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商城>图书商城>公务员考试用书>山西公务员考试用书

最近浏览过

    华图2017年山西公务员考试用书《申论》专用教材

      收藏此商品
      • 市 场 价:46.00 商品编号:10617
      • 折 扣 价:¥23.00已优惠¥23.00(5.0折)
      • 人 气:已有 人关注
      • 运  费:根据重量、地区及送货方式收取
      • 作  者:华图教育
        出 版 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6年05月
        版  次:2017版
      • 开  本:16
        装  订:平装
      • 适用范围:山西省考试录用公务员
      请选择您要的商品信息
        购买数量: - +(库存情况:有货

        宝贝已成功添加到购物车

        购物车共种宝贝合计: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关闭本页面

        • 商品详情

        • 规格参数

        • 相关商品

        • 用户评价

        • 销售记录

        • 购买咨询

        主编简介
            华图教育,创办于2001年9月16日,是集面授培训、图书发行、网络教学于一体,拥有专兼职教师及专业研究员三千多人的综合性教育集团,是国内公认的公职培训行业标准制定者和教育培训标杆企业,是国务院机关事务局后勤干部培训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教育科学出版社等部门的合作单位。
         

        目录
            ◆课程一  山西申论知彼知己
                ★初级测评/2
                    第一讲  知彼——了解申论3
                        第1课时  申论大纲3
                        第2课时  历年申论考情4
                        第3课时  申论试卷6
                    第二讲  知己——制定战略13
                        第1课时  制定备考计划13
                        第2课时  制定最佳阅读策略16
                        第3课时  精确捕捉答题要点19
                ★中级测评/26
            ◆课程二  山西申论讲练俱备
                ★初级测评/44
                    第一讲  归纳概括题讲练45
                        第1课时  考情回顾45
                        第2课时  阅卷规则及作答依据47
                        第3课时  知识讲堂52
                ★中级测评/64
                    第二讲  综合分析题讲练71
                        第1课时  考情回顾71
                        第2课时  阅卷规则及作答原则73
                        第3课时  知识讲堂75
                ★中级测评/109
                    第三讲  出对策题讲练114
                        第1课时  考情回顾114
                        第2课时  阅卷规则及作答要求116
                        第3课时  知识讲堂118
                ★中级测评/134
                    第四讲  公文写作题讲练138
                        第1课时  考情回顾138
                        第2课时  阅卷规则及作答要求140
                        第3课时  知识讲堂142
                ★中级测评/164
                    第五讲  文章写作题讲练177
                        第1课时  考情回顾177
                        第2课时  文章写作题阅卷规则179
                        第3课时  知识讲堂(一)182
                        4课时知  识讲堂(二)189
                ★中级测评/215
                ★高级测评/234
            ◆课程三  山西申论热点预测
                热点一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237
                热点二  扩大“一带一路”战略的影响力244
                热点三  积极利用“互联网+”带来的发展契机251
                热点四  让公平正义之光照亮司法每个角落258
                热点五  推动绿色发展取得新突破265
            ◆附录  山西申论备考锦囊
                附录一  名师申论批改275
                附录二  真题链接290

         

        文摘

        课程一  山西申论知彼知己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申论备考应“知彼”,了解申论大纲,掌握历年申论考情,熟知申论试卷的构成及作答要求。申论备考也应“知己”,制定适合自己的备考计划,熟练运用阅读及作答技巧,在考场做到游刃有余。
            扫描右侧二维码,名师带你领略本课程精彩内容。
            本课导学

        第一讲知彼——了解申论
        建议学习时长:2小时

            扫描右侧二维码,知晓本讲全貌,考点提前预热,理清备考思路。
            本讲导读

        第1课时  申论大纲

            学习打卡::,本课学习时长:30分钟
            山西省公务员考试申论题型灵活多变,但其宗旨未变,那就是以考试大纲为指向。为此,对考试大纲的了解与掌握,就真正紧扣了申论命题的脉搏,以不变应万变,在山西省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山西省2016年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大纲(节选)
            一、公共科目笔试内容
            山西省2016年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分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全部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
            申论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50分钟,满分100分。
            二、作答要求
            ……
            (二)申论
            报考者务必携带的考试文具包括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2B铅笔和橡皮。报考者必须用
            2B铅笔在指定位置上填涂准考证号,用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作答。在非指定位置作答或用铅笔作答一律无效。
            ……
            四、申论介绍
            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申论试卷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贯彻执行能力、文字表达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要求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内容,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准确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
            综合分析能力——要求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作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
            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要求借助自身的实践经验或生活体验,在对给定资料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和界定问题,作出评估或权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
            贯彻执行能力——要求能够准确理解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及时有效地完成任务。
            文字表达能力——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运用说明、陈述、议论等方式,准确规范、简明畅达地表述思想观点。
            考试大纲是申论考试的风向标,其内容揭示了申论的本质和基本规律。“万变不离其宗”,要想一举成“公”,首先必须真正了解申论的本质,把握申论的基本规律。只有掌握了申论规律,了解申论考情,才能做到心中有数、高效备考。也只有掌握了申论规律,了解了申论考情,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在山西省考中顺利过关。
            下课打卡::,本课学习时长:分钟

        第2课时  历年申论考情
        学习打卡::,本课学习时长:30分钟

            仔细分析山西省考申论历年真题,我们可以看到,山西省考申论始终紧紧围绕着我国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领域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来选择材料,2016年山西省参加了“4·23”多省市联考,申论试卷使用了联考试题,材料选择继续保持从宏观问题上着眼的特点。
            一山西省考主题及特点
            2006—2016年山西申论给定资料主题表
            年份主题
            2016年创业与创新
            2015年聚焦文化创新与发展
            2014年环境污染治理问题
            2013年产业转型与科技创新
            2012年人与动物的关系
            2011年全国人口普查+养老问题
            2010年煤炭产业结构调整
            2009年 传统文化教育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2008年  阅读经典,传承文明
            2007年经济发展与环境、文化保护
            2006年经济适用房问题
            从上表可以发现,山西省公务员考试申论话题一般会在热点话题中选材。2012年的“人与动物的关系”,2013年的“产业转型与科技创新”,2014年的“环境污染治理问题”,2015年的“聚焦文化创新与发展”无一不是热点话题。
            通过对历年真题的梳理发现,山西省考申论的命题特色有两个度:高度和深度。
            首先,主题选取具有高度,热点主题引领时代。鉴于山西省参加联考的背景,山西省考申论主题都是国家层面的宏观问题。2012年“拷问”人与动物的关系,2013年“剖析”产业转型与科技创新,2014年“直面”环境污染治理问题,2015年“聚焦”文化创新与发展。
            其次,山西省考的主题考查颇具有深度。近几年来,山西省考申论对每个宏观问题都进行了深度考查。例如,结合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实际情况,深入考查人与动物的关系问题;通过产业发展、科技进步等命题,深入揭示产业转型与科技创新的迫切要求;通过常考不衰的生态话题,深入探讨“环境污染治理问题”;通过文化建设中细微之处的透视,探索文化创新与发展之路。
            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既要有“高度”:关注国内热点,关注山西省的实际情况;又要有“深度”:深入思考、全面分析时代话题。同时,对于个体微观热点,也要适当关注。
            二山西省考趋势
            从2006年至今,山西公务员考试组织形式由最先的自主独立命题,到2010年开始参加联考,再到2014年自主命题,2015年、2016年再度参加联考,随着社会情况的变化而作出了相应的调整。对于山西公考申论试题来说,在适应考试组织形式变化的过程中,也形成了自己“稳中求变、循序渐进”的特点,具体表现如下:
            一是材料的字数逐渐增多、变化幅度较大,内容体裁多样、内涵丰富。“字数逐渐增多、变化幅度较大”是由于考试组织形式的变化,申论材料需要作出相应调整,以使考查更具有针对性;“内容体裁多样、内涵丰富”则代表着材料的信息点涵盖较多,这对考生的归纳概括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二是题目数量稳定在四道大题、题型及排列顺序随实际情况而调整。最明显的例子有2013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的第三道题,要求以公会干部的名义拟写一份号召职工爱岗敬业、积极创新的“倡议书”,而2013年国考大纲申论部分则对“贯彻执行能力”作出具体而明确的要求。由此可以看出,地方公务员申论考试将会紧跟国考考查“贯彻执行能力”的步伐,相应地作出转变和创新。
            三是能力的考查全面均衡,与大纲的衔接度很高。2016年山西申论考试严格按照2016年大纲申论部分来命制试题,题目的设置科学合理,考查面广泛。而考查重点也基本上随着相应的题型固定在对阅读理解能力、归纳概括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贯彻执行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等的考查上。
            四是申论材料的主题选取当下社会热点,充分体现深度性和时代性。对于申论考试来说,并不是所有的社会热点都能拿到试卷上来讨论分析,聚讼不已、是非不明的争论性话题可能是当年最热的社会话题,但是却并不适合申论试题的命制。而山西公考申论试题一贯选择的是那些具有长期性、长效性的热点话题,在与时俱进的同时,很好地考量了考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深度分析。
            下课打卡::,本课学习时长:分钟

