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用版事业单位考试用书
- 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试题
- 教师招聘考试用书
- 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招聘考试
- 浙江事业单位考试用书
- 江西事业单位考试用书
- 重庆事业单位考试用书
- 上海事业单位考试用书
- 湖北事业单位考试用书
- 四川事业单位考试用书
- 山东事业单位考试用书
- 福建事业单位考试用书
- 安徽事业单位考试用书
- 北京事业单位考试用书
- 河北事业单位考试用书
- 江苏事业单位考试用书
- 辽宁事业单位考试用书
- 云南事业单位考试用书
- 青海事业单位考试用书
- 天津事业单位考试用书
- 陕西事业单位考试用书
- 山西事业单位考试用书
- 广西事业单位考试用书
- 甘肃事业单位考试用书
- 内蒙古事业单位考试用书
- 西藏事业单位考试用书
- 贵州事业单位考试用书
- 湖南事业单位考试用书
- 河南事业单位考试用书
- 吉林事业单位考试用书
- 广东事业单位考试用书
- 黑龙江事业单位考试用书
- 新疆事业单位考试用书
热销商品
-
商城价:¥12
-
商城价:¥12
-
商城价:¥12
-
商城价:¥12
-
商城价:¥13
-
商城价:¥13
最近浏览过
华图2016-2017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用书《综合应用能力D类》专用教材
商品详情
规格参数
相关商品
用户评价
销售记录
购买咨询
主编简介
华图教育,创办于2001年9月16日,是集面授培训、图书发行、网络教学于一体,拥有专兼职教师及专业研究员三千多人的综合性教育集团,是国内公认的公职培训行业标准制定者和教育培训标杆企业,是国务院机关事务局后勤干部培训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教育科学出版社等部门的合作单位。
目录
第一篇 师德与职业认知
第1章 新时期倡导的教育观念3
第一节 素质教育3
考点1 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了解)3
考点2 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理解)4
考点3 素质教育的具体内容(了解)5
考点4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理解)5
考点5 实施素质教育应注意的问题(理解)6
考点6 “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了解)7
考点7 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内容(识记)8
第二节 新课程改革概述9
考点1 新课程改革的含义(识记)9
考点2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了解)9
考点3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9
考点4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理解)10
考点5 新课程结构(识记)11
考点6 新课程标准(理解)11
考点7 新课程改革三维目标(理解)12
考点8 课程管理(了解)13
第三节 新时期倡导的教育观念14
考点1 新时期倡导的教学观(理解与应用)14
考点2 新时期倡导的教师观(理解与应用)14
考点3 新时期倡导的学生观(理解与应用)15
考点4 新时期倡导的学习方式(理解与应用)15
考点5 新时期倡导的课程评价(理解与应用)18
第2章 师德与师德规范20
第一节 师德的内涵20
考点1 师德的含义(识记)20
考点2 师德与教师道德的区别(理解)20
第二节 师德规范21
考点1 师德规范的基本范畴(识记)21
考点2 师德规范的核心内容及其解析(掌握与运用)22
考点3 我国师德规范存在的问题(理解)23
第3章 师德教育24
第一节 加强师德教育的必要性24
第二节 师德教育的方式与途径25
考点1 职前教育中的师德教育(理解)25
考点2 职后教育中的师德教育(理解)25
第4章 教师的权利与义务27
考点1 教师的权利27
考点2 教师的义务29
考点3 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与依法执教31
第5章 现行教育法律法规与政策的解读32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解读32
考点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制定32
考点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主要内容解读33
考点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精选34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解读37
考点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制定37
考点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主要内容解读37
考点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精选39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解读41
考点1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制定41
考点2 义务教育的指导思想42
考点3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精选42
第四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解读45
考点1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制定45
考点2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主要内容解读46
考点3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精选49
第五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解读51
考点1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制定51
考点2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精选51
第六节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解读53
考点1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制定53
考点2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精选54
第七节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解读56
考点1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的制定56
考点2 《办法》的特点及对学校安全管理的原则和方针的具体规定56
考点3 《办法》对教育及其他部门的安全管理职责与校园周边管理职责做了界定57
