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公务员考试用书
- 通用版公务员考试用书
- 公务员考试试题
- 政法干警招录考试用书
- 北京公务员考试用书
- 广东公务员考试用书
- 山东公务员考试用书
- 浙江公务员考试用书
- 江苏公务员考试用书
- 福建公务员考试用书
- 上海公务员考试用书
- 天津公务员考试用书
- 河北公务员考试用书
- 山西公务员考试用书
- 辽宁公务员考试用书
- 吉林公务员考试用书
- 安徽公务员考试用书
- 江西公务员考试用书
- 河南公务员考试用书
- 湖北公务员考试用书
- 湖南公务员考试用书
- 广西公务员考试用书
- 海南公务员考试用书
- 重庆公务员考试用书
- 四川公务员考试用书
- 贵州公务员考试用书
- 云南公务员考试用书
- 西藏公务员考试用书
- 陕西公务员考试用书
- 甘肃公务员考试用书
- 青海公务员考试用书
- 宁夏公务员考试用书
- 新疆公务员考试用书
- 黑龙江公务员考试用书
- 内蒙古公务员考试用书
- 乡镇公务员考试用书
- 法院、检察院考试用书
- 招警考试用书
- 公开遴选公务员考试用书
热销商品
-
商城价:¥10
-
商城价:¥13
-
商城价:¥15
-
商城价:¥16
-
商城价:¥18
-
商城价:¥18
最近浏览过
中公2013年安徽公务员考试用书《法律基础知识与公安业务知识》专用教材
- 市 场 价:46.00 商品编号:20120426165604463552101
- 折 扣 价:¥32.00已优惠¥14.00(7.0折)
- 运 费:根据重量、地区及送货方式收取
- 作 者:李永新出 版 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2年04月版 次:2013版
- 开 本:16装 订:平装
- 适用范围:
- 很抱歉,本商品已下架,请点击以下按钮查看本商品的最新信息!
- 查看安徽公务员考试用书最新信息
商品详情
商品参数
相关商品
用户评价
销售记录
购买咨询
主编简介
李永新,中公教育首席研究与辅导专家,毕业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具有深厚的公务员考试核心理论专业背景,对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各级公务员招录考试有着博大精深的研究,极具丰富的公务员考试实战经验。主持并研发了引领公考领域行业标准的深度辅导教材系列和辅导课程、专项突破辅导教材和辅导课程,帮助无数考生成就了梦想,备受考生推崇,是公考辅导领域行业标准的开创者和引领者。
目录
前言(1)
上篇 法律基础知识
第一章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第一节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理论(3)
考点1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概念(3)
考点2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属性(4)
第二节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6)
考点1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6)
考点2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要求(8)
第二章 宪法
第一节 宪法概论(10)
考点1 宪法的概念、特征(10)
考点2 宪法的基本原则(11)
考点3 国体的概念与我国国体的特征(12)
考点4 政权组织形式(13)
考点5 经济制度(16)
第二节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18)
考点1 公民与国籍(18)
考点2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18)
第三节 国家机构(25)
考点1 国家机构概述(25)
考点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27)
考点3 国家主席(29)
考点4 国务院(30)
考点5 中央军事委员会(31)
考点6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31)
考点7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2)
考点8 审判机关(33)
考点9 检察机关(35)
第三章 刑法
第一节 刑法概说(36)
考点1 刑法的概念、性质及任务(36)
考点2 刑法的基本原则(37)
考点3 刑法的效力范围(37)
第二节 犯罪和犯罪构成(39)
考点1 犯罪概念及特征(39)
考点2 犯罪的构成要件(40)
第三节 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43)
考点1 正当防卫(43)
考点2 紧急避险(45)
第四节 故意犯罪的形态(46)
考点1 犯罪既遂(46)
考点2 故意犯罪过程中的停止形态(47)
第五节 共同犯罪(49)
考点1 共同犯罪的概念和形式(49)
考点2 共同犯罪的处罚(50)
第六节 罪数形态(51)
考点1 一行为法定为一罪或处断为一罪的情况(51)
考点2 数行为法定为一罪或处断为一罪的情况(52)
第七节 刑事责任与刑罚(53)
考点1 刑事责任(53)
考点2 刑罚的概念、功能、目的和种类(54)
考点3 量刑(58)
考点4 累犯(59)
考点5 自首与立功(60)
考点6 数罪并罚(61)
考点7 缓刑(62)
考点8 减刑(64)
考点9 假释(65)
考点10 时效与赦免(67)
第八节 刑法各论(68)
考点1 罪状(68)
考点2 法条竞合(69)
考点3 危害公共安全罪(69)
考点4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71)
考点5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72)
考点6 侵犯财产罪(74)
考点7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75)
考点8 贪污贿赂罪(76)
考点9 渎职罪(77)
第四章 刑事诉讼法
第一节 刑事诉讼法概述(79)
考点1 刑事诉讼法的概念、任务及基本原则(79)
考点2 刑事诉讼中的国家专门机关(80)
第二节 管辖和回避(82)
考点1 管辖(82)
考点2 回避制度(84)
第三节 刑事证据(85)
考点1 刑事证据的概念、意义和收集、运用证据的原则(85)
考点2 证据的种类与审查判断(86)
第四节 刑事强制措施(88)
考点1 拘传、取保候审与监视居住(88)
考点2 拘留与逮捕(89)
第五节 刑事诉讼程序(91)
考点1 立案、破案和销案(91)
考点2 侦查(92)
考点3 起诉(93)
第五章 行政法
第一节 行政法的概述(98)
考点1 行政与行政法的特征、行政法的渊源(98)
考点2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100)
考点3 行政法律关系(102)
考点4 行政行为(102)
第二节 行政处罚(104)
考点1 行政处罚的概念与特征、行政处罚法的基本原则(104)
