理论创新【理解】135
七、党的性质【掌握、运用】136
八、党的纲领和路线【理解、运用】136
九、党的宗旨和群众路线【掌握、运用】137
十、党的领导【掌握、运用】138
十一、党的思想建设【理解、运用】140
十二、党的干部队伍和领导班子建设【掌握、运用】141
十三、党员队伍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掌握、运用】143
十四、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理解、运用】145
十五、党内民主建设【掌握、运用】148
十六、党的作风建设与反腐倡廉建设【掌握、运用】151
十七、党的制度建设【掌握、运用】154
十八、处理中国共产党同世界各国共产党和其他政党之间关系的原则和意义【理解】156
十九、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掌握、运用】156
二十、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理解】157
第十一章 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163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掌握、运用】163
二、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掌握、运用】164
三、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理解】165
四、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理解】166
五、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掌握、运用】168
六、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理解】169
七、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和推进祖国统一【理解】169
八、继续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理解】170
第十二章 管理172
一、管理基础理论172
二、管理理论的发展与演变【理解】178
第十三章 行政管理182
一、行政管理的内涵【理解】182
二、政府职能【掌握、运用】182
三、行政组织184
四、公务员管理187
五、行政法治192
六、行政责任与行政监督193
七、行政改革与创新199
八、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掌握、运用】202
九、电子政务【理解】205
十、政府采购【掌握、运用】206
十一、国外行政改革借鉴【理解】207
第十四章 公共政策212
一、公共政策的基本概念212
二、政策制定【掌握、运用】214
三、政策执行【掌握、运用】216
四、政策评价【掌握、运用】217
第十五章 领导220
一、领导活动和领导理论【掌握、运用】220
二、领导本质【掌握、运用】223
三、科学政绩观【掌握、运用】224
四、领导者和领导群体226
五、领导体制【掌握、运用】229
六、领导决策【掌握、运用】231
七、领导用人【掌握、运用】233
八、团队建设【掌握、运用】235
九、思想政治工作【掌握、运用】236
十、领导方式【掌握、运用】236
十一、领导方法【掌握、运用】237
十二、领导艺术【掌握、运用】238
第十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43
一、经济体制与资源配置【理解】243
二、市场经济体制与计划经济体制【理解】243
三、市场经济【理解】244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掌握、运用】245
五、城镇化【掌握、运用】248
六、深化改革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掌握、运用】249
七、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掌握、运用】249
文摘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掌握、运用】
1.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的理论形态。它不仅要回答世界“是怎样”的问题,还要解决世界对人来说“应怎样”的问题,反映人的情感、愿望、理想和信念,所以哲学世界观同时包含人生观、价值观。哲学是一种知识体系,又是一种意识形态。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知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源于知识,又高于知识,是知识的综合和升华,达到对世界、人与世界的关系以及人自身本质的认识。各门具体科学是哲学的认识基础,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理论指导。哲学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为人们理解和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即人与世界的关系提供根本准则和一般方法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是人类文明的活的灵魂,哲学革命是社会变革的前导。
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和意义。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包括思维和存在何者是第一性与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由哲学作为世界观的学问这一性质和特点所决定的: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而必须回答的问题,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是划分哲学中基本派别的依据(对思维和存在何者是第一性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对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不同回答区分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是人类实际生活中的基本问题,它普遍存在于人类的实际生活中并决定着人们思想和行动的出发点和方向。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及其历史形态。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它们只能在哲学意义上,即在回答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何者是第一性上使用,而不能在别的意义上使用。唯物主义是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的哲学;唯心主义是断言精神是世界的本原,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哲学。
一切哲学都不能超越或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这是哲学的党性或党派性。哲学史上有所谓二元论(认为精神和物质是平行的),最终还是陷入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把主观精神(人的感觉、经验、观念、意志、心等)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客观事物以至整个物质世界都是这种主观精神的产物。其荒谬之处在于它必然导致认为只有自我才是唯一存在的“唯我论”。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脱离任何个人的精神(理、理念、宇宙精神、绝对观念等)变为独立的存在,并把它作为世界的本原和万物的创造者。其荒谬之处在于以哲学化的方式承认“宗教创世说”,其所谓的客观精神不过是上帝的别名。唯心主义长期存在和发展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阶级根源和认识论根源。把人的认识过程中的某一特征、成分、片段、方面加以夸大,使之绝对化,造成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分离,这就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一般说来,主观唯心主义片面夸大感觉经验,客观唯心主义片面夸大概念理性。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与发展【理解】