考点4 《办法》进一步明确了校内安全管理制度与管理要求57
考点5 《办法》对学校安全制度建设的具体要求57
考点6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精选58
第八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59
考点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发布的历史背景59
考点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发布的意义59
考点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选59
第九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解读60
考点1 《中长期规划》对我国教育基本政策的若干规定60
考点2 《中长期规划》关于义务教育的若干规定61
考点3 《中长期规划》关于高中阶段教育的规定62
第十节 其他相关法条的解读63
考点1 《教师资格条例》解读63
考点2 《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解读64
第二篇 教育教学核心能力
第1章 学生发展指导能力69
考点1 学生发展指导的内涵69
考点2学生发展指导的途径70
考点3学生发展指导的推进策略71
第2章 教育教学基本技能73
第一节 教学设计技能73
考点1 教学设计73
考点2 教案设计75
第二节 课堂教学技能89
考点1 课堂导入技能89
考点2 课堂讲授技能90
考点3 课堂提问技能91
考点4 课堂板书技能92
考点5 课堂结课技能94
考点6 多媒体的应用技能95
第三节 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97
考点1 教学原则97
考点2 教学方法99
第四节 教师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101
考点1 教师与学生的合作101
考点2 教师与家长的合作101
考点3 教师语言交流能力的培养101
考点4 倾听能力的培养102
考点5 教师与教师间合作能力的培养与训练102
第五节 教学评价102
考点1 教学评价的概念(理解)102
考点2 教学评价的功能与意义(理解)102
考点3 教学评价的类型(识记)103
考点4 教学评价的原则(掌握)104
第3章 课堂组织与管理106
第一节 课堂管理概述106
考点1 课堂管理的概念106
考点2 课堂管理的功能106
考点3 课堂管理的影响因素107
考点4 课堂管理的阶段性108
第二节 课堂群体的管理109
考点1 群体对个体的影响109
考点2 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109
考点3 群体动力的表现110
第三节 课堂纪律的管理113
考点1 课堂纪律113
考点2 课堂结构与课堂纪律114
考点3 问题行为与课堂纪律115
第三篇 教师自主发展能力
第1章 教师及其专业发展119
第一节 教师及其专业发展119
考点1 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理解)119
考点2 教师角色和教师劳动的特点(掌握)120
考点3 教师的职业素养(识记)122
考点4 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阶段和途径(理解)123
第2章 教师心理126
第一节 教师心理健康的概念126
考点1 教师心理健康的概念(了解)126
考点2 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了解)127
第二节 教师心理常见问题与调适策略127
考点1 教师心理常见问题(理解)127
考点2 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措施(理解)128
第四篇 考试真题集萃
综合应用能力·D类考试真题131
参考答案及解析135
第五篇 考试模拟题库
第1章 辨析题141
参考答案及解析144
第2章 案例分析题146
参考答案及解析159
第3章 教育方案设计题168
参考答案及解析172
文摘
第一篇 师德与职业认知
第1章 新时期倡导的教育观念
第一节 素质教育
考点1 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了解)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素质教育倡导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正如《决定》所指出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 。素质教育强调在教育中每个人都应得到发展,这不仅是民主的基本理念,而且是每一个人的基本权利。
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正如《决定》所言,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每一个学生都有其个别性。不同的认知特征、不同的欲望需求、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价值指向、不同的创造潜能,铸造了一个个千差万别的、个性独特的学生。因此,教育还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作为国力竞争的基础工程的教育,必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这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
第一,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和精神状态。
第二,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相辅相成。
第三,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
考点2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理解)
1.教育对象的全体性
教育对象的全体性,是中小学素质教育最基本的特征,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来理解。
2.教育内容的基础性
◆ 素质教育是为人的生存与发展增强潜力的教育,是为提高全民族素质、未来劳动者素质和各级各类人才素质奠定基础的教育,而不是进行某一专业或职业的特殊训练。
◆ 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内容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观点、基本行为规范、基本学习生活能力等方面的教育,主要是让受教育者拥有“一般学识”,而不是使其拥有“一技之长”。
3.教育空间的开放性
◆ 课堂已不再是单纯地灌输知识和机械地强化训练的场所,而是安排灵活与组合适当的、生动活泼的开放性教育场所。
◆ 教育不再局限于课堂和书本知识,而是积极开拓获取知识的来源和获得发展的空间,重视利用课外的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与和谐发展。
4.教育目标的全面性
