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销商品
-
商城价:¥18
-
商城价:¥23
-
商城价:¥30
-
商城价:¥40
最近浏览过
中公2014年河南选调生考试用书《一本通》专用教材
商品详情
规格参数
相关商品
用户评价
销售记录
购买咨询
主编简介
李永新,中公教育首席研究与辅导专家,毕业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具有深厚的公务员考试核心理论专业背景,对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各级公务员招录考试有着博大精深的研究,极具丰富的公务员考试实战经验。主持并研发了引领公考领域行业标准的深度辅导教材系列和辅导课程、专项突破辅导教材和辅导课程,帮助无数考生成就了梦想,备受考生推崇,是公考辅导领域行业标准的开创者和引领者。
目录
第一篇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第一章 常识判断
第一节 重大时事热点专题(2)
考点速览(2)
高频考点(2)
2013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要点)(2)
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点)(7)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要点)(9)
第二节 政治部分(17)
考点速览(17)
高频考点(17)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7)
毛泽东思想(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1)
第三节 经济部分(25)
考点速览(25)
高频考点(2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5)
微观经济(26)
宏观经济(29)
经济开放(31)
第四节 法律部分(33)
考点速览(33)
高频考点(33)
宪法(33)
刑法(35)
民法(36)
行政法(38)
第五节 科技、生活部分(41)
考点速览(41)
高频考点(41)
高新技术(41)
生活常识(42)
第六节 人文、党史部分(44)
考点速览(44)
高频考点(44)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44)
文学常识(46)
文化常识(47)
中共党史(50)
第七节 行政管理部分(52)
考点速览(52)
高频考点(52)
管理学基本原理(52)
行政组织的幅度与层级(53)
突发事件(53)
第八节 公文部分(54)
考点速览(54)
高频考点(54)
公文的类别(54)
公文的结构(54)
公文行文规则(56)
公文办理(57)
第九节 国情社情(59)
考点速览(59)
高频考点(59)
国土概况(59)
我国的山脉(59)
我国的主要岛屿与半岛(60)
我国的湖泊(60)
我国资源(60)
人口与民族(60)
我国的主要民生建设(61)
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62)
第二章 言语理解与表达
第一节 逻辑填空(63)
考点速览(63)
高频考点(64)
实词填空(64)
成语填空(72)
第二节 片段阅读(78)
考点速览(78)
高频考点(79)
主旨观点型题目(79)
细节理解型题目(83)
扩展考点(89)
词句理解型题目(89)
推断下文型题目(91)
第三节 语句表达(96)
考点速览(96)
高频考点(96)
语句连贯(96)
言语理解与表达技巧点拨(102)
对应分析法(102)
关键信息识别法(104)
第三章 数量关系——数学运算
第一节 基础知识应用问题(108)
考点速览(108)
高频考点(108)
计算问题(108)
几何问题(115)
和差倍比问题(119)
第二节 三量问题(120)
考点速览(120)
高频考点(120)
行程问题(120)
利润问题(123)
工程问题(124)
扩展考点(126)
浓度问题(126)
第三节 统计问题(128)
考点速览(128)
高频考点(128)
排列组合问题(128)
概率问题(132)
第四节 其他问题(134)
考点速览(134)
高频考点(134)
容斥问题(134)
推理问题(135)
扩展考点(137)
抽屉问题(137)
时钟问题(137)
日期问题(138)
方阵问题(139)
植树问题(139)
鸡兔同笼问题(140)
牛吃草问题(141)
年龄问题(142)
盈亏问题(143)
数学运算技巧点拨(144)
代入排除法(144)
特殊值法(145)
方程法(146)
图解法(147)
归纳法(148)
逆推法(149)
第四章 判断推理——图形推理题
第一节 数量型图形推理(150)
考点速览(150)
高频考点(150)
线条数与笔画数(150)
特殊元素的个数(152)
图形部分数(153)
封闭区域数(154)
扩展考点(156)
数量换算(156)
图形种类数(156)
点的个数(157)
角的个数(157)
第二节 组合型图形推理(159)
考点速览(159)
高频考点(159)
图形叠加(159)
图形组合(160)
第三节 位置型图形推理(162)
考点速览(162)
高频考点(162)
图形旋转(162)
图形移动(163)
图形翻转(164)
第四节 特征型图形推理(165)
考点速览(165)
高频考点(165)
对称性(165)
直曲性(166)
封闭与开放性(166)
结构特征(167)
扩展考点(168)
构成特征(168)
一笔画特征(168)
第五节 空间型图形推理(169)
考点速览(169)
高频考点(169)
平面与立体的转化(169)
扩展考点(171)
立体图形与其三视图(171)
图形推理技巧点拨(173)
特征分析法(173)
求同分析法(174)
对比分析法(175)
位置分析法(176)
第五章 判断推理——定义判断
第一节 单定义判断(177)
考点速览(177)
高频考点(177)
定义的基础知识(177)
传统对应型(182)
扩展考点(184)
升级筛选型(184)
第二节 多定义判断(185)
定义判断技巧点拨(187)
提取要点法(187)
关键信息归纳法(187)
第六章 判断推理——类比推理
第一节 类比推理题型精讲(188)
考点速览(188)
高频考点(188)
传统型(188)
对当型(190)
第二节 类比推理五大基本关系(192)
考点速览(192)
高频考点(192)
概念间关系(193)
近反义关系(194)
描述关系(194)
条件关系(195)
语法关系(196)
类比推理技巧点拨(197)
遣词造句法(197)
横纵对比法(198)
第七章 判断推理——逻辑判断
第一节 必然性推理(199)
考点速览(199)
高频考点(201)
直言命题(201)
复言命题(208)
第二节 可能性推理(216)
考点速览(216)
高频考点(217)
削弱型题目(217)
加强型题目(222)
前提型题目(225)
扩展考点(228)
结论型题目(228)
评价型题目(230)
解释型题目(233)
第三节 智力推理(236)
考点速览(236)
高频考点(236)
真假型(236)
匹配型(237)
数学型(237)
扩展考点(239)
排序型(239)
其他型(239)
第八章 资料分析
第一节 资料分析阅读技巧(241)
考点速览(241)
高频考点(242)
材料关键词标注(242)
题干关键词标注(245)
选项关键词标注(246)
第二节 资料分析题型精讲(251)
考点速览(251)
高频考点(251)
增长问题(251)
百分数、百分点问题(256)
比重问题(258)
倍数、翻番问题(260)
平均数、中位数问题(261)
进出口额问题(262)
扩展考点(264)
指数问题(264)
利率问题(265)
汇率问题(266)
第三节 资料分析计算技巧(267)
考点速览(267)
高频考点(267)
尾数法(267)
首数法(268)
取整法(270)
特征数字法(271)
乘除法转化法(272)
范围限定法(273)
扩展考点(275)
运算拆分法(275)
分子分母比较法(275)
分子分母差额法(277)
第二篇 申论
第一章 归纳概括题
第一节 题型概述(280)
一、题型分类(280)
二、作答基本要求(281)
第二节 归纳概括主要内容(284)
一、作答方法(284)
二、真题精解(286)
第三节 归纳概括主要问题(291)
一、作答方法(291)
二、真题精解(292)
第四节 归纳概括部分内容(295)
一、作答方法(295)
二、真题精解(296)
第二章 综合分析题
第一节 题型概述(298)
一、题型分类(298)
二、作答基本要求(300)
第二节 启示型分析题(303)
一、作答方法(303)
二、真题精解(305)
第三节 阐释型分析题(308)
一、作答方法(308)
二、真题精解(309)
第四节 评论型分析题(312)
一、作答方法(312)
二、真题精解(313)
第五节 关系型分析题(316)
一、作答方法(316)
二、真题精解(317)
第三章 提出对策题
第一节 题型概述(320)
一、题型分类(320)
二、作答基本要求(321)
第二节 直接提出方案的对策题(325)