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与时代特征和各国实际相结合,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国际性的学说,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世界性哲学”;同时它又可以在各个民族和地区生根发芽,与各国的优秀文化传统相结合,成为它们民族文化的一部分。
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际及中国哲学的优秀传统相结合,使之具有中国的作风、气派,以中华民族的风格和形式表现出来并获得发展,为中国人民所掌握,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能在中国生根结果,除了中国革命实践的需要这一根本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即中国自古就有丰富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优良传统,因而中国人民比较容易接受和体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中国化的最辉煌的成果,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根本指针,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科学社会主义则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结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伟大实践,它同样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的。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观基础。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论基础。最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法论基础。
真题链接
(单选题)列宁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新唯物主义,更集中地表现为()。
A. 历史唯物主义 B. 唯物辩证法
C. 辩证唯物主义 D.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答案】A
【解析】马克思把自己的哲学称为“新唯物主义” ,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新唯物主义把历史看作人类的发展过程,它的任务就在于发现这个过程的运动规律。列宁在《列宁选集》第2卷中说“历史唯物主义”是指马克思哲学的“历史观”。故答案选A。
三、实践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理解】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实践概念的科学规定和实践观点的确立,是实现哲学上伟大变革的关键。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哲学的根本之处,在于它以实践为基础去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四、世界的物质性【掌握、运用】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其基本思想包括:(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物质的根本特性是客观实在性;(2)物质是对一切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的抽象,它既包括一切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自然事物,也包括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人的感性活动即实践活动;(3)这种客观实在独立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为我们的意识所反映。其意义有:第一,它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二元论划清了界限。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说明了物质对于意识的独立性、根源性,意识对于物质的依赖性、派生性,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地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彻底的唯物主义观点。这一定义还表明,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本体论的范围内指出它们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才具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便是相对的。因为意识不过是物质的反映,而反映者是不能同被反映的对象相脱离的,因此二元论是错误的。第二,它指出物质具有可知性,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可知论,同怀疑感觉经验之外的客观实在、否认客观事物可知性的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为人类探索宇宙的奥秘指明了方向。第三,它对物质世界的多样性统一作了最高的哲学概括,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共性,具有深刻的辩证性质。它肯定了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概念的联系,又把它们区别开来,从而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缺陷。物质的具体形态和具体结构是物质的个性,人们对它们的认识是相对的、可变的,但它们都具有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性,这是绝对的、不变的。不管物质的形态、属性和结构多么特殊、复杂和多变,它都永远保持着客观实在性这一共性。现代科学的发展不断丰富和证实了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正确性。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物质的共同、一般本质,它通过运动表现出来,人们通过认识物质的运动而认识物质本身。作为哲学范畴的运动是指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它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物质是运动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所固有的根本属性和一切物质形态的存在方式。设想有不运动的物质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特征。另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没有无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是一切运动和发展的实在基础,运动的原因也在物质自身。设想有离开物质的运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物质是运动的,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这说明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但是,在物质运动中又包含着暂时的、有条件的、相对的静止。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指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相对静止有两种基本情形:一是机械运动中特定物体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移动;二是事物处于量变阶段,没有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静止是相对的,但并非单纯消极保守的,它也有积极的意义:相对静止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相对静止是人们认识和利用事物的前提;相对静止是理解和衡量运动的尺度。