◆ 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国家教育方针中所规定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 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发展的全面性应把握好两方面的规定性:
其一,对个体来说,既要保证全面而和谐地发展,又使其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其二,对群体而言,既应保证他们全面和谐地共同发展,又允许群体中个体之间的发展存在相对差异性。
5.教育价值的多元化
◆ 素质教育必须满足学生个体生存与持续发展的需要,使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学会做人、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劳动、学会共同生活。
◆ 素质教育必须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发挥其特长及潜能,使其个性得到充分而自由的发展,充满创造的活力。
6.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 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在重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同时,改变以往只重书本知识、忽视实践能力培养的现象。
7.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注重学生个性健康发展
◆ 素质教育不是把学生看作知识的被动接收器,而是看作知识的主人;不仅仅把学生看作认知主体,更重要、更本质的是把学生看作包含认知方面和非认知方面的完整的生命主体。
◆ 各级各类教育都要坚持因材施教,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8.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 “终身教育”这个概念起初应用于成人教育,后来逐步应用于职业教育,现在则包括整个教育过程和人的发展的各个阶段。
◆ 素质教育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让学生“会学”;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而且要给予学生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展。
考点3素质教育的具体内容(了解)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考点4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理解)
区别应试教育素质教育指导思想以应付升学考试,追求升学率为目的,唯分是举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进而全面提高国民的素质教育目的为适应上一级学校的选择需要,以应试训练为目的根据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需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创造和学会审美教育对象面向少数人,忽视大多数人,重在“选拔”面向全体学生,重在“普及”教育内容完全围绕应试要求,考什么就教什么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发展的教育课程结构单一的学科课程,重视少数“主科”,轻视“副科”以现代课程理论为指导,注重课程结构的均衡性、选择性、综合性学生课业
负担作业较繁重,多采用“题海”战术和机械训练,忽视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和掌握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严格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办事。例如,作业要注意内容,数量适度,形式灵活,还要注意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师生关系强调师道尊严,师生之间是一种管与被管、教与被教、灌与被灌的关系强调尊师爱生,师生民主平等,双向交流,教师要尊重、理解、信任、鼓励每个学生教育方法以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为主,死抠书本,脱离实际重视双基、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使学生主动发展教学途径将课堂和书本作为教学的唯一途径,不同程度地脱离社会、脱离实际实现教育的社会化,建构学校与社会的“双向参与”机制,增加教学途径,扩大教育视野,实行开放式教育评价标准以分为导向,以率为标准,以考为法宝,并以此评价学校、教师和学生,实行僵化死板的“一刀切”的评价确立社会实践的评价权威,淡化分数的警告、惩戒作用,把学生的差异作为资源潜能优势,实行使学生个性健康、完善发展的评价
考点5实施素质教育应注意的问题(理解)
1.实施素质教育,批评应试教育,并不是否定以往的基础教育
(1)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批评应试教育
当前阻碍素质教育推进的主要问题仍然是应试教育。我们必须认识到二者是不同的教育取向,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批评应试教育。
(2)实施素质教育不能否定基础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要批评应试教育,但不是要完全否定过去的教育。应试教育不是对我国现行教育的概括,而是对我国现行教育中存在着过去以考试为目的而产生诸多弊端的教育现象的概括。
2.素质教育与考试的关系
素质教育否定应试教育倾向,并不是不加区别地取消一切考试,而是要改革考试的目的、内容和方法,健全和完善教育评价制度。
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要强调水平考试,要面向全体;同时中考、高考作为选择或选拔性考试也要改革,以达到真正选拔出优秀人才的目的。
3.实施素质教育不会降低教育质量
在全面提高每一位学生的基本素质的质量观下,素质教育不会降低教育质量。素质教育面向的是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学生;追求的是使学生全面发展,而不是单纯应付考试;突出强调的是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而不是让学生只会机械地发展。
4.素质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发展特长
选修课、课外活动、发展特长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也包含在国家课程计划之内,并常常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但这并不是素质教育的全部。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还是课堂教学。
5.创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作为国力竞争基础工程的教育,必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一代人才,这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和时代要求。