        第3课时申论试卷
        学习打卡::,本课学习时长:1小时

            关于申论试卷的外在构成,大纲中没有明确表述,但根据历年经验,申论考试的试卷一般由三个部分构成:答题卡、草稿纸、题本。题本是作答的依据,答题卡是答题的呈现,草稿纸是构思的工具,三部分共同确保申论考试的完成。对于三部分功能的了解,有助于考生在申论考场中加以充分利用,取得优异成绩。
            一答题卡
            申论答题卡包括注意事项、填涂要求、填写姓名与准考证号和答题区域四部分组成。作答时,首先应读下注意事项和填涂要求,使用的文具应符合要求,所填涂的项目符合规范。其次要准确的填涂姓名和准考证号,确保书写和填涂的清晰、规范,填写完后应再核对一遍,以保证万无一失。最后答题卡对于每道题目都有严格的作答界限及上限字数标志,因此,要求考生在作答时严格控制字数,注意格式,尽量言简意赅。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考生必须在指定位置上填涂和作答,根据阅卷流程,考试结束之后,每张试卷都要通过扫描形成电子版,最后呈现在阅卷人员的面前,而电子扫描的范围仅限于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如果考生在其他位置作答,阅卷人员是无法看到的。此外,答题卡的整洁、规范也是影响成绩的因素之一,考生应尽量书写规范,避免因涂抹、字迹潦草等原因影响考试成绩。
            二草稿纸
            草稿纸即一张白纸,用于申论考试中,主要是供考生在阅读时记录关键词、句,在书写中罗列答题思路、作文提纲等,这些草稿有助于考生组织更加全面、更有逻辑性的答案。由于考试时限趋于延长,在今后的申论考试中,草稿纸也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当考试结束时,考生须“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翻过来留在桌上”,这句话往往会出现在申论题本的“注意事项”中,但很多考生由于不读“注意事项”而忽略了它,但这是考场的重要纪律之一。在此特别提醒各位:草稿纸不能带出考场!
            三题本
            (一)注意事项
            翻开申论考试的题本,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注意事项,但最容易被考生忽视的也是注意事项部分,认为其与考试试题关系不大,可读可不读。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观点,注意事项能提供非常多的答题信息,因此必须要阅读,但在时间如金的考场,要注意阅读方法,应进行略读,掌握其中的要点。
            例2016年山西省公务员考试《申论》注意事项:
            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5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10分钟。满分100分。
            2.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准考证号对应的数字上填涂。
            3.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指定的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4.待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方可开始答题。
            5.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6.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严禁折叠答题卡!
            有些考生认为这一部分没有必要看,其实是错误的想法。通常在考试正式开始以前,监考老师会向考生强调先阅读题本中的注意事项,这是因为注意事项所罗列的内容,如参考时限、作答区域等,有助于考生做好考前的准备和预热,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同时,对规则的熟悉也可帮助考生稳住心态,平和地进入考试状态。
            通过对上述内容的略读,需掌握以下主要信息:
            1.时间的分配。考试时限、阅读和作答参考时限对于申论作答都非常重要,但考生也不必局限于参考时限,可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寻找最适合自己作答的时间分配方式。
            2.作答要求。用钢笔或签字笔在指定位置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填涂准考证对应的数字;在指定区域作答,超出则作答无效;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
            3.考场纪律。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方可答题;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上交。
            (二)给定资料
            给定资料是作答申论题目的基础,也是题本中的核心内容,其总字数一般在5000—8000字之间,将主题拆分成长短不一的材料,从不同的方面来反映主题。根据各给定材料在内容表述上的不同,可以将其大体分为观点型资料,政策、理论型资料,事例、现象型资料,数据型资料四种基本类型,其各自不同的特点如下:
            1.观点型资料
            这种资料的特点就是以领导、学者、专业人士、民众等的言说为载体,将对材料中的某事或某现象的看法融入其中,这种类型的资料一般说来,是我们阅读过程中应该重点详读的资料,尤其是官员的说法通常都是命题的倾向性观点,也往往是我们答题必须参考的重要依据。
            例1
            现实生活中,有人认为,人的福利尚且顾不过来,还谈什么动物福利?这其实是对动物福利的误解,也是缺乏远见的认识。因为规定动物的福利,限制的只是不文明、不合理的虐待动物的行为,并没有妨碍人的基本福利。许多人从动物福利立法中得到了切实的利益,整个国家和社会因动物福利立法获得了长远的、可持续的利益,包括因动物健康成长和动物产业繁荣所带来的利益;因环境保护事业和动物福利产业的发展所带来的利益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讲,善待动物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例2
            “文化宫里没工人,文化宫里没文化。这是职工们当前反映比较大的问题。”H市总工会宣教部部长朱和顺分析说,工人文化宫的迷失,是因为其在市场经济中对自身定位的矛盾与摇摆。一方面文化宫受到了经济体制改革、企业发展和多元文化的冲击;另一方面工人文化宫原本是总工会财政全额拨款,但是后来逐渐改成了差额拨款,再后来就成了自行收支、自负盈亏。为了生存,一些工人文化宫不得不出租场地和举办培训班。
            2.政策、理论型资料
            这种资料的特点是申论主题通过相关的国家现行的政策和理论呈现,将国家未来的发展战略进行隐含式表达,力图在申论材料中展现申论主题:在未来应该实现的途径是什么,这一类型资料的目的主要是给考生在答题时一定的约束力,方便考生答题时在这种约束力之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例
            浙江省省长在2012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推进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舟山群岛新区和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全局出发作出的战略部署,是我省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要举全省之力抓落实,先行先试求突破,促进海洋经济与山区经济联动发展,加快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努力形成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增长极。”
            根据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规划,到2015年,示范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6万亿元,海洋生产总值接近7000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6∶41∶53,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30%以上,科技贡献率达70%以上,清洁海域面积达15%以上,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达9.2亿吨,形成较为完善的“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港航服务水平大幅提高,海洋经济转型升级成效显著,海洋科教文化全国领先,海洋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海洋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海洋经济强省目标。到2020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力争突破12000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5∶40∶55,科技贡献率达80%左右,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海洋生产总值比重达35%左右,全面建成海洋经济强省。
            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将有效提升浙江在全国发展中的地位。中央对浙江发展海洋经济的定位是“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对舟山的定位是“舟山群岛新区”。示范就是探索引领,新区就要先行先试。“示范区”和“新区”这5个字是中央赋予浙江的大政策,中央期望浙江在发展海洋经济的征程中出新招、闯新路、攀新高。
            3.事例、现象型资料
            这种资料就是在申论材料中呈现一个或多个与申论主题相关的案例,从申论材料中的组成情况看,主要有三种呈现的方式:
            大段材料式整个一个大的标号段落(如以“给定资料1”的形式)讲一个事例,这种资料往往会将事例、现象的来龙去脉讲得很清楚,可以让考生进行整体宏观分析
            小段材料式在一个大的标号段落之中以某一自然段的形式出现一个案例或现象,这种资料只是相对简单地呈现事例或现象,通常主体、原因、影响等会有所体现
            在某一自然段落中呈现事例或现象这种材料往往只大致交代事例或现象,通常以“例如”“如”等关键字进行提示
            例1
            1405年,明成祖朱棣开始派遣宦官郑和率领强大海船队远航他国。当时,中国的造船技术已相当成熟,建造的郑和宝船长达137米,宽56米,有9桅12帆,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海船。郑和在30年内率领船队七下西洋,足迹踏遍37个国家,遍及东南亚、波斯湾、红海沿岸及北非一带海域,最远到了东非的索马里,开创了人类航海史上前无古人、规模巨大的远洋航程。郑和船队不畏艰险地远播华夏“蓝色文明”,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的高超智慧和非凡勇气;郑和船队为文明礼仪之师,既未强行占领别国一寸土地,也未掠夺当地一分一毫的财产,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酷爱和平、睦邻友好的精神;郑和船队打通了中西海上航道,将明朝“礼治”外交推向了全盛时代,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郑和的航海始于15世纪之初,比葡萄牙人迪亚士1487年发现好望角要早82年,比哥伦布1492年发现美洲要早87年,比达伽马1498年到达印度科泽科德要早93年。郑和下西洋为中国提供了重要发展机会,然而中国未能把握这一机遇,从明朝宣德之后,统治集团经营海洋意识淡薄。郑和第七次出使西洋后,遭到一些守旧廷臣的攻讦,指责七下西洋是劳民伤财,得不偿失。至此,明朝大规模的航海活动结束了。此后,明清两朝闭关自守,放弃经营海洋的权利,饱受海上列强的侵略欺凌,割地赔款,甚至沦为半殖民地,这即是辉煌与衰落的强烈反差。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评论:当年中国统治者没有将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转变为商业化、外交化的贸易和知识国家,留下历史遗憾,然而现在中国的发展完全有可能弥补这个缺陷。
            例2
            “去年初去超市,最好的猪肉精排每斤16元,现在得23元,我都很少买排骨了,改买猪前腿肉,一斤12元。”为了买到便宜的猪肉,退休职工李师傅经常拿着小区周围3家大超市的宣传海报对比,哪家便宜就去哪家。“老年人退休金少,得节俭着花呀!”60多岁的李师傅说。央行最新调查显示,全国74%的居民认为物价“高,难以忍受”,物价满意度创11年来最低,物价上涨的势头让老百姓绷紧了神经。
            例3
            比如现在发生了一起非常大的交通事故,那么,医疗救护单位应当怎么救,交通部门怎么疏散交通,广播系统怎么呼吁部门给予协助,群众不要围观以免造成拥堵,这需要各部门之间的配合,一起完成社会救助行动。因此,我们认为更重要的是在制定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时,把握对应急预案的本质就是一个工作原则、组织分工、责任分工以及协调机制。比如水灾、地震过后往往有大病,所以不是简单把水灾或者地震的事故处理了,事后还要有后续的步骤。另外,大的自然灾害过后还要有重建工作,第一步要救人,第二步防疫,第三步恢复建设,这需要国家投入和社会机制相结合。
            4.数据型资料
            这种类型的资料就是在材料中出现大量的数据,用以表明申论主题所包含的问题或未来发展趋势等,通常这种材料是需要我们透过数据本身来发现本质性的东西的。
            例1
            从城乡之间看,城乡居民收入比从1978年的2.4倍,扩大到2009年的3.3倍。从区域之间看,2009年东部地区年人均收入为38587元,西部地区为18090元,相差2万余元;从不同群体之间看,高收入阶层财富增长较快,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而另一方面,我国绝对贫困人口超过了4000万人,低收入人群体还有2.7亿人。目前我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达到0.47,贫富差距正在逼近社会容忍的“红线”。
            例2
            部分公共文化设施、公共文化活动、文化惠民项目的利用率和参与度较低,设施、资金等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投入收效比亟待提高。其中,针对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纪念馆和陈列馆的调查数据显示,24.4%的受访者一年中从未去过这5类场所,61.6%的人平均每年去1到5次。市民对文化馆的年均光顾次数更低,93.7%的人平均每年到馆5次以下,其中,58.6%没去过文化馆,351%的人每年到馆次数为1到5次。针对公众满意度的调查结果显示,对基层文化场所和文化馆的服务表示满意和基本满意的市民,分别只有34.2%和40.8%。
            例3
            近年来,我国的财政收入增长幅度大大超过经济增长速度,总量已经相当可观。2010年,全国财政收入全年累计突破8万亿,比1997年全国的国内生产总值7.9万亿还多,同比增长达到21.3%。从2000年到2010年,政府财政收入从1.3万亿元增长到8.3万亿元,增长了近5.2倍。2010年投向民生的财政增长超过了30%,其中投向社会保障的投入增长19.4%。
            (三)作答要求
            作答要求位于申论题目的最后,是作答的关键信息,直观地呈现了需要回答的题目及题目的相关要求。
            例
            (一)根据“给定资料1”,请分析画线部分所说的创客“让人爱也难,不爱更难”的主要原因。(20分)
            要求:(1)准确全面;(2)“爱也难”与“不爱也难”分开表述;(3)简明扼要,300字左右。
            (二)“给定资料6—7”中,小黄和小丽的“苦恼”反映了基层管理工作面临的某种困境。请指出这种“困境”,并提出改变这种困境的建议。(30分)
            要求:针对性强,建议合理、可行。不超过500字。
            (三)“给定资料8”中的“归零”说法,耐人寻味。请你依据自己的心得,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撰写一篇1000—1200字的文章。(50分)
            要求:(1)观点正确,思想深刻;(2)内容充实,论证有力;(3)思路开阔,条理清晰;(4)结构紧凑,语言流畅。
            通过阅读上述作答要求,可以简要概括所需掌握的内容:
            1.资料定位。第1题定位于“给定材料1”;第2题定位于“给定资料6—7”;第3题“归零”说法定位于“给定资料8”。
            2.作答任务。第1题作答任务为分析创客“让人爱也难,不爱更难”的主要原因,考查归纳概括能力;第2题作答任务为指出基层管理工作面临的困境,并提出改变的建议,考查解决问题能力;第3题作答任务为根据“归零”的说法,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撰写文章,考查文字表达能力。
            3.分值。第1题所给的分值为20分;第2题所给的分值为30分;第3题所给的分值为50分。考生可根据相应分值确定答案要点的分类及根据自身情况确定答题的优先顺序。
            4.语言、格式、字数。第1题的具体要求为准确全面,分开表述,简明扼要,300字左右;第2题的具体要求为针对性强,建议合理、可行,500字以内;第3题的具体要求为观点正确、思想深刻,内容充实、论证有力,思路开阔、条理清晰,结构紧凑、语言流畅,字数1000—1200字。
            下课打卡::,本课学习时长:分钟
            如果您对本课程知识的掌握仍不足,您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获取即时课程表,参加省考课堂,备考更升级!