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辩证统一的:相对静止中包含着绝对运动,静中有动;绝对运动中也包含着相对静止的状态,动中有静;物质的具体形态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承认运动的绝对性,并不否认相对静止;承认相对静止,但不能把静止绝对化。否认绝对运动,把相对静止绝对化,就会走向形而上学不变论;借口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就会导致相对主义诡辩论。马克思主义关于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原理的实践意义在于:它要求我们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一切问题,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跟上发展着的客观实际,防止思想僵化和行动保守,对事物的静态分析必须与动态考察相结合;在实践中把变革和稳定结合起来,既要勇于变革以推动事物的发展,又要注意稳定局面以巩固变革的成果,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物质运动的具体形式是复杂多样的。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相互区别,它们具有不同的物质基础和特定运动规律,不能把低级运动形式拔高为高级运动形式,也不能把高级运动形式归结为低级运动形式。把机械运动看成是物质运动的唯一形式,是机械论的错误观点;用单纯的生物运动来说明社会运动,这是社会达尔文主义的错误观点。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相互联系,低级运动形式是高级运动形式的存在基础,高级运动形式是在低级运动形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包含低级运动形式。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相互转化,既有从高级到低级的转化,也有从低级到高级的转化。运动形式多样性原理对于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第一,它提供了科学分类的客观依据。各门科学的区分正是依据物质运动各种形式的质的区别。第二,它提供了理解科学发展过程的一个正确方法。研究低级运动形式是了解高级运动形式的基础,利用研究低级运动形式的规律和方法去研究更高级运动形式是科学研究中的重要环节;研究高级运动形式有助于理解低级运动形式,“人体解剖是猴体解剖的钥匙”。
物质运动同时间和空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物质运动具有时空特征,并且只有在时间和空间中才能进行。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时间是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顺序性,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伸张性、广延性,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时空和物质运动是不可分离的,离开时空的物质运动和离开物质运动的时空都是不存在的。
时间和空间同物质运动的不可分离性表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它们作为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同物质运动一样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存在。时间和空间的这种客观性,要求我们做任何工作都不能不考虑时间、空间问题,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时空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和相对的统一。时空的绝对性是指时空作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它的客观实在性是不变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时空的相对性是指时空特性的具体性、可变性。时空的具体特性随物质运动特性的变化而变化,人们关于时空的观念也是可变的、发展的。形而上学时空观割裂了时空与物质运动的联系,否认时空特性的相对性。相对主义时空观借口时空特性和人们时空观念的可变性、相对性,否认时空的绝对性、客观性,陷入唯心主义。
时空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是无限和有限的辩证统一。物质运动的永恒性决定了作为物质运动形式的时空的无限性。时间的无限性是指物质世界的存在和发展的持续性是无限的,它无始无终、无尽无休。空间的无限性是指物质世界的广延性是无限的,它无穷无尽、无边无际。时间的无限性表明物质世界的永恒性,空间的无限性表明物质世界的唯一性,即物质世界是唯一现实的世界。物质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无限的,而具体事物的时间和空间都是有限的,在时间上是暂时的,在空间上是有界限的。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是辩证的统一:无限存在于有限之中,无限的时空是由特定的有限时空构成的;有限包含无限,任何有限的事物都包含无限的结构和层次;有限转化为无限,有限的界限是可以超出的,超出有限即趋向无限。因此,只有同有限相联系的无限,才是具有现实性的真无限,也才是人们所能捉摸和理解的。科学和哲学的发展不断冲破时空有限论所设置的界限,日益证实着时空的无限性。时空无限性原理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坚持世界物质性原理的必要条件,是批判唯心主义、破除宗教迷信的重要环节,也是确立积极的人生观的科学依据之一。
五、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掌握、运用】
首先,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高度发展的产物,既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又是社会的直接产物。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似的特性、反映的特性。正是由于一切物质都具有反映的特性,即反映外界作用的能力,所以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展成为最高级的反映形式——人脑的反映形式,即意识。这说明意识从自然界产生出来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合乎规律的。但是,自然界物质产生出意识又不是突然的,而是经历了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大体经历了三个决定性的环节:一是从无生命物质的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反应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二是从刺激感应性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三是从动物心理到人类意识。