考点6“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了解)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概念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即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充分、统一的发展。同时,也包括人的才能、志趣和道德品质的多方面发展。
(二)“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主要源于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它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价值理想,是未来社会的价值目标,也是实现人的发展的最高理想境界。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考察社会物质劳动与人的全面发展关系时所提出的关于人的发展问题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其基本思想是:人的发展是与社会生产发展相一致的。旧式劳动分工造成人的片面发展,大工业机器生产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并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其主要内涵是:第一,人的全面发展的全面性是反映人对生产力总和的全面占有;第二,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能力多方面的发展;第三,人的全面发展是自由的、和谐的发展;第四,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指全社会人的全面发展,而且个人的全面发展是全社会人全面发展的条件。
(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人的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目的,素质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保障和措施。
1.人的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目的
素质教育不仅坚持对学生进行应用知识的传授,而且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开发学生的智慧和潜能,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并重,要求全面发展学生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重视全体学生,是真正的“全面发展”。所以说,人的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目的。
2.素质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要使受教育者获得全面发展,就必须不断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而无论是个人还是整个民族综合素质的提高,都离不开教育。
良好的教育是提高个人和社会整体素养的重要手段。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实施多方面的教育,促进个人在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的全面发展。所以说,素质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考点7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内容(识记)
(一)德育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其基本功能就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智育的方向。
(二)智育
智育是传授给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他们智力的教育活动。智育在社会文明建设中起着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智育的任务主要包括:
(1)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培养基本的技能技巧。
(2)发展学生的智力。智力是指保证人们有效地进行认识活动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它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注意力等因素,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三)体育
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基本内容,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培育人、塑造人的过程。体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青少年一代的身心健康水平关系到整个国家、民族的强弱盛衰。
体育的组织形式:(1)体育课(基本组织形式);(2)早操、课间操;(3)课外体育锻炼;(4)运动队训练;(5)运动竞赛。
(四)美育
美育是通过现实美和艺术美的形象化形式打动学生情感,使学生在心灵深处受到感染和感化,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使学生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美育的任务主要包括:
(1)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和能力;
(2)培养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
第二节 新课程改革概述
考点1新课程改革的含义(识记)
新一轮课程改革是指1999年正式启动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称“新课改”。2001年,教育部正式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总体框架。
考点2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了解)
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代发展要求不能完全适应。
思想品德教育针对性、实效性不强。
课程内容存在着“繁、难、偏、旧”的状况。
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
学生死记硬背、题海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
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生成绩和甄别、选拔的功能。