一、作答方法(325)
二、真题精解(330)
第三节 需要概括问题的对策题(333)
一、作答方法(333)
二、真题精解(334)
第四章 应用文写作题
第一节 题型概述(336)
一、题型分类(336)
二、作答基本要求(337)
第二节 宣传通知类试题(341)
一、作答方法(341)
二、真题精解(343)
第三节 工作方案类试题(347)
一、作答方法(347)
二、真题精解(348)
第五章 文章论述题
第一节 题型概述(353)
一、题型分类(353)
二、作答基本要求(355)
第二节 文章结构(363)
一、分析问题型结构(363)
二、解决问题型结构(365)
三、驳论型结构(367)
四、论证A与B型结构(368)
五、评论型结构(370)
第三节 立意和论证(372)
一、核心要求(372)
二、如何确定论点(375)
三、如何论证论点(378)
第四节 标题的写法(387)
一、核心要求(387)
二、拟题技巧(388)
第五节 开头的写法(391)
一、核心要求(391)
二、开头方式(392)
第六节 主体段落的写法(398)
一、核心要求(398)
二、经典主体段落的写法(404)
第七节 结尾的写法(412)
一、核心要求(412)
二、结尾方式(413)
第八节 范文点评(415)
整治低俗文化主题(415)
中公教育 2014年河南选调生笔试考试辅导课程安排(419)
中公教育?全国分校一览表(420)
文摘
第一篇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第一章 常识判断
第一节 重大时事热点专题
2013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要点)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是我国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我国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国内生产总值从26.6万亿元增加到51.9万亿元,跃升到世界第二位。
五年来的主要工作及特点:
1.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新建各类保障性住房1800多万套;新增铁路里程1.97万公里;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009年的2.8%降到去年的1.5%左右;遏制了房价过快上涨势头;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8%,城镇新增就业1266万人,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回落到2.6%;这五年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9.3%。
2.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我国制造业规模跃居全球首位,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4%,成为国民经济重要先导性、支柱性产业;修订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细颗粒物PM2.5等监测指标;将扶贫标准提高到2300元(2010年不变价);五年转移农村人口8463万人,城镇化率由45.9%提高到52.6%。
3.毫不放松地抓好“三农”工作,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加大财政投入,中央财政“三农”累计支出4.47万亿元,年均增长23.5%;耕地面积保持在18.2亿亩以上,粮食总产量连续6年稳定在万亿斤以上并逐年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持续较快增长,2010年以来城乡居民相对收入差距逐步缩小。
4.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支撑能力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全面实现城乡九年免费义务教育,惠及1.6亿学生;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30%;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以高层次、高技能人才为重点,加强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5.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2800万人,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830万人;全面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各项养老保险参保达到7.9亿人;全民基本医保体系初步形成,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稳步推进。
6.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活力
大力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全面建立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基层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有所提高。
7.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我国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2.2%,从世界第三位提升到第二位,其中出口额跃居世界第一位;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5528亿美元。
8.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五年中分两轮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498项;重点推进财政预算决算公开和公务接待、公务车购置使用、因公出国出境经费公开,让人民群众更加全面地了解政府工作,更加有效地监督政府行为。
二、2013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预期目标和宏观经济政策
(一)2013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
2013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主题主线,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深化改革开放,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稳中求进,开拓创新,扎实开局,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二)2013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2013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4.6%;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国际收支状况进一步改善。
(三)2013年宏观经济政策
目前,我国必须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前瞻性、针对性和灵活性。
1.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更好地发挥积极财政政策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中的作用。一是适当增加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1.2万亿元,比去年预算增加40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赤字8500亿元,代地方发债3500亿元。目前我国债务负担率相对较低,今年增加赤字后,赤字率在2%左右,总体上处于安全水平。二是结合税制改革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重点是加快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工作,完善试点办法,适时扩大试点地区和行业范围。三是着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继续向教育、医药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严格控制行政经费等一般性支出,勤俭办一切事业。四是继续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妥善处理债务偿还和在建项目后续融资问题,积极推进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建设,合理控制地方政府性债务水平。