        第二讲知己——制定战略
        建议学习时长:3小时

            扫描右侧二维码,知晓本讲全貌,考点提前预热,理清备考思路。
            本讲导读

        第1课时  制定备考计划
        学习打卡::,本课学习时长:1小时

            申论备考不是一朝一夕即可完成,需要长时间的准备和积累,为此,制定科学的复习计划是申论决胜的第一步。制定科学的复习计划需先“知己”,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切合自己的申论复习计划,然而大部分考生在“知己”上相对茫然,为了帮助考生制定科学的复习计划,我们提出“三大战略思维”与“四大具体阶段”的复习方法,考生可将其与自身备考计划相结合,形成适合自己的申论备考计划。
            一三大战略思维
            战略属于思想层面的问题,它决定着方向问题,在申论复习的规划阶段,我们也必须注意方向问题,战略正确了,复习方向也就正确了,最终往往就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在复习时,必须注意复习的战略思维的正确性。从科学角度上看,申论复习要坚持三大战略思维。
            (一)战略思维一:确定备考方向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想在山西申论考试中取胜,必须了解其考情考务。
            1.了解真题特点
            从题材范围来看,山西省考申论话题主要围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个方面展开,以经济为主。在申论试题材料方面,一般选取当年的热点问题进行考查。且其内容多与文化、生态等领域相结合,内容跨度较强,这是考生在复习时需要注意的。
            2.把握材料组成
            一是遵循事实材料与理论材料结合:事实材料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描述,是事实的陈述和实践的总结。形式可以是事例、典型、经验、做法、措施,也可以是数据、图表、文件、谈话,语言形式为叙述性的语句。表现为:列举事例,列举数字,介绍经验、典型做法、措施等。理论材料是对客观事物和实践的抽象概括。表现为:引述经典,引述文章,引述谈话言论,引述法律条文,介绍施政方针政策或介绍名词、定义、科学定律等。
            我们建议考生找出事实材料与理论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学会站在政府的角度透过现象看本质,准确把握材料的主旨。
            二是本土材料与本土外材料相结合:近年来山西省考申论真题的给定资料中本土材料逐渐减少,同时,省外或国外的一些材料适当增加,这部分通常是为提供经验或教训而出现的,所占比重较小,但是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材料的编排方面,山西省考的材料一般先从全球或全国的宏观层面上引出某方面的问题,然后过渡到国内省份的情况,省份的资料一般会富含大量的经验或教训,容易成为综合分析题或归纳概括题的命题对象。这为考生归纳概括要点提供了帮助。
            3.确定题型与题目数量
            山西省的申论要求并没有脱出申论考试的一贯题型,还是以归纳概括类试题、综合分析类试题、提出对策类试题、文章写作类试题为主。
            (二)战略思维二:夯实理论基础
            1.多看多听
            申论材料一般源自于社会热点和国家政策方针,山西省的考生还要特别关注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考生不但要关注这些材料的理论背景,还要关注这些问题的发展现状以及针对其问题的具体解决思路和对策。《新闻联播》《理论热点面对面》《焦点访谈》《人民日报》《半月谈》等都可以作为考生收集整理材料的来源,可以让考生把握《申论》考试命题方向和命题思路,同时还有助于考生提高语言的规范性。
            2.多做多练
            申论备考一定要多做题,反复练习,掌握材料的组成规律,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是做好申论题的基础,这就要求考生通过对历年真题反复不断地练习加以提高。建议考生严格按照考试规定时间来进行作答,作答完成后按照参考答案自行修改,也可以找老师批阅。
            (三)战略思维三:考前模拟,全面冲刺
            考前冲刺阶段一定要做之前复习阶段没见过的题,参加山西省公务员考试的考生可以选择国考、联考、上海、江苏等地区的真题,也可以选择质量较高的全真模拟真题,以避免思维定式。做题的时间可以选择在14:00—16:30 之间,按照考试的时间进行,让自己的思维在这一时间段处于兴奋状态,同时也有助于把握考试时间的分配。在做试题过程中,一定要遵守相应的时间,而且要把试题全部都做完,不能只做简单的,而不写作文等。
            二四大具体阶段
            目前参加考试的考生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时间相对充足的应届毕业生或者在校生,另一种是工作比较繁忙或因为忙于毕业设计、论文等,没有很多时间学习的考生。针对这两种不同的群体,我们专门设计了两种差异性的复习计划。
            (一)时间相对充足的考生
            对于时间充足的考生或在校考生,可以按照如下阶段进行备考:
            阶段一:知彼阶段
            (约10天)很多同学对于申论还是没有清醒的认识的,所以这段时间同学们所要做的工作就只有一点:认识申论!让自己静下心来,慢慢地去尝试着做一套卷子,自古“万事开头难”,所以前期不要求快,带着认识而不是了解的目的去感受申论。每天做1套试卷,前10天做10套试卷,同学们会发现,自己对申论已经有了初步的感悟,也有了属于自己的简单的答题方法。“百尺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相信有了好的开始,往下的学习会越来越轻松
            阶段二:启蒙阶段
            (约20天)有了前10天的积累和感悟,我们会发现,虽然自己不会对材料感到头疼了,但是做题过程中有很多迷惑无法解开。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学习一下成熟的思路和技巧了。此时考生可以购买相应的申论教材进行详细的解读并进行归类总结,熟悉每类题型的精准快速的解题方法。在这个阶段开始学习系统的方法比较有效率——比起从没接触过申论的时候,接受方法的过程会比较轻松,而且也会容易理解一些
            阶段三:质变阶段
            (约15天)经过了20天的学习,相信许多同学对于申论都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和了解,但是了解与掌握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在这个阶段,考生要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一个最有效的方法是用我们没有做过的国考题和联考题不断地验证,熟练掌握相应的解题方法、思路和技巧;另一个方法是重新整理、比较、消化以前做过的题目。
            需要特别提醒考生的是,此处的“消化”并不是指单纯地再看一遍,而是要不断地进行正向和逆向的思考:为什么这类题型的思路是这样的?命题人在拟定这类题目的时候是想考查我们哪方面的能力?为什么这句话或者这个词是解题关键,而其他的就不是?命题人给我们的得分点或者关键词到底有什么样的共性?我们能不能在考试中精准、快速地找到关键词?我们作答的答案中能不能让阅卷人第一时间发现我们所有的关键词句
            阶段四:悟道阶段
            (约20天)最后剩余的时间,依据考生开始复习时间的不同,可能有所差别,但是同学们一定不能在考前懈怠,所谓“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另外我们这段时间也不要被考前的紧张情绪所笼罩,可以再去整体领悟一到两套国考试卷,这时候我们会发现,从整套做题,到分模块学习、练习,再到整体学习这个往复的过程中,我们已经有了不同的感悟,这个阶段同学们也应该做好自己考试中的时间规划,为自己制定一个严格的考试时间分配,以免出现考试中时间不够的问题
            (二)时间相对紧张的考生
            对于时间相对紧张的考生来说,没有那么多时间学习,那么我们对这些考生的建议是,如果是希望考上公务员的话,每天必须保证申论2小时的复习时间。这短短的两小时,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前面对于时间较宽裕的考生规划了四个阶段;在这里,针对时间紧张的考生,我们只简单的规划两个阶段。
            阶段一分模块消化真题和思路:这时候应该做好复习计划,既然每天只能拿出2个小时我们就必须要保证这两个小时的效率。每天做一个模块的试题,然后第二天、第三天通过各种途径学习申论答题技巧和思路,第四、第五天再次回到真题练习,掌握这个模块的答题技巧。比如申论最基本的归纳概括题,我们可以第一天先做几道真题,熟悉一下本模块的试题,第二天、第三天通过种种途径学习经典名师的讲解与分析,再拿出两天来,把做的题反思一下,再用新题验证一下自己反思的结果。那么几个模块下来,就能有不错的收获
            阶段二经过前一阶段的分模块练习,考生们对每个模块都有了认识,但是申论是一个整体性的考试,我们必须架构好自己的整体规划,时间如何安排?整套试题如何把握,就是这个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了。这个阶段我们建议,每天做一套试卷,然后用2到3天的时间去消化做过的试题,以达到“举一纲而万目张”的目的。当然这个阶段仍需继续用心体会:为什么这类题型的思路是这样的?命题人在拟定这类题目的时候是想考查我们哪方面的能力呢?为什么这句话或者这个词可以用来当作关键词,而其他的就不是?命题人给定我们的得分点或者关键词到底有什么样的共性?我们能不能在考试中精准、快速地找到关键词?我们作答的答案中能不能让阅卷人第一时间发现我们所有的关键词句
            其实抛开具体方法不谈,有充裕时间的考生的策略应该是先宏观解构试题,再微观作答,再宏观思考。而时间有限的考生可以直接微观练习,再宏观思考。不过,即使是时间很紧张的考生,也应该努力挤点时间出来静心复习申论,我们也强烈建议考生按前面所述的四个阶段的方法依次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当然,在这里,我们仅提供了相对大众化的科学复习思路,各位考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充分吸收我们的复习规划的同时,制订属于自己的个性化复习规划,从而达到最佳的复习效果。
            下课打卡::,本课学习时长:分钟