课程管理强调统一,致使课程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多样发展的需求。
纵观全球教育改革,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和激烈的国际竞争,特别从我国是人口大国的实际出发,必须通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现培养目标的调整和人才培养方式的转变,以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应对未来的挑战。
考点3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一)关注学生发展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要体现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基本理念。
首先这一理念体现在教学目标上,即要按照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的科学体系进行有序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形成。
(二)强调教师成长
依据新课程评价目标的要求,课堂教学评价要沿着促进教师成长的方向发展。其重点不在于鉴定教师的课堂教学结果,而是诊断教师课堂教学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制定教师的个人发展目标,满足教师的个人发展需求。
(三)重视以学定教
提倡“以学定教”,主要从学生的情绪状态、注意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生成状态六个方面评价。
情绪状态:学生是否具有浓厚的兴趣,对学习具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否能长时间保持兴趣,能否自我调节和控制学习情绪;学习过程是否愉悦,学习愿望是否可以不断得以增强。
注意状态:学生是否始终关注讨论的主要问题,并能保持较长时间的注意力;学生的目光是否始终追随发言者(教师或学生)的一举一动;学生的倾听是否全神贯注,回答是否具有针对性。
参与状态:学生是否全员参与学习活动;是否积极主动地投入思考并踊跃发言,兴致勃勃地参与讨论和发言,是否自觉地进行练习。
交往状态:看整个课堂气氛是否民主、和谐、活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友好分工与合作;是否能虚心地听取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发言。遇到困难时,学生能否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思维状态:学生是否围绕讨论的问题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学生回答问题的语言是否流畅、有条理,是否善于用自己的语言阐述自己的观点;学生是否敢于质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展开讨论;学生的回答或见解是否有自己的思考或创意。
生成状态:学生是否掌握应学的知识,是否全面完成了学习目标,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否得到增强,是否有满足、成功和喜悦等积极的心理体验,是否对未来的学习充满了信心。
考点4新课程改革的目标(理解)
(一)新课程改革的总目标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
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
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
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考点5新课程结构(识记)
(一)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
(二)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应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
(三)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四)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三教统筹”等项改革,试行通过“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的做法。
考点6新课程标准(理解)
(一)课程标准含义
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它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了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了教学和评价建议。
(二)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
1.走出课堂教学的误区
(1)新课程的“新”不是演示新的多媒体教学设备;
(2)新课程的“新”不是让教学环节复杂化;
(3)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并不是给学生绝对自由;
(4)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并不是对教师的限制。
2.真正体现出新课程的“新”
(1)正确理解新课程标准的内涵
新课程标准在以往教学大纲的基础上,突出了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在课程学习中“人”的作用,尤其是学生的作用,同时注重教师指导的作用。
(2)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培养学生好的学习方法;正确、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
(3)充分体现人的作用
人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中,教学手段的运用应该是多变的,应该是根据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教学情境而设计的。
(4)教学应注重的是内容而不是形式
只有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课,才是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课,才是好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不断地提高教学水平,真正体现“人”的主体地位,这才是新课程标准的“新”的真正体现。
考点7新课程改革三维目标(理解)
(一)知识与技能(一维)
知识,主要指学生要学习的学科知识(教材中的间接知识)、意会知识(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等)、信息知识(通过多种信息渠道而获得的知识)。知识目标的表达举例:通过学习,知道动物也是有情感的;通过学习,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对完成某种任务所必需的活动方式。技能目标可为分四种:基本技能,如读、写、算的技能;智力技能,如感知、记忆、想象、思维和推理等技能;动作技能,如绘画、做操、打球等;自我认知技能,即认知活动的自我调节和监控技能。技能目标表达举例:自己会做计划,会核对自己的成绩,会检查自己解题方法是否合理、有效,会评价自己的作业水平等等。
