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销商品
-
商城价:¥18
-
商城价:¥19
-
商城价:¥23
-
商城价:¥25
-
商城价:¥29
-
商城价:¥79
最近浏览过
华图2013年浙江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用书《综合基础知识历年真题及专家命题预测试卷》
- 市 场 价:28.00 商品编号:201211281511061988654215
- 折 扣 价:¥19.00已优惠¥9.00(7.0折)
- 运 费:根据重量、地区及送货方式收取
- 作 者:伍景玉出 版 社:红旗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2年11月版 次:2013版
- 开 本:16装 订:平装
- 适用范围:浙江省直(属)及各级事业单位招聘考试
- 很抱歉,本商品已下架,请点击以下按钮查看本商品的最新信息!
- 查看通用版浙江事业单位考试用书最新信息
商品详情
商品参数
相关商品
用户评价
销售记录
购买咨询
主编简介
伍景玉,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资深研究专家,有多年的公务员教学管理经验,长期从事公务员考试教学与研究工作,担任华图公务员考前培训辅导教材与预测试卷主编,主持编写京华版公务员录用考试用书新坐标系列:《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基础知识》以及地方考试使用教材、试卷等。是公务员考试模块宝典系列、名家讲义系列丛书的主要创编人之一,对全国乃至各省市的考情、发展趋势等有深刻了解,对考试有精准的把握,有独特的教学方法,备受广大学员推崇。
目录
历年真题
2012年7月14日浙江事业单位《综合基础知识》试卷(1)
2010年春季杭州市余杭区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基础知识Ⅰ》试卷(5)
参考答案及解析(11)
2012年7月14日浙江事业单位《综合基础知识》试卷(11)
2010年春季杭州市余杭区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基础知识Ⅰ》试卷(14)
预测试卷
预测试卷一(19)
预测试卷二(23)
预测试卷三(27)
预测试卷四(31)
预测试卷五(35)
预测试卷六(39)
预测试卷七(43)
预测试卷八(47)
预测试卷九(51)
预测试卷十(55)
预测试卷十一(59)
参考答案及解析(63)
预测试卷一(63)
预测试卷二(66)
预测试卷三(68)
预测试卷四(71)
预测试卷五(73)
预测试卷六(76)
预测试卷七(78)
预测试卷八(80)
预测试卷九(83)
预测试卷十(87)
预测试卷十一(88)
文摘
2012年7月14日浙江省事业单位录用考试
《综合基础知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请将其选出,并在答题纸上将对应题号后的相应字母涂黑。每小题1分,共30分)
1.哲学上根据对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不同回答,区分出()。
A.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C. 一元论和二元论
D.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2.“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
A. 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外化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B. 主张思想是一种特殊物质的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C. 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D. 主张物质和意识具有统一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揭示事物变化发展的方向和道路的规律是()。
A. 本质决定现象规律
B. 对立统一规律
C. 质量互变规律
D. 否定之否定规律
4.“对于同一句格言,出自饱经风霜的老年人之口与出自缺乏阅历的青少年之口,其内涵是不同的。”这反映了()。
A. 理性认识要通过感性认识来说明
B.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为理性认识
C.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D. 感性认识需要理性认识的指导
5.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其不确定性是因为()。
A. 任何实践检验都需要一定的逻辑证明作为其补充手段
B. 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社会实践总要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
C. 不同的阶级、不同的人的实践标准是不同的
D. 有些真理是无法通过实践加以检验的
6.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
A. 价值规律
B. 剩余价值规律
C. 货币流通规律
D. 竞争规律
7.群众路线的核心内容是()。
A.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B.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C.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D.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8.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A.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 “三个有利于”标准
D.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9.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A. 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
B. 公有制为主体
C.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 以国有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0.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A. 发展
B. 全面协调可持续
C. 以人为本
D. 统筹兼顾
11. 实现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根本途径是()。
A.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B.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C.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和理论基础是()。
A.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 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
D. 社会主义荣辱观
13.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A. 集体主义
B. 诚实守信
C. 为人民服务
D. 明荣辨耻
14. 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价值追求是()。
A. 依法治国B. 执法为民
C. 服务大局D. 公平正义
15. ()是指国家司法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A. 法的遵守B. 法的执行
C. 法的适用D. 法律解释
16. 我国《宪法》规定,()制定与修改刑法、民法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C. 全国人大常委会
D. 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
17. 行政机关依法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行为属于()。
A. 具体行政行为B. 抽象行政行为
C. 行政执法行为D. 非行政行为
18. 我国《刑法》规定,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相适应。
A. 所犯罪行
B. 承担的刑事责任
C. 危害后果
D. 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
19. 养花专业户张某为防止花被偷,在花房周围私拉电网。一日晚,李某偷花不慎触电,经送医院抢救,不治身亡。张某对这种结果的主观心理态度是()。
A. 直接故意
B. 间接故意
C. 过于自信的过失
D. 疏忽大意的过失
20. ()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A. 16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
B. 14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
C. 12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
D. 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
2012年7月14日浙江省事业单位录用考试