        第2课时制定最佳阅读策略
        学习打卡::,本课学习时长:1小时

            一给定材料阅读的先后详略
            既然申论考试的目的是多得分,那阅读材料就是为答题服务,这句话应该成为阅读材料的指导性原则。要想在规定的时间内比别人写出的答案更全面,更规范,除了阅读技巧外,在不影响理解材料大意的前提下争取更多的作答时间,对多数考生来说无疑是更加现实的途径。站在这个角度,认真思考和总结近几年的申论真题,你会找到“投机”的方法。
            1.隔断式阅读。近几年的山西申论考试,阅读量方面的压力不大(仅仅指的是阅读的数量)。一方面申论的题量固定在四道,考生的作答时间相对宽松;另一方面是命题人出于拉大申论的区分度的考虑,使考生有充分的时间整合、理解、挖掘材料。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是固守陈旧的模式,拿到题本就通读材料,或者先浏览下题目,然后带着问题去读材料,显然,你还没有找到最佳的阅读方法。
            比如:
            (一)请根据“给定资料1”概括“创客运动”在中国迅猛发展所产生的积极效果。(20分)
            要求:(1)准确全面;(2)分条表述;(3)语言简洁,200字以内。
            (二)“给定资料6-7”中,小黄和小丽的“苦恼”反映了基层管理工作面临的某种困境。请指出这种“困境”,并提出改变这种困境的建议。(30分)
            要求:针对性强,建议合理、可行。不超过500字。
            (三)从“给定资料”可以看出,随着社会发展进步,很多“习惯”发生了改变。请你以“习惯的是是非非”为题,写一篇文章。(50分)
            要求:结合给定资料,观点正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流畅。1000字左右。
            浏览题目你会发现,前面两道题彼此间是割裂的,“给定资料1”针对第一题,“给定资料6—7”针对第二题,而且两道题目仅与对应的材料有关。这时候你的策略是隔断式阅读:认真阅读“给定资料1”,然后作答第一题;再阅读“给定资料6—7”,作答第二题。将一套申论真题拆分成几套“小”真题来作答,省略通读材料那一步。
            这种阅读方式是这种命题特点下最有效的阅读方法,你可以拥有更多时间来阅读与题目相关的材料,作答时间也更加充裕。那么作文题的材料应该怎么读呢?
            现在的命题,文章写作对审题要求非常高。在写作前,需要重点阅读三类材料:第一是与文章命题紧密关联的材料,这有利于你准确把握文章写作的主题,不会跑题。第二是没有命制客观题的“无用材料”。因为隔断式阅读时目标非常明确,就是只读和作答有关的材料,可能会存在看似无用的材料,这些材料很可能是文章写作的一个分论点所在,或对写作要点予以暗示。第三是首段材料或其他材料中与文章主题相关的内容。比如首段材料中有习主席的讲话:“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加强自主创新”,这就是有利于升华文章的主题的内容。
            隔断阅读法的使用条件:命题涉及材料范围明确,除作文外,没有针对全篇资料作答的客观题。
            2.跳题式阅读。这种方法是从隔断式阅读中延伸出来的,因为隔断阅读在某些条件下不能使用。所以我们使用跳题式阅读。比如:
            (一)“给定资料2”中的文章作者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比长城、故宫还重要的财富。”请结合“给定资料”,谈谈你对这一看法的见解。
            (二)我国有不少地区在保护和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如果你是某市负责地方文化保护工作的人员,请认真阅读“给定资料3”,概括从中可以获得哪些启示。
            (三)有关部门拟在全球最高的妈祖圣像落成周年纪念日举办妈祖文化旅游节活动,需要一批志愿者向游客讲解妈祖文化。请你根据“给定资料4”,为志愿者写一份示范性的讲解稿。
            (四)假如你是平阳县的大学生村官,请根据“给定资料5”,为政府网站写一篇短文,向社会介绍鹤溪缸窑,以期促进缸窑的恢复与发展。
            (五)“给定资料6”中的题字“岁月失语,惟石能言”能触发人们许多思考和感情,请参考“给定资料”,以“岁月失语,惟石能言”为题,写一篇文章。
            首先对审题要求比较高,第一题请结合“给定资料”,说明本题的要点存在于全部给定资料中。所以在作答的时候,我们先跳过涉及全篇材料的题。发现后面的客观题,仅仅与资料3、4、5有关,所以按照隔断式阅读先读材料3,然后作答第二题,以此类推。
            这两种作答方式都能节约阅读时间,而且不会降低作答的质量。一方面是命题的特点本身决定了这些题目与其他材料无关;另一方面是在别人埋首阅读的时候,你已经作答完了前面的客观题,在别人着手作答客观题的时候,你有充分的时间构思自己的文章。给周围的考生形成巨大的压力。
            还有一点,大家可以自己去回忆是不是真的,在作答客观题前你通读完了材料,在具体作答题目的时候,你还是需要仔细地阅读与题目相关的材料;而你答完客观题准备写作的时候,你对全部材料的印象已经不再深刻,只能凭借记忆来解读文章写作主题和要点。重新去读一遍材料?恐怕时间不允许,即使允许,周围的考生都在考卷上奋笔疾书,在心理压力下,恐怕你也无法静心阅读。
            所以这两种方法最大的优势是:隔断式集中精力作答客观题,而在文章写作前,整体阅读材料,在准确的记忆下完成文章写作。
            二有效信息价值决定阅读速度
            整篇申论材料看似逻辑混乱,是一堆材料拼凑起来的,其实不是。整篇材料是一个完整的文章,它拥有中心主题,有例证,有说理,有叙有议。在考试时读材料,包括使用隔断式阅读时,不同的材料需要付出的精力是不同的,这是由不同材料在整篇“大文章”中充当的“角色”决定的。
            (1)针对单独一则材料命题,每段材料都需要精读
            如果一道题只涉及一则资料,那你没有理由还区分哪部分应该精读、哪部分应该略读。但凡一则材料就能撑起一道题目,这则材料中所含的信息量一定是很大的。多以论述性材料为主,很少出现事例性材料单独命题。如果事例性材料单独命题,那这个材料80%是多个事例的堆积型材料。每个事例都需要单独概括总结,形成多个答题要点。单独一个事例,不足以撑起一个题目需要的答题要点。这也是很多申论命题人对事例性材料加工的一种重要方法。现在的命题,除了个别地方(例如深圳),材料的个数都在六七个左右,所以对每则材料的信息含量都有较高的要求,单个事例性材料,缺少了分析论证等高信息含量部分,所以有效的命题办法就是多个事例堆积在同一则材料中,并且使每个案例论证不同的问题或者问题的不同方面。
            (2)针对多则材料命题,统计型、案例型等论据型材料要快读慢想
            这一点大家都深有体会,但是很多同学都只做到了“快读”这一半,后一半“慢想”却没有意识。为什么要“快读慢想”?这是由这类材料的性质决定的。它们充当的角色是论据,是为了说明某些问题而存在的。“快读”是因为它们中的信息含量非常少,你只需要明白是什么事情就可以;“慢想”是作答的要求,必须归纳出它们究竟论证的是什么问题,这才是我们作答的核心所在。不少同学见到统计型、案例型材料就快速掠过,或者干脆不读、不想,这也会造成要点缺失。
            比如:
            创意提升农业,思路决定出路。请根据材料4和6,就如何发展创意农业提出建议。(20分)
            要求:建议合理,符合实际,内容具体,有针对性,不超过300字。
            这道题要求我们就如何发展创意农业提出建议,我们在阅读时重点关注这两则材料中分别是如何做的就可以,遇到谈当地成功的做法、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经验或教训、专家或官员的解读等内容时要仔细推敲,其他无关的信息则加快阅读速度。重点内容可以画线标注出来,以供参考,这也是答案的直接来源。
            三题目生疏程度决定答题顺序
            申论考试偶尔会有些出乎意料的新题型,让我们措手不及。当然,通过答题的要求我们可以抓住这些新题型的本质,但是结合历年的考试经验,建议大家绕开新题型,首先将自己在备考中已经非常熟悉的题目作答完,吃颗“定心丸”,再回过头来仔细揣摩新题型。
            比如,2015年4月12日河北省公务员申论考试第一题便惊呆了众多考生:
            根据给定材料,先判断下列说法正误,再简要说明理由。(每小题5分,共20分)
            要求:理解准确,观点明确,理由充分,不超过450字。
            1.创意农业=创意+农业资源+非农业资源。
            2.创意农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途径。
            3.某开心农场推出“两合农夫”活动,让城市居民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干农家活、享农家乐。该活动深受城市居民的喜爱,开心农场生意火爆,这属于营销创意农业。
            4.山区青年小王以野生核桃为原料,在保持其花纹、色泽的自然状态下,采用高科技方法进行处理,使其成为古香古色、精致典雅的核桃工艺品,并销往全国各地。这种创意农业模式是一种农产品后续加工创意模式。
            是否跳过这道题,取决于大家对申论考点的把握和审题能力的强弱,但前提是不能引起心理上大的波动,进而影响后面的答题。
            下课打卡::,本课学习时长:分钟

