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用版事业单位考试用书
- 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试题
- 教师招聘考试用书
- 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招聘考试
- 浙江事业单位考试用书
- 江西事业单位考试用书
- 重庆事业单位考试用书
- 上海事业单位考试用书
- 湖北事业单位考试用书
- 四川事业单位考试用书
- 山东事业单位考试用书
- 福建事业单位考试用书
- 安徽事业单位考试用书
- 北京事业单位考试用书
- 河北事业单位考试用书
- 江苏事业单位考试用书
- 辽宁事业单位考试用书
- 云南事业单位考试用书
- 青海事业单位考试用书
- 天津事业单位考试用书
- 陕西事业单位考试用书
- 山西事业单位考试用书
- 广西事业单位考试用书
- 甘肃事业单位考试用书
- 内蒙古事业单位考试用书
- 西藏事业单位考试用书
- 贵州事业单位考试用书
- 湖南事业单位考试用书
- 河南事业单位考试用书
- 吉林事业单位考试用书
- 广东事业单位考试用书
- 黑龙江事业单位考试用书
- 新疆事业单位考试用书
热销商品
-
商城价:¥12
-
商城价:¥12
-
商城价:¥12
-
商城价:¥12
-
商城价:¥13
-
商城价:¥13
最近浏览过
华图2013-2014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用书《公共基础知识题库》
- 市 场 价:58.00 商品编号:20121128103423251733301
- 折 扣 价:¥40.00已优惠¥18.00(7.0折)
- 运 费:根据重量、地区及送货方式收取
- 作 者:华图教育出 版 社:红旗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2年11月版 次:2013版
- 开 本:16装 订:平装
- 适用范围:省直(属)及各级事业单位招聘考试
- 很抱歉,本商品已下架,请点击以下按钮查看本商品的最新信息!
- 查看通用版事业单位考试用书最新信息
商品详情
商品参数
相关商品
用户评价
销售记录
购买咨询
主编简介
华图教育,创办于2001年9月16日,是集面授培训、图书发行、网络教学于一体,拥有专兼职教师及专业研究员三千多人的综合性教育集团,是国内公认的公职培训行业标准制定者和教育培训标杆企业,是国务院机关事务局后勤干部培训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教育科学出版社等部门的合作单位。
目录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题库1
参考答案及华图名师详解25
第二章 毛泽东思想概论题库43
参考答案及华图名师详解66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题库85
参考答案及华图名师详解102
第四章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题库115
参考答案及华图名师详解143
第五章 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题库160
参考答案及华图名师详解167
第六章 法律基础知识题库171
第一节 行政法171
参考答案及华图名师详解177
第二节 宪法182
参考答案及华图名师详解187
第三节 刑法192
参考答案及华图名师详解198
第四节 民法203
参考答案及华图名师详解209
第五节 商法214
参考答案及华图名师详解219
第六节 经济法224
参考答案及华图名师详解230
第七节 法理学235
参考答案及华图名师详解239
第七章 事业单位知识题库244
参考答案及华图名师详解250
第八章 公文写作与处理题库256
参考答案及华图名师详解266
第九章 经济常识题库273
参考答案及华图名师详解286
第十章 科技常识题库296
参考答案及华图名师详解310
第十一章 人文历史常识题库324
参考答案及华图名师详解344
第十二章 语文基础知识题库354
参考答案及华图名师详解382
文摘
公共基础知识题库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理论依据是()。
A. 物质决定意识B. 事物绝对运动
C. 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D. 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2.“有1000个读者,就有1000个哈姆雷特”这句名言表明()。
A. 人们对同一客观事物的认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B. 客观事物(条件)是制约人们认识发展的决定因素
C. 多方面的主观原因造成了人们对同一客观事物认识的差异
D. 人们无法真正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
3.实际工作生活中,凡事注意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与“不及”,这在哲学上是()。
A. 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B.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
C. 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原理D. 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原理
4.把物质理解为具体的物质形态的观点属于()。
A. 庸俗唯物主义物质观B. 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
C. 机械唯物主义物质观D.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5.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是()。
A. 集体领导制B. 领导负责制
C. 群体监督制D. 民主集中制
6.2011年幸福公式是什么?见仁见智,大学生说:“幸福=理想实现+父母健康”,某省委书记说:“幸福=经济快速稳定增长+百姓生活水平提高+大学生顺利就业。”以上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B. 量变引起质变
C. 量的积累可以促成质的飞跃
D. 意识对实践有指导和控制作用
7.当前我国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巨大挑战,各种社会矛盾凸显,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 矛盾的普遍性
B. 矛盾双方可以依据一定条件转化
C. 矛盾的主次方面是相互联系的
D. 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8.“学贵知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 没有否定就没有发展B. 只有否定才能发展
C. 否定是自我否定D. 否定中包含肯定
9.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A. 生产方式B. 生存实践C. 人口因素D. 生产关系
10.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B.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
