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商城>图书商城>公务员考试用书>安徽公务员考试用书

最近浏览过

    华图2013年安徽公务员考试用书《法律基础知识与公安业务知识》专用教材

      收藏此商品
      • 市 场 价:48.00 商品编号:201207200934282009797560
      • 折 扣 价:¥33.00已优惠¥15.00(7.0折)
      • 人 气:已有 人关注
      • 运  费:根据重量、地区及送货方式收取
      • 作  者:华图教育
        出 版 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2年07月
        版  次:2013版
      • 开  本:16
        装  订:平装
      • 适用范围:
      很抱歉,本商品已下架,请点击以下按钮查看本商品的最新信息!
      查看安徽公务员考试用书最新信息
      • 商品详情

      • 商品参数

      • 相关商品

      • 用户评价

      • 销售记录

      • 购买咨询

      主编简介
          华图教育,创办于2001年9月16日,是集面授培训、图书发行、网络教学于一体,拥有专兼职教师及专业研究员三千多人的综合性教育集团,是国内公认的公职培训行业标准制定者和教育培训标杆企业,是国务院机关事务局后勤干部培训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教育科学出版社等部门的合作单位。
       

      目录
          第一章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1
              考 情 分 析1
              考点知识结构图1
              名师课堂及真题链接1
                  第一节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理论1
                  第二节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4
              本章巩固练习8
          第二章  宪法11
              考 情 分 析11
              考点知识结构图11
              名师课堂及真题链接12
                  第一节  宪法的基本理论12
                  第二节  国家的基本制度13
                  第三节  国家经济制度15
                  第四节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18
                  第五节  国家机构22
              本章巩固练习29
          第三章  刑法34
              考 情 分 析34
              考点知识结构图34
              名师课堂及真题链接35
                  第一节  刑法概述35
                  第二节  犯罪37
                  第三节  刑事责任与刑罚43
                  第四节  罪状及法条竞合53
                  第五节  常见的犯罪55
                  第六节  刑法第八次修正案重要条款解读69
              本章巩固练习71
          第四章  刑事诉讼法77
              考 情 分 析77
              考点知识结构图77
              名师课堂及真题链接78
              本章巩固练习103
          第五章  行政法106
              考 情 分 析106
              考点知识结构图106
              名师课堂及真题链接107
                  第一节  行政法概述107
                  第二节  行政处罚111
                  第三节  行政许可115
                  第四节  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117
                  第五节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123
                  第六节  行政强制126
              本章巩固练习129
          第六章  民法134
              考 情 分 析134
              考点知识结构图134
              名师课堂及真题链接135
                  第一节  民法的调整对象135
                  第二节  民法的基本原则135
                  第三节  民事法律关系137
                  第四节  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139
                  第五节  民事法律行为、代理及诉讼时效142
                  第六节  物权法146
                  第七节  债权151
                  第八节  人身权154
                  第九节  民事责任155
              本章巩固练习158
          第七章  公安行政赔偿和公安刑事赔偿162
              考 情 分 析162
              考点知识结构图162
              名师课堂及真题链接162
                  第一节  国家赔偿责任162
                  第二节  公安行政赔偿164
                  第三节  公安刑事赔偿165
                  第四节  公安赔偿的标准和方式167
              本章巩固练习168
          第八章  人民警察法170
              考 情 分 析170
              考点知识结构图170
              名师课堂及真题链接170
                  第一节  人民警察法概述170
                  第二节  人民警察的任务和职权171
                  第三节  人民警察的义务和纪律176
                  第四节  人民警察的组织管理和警务保障178
                  第五节  人民警察的执法监督和法律责任183
              本章巩固练习184
          第九章  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187
              考 情 分 析187
              考点知识结构图187
              名师课堂及真题链接187
                  第一节  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概述187
                  第二节  警械的使用 189
                  第三节  武器的使用193
              本章巩固练习196
          第十章  公安学基础理论198
              考 情 分 析198
              考点知识结构图198
              名师课堂及真题链接199
                  第一节  公安机关的建立与发展199
                  第二节  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能和宗旨201
                  第三节  公安机关的任务和职权204
                  第四节  公安工作概述211
                  第五节  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根本路线和基本方针214
                  第六节  公安政策与公安法制218
              本章巩固练习222
          第十一章  公安队伍建设225
              考 情 分 析225
              考点知识结构图225
              名师课堂及真题链接225
                  第一节  公安队伍建设概述225
                  第二节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警衔制度227
                  第三节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内务制度229
                  第四节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组织管理制度233
              本章巩固练习235
          第十二章  治安管理238
              考 情 分 析238
              考点知识结构图238
              名师课堂及真题链接239
                  第一节  治安管理概述239
                  第二节  社区和农村警务243
                  第三节  户政管理246
                  第四节  治安秩序管理250
                  第五节  危险物品管理257
                  第六节  治安案件查处264
                  第七节  群体性事件277
              本章巩固练习279
          第十三章  道路交通管理285
              考 情 分 析285
              考点知识结构图285
              名师课堂及真题链接286
                  第一节  道路交通管理概述286
                  第二节  道路交通秩序管理288
                  第三节  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293
                  第四节  车辆和驾驶人管理297
                  第五节  道路交通事故301
              本章巩固练习308
          第十四章  刑事侦查313
              考 情 分 析313
              考点知识结构图313
              名师课堂及真题链接313
                  第一节  侦查工作313
                  第二节  刑事案件侦查的基本步骤317
                  第三节  刑事犯罪现场321
                  第四节  侦查措施326
              本章巩固练习336
          第十五章  侦查讯问340
              考 情 分 析340
              考点知识结构图340
              名师课堂及真题链接340
                  第一节  侦查讯问概述340
                  第二节  侦查讯问主体——侦查讯问人员343
                  第三节  侦查讯问对象346
                  第四节  侦查讯问程序353
                  第五节  侦查讯问策略及方法357
              本章巩固练习360
       