        第3课时  精确捕捉答题要点
        学习打卡::,本课学习时长:1小时

            申论作答并非抄材料,需要我们归纳总结,但是材料中一定包含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的答题要点。在阅读中如何快速地抓住这些直观要点或间接提示,需要我们认真思考总结。
            一关注有直接提示作用的词语
            比如概括题,一般的概括要素包括问题、表现、影响、原因、对策、观点等,我们在审清作答重点的基础上,在阅读时要重点关注与之密切相关的语句。比如,要求你概括某种观点,资料中出现“××说”“××表示”“××认为”“××强调”“××分析”“××指出”“经调查,……”“资料显示,……”“据报道,……”等词语时,其后往往涉及对问题的看法、成因或影响的分析、提出相关对策等;要求你分析某种社会现象的原因,当材料中出现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因为(原因)……所以……”“(原因)……因此……”“之所以……是因为……(原因)”等时,你需要认真阅读附近的信息,但有一点要记住,原因和结果不要混淆,需要认真去辨别。
            对于针对全篇材料命题的题目或者材料范围比较广的题目,材料的中心句一般是答题要点。中心句,即能够概括资料主要内容的句子,它一般出现在段首或段尾,有时也出现在段落中间。总的来说,出现在段首时起概括和总述作用;出现在段尾时起归纳和总结作用;出现在段落中间时起的是总结上文、引出下文的承上启下作用。材料中有中心句,我们可以直接摘抄;材料中没有中心句,则需要我们概括。
            比如:2015国考省部级申论第一题:
            请在“给定资料1”的三处横线上各填一句话,使该则资料的结论语义连贯完整。(10分)
            要求:(1)准确、全面、精练;
            (2)在答题卡上按“可见,技术创新不仅……同时……因而……”的句式作答;
            (3)总字数不超过100字。
            这是一道限定句式的归纳题:“不仅……同时……”表示递进关系,显然省略号处是技术创新的两种相关的作用或影响;“因而……”表示因果关系,也可以表示总结。可以是概述前两个相互作用或者指出在前两个作用下造成的影响。一言以概之,关键词是技术创新的“作用”或“影响”,阅读时需要牢记。
            同时,这是材料1的尾句。材料1必然是“分—总”关系或“总—分—总”关系,具体我们需要根据材料来判断是哪一种论述结构。尾句总结,需要关注分句主旨。注意本题限制100字,在答题时不要简单写成三句话,或者三个要点,一定要全面、精练,将材料中的要点压缩成句,每句话包含多个要点。
            【材料1】
            现在,知识爆炸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自信和乐观,有位作家这样写道:“我真诚地相信,我们生活在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知识时代,没有任何事物我们不了解”,“只要是人能想到的事,总有人能做到。”20世纪科技的发展使这句话越来越像真理。20世纪是科学技术空前辉煌的世纪,人类创造了历史上最为巨大的科学成就和物质财富。【毫无疑问,技术创新的作用之一】
            《韩非子·五蠹》中说,“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意思是社会变化了,一切事情也要随着变化,世事变迁,情况因世事不同而有异,而措施也就应适应于当前情况。人类技术在每一历史阶段的迅速发展,正是因应“世异”的结果,从而也对人类社会生活和制度建设等诸多领域带来了深刻的启示。【毫无疑问,技术创新的作用之二】
            马克思主义认为,技术创新是社会关系发展变革的物质技术力量,新的生产力的获得,将引起生产方式的改变,并由此引起生产关系的改变,进而引起社会关系的改变。【中心句,新技术引起社会关系改变,下面是具体论述】“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随着一旦已经发生的、表现为工业革命的生产力革命,还实现着生产关系的革命”。野蛮时代发明的动物驯养技术,不仅为人类提供了较为稳定的食物来源和较丰富的剩余食物,而且为人类开始摆脱从自然界“掠夺式”获取食物提供了现实可能,成为人类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火药、指南针等发明对瓦解封建制度起了革命性的作用,宣告资产阶级社会的到来,“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指出,机械发明及其带来的生产方式的转变,不仅能简化和削弱劳动强度,使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而且能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解放人力】这样,人们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越来越多,个人从事创造性活动的时间以及得到充分发展的时间也会越来越多,从而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腾出了时间和创造了手段。按照马克思的理解,一旦“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到最低限度,那时,与此相适应,由于给人腾出了时间和创造了手段,个人会在艺术、科学等等方面得到发展”。随着技术创新规模的不断扩大,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物质文明成果不断丰富,人们的衣食住行、医疗保健逐渐得到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从而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两个“从而为……”,一个是腾出了时间和创造了手段,另一个是提供了物质基础,不管怎么样,都是技术创新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显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存在递进作用,适合填在不仅……而且……之后,作为总结的自由全面发展适合填在因而……之后。】
            可见,技术创新不仅,同时,因而。
            参考解析
            可见,技术创新不仅催生新生产力,解放人力,创造科学成就和物质财富,同时引起生产关系变革,促进人类制度、精神、艺术、科学等发展,因而技术创新是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根本力量。
            二明确阅读材料的叙述结构
            这个阅读技巧主要针对的是一些综合性的概括题或者公文题(综合性的概括题是指没有明确指出需要概括的要素的题目,比如让你写一份情况汇报)。比如,2013年联考真题:“给定资料5”中有学者指出“制造业是未来经济繁荣的关键”,请结合“给定资料5”,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2015年国考地市级真题:P市某村的生猪养殖进入信息化时代,假如你是该村驻村干部,要向其他市县养殖村的管理人员介绍经验,请根据“给定资料3”,写一篇在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稿。这两道题大家在读题时不清楚要答哪些内容,问题的表现、原因、影响以及相关的因素或者解决对策等,我们要答哪些信息呢?第二道题我们通过审题可以知道重点是“有哪些经验”,但是其他的要素要不要写呢?写的话写多少字数呢?这些问题困扰着我们,写多了,担心格子不够用;不写,又担心遗漏要点造成得分低。
            破解这个问题的关键是阅读材料对问题的解读结构,材料对题目中的问题从哪些角度进行了解读、提到了哪些相关的信息,这些都是对我们如何作答综合概括题和公文题的重要提示。
            比如,2015国考地市级申论真题:
            P市某村的生猪养殖进入信息化时代。假如你是该村驻村干部,要向其他市县养殖村的管理人员介绍经验,请根据“给定资料3”,写一篇在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稿。(20分)
            要求:(1)全面准确,符合实际;(2)语言得体,有感染力;(3)不超过500字。
            【资料】
            长三角地区生猪的重要产区P市,其养猪业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期。记者走进P市,探寻信息化时代这种后养殖模式究竟改变了什么。
            “村里以前有34000到35000头猪,每天都有猪仔出生、肉猪出栏、病猪死去,具体多少就不清楚了。”【信息化前存在的问题:数目不清】P市某村村委会主任李主任说。
            该村有2000多户村民,位置比较偏僻。养猪是村里的传统产业,也是不少农户的收入来源之一。以前村民随意倾倒猪粪,随意处理病死猪,村里环境越来越差。【信息化前存在的问题:环境污染治理难】要恢复环境,拆除违建猪舍,起码要知道村里有多少头猪。这个简单的问题,却难倒了很多村委会主任。
            据P市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办公室工作人员林先生解释,以前,如果上面要求统计生猪养殖的某一项数据,他们就要将任务派到各镇、街道,镇、街道再把任务派到村、社区,由村、社区的工作人员到每个养殖户家中询问状况,汇总统计之后,逐级上报。一般来说,完成一项统计最快也要1个月。【信息化前存在的问题:统计费时费力,准确度低。这里如果概括不准确,那么下段首句“除了费时费力”,显然是对这段材料的准确概括,材料中有规范表达,一定要引用】
            除了费时费力,准确度也是个问题。等到各村农户一家家跑下来,数据交上去,实际情况总会和报上去的不太一样。因为生猪数量是动态的,要对生猪养殖户进行管理,还涉及诸多相关问题:猪舍面积多少,沼气池、沼液池、三格式化粪池建设情况如何,是否按照生猪数量收取养殖污染处置费……必须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对生猪养殖进行精细化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必须实现动态管理】
            截至这里,材料主要在谈P市在进行信息化养殖前存在的问题,由于材料提供了这方面的信息,为了做到答题全面,我们显然要在讲话中简要回顾P市过去曾经面临的困难,进而引出信息化养殖的意义。
            下午2时,该村村委会工作人员小徐来到二组村民老曹家。猪舍里,一窝刚生下来没几天的小猪仔见到生人来了,吓得挤成一团。
            “一、二、三……”小徐一只只数了起来。前两天,老曹家的母猪生了12头仔猪。而一周前来统计的时候,这窝猪仔还没出生。
            跑了十几家农户的猪舍后,小徐回到村委会,登录进入电脑上的“P市生猪信息化管理系统”,找到老曹家的档案。档案里,农户基本信息、联系方式、治污设施、猪舍面积、养殖规模、存栏头数、出栏、出生、仔猪、母猪、肉猪情况等清清楚楚。
            小徐动动鼠标和键盘,将仔猪数量从“0”改成了“12”。接着根据刚刚走访了解到的情况,逐户进行修改。随着老曹家仔猪数量的变化,全村、全镇、全市仔猪数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现在实时更新,效率高,更准确,而且每家农户都建立了一个档案,方便管理。病死多少、出栏多少、存栏多少等一清二楚。”林先生对新系统赞不绝口。
            截至目前,系统里有“一户一档”养殖基本信息2.45万户,其中,现有存栏生猪养殖户0.94万户,退养户1.51万户。而整个系统里包括养殖生产管理、动物防疫管理、动物检疫管理、流通监管、溯源管理五个模块,涵盖50类数据情况的记录统计,还能实时导出线形图和柱状图,变动情况也很明晰。【P市经验1:关键词——“P市生猪信息化管理系统”,包含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为了配合这套系统,P市在人员配置方面建立了市、镇、村三级网络,96个行政村里,村村都有1名专职管理人员,负责基础信息的收集、更新。从下到上,构建一张信息网。【P市经验2:关键词——“人员配置”】
            除了一些类似于“人口统计指标”的基本情况,生猪养殖业要减量提质,生猪养殖污染和养殖安全问题必须要解决。这套系统在这方面也大有作为。【提示:可能的另外两个方面问题的解决经验】