C. 运动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
D. 对立统一的观点
11.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 ()。
A. 人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从事生产劳动
B. 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
C. 人有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
D. 人有意识和抽象思维能力
12. 发展的实质是()。
A. 事物的永恒运动
B. 新事物的不断产生和旧事物的不断灭亡
C. 事物由不完善向比较完善转化
D. 物质世界的一般变化
13.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说明()。
A. 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
B. 理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感性认识
C. 检验真理的实践是一个过程
D. 认识事物是一个过程
14. 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
A. 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 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15. 科学家指出,“当黑洞或坍缩星等大型天体在太空加速时,会产生引力波。但由于它非常微弱,我们一直无法探测到。”科学家拟实施“激光干涉仪太空天线”实验,以探测这种引力波,科学家断言尚未探测到引力波的存在。在辩证唯物主义看来,其依据是()。
A. 尚未探测到的事物迟早要为实践证实其存在
B. 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C. 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深刻,具有预测功能
D. 建立在正确理论基础上的理性推测是可靠的
16. 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的论断是()。
A.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B. 相对主义观点
C. 诡辩主义观点D. 经验主义观点
17. 在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中,()占主体地位。
A. 劳动力B. 生产工具
C. 劳动资料D. 劳动对象
18. 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观点是()。
A. 形而上学B. 唯心主义
C. 唯物主义D. 辩证法
19. 一片秋叶随风飘落,宣告了其自然生命的终结。有人突发奇想,用现代工艺把叶子镶嵌在陶罐上,叶子获得了第二次生命,陶罐也因彩叶依偎而焕发出新的生机和光彩。新产品备受消费者青睐,取得了“1+1>2”的良好效果。这一事例说明()。
①秋叶和陶罐的价值随着关系的改变而改变
②新价值的创造改变了秋叶和陶罐的属性
③观念创新实现了秋叶和陶罐价值的增值
④秋叶和陶罐的价值取决于其自身属性和人的需要
A. ①③B. ②③C. ①④D. ②④
20. “防微杜渐”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 对立统一规律的原理
B. 质量互变规律的原理
C. 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原理
D.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规律的原理
参考答案及华图名师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 物质决定意识,这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本题正确答案为A。
2.C[解析] “有1000个读者,就有1000个哈姆雷特”主要说明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是有差异的,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人们的主观意识不同。C项正确。
3.B[解析]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只有在一定的范围和限度之内,事物才能保持其原有的性质,所以,当我们需要保持事物性质的稳定时,就必须把量变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因此,做事情要注意分寸,掌握火候,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与“不及”,这体现了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本题正确答案为B。
4.B[解析] 庸俗唯物主义物质观认为宇宙间一切都是物质的,精神也是物质的。A项错误。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把物质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把金、木、水、火、土看作是构成世界万物的基础等。B项正确。机械唯物主义物质观,它把物质归结为原子,把物质的属性归结为原子的属性。C项错误。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认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D项错误。
5.D[解析]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是民主与集中的统一。本题正确答案为D。
6.D[解析] 对于“幸福公式”的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幸福是人的一种精神感受,无论是大学生还是省委书记,都要受精神感受的指引,这反映了意识对实践的指导和控制作用。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
7.A[解析]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具有普遍性,它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同时,它又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我国在面临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巨大挑战和各种社会矛盾,正是矛盾普遍性的体现。
8.A[解析] 辩证的否定观的实质就是通过事物内在矛盾运动而进行的自我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并通过自身的否定,实现自我运动、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学贵知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疑者,觉悟之机也。”意指在学习中能够提出问题,是十分可贵的。提出疑问后,判断真伪、正误,得出答案这一过程促使人们更深入地探索。产生疑问才是发展、进步的契机。这正是辩证否定观的内容,表明否定是发展的必要环节。辩证的否定是旧质向新质的飞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没有否定就没有发展。