考点2 行政处罚的种类和设定(105)
考点3 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107)
考点4 行政处罚的管辖和适用(107)
考点5 行政处罚的程序(108)
考点6 行政处罚的执行(109)
第三节 行政复议(110)
考点1 行政复议概述(110)
考点2 行政复议的范围(112)
考点3 行政复议的申请、受理与复议机构(112)
考点4 行政复议参加人与举证责任(113)
考点5 行政复议的审理与决定(114)
第四节 行政诉讼(116)
考点1 行政诉讼的概念、特征与基本原则(116)
考点2 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118)
考点3 行政诉讼的管辖(121)
考点4 行政诉讼参加人(123)
考点5 行政诉讼证据与程序(126)
第五节 行政许可(130)
考点1 行政许可的概念、分类(130)
考点2 行政许可的原则与决定(131)
第六节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134)
考点1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的基本原则、管辖与回避(134)
考点2 证据、受案与立案(136)
考点3 调查、涉案财物的处理(137)
第六章 民法
第一节 绪论(142)
考点1 民法的调整对象、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142)
考点2 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特征与构成(144)
考点3 民事法律事实、民事责任(145)
第二节 民事主体(146)
考点1 自然人(146)
考点2 法人(150)
考点3 非法人组织(153)
第三节 民事法律行为(157)
考点1 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特征及有效要件(157)
考点2 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159)
考点3 代理(160)
第四节 诉讼时效(161)
考点1 诉讼时效的概念、效力和种类(161)
考点2 诉讼时效的开始、中止、中断和延长(162)
第五节 物权、债权与人身权(163)
考点1 物权的概念、特征、效力和原则(163)
考点2 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164)
考点3 财产所有权、相邻关系、共有(165)
考点4 所有权的取得(167)
考点5 用益物权与担保物权(168)
考点6 债权与人身权(170)
第六节 民事责任(171)
考点1 民事责任的特征与分类(171)
考点2 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体系与免责条件(173)
下篇 公安业务知识
第七章 人民警察法
第一节 人民警察法概述(177)
考点1 人民警察法的概念和立法目的(177)
考点2 人民警察的范围和基本任务(178)
第二节 人民警察职权(178)
考点1 人民警察职权的概念与特征(178)
考点2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职责和权限(179)
第三节 人民警察制度(181)
考点1 人民警察的机构设置、职务序列和警衔制度(181)
考点2 人民警察的条件、录用及警务保障(182)
第四节 人民警察的义务和法律责任(184)
考点1 人民警察的义务和纪律(184)
考点2 人民警察的法律责任与执法监督(185)
第八章 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
第一节 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概述(187)
考点1 警械和武器的概念、范围和种类(187)
考点2 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的原则及限制(187)
第二节 警械与武器的使用制度(188)
考点1 人民警察使用警械的条件和情形(188)
考点2 人民警察使用武器的条件和情形(190)
考点3 违法使用警械和武器的法律责任与依法使用警械和武器的补偿(191)
第九章 公安行政赔偿和公安刑事赔偿
第一节 国家赔偿概述(193)
考点1 国家赔偿的概念(193)
考点2 国家赔偿责任与国家赔偿法(194)
第二节 公安行政赔偿(195)
考点1 公安行政赔偿概述(195)
考点2 公安行政赔偿请求人、赔偿义务机关及行政赔偿程序(196)
第三节 公安刑事赔偿(197)
考点1 公安刑事赔偿概述(197)
考点2 公安刑事赔偿请求人、赔偿义务机关和赔偿程序(199)
第四节 国家追偿权(200)
考点1 国家追偿权的概念及行使国家追偿权的条件(200)
考点2 行政赔偿与刑事赔偿中的国家追偿权(201)
第十章 公安学基础理论
第一节 公安学基础理论概述(202)
考点1 警察的起源、发展与产生的历史条件(202)
考点2 警察的概念、本质和基本职能(205)
考点3 我国人民公安机关的建立与发展(205)
考点4 公安机关的性质与宗旨(208)
考点5 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能与基本任务(209)
考点6 公安机关的职责与权力(211)
第二节 公安工作(213)
考点1 公安工作的概念、主要特点和公安工作系统(213)
考点2 公安工作的重要地位及奋斗目标(216)
考点3 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216)
考点4 公安工作的根本路线和基本方针(218)
考点5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220)
第三节 公安政策与公安法制(222)
考点1 公安政策(222)
考点2 公安法制(223)
第十一章 公安队伍建设
第一节 公安队伍建设概述(226)
考点1 公安队伍建设的含义、方针(226)
考点2 公安队伍建设的核心和目标(227)
第二节 警衔制度(228)
考点1 警衔的概念(228)
考点2 警衔制度的主要内容(229)
第三节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制度(230)
考点1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概述(230)
考点2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条令》的基本内容(231)
第四节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组织管理制度(233)
考点1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组织管理制度概述(233)
考点2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务序列、编制和经费(234)
考点3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管理及待遇(235)
第十二章 治安管理
第一节 治安管理概述(238)