意识是人类所特有的反映形式,它包括感知、思维以及情感、意志等全部心理活动。人类意识和动物心理的区别在于,它是以思维为主要形式,以语言为外壳,因而能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进行抽象的反映。人类对周围世界所反映的东西,已经是被人所意识到了的东西,即达到自我意识。为了强调人类对周围世界反映的有意识性,所以把人类的反映形式叫做意识。
意识不仅是自然界的产物,而且是社会的产物。理解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弄清劳动在从猿到人、从猿脑发展为人脑过程中的决定作用。人类意识由高等动物发展而来,但意识不是纯粹生物进化的结果,而是同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是社会的产物。劳动是促使猿向人转化、猿脑向人脑转化、动物心理向人类意识转化的决定性因素。具体地说,劳动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客观的需要和可能,而劳动一开始就是社会性的活动;社会性的劳动促进了语言的产生,语言是意识的物质外壳和直接现实;在劳动和语言的推动下,猿脑变成人脑,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
意识起源问题的科学解决,揭示了物质对于意识的根源性、意识对于物质的派生性,从意识的起源方面论证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证明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这一基本原理的正确性。
其次,从意识的本质看,意识是物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不是物质本身。从物质器官看,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作为人脑的机能,意识是在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基础上进行的精神活动。所谓第一信号系统是指那种接受外部的具体刺激而引起的条件反射;第二信号系统也就是信号的信号——语言和文字系统。在第一信号系统基础上产生的反映是具体形象的感性反映,在第二信号系统基础上产生的反映则是抽象概括的理性反映。第一信号系统是动物和人共有的,第二信号系统是人所特有的。人类在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基础上所进行的意识活动,无论其深度和广度都是动物心理所无法比拟的。
人脑是意识的器官,但不是意识的源泉。从内容上看,意识是人脑对物质世界的反映,是对外界输入的信息不断加工制作的过程。意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在内容上是客观的,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在意识中体现了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的对立统一。这种对立统一表现在:①从意识的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来看,意识的形式有感觉、思维、情感、意志等,这都是人的主观世界所特有的,但它们的内容都是来自客观物质世界。感觉是对客观事物外部现象的反映,思维是对客观事物内在本质的反映,情感是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意志是人们自觉地调节自己的行动以实现一定目的的意识形式,而目的是对人的需要和客观可能的双重反映。②从意识的主观差别和客观根源来看,意识的主观性还表现在不同主体之间的差别性、同一主体在不同条件下的差别性。对于同一对象或同一客观过程,不同的人、不同的主体会有不同的反映,即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造成这种差别的根源却是客观的。③从意识的主观特征和客观基础来看,意识的主观性不仅表现为它是对客观对象近似真实的反映,而且还可能表现为它是对客观对象的歪曲的或虚幻的反映,但这种歪曲或虚幻的主观映象(如鬼神观念)仍然是对于客观对象的反映,都可以从现实世界中找到其物质“原型”。正确的意识和错误的意识的区别不在于它们是不是对存在的反映,而在于前者的反映是近似真实的,后者的反映则是歪曲或虚幻的。
意识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体现了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对立统一。唯物辩证地理解意识本质的原理,既批判了否认意识客观内容的唯心主义,又批判了抹杀意识形式主观性的机械唯物主义和庸俗唯物主义。
最后,从意识的作用看,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①意识反映世界是自觉的、有目的的反映,具有目的性和自觉性。②意识不仅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反映现存事物,而且能追溯过去、推测未来,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具有能动创造性。③意识可以通过“思维操作”实现对客观事物的超前的、观念的改造,指导并通过实践把理想变成现实,从而改变、创造世界。此外,意识还能控制人体的生理活动。意识的能动作用的发挥是有条件的,即它必须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必须把正确的思想付诸实践,必须借助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
正是由于意识是一种特殊的物质运动形式即人脑的机能并具有强大的功能,所以人们能够根据控制论的原理,运用功能模拟的方法,模拟人脑的部分功能,制造电脑,这就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在本质上是对人的思维的模拟,并不就是人的智能本身,更不会超过人的智能。人工智能出现的意义不仅在于解放了人的智力,而且为研究人脑的意识活动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它说明了人的意识活动不管多么复杂,都是以客观的物质过程为基础的,而不是什么神秘的超物质的东西,人们完全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方法来加以研究和模拟,它进一步证实了辩证唯物主义意识论的科学性。
六、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掌握、运用】
1.物质决定意识。(1)先有物质,后有意识。意识只是在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人类出现以后才产生的,不是从来就有的。(2)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没有人脑就不可能产生意识。意识对人脑这一高度发达、高度完善的物质器官的依赖,反映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3)意识是物质的反映。人脑固然是产生意识的器官,但人脑并不能自行产生意识,这是因为仅有一个健全的人脑,如果不参加社会实践,完全脱离物质世界,就不能产生意识。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它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正确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有两种情形: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推动人们的实践活动顺利开展,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作用,不能等量齐观。物质决定意识是二者关系中最重要的方面,是基础,是第一位的。要在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基础之上承认意识的能动作用,能动作用无论如何巨大,它都是处于第二位的,而不能成为决定作用,始终要受到物质决定作用的制约。
真题链接
(单选题)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文件中,“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票决制”、“文化软实力”等新名词的出现,说明()。