(二)过程与方法(二维)
过程的本质是以学生认知为基础的知、情、意、行的培养和发展过程,是以智育为基础的德、智、体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是学生的兴趣、能力、性格、气质等个性品质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
方法,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用并学会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
情感,是指人的社会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态度体验。人的情感表现状态有七种:情绪;热情;兴趣;动机;求知欲;道德体验;美的体验。
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和对学习的责任,它还包括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等。
价值观,本指对问题的价值取向的认识,这里也可指学生对教学中问题的价值取向或看法。考点8课程管理(了解)
(一)三级管理模式
新课程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三级管理模式。
级别实施主体管理模式国家课程国家制定课程发展总体规划,确定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制定国家课程标准,宏观指导课程实施地方课程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国家对课程的总体设置,规划符合不同地区需要的课程实施方案,包括地方课程的开发与选用校本课程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二)三级管理模式政策的贯彻
1.建立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体制
新课程改革要求课程管理政策与新课程标准相适应,逐步增大地方课程管理权力。省一级教育部门将成为真正的课程管理和开发的主体,不仅具有实施权,还具有调整权和一定的决策权。地方既要实施国家课程,又要开发和管理地方课程,指导和管理学校课程。
2.建立健全课程管理体制
要保证管理的质量,就需要各管理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建立相应的管理体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权限,使管理这个系统有效运转。建立健全课程管理体制是课程管理规律的要求,也是课程管理工作的组织保证。
3.按可控系统建立课程管理模式
可控系统一般具有三个条件:第一,被管理的事物有一定程度的组织性;第二,存在多种发展的可能性;第三,有控制的手段和方法。中小学课程系统基本上具备这三个条件。
4.建立健全课程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各种课程管理制度,是课程管理的措施保证。当前强调要依法治教,其中也包括按规章制度管理课程。
第三节新时期倡导的教育观念
考点1新时期倡导的教学观(理解与应用)
(一)教学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他们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这样教学就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而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二)教学不只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更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创设基于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是本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教学重结论更应重过程
传统教学(重结论、轻过程)新课改倡导的教学(重结论更重过程)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单调刻板的条文背诵创设生动形象且符合实际的生活情境,让学生经历形成结论的过程排斥学生的思维和个性,学生无须思考、评判、创新,只需听讲和记忆就能掌握知识善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质疑,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重学会,只关注接受知识,积累知识,提高解决当前问题的能力重会学,鼓励培养发现新知识、新信息以及提出新问题的能力(四)教学关注学科更应关注人
重认知、轻情感重教书、轻育人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转变以人为本位的教学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考点2新时期倡导的教师观(理解与应用)
(一)教师的角色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二)教师的教学行为
对待学生,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对待教学,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对待自我,新课程强调反思;
对待其他教育者,新课程强调合作。
考点3新时期倡导的学生观(理解与应用)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改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在此背景下,新课改的学生观具体见下表。
学生观具体内容学生是
发展的人· 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 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 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学生是
独特的人· 学生是完整的人;
· 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 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学生是具有
独立意义的人·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不可以由教师任意捏塑;
·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 学生是责权主体
考点4新时期倡导的学习方式(理解与应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目前新的学习方法主要有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
研究性学习 ★★