9.A[解析] 生产方式,是指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取得方式。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是生产力,社会形式是生产关系,生产方式是两者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的统一。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既是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和存在的基础,又是社会其他一切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的基础,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因此,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0. A[解析]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物质世界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本质方面,唯物辩证法就是对物质世界的这两个不可分割的本质方面的反映。所以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是唯物主义哲学观和唯心主义哲学观的根本区别。运动与静止是标志物质存在状态的哲学范畴,运动是物质的固有性质和存在方式。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之一,是唯物辩证法科学体系的实质和核心。故本题应选A。
11. A[解析] 马克思主义认为,从本质上讲,人是能够制造工具并能够使用生产工具以从事生产劳动的动物,这一点将人与动物区分开来。故本题选A。
12. B[解析]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故本题应选B。
13. D[解析]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原意是指路途遥远才能知道马的力气大小,日子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在哲学上是指认识事物是一个过程,不能一蹴而就。故本题应选D。
14. C[解析] 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提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故本题应选C。
15. C[解析] “科学家断言尚未探测到引力波的存在”,这一句子中的“断言”实际上就是一种预测,科学家拟实施“激光干涉仪太空天线”实验,以探测这种引力波,实验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理性思考并付诸实施的过程,因此本题应选C。A、D两个选项实际上是错误观点,尚未探测到的事物,有可能客观存在着,也有可能是客观上根本不存在的,无论其存在与否都将在实践中得到证明;理性推测是否可靠最终要接受实践检验,而不是仅看这一推测是否建立在正确理论基础上。B观点正确,但未准确反映题意。故本题选C。
16. A[解析]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一方面,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如果不随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只是照搬过去的认识,或者超越历史条件,把适用于一定条件下的科学认识不切实际的运用于另一条件之中,真理就会转化为谬误。另一方面,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17. A[解析] 生产力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劳动者是指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而从事物质生产的人。劳动资料是指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和影响劳动对象的物质资料和物质手段,其中居于主要地位的是生产工具。劳动对象是指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使用劳动工具所加工的一切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结合起来就构成生产资料。在上述三个要素中,劳动者是决定性的要素,因为劳动者是生产活动的主体,生产工具是劳动者创造出来的,生产资料只有在劳动者的掌握和作用下,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故本题选A。
18. B[解析]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决定物质,强调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形而上学是指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观察世界的思维方式,它把事物看成是彼此孤立、绝对静止、凝固不变的,看不到事物的相互联系。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坚持“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辩证法是指关于对立统一、斗争和运动、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哲学学说。故本题选B。
19. C[解析] 哲学中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人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人需要的属性和功能。哲学上的价值概念实质上是用来表达人的需要和事物属性二者之间特定关系的。这种特定关系就是指事物对人有积极意义。因此,价值是一个关系范畴,价值取决于事物自身的属性和人的需要,故④项正确。人的需要会因时而变,人对事物属性的认识也会发生改变,因此事物的价值会随着二者关系的改变而改变,故①项正确。
20. B[解析] “防微杜渐”比喻要在坏事情、坏思想萌芽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让它发展。质量互变规律揭示的是事物、现象由于内部矛盾所引起的发展是通过量变和质变的互相转化而实现的。质量互变规律对于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意义体现在,它要求人们要重视量的积累,注意事物细小的变化,不可揠苗助长、急于求成;对于消极因素,要防微杜渐,不要让坏的思想由小变大,最终酿成大错。故本题选B。
新都网(http://www.newdu.com)提示:其余部分暂略,详情请查阅图书。
- 最有用的评价:
暂无最有用的评论
- 不促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