            生猪养殖污染曾经让老百姓苦不堪言。根据“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和“村规民约”的要求,村民们按照自家养殖的生猪数量,向村里缴纳费用来治污。养几头猪、交多少钱,虽然已经有“村规民约”的约束,但由于以前生猪数量不明晰,因此在执行上存在一些问题。
            现在,通过将缴费信息录入系统,对照养殖户的生猪存栏数等基本情况,一旦出现数字对不上的情况就能及时发现,杜绝村民随意处置病死猪和畜禽废弃物的可能性,确保了制度的全面推行和长效管理。【P市经验3:关键词——“生猪养殖污染长效管理”】
            小徐向我们展示了一张生猪养殖污染处置费缴纳证明,在系统里,记者看到,和纸质证明相对应的,该农户的收费金额、存栏头数、收费标准、收费凭证编码都很清楚。继续点开,还能看到该农户在这段时间的所有养殖行为详情,比如母猪产下猪仔情况,出栏前检疫证明情况等,都可以随时查看。
            最近一个月,系统内记录了1053户养殖户的生猪养殖污染处置费缴费登记信息、57户养殖户能繁母猪的收费登记信息,同时,由于数据实时更新,系统基本实现了从仔猪出生免疫、出售检疫、屠宰检疫的全程实时动态管理,为相关部门提供翔实可靠的决策依据。
            此外,该系统已与农业部动物追溯系统联网,能更大程度地保证猪肉来源的可靠,一旦出现问题,也能更准确、迅速地追溯到源头。【P市经验4:关键词——“生猪养殖安全问题”,有哪些作用,概括清楚】
            总体来看,从材料中我们明显可以分析出,大概包括两大块内容,一是过去存在的困难;二是P市用信息化管理解决这些问题的做法以及相应的意义。这样我们作答时大概的结构和要点也就明确了。
            参考解析
            “信息化生猪养殖经验交流会”讲话稿
            尊敬的各位嘉宾:
            大家好。生猪养殖作为传统产业,是不少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我村作为P市养猪业转型升级的代表,之前也面临着和大家同样的问题:
            一是村里生猪养殖数目难以统计。每天都有猪仔出生、肉猪出栏、病猪死去,需要动态管理;二是生猪养殖污染治理困难。村民随意处置病死猪、乱倒猪粪,环境越来越差。三是传统管理方式费时费力,而且准确度欠佳;四是对生猪养殖进行管理,必须进行动态管理。
            我们村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走出一条精细化管理的路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建立“P市生猪信息化管理系统”,一户一档,系统包括养殖生产、动物检疫、流通、溯源等模块,可以导出线形图和柱状图,不仅实现系统管理,而且变动情况非常明晰。
            2.人员配置方面,P市建立了市、镇、村三级网络,每个村都有1名专职管理人员,负责收集生猪养殖信息,登录系统,实时更新。
            3.加强生猪养殖污染管理。将村民养殖污染缴费信息纳入系统,监督村民养殖具体行为,同时可以实现生猪养殖全程实时动态管理,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依据。
            4.解决养殖安全问题。该系统与农业部动物追溯系统联网,可以保证猪肉来源的可靠,同时可以追溯问题源头。
            三探索材料加工的蛛丝马迹
            这毫无疑问是申论的难点所在,需要对议论文的论证逻辑和上下文结构有敏锐的认识。在申论考试中,命题试题的材料多源自相对比较官方的媒体,比如人民日报、新华网等,半月谈很少,而且以新闻性材料、评论性材料居多。命题人在命题的时候,出于考查的需要,会对材料进行删减、组合。正是由于材料被删减,所以固有的完整论证逻辑和上下文结构被打破。如果你注意训练材料敏感性,则很容易发现命题人给我们留下的暗示或自己找到突破口。
            比如,2014年国考地市级申论真题:
            “给定资料3”是F市实施心理健康促进项目的工作大事记,请据此对F市所做工作进行分类总结。(15分)
            要求:分类合理,内容全面。不超过200字。
            【资料】
            F市自2012年2月份实施心理健康促进项目以来,着力构建相关机制,努力创新模式,持续推进心理健康工作,以下是F市心理健康促进项目大事记。
            2月20日,成立由分管副市长为组长的项目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联络员,制定试点工作方案和重点项目实施方案。
            2-3月,项目领导小组确立相关会议机制,及时策划,部署各项心理健康干预活动,及时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启动项目以来,共部署了3次大型会议的筹备工作。
            5月初召开了试点工作协调,启动会议。会议通过了项目实施草案,布置了工作进度的三个阶段,强化配合与落实。
            材料是根据时间来整理的工作大事记,像流水账,作答要求中有“分类合理”的要求。怎么分类?大家如果平时阅读量较大,可以看出这则材料应该是被删掉了一部分内容,删掉的恰恰应该是“分类情况”,没有一个流水账层次的材料会入选命题。我们应该怎么分类呢?或者说阅卷答案中可能的分类标准是什么?注意第一句话的暗示:“着力构建相关机制,努力创新模式,持续推进心理健康工作。”着力构建相关机制,努力创新模式这两句话说明了分类的标准,显然下面的材料有部分是说明如何构建机制、如何创新模式的,剩下的材料我们需要根据这两个提示,来归纳出其余的几项工作。那几项的概括部分,是对我们的考查,留给我们的线索,除了暗示,还有材料中对另外几项工作具体内容的介绍。
            再比如,2013年国考省部级申论真题:
            这就是诗意栖居的代表作——“菊儿胡同”,是吴良镛在北京四合院基础上设计出的现代民居。1987年,菊儿胡同还是积水、漏雨、杂乱无章的地方,早年建造的四合院已成了破旧拥挤的大杂院,吴良镛受邀设计改造。他的“有机更新”理论认为,住房是城市的细胞,新建房应自觉地顺应城市的传统肌理,于是有了“类四合院”,既保留了天井、院中的老树,又能容纳更多住户。房屋为白墙黛瓦,错落别致。吴良镛非常留意娱目之景:在坡顶修建楼阁和平台,可远眺景山、北海、白塔;在院中配置不同姿态的树种,使院落小景丰富有变;甚至楼阁的高度不一,增加建筑群轮廓线的变化,屋顶亦因此有了韵律美。如今住在高层小区里的北京人,是无法享受到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了。菊儿胡同里的人却仍可坐拥旧时的景色:“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这是材料的一部分,下面还有两个地区的保护文化方面的具体工作介绍。如果大家给领导写材料,或者读政府工作报告之类的文章,会感觉缺点什么。是的,不同地方的具体工作介绍即使在网络文章中也会相应地有概括各自特征的标题,或者是出现在首句的中心句。这道题就是要求概括这几个地区的特色对我们的启示,总结出缺失的中心句或标题就是申论的核心考点。(“菊儿胡同”的事例展示的是对地方特色的文化的创新改造:“探索了一条传统建筑改造的路子”。)
            2015年国考的考查更加印证了这点,直接出现了拟定标题和补全内容的题目。以赤裸裸的考查方式明确告诉我们材料缺标题或缺一部分内容。实际上这降低了难度。假设命题人换一种隐晦的方式来考查,比如将“阅读‘给定资料2’,在横线处填入这则资料的标题和三个部分的小标题。”改成“根据给定资料2,概述这次活动的主要特色”,并且在材料中去除标题的痕迹。很多同学就只会抄材料了,完全审视不出有什么“总—分”关系以及哪里应该分开总结。
            下课打卡::,本课学习时长:分钟
            如果您对本课程知识的掌握仍不足,您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获取即时课程表,参加省考课堂,备考更升级!
            题本一
            一、注意事项
            1.本题本由给定材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5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材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10分钟。
            2.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准考证号对应的数字上填涂。
            3.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指定的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4.待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方可开始答题。
            5.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6.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严禁折叠答题卡!
            二、给定资料
            1. 创客是指利用开源硬件和互联网将各种创意变为实际产品的人,他们将制造业搬到了自己桌面上,电子服装、健康手环、智能手表、导电墨水、食物烹饪器等等,用户能想象到的产品都有可能在创客手中实现。创客在带有加工车间和工作室功能的软硬件开放实验室(创客空间)将创意变成产品原型,实现从0到1。
            对很多中国人而言,“创客”还是个较为陌生的概念,但凭借蓬勃生命力和强劲发展势头,创客正在悄然影响着传统制造业。许多创客空间在产品设计和原型创造基础上,还延伸了兼具产品孵化和企业孵化的功能,在这里不仅可以实现从0到1再到100,即从创意到产品原型再到小批量产品,还能给创客提供创业场地、管理咨询、投融资、渠道销售等服务。在用户体验和互联网推动下,创客产品成为热门的个性化定制商品;也有小部分创客产品经过市场检验获得大众需求的认可,成为工业化生产的大众商品。无论哪种形式,都完成了从创意向创业的转化过程,这种转化也正是创客文化繁荣发展的本质。
            创客运动在中国的兴起时间虽短却发展迅猛,国内强大的制造业生态体系、丰富的人力资源、雄厚的资本和艺术积淀是创客扎根成长的肥沃土地,它所迸发出的潜力是未来工业体系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机遇。深圳是国内创客产业链最完整的城市,被誉为创客天堂。创客在这里可以找到齐全的电子元器件、各类加工厂和技术工程人员,快速完成从创意到产品原型再到小批量生产的全过程;与深圳的务实高效相比,上海的创客显得气定神闲、回归本质,具有国外兴趣使然的创新氛围;北京创客则更具跨界协同创新及创业精神,因为北京是顶尖技术人才、文艺人才和资本机构云集的城市。
            创客群体没有职业范围和身份限制,任何有创意且有激情将创意变为现实的人都能成为创客。在创客空间,既看不到高精端的大型仪器设备,也看不到众多发明专利和成果,创客空间里有的是热爱创造的人,他们以兴趣为导向,以创意为起点,以体验为动力,通过自我满足的创业方式将大众群体中蕴藏的巨大创新力挖掘和释放出来。
            传统制造业以满足大众基本需求为目标,规模化生产出利润丰厚的热门产品。但随着热门产品的同质化发展和激烈竞争,大众需求会逐渐向个性化需求分解,这是经济发展给消费者选择产品带来的必然趋势。创客在这种趋势利导下产生,引领制造业从中心化和大规模形态朝着个体式和去中心化的方向发展,根据个性化需求来生产小众商品,给个体式制造业带来机遇。
            2013年11月,英国《经济学家》刊发一篇题为《中国制造》的文章让“中国创客”成为焦点。该文指出,中国创客的力量不可小觑,其潜在优势就是他们与所谓的山寨制造体系密切联系。企业之所以山寨是因为没有设计和创意,依靠模仿他人产品来生产制造,而创客恰恰是设计和创意的源泉和载体。在互联网时代,软件开源和硬件开源给中国企业提供了难得的平等创新机会,若能将创客的设计和创意嫁接于低端仿造企业,让创客的巨大创造性和制造需求与山寨企业完备的供应链资源和制造能力优势互补,或许能迸发出惊人的能量,这未必不是山寨企业转型的一条出路。