      文摘
       

      第一章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考情分析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在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指导下,坚持从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出发,认真总结我国法治建设实践经验,批判继承和吸收古今中外一切法治文明优秀成果基础上形成的思想体系,是科学的、先进的法治理念。考生应着重掌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科学性、先进性及其基本内容。
       

      第一节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理论


          一、法治的概念和原则
          (一)法治的概念
          所谓法治,是指统治阶级以法对国家权力的限制和约束,来有效地制约和合理运用公共权力,使已制定的法律得到普遍服从。
          (二)法治的原则
          法治的原则可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概括,一般说来,最基本的原则包括法律至上原则、权利保障原则、权力制约原则和正当程序原则。
          1.法律至上原则。法律至上是法治作为一种治国方略最基本的要求。法律至上首先意味着在治理国家的规范体系当中,包括道德、宗教、政策、习俗等,法律居于首要地位,具有最高权威。其次,在法与国家权力的关系中,一切国家职权均来自宪法和法律,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的职能活动都必须依法实施,不得违反宪法和法律。再次,在法律与国家领导人的关系中,法律高于领导者的个人意志,法律不能因为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得由于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最后,在执政党与法律的关系当中,执政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执政党应当将自己的重要政策通过立法机关经由法定程序制定为法律,并领导人民模范地遵守和执行。
          2.权利保障原则。权利保障原则体现着现代法治在内容上的根本性要求。该原则的内容主要包括尊重和保障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权利与义务相一致。
          3.权力制约原则。对国家权力进行制约是权利保障原则的逻辑要求,法治区别于人治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要求通过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对国家权力进行合理的分工和制约,限制国家权力的任意性,防止因国家权力的扩张或滥用导致的专横和腐败,有效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
          4.正当程序原则。程序性本身是法律调整区别于其他社会调控方式的重要特点之一,现代法治尤其强调法律程序的意义。一般说来,所谓法律程序实际上就是一定主体从事法律行为、作出某种决定的过程、环节、方式以及各种相关联系的总称,表现为一系列法律制度和规定,如立法程序、司法程序、行政执法程序、调解和仲裁程序等。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以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为指导,在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践经验,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优秀成果,吸收和借鉴西方法治文明合理因素基础上形成的。它符合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并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和深化,包括对世界现代法治文明成果的吸收和借鉴,符合法治国家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先进的、科学的法治思想和理念。
          第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为根本指导思想。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必然以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为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法律观研究了社会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指出法律是以现实物质生活关系为基础的,即经济决定法律,法律又反作用于经济。这一根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法学的核心,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法律并不是超阶级的,而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一定阶级的国家和法都是实现阶级统治的工具,国家是有阶级性的,其所制定的法也是有阶级性的。其关于国家与法的学说,深刻地揭示了法的阶级本质,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新中国民主法治的实践为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中国走向法治奠定了基础。新中国成立初期,制定了以1954年宪法为基础的一批法律,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法律制度,中国走向法治的进程开始起步。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在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甚至被中断的过程后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立法体制不断完善,立法程序日益健全,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框架已初步形成,我国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等方面基本上实现了有法可依。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法治建设的实践,给我们带来许多有益启示,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实践告诉我们,推进法制化进程,一定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把加强党的领导、发扬人民民主、严格依法办事紧密结合起来,在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之下,从实际出发有步骤地进行。
          第三,我国古代法律文化和西方法治文明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源泉。从总体上看,我国古代法制是为巩固历代帝王的王权统治服务的,人治的色彩相当浓厚;西方资本主义法制是为维护资产阶级服务的,有其阶级性和虚伪性的一面。但是,我国古代法律文化也包括了不少民主性的内涵,是可以合理继承的。如法家提出的以法治国,礼乐刑政,综合为治;援法断罪,罪行法定;治法治吏,相辅相成等。中国数千年的法律文化遗产中的有益成分,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思想源泉。西方资产阶级在几百年的反对封建主义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方面,也积累了不少法治实践经验,有的较为成熟,已经制度化。他们在法治理论方面也积累了大量的思想资料,如公平正义的思想、尊重人权的思想、规范和监督公权力的思想、尊崇法律权威的思想等。这些,也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源泉。我们可以从我国当前的国情和社会制度的特点出发,对我国古代法律文化和西方资本主义法治思想的法治经验进行甄别、吸收,为我所用,丰富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容。