考点1 治安和治安管理的概念、特征(238)
考点2 治安管理的方针和原则(239)
考点3 治安管理的组织(240)
考点4 治安管理手段和基本措施(240)
第二节 城乡社区警务(242)
考点1 城乡社区警务的涵义、基本特征和基本原则(242)
考点2 实施城乡社区警务战略的主要内容(243)
考点3 社区和驻村民警的工作方式(244)
考点4 加强城乡社区警务室建设(245)
第三节 户政管理(246)
考点1 户政管理的基本概念、性质和任务(246)
考点2 户口登记和迁移(246)
考点3 居民身份证制度和暂住人口管理(248)
第四节 治安秩序管理(250)
考点1 公共场所治安秩序管理(250)
考点2 娱乐场所管理(251)
考点3 特种行业管理(252)
考点4 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254)
考点5 集会、游行、示威管理(255)
考点6 查禁社会丑恶现象(257)
第五节 危险物品管理(259)
考点1 危险物品的概念、特点和危险物品管理的范围(259)
考点2 公安机关危险物品管理的基本方法(260)
考点3 枪支弹药管理与管制器具管理(261)
考点4 民用爆炸物品管理与剧毒化学品管理(263)
第六节 治安案件查处(264)
考点1 治安案件基础理论(264)
考点2 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和具体适用(266)
考点3 治安调解(268)
考点4 治安案件查处的程序(269)
考点5 几类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认定及处罚(272)
第七节 群体性事件(275)
考点1 群体性事件的概念、主要特点及分类(275)
考点2 群体性事件预防的方针和处置原则(277)
第十三章 道路交通管理
第一节 道路交通管理基础知识(279)
考点1 道路交通与道路交通管理的概述(279)
考点2 道路交通秩序管理(281)
第二节 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的处理(286)
考点1 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概述(286)
考点2 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的处罚(287)
第三节 车辆与驾驶人的管理(292)
考点1 车辆与驾驶人的管理与管理制度的概念(292)
考点2 机动车、机动车驾驶人和非机动车管理(293)
第四节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298)
考点1 道路交通事故概念、现场处置与事故调查(298)
考点2 交通事故当事人的责任及交通事故认定(301)
考点3 交通事故法律责任(302)
考点4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306)
第十四章 刑事侦查
第一节 侦查工作概述(311)
考点1 侦查工作的概念、特点、性质与任务(311)
考点2 侦查工作的方针、基本原则、体制与机制(312)
考点3 侦查人员的职责、权力与素质(315)
第二节 刑事犯罪现场(316)
考点1 刑事犯罪现场的概念、特点和分类(316)
考点2 现场勘验、检查(318)
第三节 侦查措施(320)
考点1 侦查措施的概念、特征(320)
考点2 摸底调查(321)
考点3 公开搜查与扣押(322)
考点4 辨认(323)
考点5 控制销赃(324)
考点6 追缉堵截与通缉通报(325)
考点7 并案侦查与追捕(327)
第四节 刑事案件侦查的基本步骤(330)
考点1 侦查范围的划定与侦查方案的制订(330)
考点2 侦查的基本步骤(331)
考点3 对嫌疑对象的审查与破案的条件(332)
中公教育•2013年安徽省公务员考试笔试辅导简章(334)
中公教育•全国分校一览表(336)
文摘
上篇 法律基础知识
第一章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第一节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理论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概念
一、考点概述
本考点主要包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概念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特征。
二、重点、难点精讲
(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概念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现实和全局出发,借鉴世界法治经验,对近现代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和法治发展的历史经验的总结;它既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划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执政党对中国法治经验的理论追求和升华。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包含着“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的基本内涵。这五个方面,是一个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完整理论体系。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一种科学先进的理念,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法治建设的内在本质与规律;充分体现了人民民主,维护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充分体现了坚持党的领导,确保法治建设的正确方向。
(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法律学说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实践有机结合的产物,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法治建设经验与时代精神相互融合的成果,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彻底的人民性、系统的科学性、充分的开放性四个基本特征。
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具有鲜明的政治性