A.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B.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D. 物质和意识是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的
【答案】C
【解析】“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票决制”、“文化软实力”等等体现了党和政府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变化,这些变化是社会意识的作用,是针对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即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故选C。
七、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掌握、运用】
1.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所谓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辩证联系是以承认事物之间的区别为前提的,相互区别的事物又通过联系而相互过渡。辩证法要求在区别中看到联系,在联系中看到区别。
联系是客观的。凡真实的联系都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联系。联系的客观性要求人们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去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用主观臆想的联系代替事物本身的真实的联系是典型的唯心主义。
事物的联系是极其复杂而多样的。联系可分为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主要联系和次要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等等。事物的不同联系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其中,事物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决定着事物的基本性质和发展趋势,事物外部的、非本质的、偶然的联系可以起加速或延缓事物发展的作用,有时甚至起着重要的关键作用。
联系既是客观的,又是普遍的。联系的普遍性是指: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要素、部分、方面及其发展的各个阶段、过程都是相互联系的;每一事物都与其他事物处于相互联系之中;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一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中的一个成分或环节,并通过它表现出联系的普遍性;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来实现的,所谓中介就是事物相互联系的媒介、环节或桥梁。世界的普遍联系是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内在体现。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证明,不论是物理领域、化学领域、生物领域,还是社会领域和人的思维领域,以及各个领域之间,联系都是普遍存在的。
2.联系与系统。联系的普遍性造成了事物普遍地以系统的形态存在着。所谓系统,就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的主要特征有:(1)系统的整体性。其含义有两方面:一是系统的整体性质只能存在于各个组成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而不是各个孤立要素的性质和功能的简单相加。二是处于某系统中的要素,其性质、功能要受该系统整体的影响和制约,离开了整体,其性质就会发生变化。(2)系统的结构性。结构是指系统诸要素的结合方式。系统结构对于系统的功能、属性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系统的功能和属性不仅取决于构成系统的各要素的性质,更取决于这些要素的结合方式即结构。(3)系统的层次性,是指系统的结构有一个依次隶属的层次关系,不同的层次在系统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不同,其运动的规律也不完全相同。(4)系统的开放性,是指系统与周围环境处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之中,系统不断与其环境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系统的基本特征具体地体现了普遍联系这一世界最本质的特征。世界的普遍联系与世界的系统性是内在统一的,所以唯物辩证法在坚持世界普遍联系的观点的同时,也坚持系统的观点。
科学的任务是揭示事物的联系,科学的突破往往表现在把人们通常看来似乎没有联系的事物联系起来,发现事物新的联系。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要求我们用整体的观点认识事物,正确处理整体和部分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关系。任何事物都是一个整体,同时又包含各个部分,是相互依赖的。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整体依赖于部分,只有深入认识部分才能清晰地把握整体;部分是整体的部分,离开整体的部分,就失去了它原有的性质和功能,部分依赖整体,只有从整体中才能真正认识部分。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也是各个地区、各个民族或国家之间相互联系日益紧密的世界,普遍联系的观点已成为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的一个必备观念,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方法论基础。
3.发展的永恒性和普遍性、发展的实质。世界是联系的,又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联系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联系构成运动,事物的相互联系即相互作用必然引起作用双方的状态或性质发生变化,概括一切形式的变化就是运动。联系是运动的前提,没有联系不能构成运动,也不能显示运动。另一方面,联系即相互作用,本身就是运动的一种态势。因此,不能离开运动来讲联系,离开运动就不能理解联系。
运动作为物质的固有属性是指事物的一般变化和过程,标志着事物变动不定的动态过程。变化则主要指运动的一般内容,即事物所发生的改变,包括事物性质、数量、结构、形态上的改变。运动和变化都既包括事物量的变化,也包括质的变化;既可以是上升的、前进的运动,又可以是下降的、倒退的运动,还可以是平向的运动,二者都具有最大的普遍性,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二者的区别在于,在阐述物质的根本属性时,往往使用运动这一概念;而在表述事物的具体运动过程、状态时,常常使用变化这一概念。
发展是在运动、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事物运动、变化的整体趋势和方向性的范畴。发展是具有前进性质的运动,是事物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无序向有序的上升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尽管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伴随有下降、重复、循环等各种运动形式,但发展始终是运动多向性中的主流。“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不同于增长,它不仅是指数量的增加,更是指结构的改变和优化、质量的改善和提高,只有发展才能产生新事物,发展的本质是创新。我们要增强创新意识,积极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促进事物发展。