《综合基础知识》试卷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 哲学的基本问题有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中一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认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即思维可以认识存在,意识可以认识物质世界的观点就是可知论。相反,如果认为思维和存在不具有同一性,即思维不能认识存在,意识不可以认识物质世界的观点就是不可知论。对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不同回答区分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故本题选择B。
2.C[解析] “诚”或“不诚”属于人的主观意识和态度,“灵”或“不灵”属于事件的客观结果。做事情能否成功达到目标,关键在于在实践中是否尊重了客观规律,如果违背了客观规律,尽管具有完成任务的诚心和诚意,也难免会失败。“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片面地夸大了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一种唯心主义观点。A、B、D三项内容均与之不符合。故本题选择C。
3.D[解析] 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这是通过否定之否定规律实现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过程,它是事物完善自己、发展自己的一个有规律的过程。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具体道路是曲折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过程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故本题选择D。
4.A[解析] 黑格尔曾说过,“对于同一句格言,出自饱经风霜的老年人之口与出自缺乏阅历的青少年之口,其内涵是不同的”。感性认识丰富的人与经验贫乏的人相比,对事物理解的深度是不一样的。丰富的经验积累能加深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即理性认识不仅以感性认识为基础,而且要通过感性认识来说明。故本题选择A。
5.B[解析] 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其不确定性是指实践对真理的检验具有条件性。即任何实践都受到一定具体条件的制约,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实践受时间、地点、历史条件和认识深度等多方面的限制,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对人类的认识作出检验。故本题选择B。
6.A[解析]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的主要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商品交换依据商品的价值量来进行。故本题选择A。
7.B[解析] 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也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群众路线的核心内容。故本题选择B。
8.D[解析]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故本题选择D。
9.C[解析] 根据我国国情,中国现阶段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故本题选择C。
10. C[解析]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突出强调的一个重要思想和基本要求。“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的唯物史观,丰富深化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反映了时代进步潮流和历史前进方向,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重大创新。故本题选择C。
11. B[解析] 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我国应对未来挑战的重大选择,是统领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主线,是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根本途径。故本题选择B。
12. A[解析] 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它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根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着理论基础和精神支柱的作用,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故本题选择A。
13. C[解析]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的《决议》明确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十五大报告又指出:要“深入持久地开展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也就是说,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故本题选择C。
14. D[解析]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和党的领导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是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其中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协调一致地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故本题选择D。
15. C[解析] 法的适用,通常称为司法,是指国家司法机关依据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法的遵守,是指在社会主义国家里,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和全体公民,即所有的社会主体都必须恪守法律的规定,严格依法办事。法的执行即执法,广义的执法是指所有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实施法律的活动;狭义的执法专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法行使管理职权、履行职责、实施法律的活动。法律解释指由一定的国家机关、组织或个人,为适用和遵守法律,根据有关法律规定、政策、公平正义观念、法学理论和惯例对现行的法律规范、法律条文的含义、内容、概念、术语以及适用的条件等所做的说明。故本题选择C。
16. A[解析] 根据《宪法》第62条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具有行使“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的权力。故本题选择A。
17. B[解析] 抽象行政行为是指国家行政机关针对不特定管理对象实施的制定法规、规章和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等行政规则的行为,其行为形式体现为行政法律文件,其中包括规范文件和非规范文件。题干所述内容属于抽象行政行为。具体行政行为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或者个人在行政管理活动中行使行政职权,针对特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就特定的具体事项,作出的有关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利义务的单方行为。故本题选择B。
18. D[解析] 我国《刑法》第5条规定,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故本题选择D。
19. B[解析] 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所谓放任,是指行为人对于危害结果的发生,虽然没有希望、积极地追求,但也没有阻止、反对,而是放任自流,听之任之,任凭、同意它的发生。张某明知自己私拉电网的行为会导致他人伤亡而放任其发生,最终造成了李某死亡的结果,属于间接故意。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以及明知必然发生危害结果而放任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故本题选择B。
20. D[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规定: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可以从事与其年龄和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应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故本题选择D。
新都网(http://www.newdu.com)提示:其余部分暂略,详情请查阅图书。
- 最有用的评价:
暂无最有用的评论
- 不促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