法治的实现需要相应的政策、组织和权力基础,其实现程度受制于政治文明的发展程度;法治为政治建设提供了权力运行的规则与依据。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在社会主义民主基础上,并确认和保障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将服务大局作为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将党的领导作为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要求全面服务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及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增强党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与依法执政能力,实现了讲法治与讲政治的统一。
2.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具有彻底的人民性
社会主义法治反映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是党领导人民制定和实施法律,有效治理社会的方式、过程和状态。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社会主义法治与全体公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人民是法治的主体,是法治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将执法为民作为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属性,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国体的性质和人民主权的原则,确认了人民的主体地位,规定了法治建设的根本目的,内在地要求全体公民自觉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承载者,自觉受其引导,遵守法律,维护法治的基本原则和精神。
3.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具有系统的科学性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吸收借鉴国内外法治的思想精髓和人类法治文明的优秀成果,总结我国法治建设的经验教训,从现阶段基本国情出发,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怎么样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体现了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现实结合,是科学、先进的理念。在内容构成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一个科学的有机统一体。“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和党的领导”这五大内容,从不同方面反映和规定了社会主义法治,明确了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本质要求、价值追求、重要使命和根本保证,每个方面环环相扣,相辅相成,构成一个科学有机的整体。
4.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具有充分的开放性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也不是一个封闭、静止的思想体系,它的形成、发展与实践都具有充分的开放性。在中国这个有着两千年封建社会历史的古老国家,人治传统源远流长,人治意识根深蒂固,制度和心理的巨大惯性,决定了中国的法治化进程只能是一个不断排除错误的、落后的、模糊的法治思想影响的艰难长期的过程。这也就决定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可能静止不变,必须渐进发展。随着社会主义法治的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也将更有时代性,更具规律性,更富创造性,不断借鉴与吸收人类法治文明的优秀成果。可以说,正是这种广泛吸收、兼容并蓄、与时俱进的特征,才使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能够始终指导中国的法治实践,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三、经典例题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借鉴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民为邦本”、“法不阿贵”、“和为贵”和西方法治思想中的“人民主权”、“基本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文化资源。关于借鉴中体现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基本特征,下列哪一说法是准确的?( )(单选)
A.本质的同源性 B.彻底的人民性
C.充分的开放性 D.实践基础的相同性
【答案】C。解析: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特征包括鲜明的政治性、彻底的人民性、系统的科学性和充分的开放性。本质的同源性和实践基础的相同性不属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特征,故选项A、D错误。彻底的人民性是指社会主义法治反映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是党领导人民制定和实施法律,有效治理社会的方式、过程和状态。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故选项B错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借鉴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民为邦本”、“法不阿贵”、“和为贵”和西方法治思想中的“人民主权”、“基本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文化资源,广泛吸收,兼容并包,与时俱进,不断借鉴和吸收人类法治文明的优秀成果,反映了其具有“充分的开放性”的特征。故选项C正确。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属性
一、考点概述
本考点主要包括“三个至上”的提出、意义、精神实质和内在关系。
二、重点、难点精讲
(一)“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的提出
2007年12月26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第一次正式提出了“三个至上”即“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的重要观点。这是对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规律的科学总结,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原则,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属性。