4.发展的过程性。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就是说一切事物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的。所谓过程,是指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凡是在历史上产生的都要在历史上灭亡,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永恒地存在。历史上的任何东西,从当时的历史条件来看,都有其存在的根据和理由,但随着条件的改变,又会丧失其存在的根据和理由,从而转化为其他事物。一个事物的结束,意味着另一个事物的开始。把世界看做是永恒不变的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这是形而上学的思想特征。事物发展是过程的思想,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个重要原则,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它要求我们用历史的观点看问题,把一切事物都如实地看做是变化、发展的过程,把它们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具体考察,既要了解它们的过去、观察它们的现在,又要预见它们的未来。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事物,才能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发现新问题、提出新方法、解决新问题,不断地开拓前进。
5.规律及其客观性。规律是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规律这一范畴揭示的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客观的联系。第一,规律是本质的联系。规律同本质是同等程度的范畴,规律是本质的或本质之间的联系。第二,规律是必然的联系。规律性与必然性也是同等程度的范畴,事物发展的规律性也就是事物发展的必然性。第三,规律是稳定的联系。规律的稳定性也就是它的重复性。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某种合乎规律的现象就会重复出现。第四,规律是客观的联系。规律的客观性是指规律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相反,人的意识活动本身则要受规律的支配。
八、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理解】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们的主要分歧是:一是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形而上学则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二是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发展变化的,经历着由量变到质变、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曲折前进过程;形而上学则认为事物是静止不变的,如果说有变化,也只是数量上的增减或场所上的变更,没有质的飞跃。三是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自己运动的源泉,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形而上学则否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把事物的变化看做是单纯外力推动的结果。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这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实质,也是其他方面分歧的根源。
唯物辩证法全面而科学地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形式和过程,从各个方面真实地反映了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将人们的认识停留在某一局部或某一阶段上,“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就是,否就否”。由于形而上学所执著的那个“片面”确实是客观事物具有的,使得这种片面认识似乎是合理的、有效的,这就使得形而上学还有一定的市场。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坚持辩证法,必须注意防止和反对形而上学。
九、对立统一规律【掌握、运用】
1.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矛盾是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及其关系。要区分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逻辑矛盾是指人们思维过程中由于违反形式逻辑规则所造成的自相矛盾;辩证矛盾则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对立统一关系。任何科学的认识,一方面要排除逻辑矛盾,另一方面要研究事物自身所固有的矛盾。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即矛盾双方互为存在的条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矛盾双方相互渗透以及相互转化的趋势。这种包含着向自己对立面转化的相互贯通性,最深刻地体现了对立面之间的内在的统一性。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矛盾斗争性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不同的矛盾具有不同的斗争形式,同一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斗争形式也不同。不能把斗争性归结为一种形式,也不能把斗争形式的改变误认为斗争的消失。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方面,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因为矛盾的同一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是包含差别和对立的同一。同一性要受斗争性的制约,矛盾双方的共存要靠斗争来维持,矛盾双方的转化要靠斗争来实现。另一方面,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斗争性要受同一性的制约,同一性规定和制约着斗争的形式、规模和范围。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原理,要求人们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这是辩证认识的实质所在。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制约的原理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它是党制定战略策略的理论基础,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方法。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着的各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既相互斗争,又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这就要求我们全面地把握事物矛盾的对立和统一两个方面,能够把同一的事物区别开来和把对立的事物联系起来,做到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我们党的历史上关于统一战线中的“又联合又斗争”的策略、现阶段改革开放中“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实现祖国统一的“一国两制”的方针,就是成功地运用对立统一学说的范例。