            2013年11月4日,清华大学启动创客驻校计划,计划每年聘请国内外知名创客进驻学校创客空间,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创新实践,提升跨学科的技术与创意交流。此外,多所大学甚至一部分中学和职业院校也积极推动创客教育,各具特色、充满活力的教育创客空间盘活了院校科技资源,加强了教学与实践、教育与产业之间联动,培养出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一流人才。国内每年毕业的几百万大学生是创客运动的最佳人选,他们能将学业中萌发的创意思想和积累的研究成果衍变为创客项目,用自主创业的方式实现就业。这些创客项目转化为创业公司后,会吸引更多不同层次的社会人才加入其中。麦肯锡2013年研究报告指出,由于机器人和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过去10年大型制造企业的雇佣人数持续减少,因为规模制造对自动化生产系统的紧密依赖逐步取代了人工参与。而创客运动引领的个体式制造业根据用户个性化需求来定制生产商品,对技术、工程、艺术等各行各业人工劳动力的需求巨大,必然创造出大量新的就业岗位。
            有人感叹:创客啊,耗费了多少绞尽脑汁,颠覆了多少司空见惯,收获了多少意外惊喜,蕴藏了多少令人期待?真让人“爱也难,不爱更难!”
            2.“魂断最是春来日,一齐弹泪过清明。”清明时节,与家人一道前往先人坟茔所在,先点燃一挂鞭炮“告知”逝者亲人来祭,再焚烧纸钱、祭品供逝者“享用”,最后磕头作揖、插上香烛与逝者“辞别”,这几乎是许多人在扫墓时约定俗成的一套“仪规”。
            数据显示,以往每年清明、冬至期间,平均每天有22万人次出入南昌瀛上墓区,最高峰时近40万人,因燃放鞭炮、焚烧祭品产生的垃圾300多万吨。每次祭扫结束后,瀛上墓区要花许多钱请大量人员清理垃圾,清扫墓区。
            “烧纸放炮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很容易导致局部甚至区域空气污染。”位于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省林科所点是南昌市九个空气子站之一,离瀛上墓区很近。南昌市环境监测站统计了2011年至2013年清明节及冬至日的监测数据,发现该点位在清明期间二氧化硫污染物三年平均浓度比南昌市高出15.9%。
            2014年3月21日,南昌市民政局召开听证会,听取社会各界对《关于清明、冬至期间在瀛上墓区禁止燃放、销售鞭炮的通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3月24日,南昌市正式发布了《关于清明、冬至期间在瀛上墓区禁止燃放、销售鞭炮的通告》,明确规定清明、冬至期间在灜上墓区禁止燃放、销售鞭炮,销售纸扎祭祀品、纸钱和冥币等丧葬用品。同时,还安排和部署执法人员及志愿者对城区河道、河堤、绿化区、居民小区、楼道等公共场所进行重点管理,发现焚烧纸钱等祭祀行为及时劝导,引导其选择更加文明的祭祀方式。南昌市民开始与这传统的“仪规”说起了“再见”。
            自2014年南昌市全面实行墓区内“禁燃、禁鞭、禁售”以来,传统的风俗已经悄然“转身”,文明祭扫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婆婆,我们开始放鞭炮了。”记者循着声音望去,发现了说话的男子,正当记者准备上前劝说时,男子从口袋里拿出了一部手机,随后一连串鞭炮声便从手机里传来。用手机“放鞭炮”的黄先生自己向记者解释说:“传统习俗祭扫是要放鞭炮的,南昌实行‘禁燃禁鞭’,我们就想到通过播放鞭炮声的方式来替代,既保留了习惯,也不污染环境。”记者随后在墓园里看到了另外一位市民也采用了和黄先生同样的方式祭扫。“去年冬至的时候,我就准备好录音机了。”徐女士说,以前每次祭扫,她总是被墓区里的烟呛得生病,全身还沾满了烟灰。“我真的很喜欢这种祭扫的方式,你看现在空气多好,一点灰尘都没有。”
            “文明祭扫,不仅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习惯。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南昌人,我愿意带着我的家人用行动共同拥护文明祭扫。”某机关公职人员王某表示。
            “清明是向先人寄托哀思的节日,传统的祭扫方式已经成为过去,‘焚香烧纸’也应该与时俱进。”江西某大学胡同学表示。
            “墓区是公共场所,随意燃放爆竹,污染环境的同时,稍有不慎还会误伤他人。民俗文明转身,新型的祭扫方式,为全市文明迈出了可喜可赞的一步。”退休干部赵某说。
            3. 3月18日下午,南昌市召开2015年清明瀛上墓区“禁鞭、禁燃、禁售”工作新闻发布会。会上,南昌市殡葬管理处某负责人介绍称,去年清明祭扫以来,瀛上墓区开展的“禁鞭、禁燃、禁售”工作,得到了广大市民的理解与支持,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瀛上墓区的环境面貌也得到了质的提升。今年清明期间,瀛上墓区将继续实行“禁鞭、禁燃、禁售”。同时,以后政府不再提供鲜花换祭品。另外,市民政局还将在墓区内搭建临时公厕,向市民发放垃圾袋,为祭扫提供便利。
            全市各单位、各部门加大了对文明祭扫活动的宣传、引导、动员,倡导全市党员干部及广大市民积极参与,为“禁鞭、禁燃、禁售”工作营造良好氛围,使广大市民自觉开展文明祭扫活动,使文明祭扫、绿色祭扫成为常态、成为风尚。
            南昌市殡葬管理处在网站上开设了网上祭祀活动专栏,将纪念馆与公墓“搬”到网上,方便人们随时随地祭奠已经逝去的亲人。由用户注册网名,自主创建纪念馆和网上陵墓,可以直接用鼠标点击和拖拉“贡品”和“祭品”,逼真地模拟献花、点烛、烧香、敬茶、敬酒、烧祭品等传统祭奠过程;还可以用鼠标点击和拖拉相关“物品”,完成点祈福灯、系黄丝带、折千纸鹤等现代纪念活动;在网上进行祭拜,撰写感言体会,表达对先辈的感恩和怀念之情;在网上开微博、博客或专题论坛,通过传播文明、环保、低碳的祭祀方式,引导人们接受这种新型文明的祭祀方式。
            南昌市某区民政局与文明办提前下发了《2015年我的节日·清明节工作方案》,发放宣传海报1500张,宣传文明祭扫理念,切实保障清明祭扫文明安全;组织各社区(村)委会通过举办追思会、网络祭扫、鲜花祭扫、踏青祭扫方式来纪念祖先;号召党员干部带头文明低碳祭扫,教育和引导亲属、朋友和周围群众抵制陈规陋俗,自觉抵制低俗的祭扫用品,创造文明低碳祭扫的良好社会环境。
            4. 自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狠刹“四风”以来,各地公款消费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以致一些酒店、歌厅的生意也大不如前,甚至门庭冷落,让经营者感到很纠结。
            钱某开了一家中等规模的海鲜饭店,生意一直都还不错。他最倚重的是每逢周末、节假日,各种同学聚会、生日宴请、结婚喜宴、活动庆典等等,虽然让他忙得不可开交,但也乐在其中,用他的话说,这是饭店的“经济支柱”。然而,这两年的情形有点不大对,这类生意量急剧下降。2014年夏天,高考成绩公布,钱某以为一波接一波的“谢师宴”将会像往年一样闪亮登场,早早备好了每桌1888元到5888元不同档次的菜单,准备赚一笔。可奇怪的是,今年一桌也没有预订出去。一打听,不是学生和家长不请了,而是老师们都纷纷谢绝了。钱某有点费解:“这谢师宴又不是公款消费,学生和家长掏自个儿的腰包感谢老师的培养,这种人之常情难道也有错儿?”
            即使跟公款消费毫无关系的顾客自掏腰包的消费,也比过去有了很大的改观。人少菜多、浪费严重的现象越来越少,饭后“打包”、“光盘”行动日益普遍。“这个嘛……唉!我的钱还怎么赚哪?”钱某摇着头,心情颇为复杂。
            5. 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和开发利用,不断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方便,网上购物、网上预约、网上咨询等等风靡中国。尤其对年轻人来说,他们更习惯于依靠网络解决各种困难,24岁的小茜对此深有体会。以前逢年过节要回家探亲,买火车票是最让她头疼的事。裹着大衣在寒冷的夜里排队购票、托关系找人购票、买“黄牛党”高价票等等,这些都曾亲身经历过。现在有了网络购票,别提多方便省事了。前不久小茜跟母亲通电话,听说母亲想到当地一家医院看“专家门诊”,可是排队很长时间还不一定能挂上号。小茜立刻到网上替母亲挂上了专家号。
            贾先生一直为儿子小学毕业上哪所初中犯愁。同事给他支招,赶紧找人托关系打招呼,该花钱就花钱。贾先生知道,这是多年来老百姓为孩子上学求人的“惯例”。即使心里一万个不乐意,可是为了孩子,求人花钱,也是正常。谁知今年区里实行了“新政”,学区内八成小学生通过电脑派位的形式进入学区初中学习。学生可填报两次志愿,第一批次可填报不少于4所学校,第二批次可填报不少于5所学校。第一批次志愿面对全区所有学生,不设身份限制,全区所有优质资源品牌学校将拿出15%的比例用于第一批次派位。第二批次志愿学生只可填报自己所在学区内的中学,电脑根据志愿随机分配。结果,贾先生的儿子顺利进入一所理想的中学。
            小林买了一套装修好的二手房,准备利用国庆假期搬家。他的父母特地从老家赶来,还带了舅舅、表哥等三四个人来帮忙。谁知小林早已请好了搬家公司,总共花了800元,半天时间东西全部搬上楼安置妥当。小林在楼下饭店请父母舅舅们吃饭,舅舅说:“没帮上忙,还害你花钱请吃饭。早知这样我们就不来了。”表哥说:“你们长辈的老习惯今后可以改改了。找亲友帮忙搬家,人累得够呛不说,钱也不少花,光是一顿饭加上烟酒钱,就够付人家搬家费了。”父亲说:“搬新家是喜事,找人帮忙是老习惯,请人吃饭感谢感谢,也是人之常情嘛。不过,要是光算经济账,看来还真不如请搬家公司。”
            小辉父母家里的一台老式电视机坏了,要买台新的。早已养成办事“找关系”习惯的小辉父亲,有个经常一起钓鱼的好朋友,儿子在家电商场工作。小辉父亲不知打哪儿听说商场职工买东西可以打九折,就打算请这位朋友吃顿饭,请他的儿子帮忙,能便宜一二百块钱。小辉听说后连忙阻止了父亲。他上网一查,同样一款电视机,网上价格比商场便宜300多块。他从网上订购了一台,第三天电视机就送到家里,父母非常高兴。小辉跟父亲说:“现在不比从前了,像电视机这样的东西,市场供应那么充足,还用得着找关系吗?”
            6. 南方某城市环保志愿者小黄觉得自己每天都生活在苦恼中。他和其他志愿者每个月都会上门向小区居民发放垃圾袋并现场进行分类投放指导。“有督导的时候,分类效果明显就好,但往往过一段时间,乱丢混丢的又多起来。”
            厨余垃圾处理是一道中国特色的垃圾难题。小黄说,中国菜中汤汤水水的厨余垃圾占垃圾总量的2/3,其中的有机物会使其变臭,而且会污染垃圾中的可回收物。为分出厨余垃圾,要鼓励居民家庭把垃圾分干湿两类。可是即便只分出湿垃圾,准确投放率也不到30%。小黄看过一则简报,其中提到呼和浩特年降雨量400毫米,年蒸发量却可达2000毫米,湿垃圾没等处理就干了。“唉,可惜我们市不是呼和浩特啊!”
            小黄的母亲从老家来暂住,她把小黄家里阳台上一半的空间都堆放了废纸箱和废瓶子。“前段时间攒了一箱矿泉水瓶才卖1块多钱,卖废品现在也不划算,价格低还占地儿!”
            据估算,目前我国每年再生资源回收量有1.6亿吨,其中约8000万吨来源于生活垃圾,而我国每年产生的生活垃圾有2.5亿吨,生活垃圾的资源回收率达到30%以上。作为垃圾分类的重要环节,废品回收却一直没有被重视。
            小黄认为,居民把家中可回收利用的物品卖掉,是良好的生活习惯。但目前可回收物的价格较低,而又常常不能马上处理,居民无处存放,这影响了他们的积极性。由于干湿分类没有做好,被弃置的垃圾当中有很多可利用的资源被湿垃圾污染了,若再进行人工分类分拣,成本很高。
            邻居张大妈刚刚把垃圾分类丢好,就看到收垃圾的环卫工人将“可回收”与 “不可回收”两箱垃圾混倒进运输车。“分好了又被混运,还不如不分。”她对小黄说。
            目前,多数地方对垃圾分类的投入很少,就连投入相对多的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地也难以满足需求。小黄以广州为例算了一笔账,“如果这样持续3至4年,仅垃圾袋就需14亿元,以200人配1名指导员计算,广州市1800万人,每年需花费40亿元。这样的投入显然不可持续。”小黄感叹,“唉,中国的垃圾分类到底有没有出路啊?”
            7. 大学生小丽来自苏北农村,今年放暑假回家,发现家里跟其他村民一样将地里的秸秆放火烧了,跟父母争吵起来。
            小丽:烧秸秆浪费资源,污染空气,又会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农田质量下降,你们不知道吗?
            母亲:知道啊。县里乡里年年宣传,村里年年广播,怎么不知道呢。
            小丽:那你们为什么明知故犯?