(二)深刻认识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的重大意义
“三个至上”从三个方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精神实质,在法律思想史上第一次划清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资本主义法治理念的原则界线,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指明了政治方向、明确了历史使命、提供了科学方法、奠定了思想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的最新发展。
“三个至上”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本质要求。“三个至上”的提出,有利于更深刻地理解“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内在精神,有利于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有利于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有利于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三个至上”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原则,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属性。坚持“三个至上”,必须体现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各个方面,必须贯穿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各个领域,必须落实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各个环节和全部工作之中。
(三)准确理解“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的精神实质
1.党的事业本质上就是人民的事业
党的事业至上是党的性质决定的,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利益的根本保证,必须坚定不移地予以坚持。坚持党的事业至上,必须切实增强党的观念,始终做到党在心中,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各项工作中得到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必须旗帜鲜明地同干扰、破坏党的事业,同干扰、破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行为作斗争,把确保国家安全特别是政治安全放在各项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实际行动捍卫党的领导,捍卫社会主义政权,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2.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维护人民权益,这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宪法法律的最高价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目的。
最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必须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利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必须兼顾不同利益,必须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3.坚持宪法法律至上,树立和维护宪法法律权威
宪法法律至上是人类社会特别是近代社会巨大进步的思想结晶,是对治国规律的宝贵总结,是建设法治国家题中应有之义。
“三个至上”的提出,肯定了宪法法律至上这一现代法治文明的合理内核,是中国共产党总结和探索执政规律的重要成果,标志着党在思想认识上完成了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
宪法法律至上,体现在宪法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体现在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坚持宪法法律至上,必须树立宪法法律权威,必须努力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必须树立执法部门的公信力,通过执法者的权威来体现和维护宪法法律权威。
(四)正确把握“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的内在关系
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是高度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事业就是维护好、发展好人民利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也领导人民遵守和执行宪法和法律,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树立、维护和尊重宪法法律的权威。人民制定宪法法律就是为了协调、保障和发展自己的利益,人民利益就是宪法和法律的最高价值。
在实质上,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乃是一个有机统一体,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鲜明标志,共同反映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必然要求。
三、经典例题
以下哪项不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属性的内容?( )(单选)
A.党的事业至上 B.人民利益至上
C.宪法法律至上 D.党的领导至上
【答案】D。解析: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属性是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和宪法法律至上。
新都网(http://www.newdu.com)提示:其余部分暂略,详情请查阅图书。
- 最有用的评价:
暂无最有用的评论
- 不促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