2.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把握好促进经济增长、稳定物价和防范金融风险之间的平衡。一是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发挥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作用。广义货币M2预期增长目标拟定为13%左右。二是促进金融资源优化配置。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经济结构调整特别是“三农”、小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的金融支持。三是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提高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三、对2013年政府工作的建议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坚定不移地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
扩大内需的难点和重点在消费,潜力也在消费。扩大居民消费要在提高消费能力、稳定消费预期、增强消费意愿、改善消费环境上下功夫,不断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进一步放宽民间投资市场准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2.大力推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必须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要加强政策引导,鼓励企业跨行业跨区域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利用市场倒逼机制促进优胜劣汰。以扩大国内市场应用、重要关键技术攻关为重点,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积极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加快建设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促进信息网络技术广泛应用。坚持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并重,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并举,进一步发展壮大服务业。
3.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期待,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
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大力推进能源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重点抓好工业、交通、建筑、公共机构等领域节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降低能耗、物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要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和布局,抓紧完善标准、制度和法规体系,采取切实的防治污染措施,促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下决心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大气、水、土壤等突出环境污染问题,改善环境质量,维护人民健康,用实际行动和成效让人民看到希望。要做好气象、地质、地震等方面工作,提高防灾减灾能力。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合理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加强海洋综合管理,发展海洋经济,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4.继续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充分发挥各地比较优势,统筹规划、分类指导,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深入推进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攻坚。
(二)强化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1.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
农村土地制度关乎农村的根本稳定,也关乎中国的长远发展,其核心是要保障农民的财产权益,底线是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要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支持发展多种形式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和多层次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逐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继续加大“三农”投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要采取有效措施,稳定农业生产经营队伍,积极培育新型农民。
2.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
要遵循城镇化的客观规律,积极稳妥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城乡统筹、节约用地、因地制宜、提高质量。特大城市和大城市要合理控制规模,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要增强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功能。加快推进户籍制度、社会管理体制和相关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常住人口,为人们自由迁徙、安居乐业创造公平的制度环境。村庄建设要注意保持乡村风貌,营造宜居环境,使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
(三)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全面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必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加强社会建设。
1.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就业服务体系,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做好重点人群就业工作,促进城乡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2.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加强各项制度的完善和衔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今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继续提高10%,城乡低保和优抚对象补助标准也进一步提高。
3.深化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