(一)研究性学习的含义
研究性学习有两种含义:一指一种学习方式;二指一种课程领域。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活动。
(二)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1开放性
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不是特定的知识体系,而是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立足于研究、解决学生所关注的一些社会问题或其他问题,所涉及的范围很广泛。在同一主题下,由于个人兴趣、经验和研究活动需要不同,研究视角的确定、研究目标的定位、切入口的选择、研究过程的设计、研究方法手段的运用以及结果的表达等可能各不相同,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为学习者、指导者发挥个性特长和才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而形成一个开放的学习过程。
2探究性
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习内容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确定的研究课题;学习方式不是被动地记忆、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敏锐地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探求结论的自主学习的过程。因此,研究性学习的课题,不宜由教师指定某个材料让学生理解、记忆,而应引导、归纳、呈现一些需要学习、探究的问题。
3实践性
研究性学习强调理论与社会、科学和生活实际的联系,特别关注环境问题、现代科技对当代生活的影响以及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同时研究性学习的设计与实施应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条件和可能。
(三)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
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三种类型:小组合作研究、个人独立研究、个人研究与全班集体讨论相结合。
小组合作研究是经常采用的组织形式。学生一般以3—6人组成课题组,聘请有一定专长的成人(如本校教师、校外人士等)为指导教师。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各有独立的任务,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各展所长,协作互补。
个人独立研究可以采用“开放式作业”的形式,用几个月到半年时间完成研究性学习作业。即先由教师向全班学生布置研究性学习任务,可以提出一个综合性的研究专题;也可以不确定范围,由每个学生自定具体题目,并各自相对独立地开展研究活动。
采用个人研究与全班集体讨论相结合的形式,全班同学需要围绕同一个研究主题,各自搜集资料、开展探究活动、取得结论或形成观点;再通过全班集体讨论或辩论,分享初步的研究成果,由此推动同学们在各自原有基础上深化研究,之后或进入第二轮研讨,或就此完成各自的论文。
(四)研究性学习实施的一般程序
1进入问题情境阶段
本阶段要求师生共同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一般可以开设讲座、组织参观访问等,目的在于做好背景知识的铺垫,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然后经过讨论,提出核心问题,诱发学生探究的动机;在此基础上确定研究范围或研究题目。
2实践体验阶段
在确定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以后,学生要进入具体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实践、体验,形成一定的观念、态度,掌握一定的方法。
3表达和交流阶段
在这一阶段,学生要将所取得的收获进行归纳整理、总结提炼,形成书面和口头报告材料。
合作学习 ★★
(一)合作学习的含义
合作学习是指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
(二)合作学习的特点
1互动性
不局限于师生之间的互动,而是将教学互动推延至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2目标性
合作学习是一种目标导向活动,通过合作学习实现认知、情感与技能教学目标。
3平等性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充当“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顾问”和“参与者”等多种角色,旨在促进整个教学过程的发展,使学生与新知之间的矛盾得到解决。
4群体性
在教学形式上,合作学习强调以集体授课为基础,以合作学习、小组活动为主体形式,力求体现集体性与个体性的统一,但总体上还是群体性的。
5情境性
合作学习认为,组织学生学习的情境主要有三种:竞争性的情境、个体性的情境、合作性的情境。也就是说,合作学习在突出合作的主导地位的同时,并不否认竞争与个人活动的价值,而是将之纳入教学过程之中,使它们兼容互补,相得益彰。
6激励性
合作学习建立“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使得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大家合作达标。
(三)合作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引导学生积极地相互协作;强调个人责任制;在合作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
自主学习 ★★
(一)自主学习的含义
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具有主体意识和自主意识,不断激发自己的学习激情或积极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一种学习过程或学习方式。
(二)自主学习的特点
特点要求表现能动性以尊重、信任、发挥人的能动性为前提自觉(自律)与主动(积极)独立性独立地学习,是自主学习的灵魂摆脱对教师的依赖,独立自主地开展学习活动异步性尊重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性学生在充分了解自身客观条件并进行综合评估的基础上,制定具体的学习目标,选择相关的学习内容并对学习结果做出自我评估(三)自主学习模式的具体运作方法
自主学习模式的具体运作方法分为以下几种:
1集体合作学习。这是将班集体的所有成员作为一个整体,共同来解决学习中的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
2小组协作学习。小组协作学习介于班集体学习和个别学习之间,能同时发挥集体学习和个别学习的长处。
3个别化学习。这是一种由个人设定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和学习方法,并让个人主动学习的方法。
4问题解决式学习。从问题出发,师生共同确定一个问题,让学生围绕问题的实质,查询、搜集各种有助于问题解决的学习资源,借助这些资源,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或生成等探究活动,接下来再进行集体讨论,共同探讨,得出结论。