          总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在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指导下,坚持从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出发,认真总结我国法治建设实践经验,批判继承和吸收古今中外一切法治文明优秀成果基础上形成的思想体系,是科学的、先进的法治理念。
          贯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切实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
          加强立法,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立法机关应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特别是要适应建设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着眼于确立制度、规范权责、保障权益,以加强社会领域立法为重点,继续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立法,抓紧制定和完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法律,保障公民权利、维护社会安定的法律,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法律。立法质量和法律的社会效果都要受到实践的检验。要总结多年来的经验,更加注重立法质量。认真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增强法律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操作性,更好地发挥法律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立法工作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制定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公共政策,原则上要公开听取意见。要统筹立法的门类和数量,尽快形成完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二)加强司法工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加强司法工作,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关键。要按照十七大的要求,全面加强各项政法工作,努力提高执法水平,切实增强维护国家安全、化解社会矛盾、保障公平正义、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群众利益、促进改革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保证国家法律的实施。要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规范司法行为,完善诉讼制度,健全公民权利救助机制,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落实司法保障,保证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检察权。要把改革的着力点放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和切实保障司法公正的体制机制问题上。加强政法队伍建设,重点解决好政治立场、法治意识和群众观念问题,确保政法队伍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确保司法公正。
          (三)加强行政执法工作,推进依法行政
          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快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进程,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履行职责。要按照十七大的要求,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规范行政行为,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运行的干预。加大机构整合力度,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精简和规范各类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减少行政层次,降低行政成本,着力解决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政出多门的问题。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切实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增强服务意识,改进工作作风,保持清正廉洁,促进行政执法水平的不断提高。
          (四)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确保权力正确行使
          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应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对执法活动进行监督,形成工作机制,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行为。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作用,做到制度化、规范化。进一步完善人民检察院法律监督的内容、程序和工作制度。大力推进执法公开,提高政府、司法机关工作的透明度,加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力度。改善和加强新闻舆论对执法机关的有效监督。加强和改善党委对执法活动的监督,明确内容,规范程序,改进方式,并加强对各种形式监督的协调整合,保障执法监督的有效进行。要把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人财物管理使用、关键岗位的监督作为重点,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确保监督到位、有力、有效。进一步深化执法监督体制改革,重点加强责任追究,真正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确保执法权力正确行使。
          (五)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要突出加强宪法宣传教育,提高全体人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宪法意识,自觉维护宪法权威,使宪法在全社会得到遵守。大力宣传经济社会发展的法律法规、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律法规以及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牢法治思想基础。针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既要注重增强人们的民主意识和权利意识,也要注重增强法治意识和义务意识。要积极探索法制宣传教育的新形式,善于运用新兴媒体尤其是互联网在法制宣传教育中的作用。要加强宣传部门、新闻媒体与执法部门的沟通协调,加强法学教育和研究工作。

          新都网(http://www.newdu.com)提示:其余部分暂略,详情请查阅图书。

      最有用的评价:

      暂无最有用的评论

      如购买过程中有任何疑问,欢迎向我们咨询

      咨询类型:
      咨询内容:
      不促销
      • 客户服务热线
      • 18513373607
      • 手机:18513373607
      •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六 8:30-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