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加快公立医院改革,鼓励社会办医。今年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240元提高到280元,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由25元提高到30元。
4.逐步完善人口政策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适应我国人口总量和结构变动趋势,统筹解决好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和分布问题,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5.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改革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6.改革和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
加强综合协调联动,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严格从生产源头到消费的全程监管,加快形成符合国情、科学合理的食品药品安全体系,提升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强化公共安全体系和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建设,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
7.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抓紧完善稳定房价工作责任制和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体系,健全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长效机制。今年城镇保障性住房基本建成470万套、新开工630万套,继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
8.继续推进教育优先发展
要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切实解决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着力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高各级各类教育质量,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为国家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撑。
9.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推动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10.扎实推进文化建设
把文化改革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各级政府效能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11.大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
推动诚信体系建设,以政务诚信带动商务诚信和社会诚信,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四)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深入推进改革开放
我国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不断把改革引向深入。
1.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体制环境。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以及重点行业改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推进价格改革,健全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生态补偿制度。继续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对已经制定了的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若干意见,要抓紧研究制定具体政策,确保制度建设到位、政策落实到位,有效解决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2.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依法治国,充分尊重宪法和法律的权威,确保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确保国家行政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坚持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立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坚持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提倡艰苦奋斗,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坚持反对腐败,加强廉政建设,从制度上改变权力过分集中而又得不到制约的状况,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3.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
坚持把稳定出口和扩大进口结合起来,推动对外贸易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高转变、从成本和价格优势向综合竞争优势转变,促进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坚持把利用外资与对外投资结合起来,支持企业“走出去”,拓展经济发展的新空间;坚持把深化沿海开放与扩大内陆和沿边开放结合起来,加快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均衡协调的区域开放格局;坚持把向发达国家开放与向发展中国家开放结合起来,扩大和深化同各方利益汇合点。
(五)2013年我国民族、宗教、侨务、国防、港澳台、外交工作
1.民族工作
我们要全面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2.宗教工作
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促进宗教关系和谐,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3.侨务工作
我们要认真落实党的侨务政策,支持海外侨胞、归侨侨眷关心和参与祖国现代化建设与和平统一大业。
4.国防工作
我们要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巩固的国防和强大的军队,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保障国家和平发展。
5.港澳台工作
我们要坚持“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方针,团结广大港澳同胞,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我们要坚持中央对台工作大政方针,全面贯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重要思想,巩固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基础,在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6.外交工作
我们要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世界持久和平、共同繁荣。
新都网(http://www.newdu.com)提示:其余部分暂略,详情请查阅图书。
- 最有用的评价:
暂无最有用的评论
- 不促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