善于发现和利用事物矛盾的对立和同一的关系,从同一中发现和利用对立,从对立中发现和利用同一,对于我们做好一切工作,使事物向着有利于进步的方向发展,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着的对立面又斗争、又同一,由此推动了事物的发展,或者说矛盾的相对的同一性和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同一性对于事物发展的作用主要是:(1)由于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矛盾双方互为存在的条件,矛盾双方可以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己获得发展;(2)由于矛盾双方相互包含,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3)由于矛盾双方彼此相通,矛盾双方可以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并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斗争性对于事物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斗争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造成事物的量变;(2)斗争促使矛盾双方地位或性质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不能孤立地起作用,它们对事物发展的作用只有在两者的结合中才能实现,矛盾推动事物发展是同一性和斗争性共同作用的结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都是自觉利用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动力作用的具体表现。
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是通过矛盾的转化而实现的。矛盾转化是指矛盾双方走向自己的对立面,是具体矛盾的暂时的或最终的解决和新旧矛盾的交替,它既是矛盾同一性的最高形式和最终确证,又是矛盾运动的最重要的表现。矛盾的转化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研究和创造一定的条件,促成事物向进步的方向转化,这是革命者的任务。否认矛盾转化,把事物当做死的、凝固的东西,这是形而上学的错误思想。抹杀转化的条件,空谈对立面双方的转化,不仅不能实现矛盾的转化,还会陷入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说明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在事物的外部,而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因。内因即内部矛盾是事物存在的基础,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本质,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它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所以它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指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它能够加速或延缓甚至暂时改变事物发展的进程,但它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它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对于我们分析问题和指导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我国实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方针的重要哲学基础。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所谓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不仅存在于自然界,也存在于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中,人的思维中的矛盾是客观世界矛盾的反映。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一切科学认识的首要前提。矛盾分析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所谓分析就是分析事物的矛盾。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每个不同的事物和不同的运动形式各有其自身特殊的矛盾;在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和同一过程的不同阶段,都有各自的特殊矛盾;各种矛盾及矛盾诸方面在矛盾总体中各具有不同的特性,表现为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区别。由于矛盾的性质、地位以及条件的复杂性,矛盾解决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矛盾双方同归于尽;矛盾双方融合成一个新事物。分析矛盾特殊性的意义就在于,它既是科学地认识事物的基础,又是正确地解决矛盾的关键。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即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的区别是:任何一般(普遍)只是大致包括个别(特殊),只是包括了个别的某一部分属性、某一方面特征或共同本质;任何个别都不能完全地被包括在一般之中。它们的联系是:一般存在于个别之中,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任何个别都是一般,都具有一般的本质或属性。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普遍和特殊的区分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全面地把握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不仅是理解和解决具体矛盾的出发点,而且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论基础。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原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4.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主要矛盾是在一个矛盾体系中居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起决定作用的矛盾;非主要矛盾则是在一个矛盾体系中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不起决定性作用的矛盾。主要矛盾规定和影响非主要矛盾,解决好主要矛盾,非主要矛盾也就比较容易解决;非主要矛盾对主要矛盾也有影响,非主要矛盾处理得好,有利于主要矛盾的解决。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其地位可以相互转化。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是:它要求我们在一切实际工作中,必须首先抓住主要矛盾,也就是抓住重点、抓住中心;同时也要注意非主要矛盾,在抓重点时要照顾一般,学会“弹钢琴”的工作方法。在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发生转化时,要及时地实现工作重点的转移。