            父亲:你这孩子,说得轻巧。不烧,你能怎样?每年农忙忙死人,哪有时间来捯饬那么多的秸秆?
            小丽:不是说有企业要回收秸秆吗?
            母亲:那都是广播里说说的,到现在也没见有人来回收过。我们这里不沤沼气,又不养牛,那么多秸秆怎么办?现在搬进楼房住,家家户户也不烧锅灶了,当柴火都没人要。
            小丽:政府不是有专门补贴,用于秸秆加工还田吗?
            父亲:要粉碎,买腐化剂,请人帮工,一亩地只补贴10元钱,够吗?
            小丽沉默了。她感到很苦恼,在博客中写道:看来光埋怨农民是不能解决问题的,焚烧秸秆是农民多年的习惯做法,省时省力又省心,一时很难改掉。随着PM2.5环境监测的升级,焚烧对空气的负面影响日益显著,田间秸秆的出路究竟在哪里呢?
            8. 以下是根据一位资深广告人在某会议上的发言录音整理的部分内容:
            现在是一个大数据时代,我们被逼跟着数据在走。我们在继续往前走的时候,要倒退到原点回顾一下你当初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这是世界各地尤其是国内比较欠缺的东西。很多中国的企业都在扮演“我跟随”的角色,别的行业有这个东西,我也就要做。
            我们都在寻找我们能做什么,其实我们都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我们更要知道你不能做什么,你不要做什么。我们常常看到很多广告和传播说你要做你自己,这是废话,你除了做你自己还做谁呀,你不能做周杰伦,周杰伦给周杰伦做了,刘德华也不行,你只有做你自己,但你要做得比周杰伦和刘德华还好。
            这几年我称自己是一个下岗的广告民工,我反而看到很多当时我身在广告业中看不到的东西,因为越来越平民化,越来越农民化,我看到的东西都是很小的东西,但这些东西都很可能举足轻重,能够改变很多东西。数据引导我们,我们会本着数据做很多东西,但千万不要把数据变成一个依据,你要在数据中找到有什么东西可以挑战,而不是变成一个护身符,数据说这样,我们就这样,在这个时代,创意的思维方式可能超过以往任何时候。
            做任何事情,大到做人、做行业,小到你要做的事情、要找的东西,都应该考虑,到底有没有挑战?不能因为别的企业做了这样的东西,你就也要去做。你要想一想,你做的东西有没有挑战你的企业,会不会挑战你的员工,最主要有没有挑战你本身?尤其现今社会,人类基本上没有自信心。因为我们没有狼牙虎爪,我们连乌龟壳也没有,所以,我们需要包装,我们需要洋房、汽车、美容,再不行把面孔也改了,手机的美化软件就是应此而生。现在的手机我真的试过45度拍,脸真的尖了,现在的手机还可以让你美白,眼睛变大,大家可能也看过那种手机美女和真人对比,把你吓死。
            国外一个电视台访问过很多最近新兴的小企业家,你会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在新的尝试中找到挑战,基本上他做的不是他原来做的东西。所以,一定希望在你做的东西中找出你的挑战……不然的话,你如果只是想,尤其在中国大陆只是想明天过得比今天好一点,那太没有意思了。我估计在场每个人的学历和资历都会比我高,但我能有今天就是因为我读书少,在下只有中学的学历,现在再把我送去高考,我还是会考不上,但我有自知之明,我读书少,我不会的东西多,从第一天开始,我到现在仍然有这个习惯,从零开始。在座各位可能觉得这个理论大家常听说,这个东西可能是任何行业最难做的东西——从零开始,人性的习惯会使你习惯于从你前一个案例,尤其是成功的案例去借鉴,你希望做得更好,但是,以我冷眼旁观,这里面有很多问题。最近我被邀请回新加坡,我现在被收录到新加坡档案局里,是以一个非典型而被记录,因为以我的背景我不可能有这一天,但是因为这个“零”有很多的意义,因为我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结果这变成我最擅长的一个行业。
            所以,各位如果有机会的话,能否像我一样,我每天都逼着让自己客户归零,归零后一般人想出来的东西都和立场不一样。
            我常常鼓励学生,我也会鼓励任何人不要怕犯错误,错误是一个很大的动力,当你不怕错误的时候,你差不多什么都敢做。我的能量来自什么?我学历不够,我甚至没有修过广告学。不要怕失败,我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所以,敢于去犯错,我们有很多成语故事教过我们这样做,但我们是否真的从中学到过任何东西呢?
            三、作答要求
            视频解析
            (一)请根据“材料1”,概括在中国迅猛发展的“创客运动”所产生的积极效果。(15分)
            要求:全面、准确、简明、有条理。不超过150字。
            视频解析
            (二)阅读“材料8”,谈谈你对其中画线部分“我能有今天就是因为我读书少”的理解。(20分)
            要求:全面、准确,解读充分,条理清楚。不超过300字。
            视频解析
            (三)“材料6—7”中,小黄和小丽的“苦恼”反映了社会“新惯例、新做法”确立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请对“困境”进行分析,并根据给定资料就如何破解“困境”提出建议。(25分)
            要求:分析准确,建议合理、可行,有针对性。不超过500字。
            视频解析
            (四)从“给定材料”可以看出,随着社会发展进步,很多“习惯”发生了改变。请依据你对此的认识,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40分)
            要求:结合给定资料,观点正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流畅。1000—1200字。
            全真限时模考参考答案
            (一)答案提示
            1.推动传统制造业发展,引领制造业从中心化和大规模形态朝着去中心化和个体式的方向发展。
            2.促进山寨企业转型,使创客的创造性与低端仿造企业优势互补。
            3.挖掘大众创新潜力。
            4.盘活学校科研资源,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一流人才,推动学生创业。
            5.创造就业岗位,“创客运动”引领的个体式制造业创造出大量新的就业岗位。
            (二)答案提示
            “我能有今天就是因为我读书少”这句话旨在告诉我们要有自知之明,从零开始。
            1.敢于挑战自己,尝试新的挑战。
            2.把自己放在更低的位置才能看清问题。
            3.认清自己,做真正的自己。
            4.避免盲目跟风,激发创新思维,敢于挑战并注意把握挑战的度。
            5.不怕犯错误,敢于面对错误。
            因此,我们要作出改变,有自知之明,习惯从零开始。
            (三)答案提示
            社会“新惯例、新做法”确立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是垃圾分类难题、废品回收和焚烧秸秆浪费资源,污染空气,这一“困境”出现的原因如下:
            1.市民缺乏分类意识。
            2.国家投入不足,对于废品回收不重视,垃圾分类投入少。
            3.废品回收价格低,影响居民积极性。
            4.垃圾分类监管缺失,环卫工人将本已分类的垃圾混装倒进垃圾车。
            5.惠民政策执行不到位。企业未回收秸秆,秸秆加工还田缺乏专门补贴,秸秆加工还田基础设施缺乏。
            针对以上“困境”,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对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力度,培养市民的垃圾分类意识。
            2.国家加大对垃圾分类的投入。
            3.适当提高废品的回收价格,调动市民废品回收的积极性。
            4.加强对垃圾分类的监管。对于将本已分类的垃圾混装的环卫工人进行批评教育,严重者进行处罚。
            5.制定惠民政策,并将政策落到实处。引导企业回收秸秆,帮助农民建设沼气池等基础设施,并适当增加秸秆还田的惠农补贴。
            (四)参考范文
            习惯的是是非非
            有人曾有这样的比喻:发展经济就像开汽车一样,在直道上可以加速行驶,但要转90度甚至更大的弯儿,就必须把速度降下来。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新的理念、新的文化、新的技术不断涌现,电子商务改变了人们购物的习惯,循环经济转变了粗放发展的习惯,“八项规定”打破了庸政懒政的习惯,“光盘”行动破除了铺张浪费的习惯……这些崭新的符号不断刷新着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我们的习惯也正在被悄然改变。
            新习惯代替旧习惯究竟是好是坏?实际上,习惯本身没有是非对错,顺应时代潮流的习惯就是好习惯;反之,有些习惯束缚了经济的发展,阻碍了社会的进步,这是必须要破除的。只有打破这些旧习惯,建立符合时代潮流的新习惯,才能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形成社会进步的“心常态”。
            打破旧习惯,适应“新常态”,当务之急是转变传统的发展模式。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由要素驱动转向了创新驱动,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在突破常规、打破习惯的今天,必须大力推动“万众创新”。一方面,要引领制造业从中心化和大规模形态朝去中心化和个体式的方向发展,发展个体式制造业;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人力资源和艺术积淀,为未来工业体系的建立提供肥沃的土壤。同时,要以创意为起点,以体验为动力,将大众群体中蕴藏的巨大创新力挖掘和释放出来。唯有如此,才能破除“新常态”下的旧习惯,才能实现从创新到创业的转变,创造经济发展从0到1再到100的奇迹。
            培养新习惯,形成“心常态”,根本之策是激活固化的思想观念。就像高速行驶的汽车难以刹住一样,长期以来形成的惯性让很多不合时宜的习惯根深蒂固,比如:传统制造业在个性化产品需求增长的今天失去了优势,大数据时代下的中国企业总是扮演“跟随者”的角色,不少地区的农业生产依旧停留在“刀耕火种”的时代,“托关系”“走后门”仍然是国人办事的惯例,等等。莲发藕生,必定有根,究其原因还在于人们的思想观念总是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宣传和教育“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使科学发展的理念得到广泛普及,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以深入人心,形成培养新习惯、创造新事物的“心常态”。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新习惯代替旧习惯,这是一个漫长的改革过程,注定会面临重重阻力。因此,我们必须唤醒“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涵养“千磨万击还坚韧”的定力,砥砺“蹄疾而步稳”的理性。唯其如此,才能奏响新时代的交响曲,实现我们瑰丽动人的“中国梦”!

            新都网(http://www.newdu.com)提示:其余部分暂略,详情请查阅图书。

        最有用的评价:

        暂无最有用的评论

        如购买过程中有任何疑问,欢迎向我们咨询

        咨询类型:
        咨询内容:
        不促销
        • 客户服务热线
        • 18513373607
        • 手机:18513373607
        •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六 8:30-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