不论主要矛盾还是非主要矛盾,其对立的双方中总有一方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此相应的便是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的非主要方面。一般说来,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了事物的性质。非主要方面对矛盾总体的变化、发展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也会互相转化。
矛盾力量的不平衡性,要求我们把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结合起来。两点论就是要同时看到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之间的辩证关系,不能只看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重点论就是在看到两个方面的同时,必须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因为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不要把两者等量齐观,更不能颠倒主次。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统一的,重点论要以两点论为前提,两点论要以重点论为补充。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是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它要求我们在工作中抓住重点,带动全盘;看问题时要看主流,同时注意支流;在克服一种主要倾向时,也要注意可能掩盖着的另一种倾向,防止思想上的片面性。
5.科学发展观是辩证的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集中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是“照辩证法办事”的生动体现。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它深刻体现了发展的本质内涵,发展是人为满足自身需要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科学发展强调人是发展的主体,既是发展的目的又是发展的动力,体现了依靠人民谋发展、促发展和发展为人民的辩证统一;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体现了辩证法的全面观点;协调发展就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体现了辩证法的普遍联系的观点以及协调矛盾各方关系的辩证方式;可持续发展是指发展过程的持久性、连续性和可再生性,是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相适应和良性循环,体现了辩证法的发展过程性思想。
十、质量互变规律【掌握、运用】
事物发展的过程经由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质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它事物的规定性。事物质的规定性是由事物内部矛盾的特殊性所决定的。事物的质是通过属性表现出来的,属性是一物和他物在相互联系中表现出来的质。认识质是认识和实践的起点和基础。只有认识质,才能区别事物。区别是制定政策的基础,没有区别就没有政策。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认识量的意义:认识事物的量是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只有正确了解事物的量,才能正确估计事物在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因为同质的事物由于数量不同,在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往往不同。做任何事情,既要有质的要求,又要有量的要求,做到心中有数。质和量的统一为度。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范围、幅度和限度。它的极限叫关节点,超出了关节点,事物就形成了新的质量统一。认识度才能确切地把握事物的质,不致混淆不同的事物;认识度才能为实践活动提供正确的准则即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当然,也不能把“度”绝对化。
由于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因而事物的变化表现为量变和质变两种运动状态。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的不显著的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是量变,超出度的变化是质变。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变的积累,就不会产生质的变化。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掌握质量互变规律的原理对于革命和建设工作的方法论意义:首先,它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这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事物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及其转化所体现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表明事物的发展过程既有历史的联系,又有不同的历史阶段。这一原理是我们党的不断革命论与革命发展阶段论相统一、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相统一的哲学依据。其次,它是我们分析社会发展形式的基本理论工具,对于我们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具有指导意义。像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发展一样,社会的发展也有量变、部分质变和质变等基本形式,与此相适应,稳定、改革和革命都是实现社会发展的必要环节。社会主义社会要获得发展,必须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进行改革,发展是目的,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前提。最后,它是指导我们从事一切实践活动的重要思想原则。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要把远大的理想目标和科学的求实精神结合起来,把敢想、敢闯的革命精神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结合起来,既反对因循守旧、止步不前,又反对急躁、陷于空想。
真题链接
(单选题)“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一说法体现的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是()。
A. 事物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B. 事物是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
C. 事物是质和量的统一
D. 事物是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对立统一
【答案】B
【解析】“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指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从来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但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原则,但他却与别人不能保持融洽友好的关系。其核心是对立面的有机统一,故答案为B。
新都网(http://www.newdu.com)提示:其余部分暂略,详情请查阅图书。
- 最有用的评价:
暂无最有用的评论
- 不促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