5讨论式学习。这是学生和学生之间或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学习方法。
6角色转换式学习。在教学中,让学生转换角色,尝试从“教师”的角度钻研教材,在教师的指导下“备课”“讲课”,就一篇文章的写法、一道题的解法、一句话的读法进行讲解,或者互相给其他学生布置作业、制考试题、评定成绩等等,由此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充分体会到教师不是教学的权威,而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
7情境化学习。创设情境,可以是事实性、意境性、示范性、冲突性或探究性的,目的不仅是告知学生“这是什么”,更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比较、辨别,理解它有什么特点,探索其原因,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思考“为什么”。
8实验操作式学习。指学生在对具体形象的实物材料、文字材料实验操作中,通过多种感官活动获得感性经验。
9求异式学习。在求异中学即要求学生在求“变”、求“新”中学习知识,获得思维的发展。
10范例式学习。精选一些作文、习题的个别范例加以分类整理,供学生选择学习,使学生从个别现象认识一般规律。
11兴趣化学习。兴趣学习区别于强制学习,利用课外活动类,如计算机游戏、计算机艺术、局域网上学习等,将文字的、图像的、数字的和声音的多种学习信息表现形式混合为一体,使学习更加有趣味、更加简便,也更为有效,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性,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考点5新时期倡导的课程评价(理解与应用)
(一)新课程评价内容
新课程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学习目标两个方面,与此相适应,需要我们建立以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发展为目标的新的评价体系。
(二)新课程评价的基本特点
(1)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
(2)注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3)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4)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5)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三)新课程评价的重点
1.学生评价的重点
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评价体系包括学生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一般性发展目标包括学生道德品质、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个体与情感等多方面能力。一般性发展目标融合在学科学习目标中实现。
重视采用灵活多样,具有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而不仅仅依靠笔试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依据,强调过程性评价。
2.教师评价的重点
打破以学生成绩论教师工作成效的唯一依据,建立促进教师发展的评价体系,包括教师的师德、对学生的关注、教学设计能力、交流与反思能力。
强调以“自评”的方式促进教师教育教学的反思能力的提高,倡导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和管理者共同参与,体现多渠道信息反馈的教师评价制度。建立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模式。
3.笔试命题改革的重点
(1)笔试内容方面
应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关注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淡化记忆性内容为主的笔试,笔试命题应依据课程标准,杜绝设计偏题、怪题的现象。
(2)笔试方式方面
倡导给予多次机会,综合应用多种方法,打破笔试评价学生的唯一方式。考试方式应灵活多样,体现评价的先进性和发展性,如辩论、课题研究、情景测验等。笔试仅作为评价的一种方式,部分学科可以开卷考试,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并给被评价者提供多次评价的机会,给予学生选择的空间,加强对学生综合评价。
(3)笔试结果处理方面
要求加强对学生笔试结果的分析、指导,并对学生的评价做出具体的建议,不公开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和排名。评价的结果要呈现多种形式,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不以分数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重视成长记录袋的应用。
第2章师德与师德规范
第一节师德的内涵
考点1师德的含义(识记)
在我国,师德往往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简称,是从事教学工作的脑力劳动者在教学实践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的总和。
师德的产生和发展同人们教育活动的发展直接相联系,它对形成教师的职业心理和职业理想,形成教师特有的道德习惯和道德传统,起着重要作用。
在阶级社会里,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有阶级性的,它是一定阶级的利益和意志的体现,是为统治阶级巩固自己的统治服务的。
考点2师德与教师道德的区别(理解)
在理解师德时,还应注意目前存在的两种关于师德与教师道德的观点。
(一)“师德即教师道德”
持这种观点的人,将师德完全等同于教师道德,认为师德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提升教师个人的道德水平。
在一些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文件中,常常会见到: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学习和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发扬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勇于探索、作风正派、礼貌待人等道德品质。由此可见,这些内容并不是教师这个职业所独具的特点,而是教师作为一个社会公民所应具备的品质。
道德是社会公共生活中最一般最普遍的善恶标准和观念,而师德则是教师职业活动中特有的善恶标准和观念。
1.两者产生的时间有所不同。道德先于教师职业产生,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萌芽和产生,而教师职业道德则是人类社会脑体分工之后才开始产生的。
2.两者的发展有所不同。就它们的发展而言,道德随着社会整体的发展而发展,是在整个社会的广阔空间中形成和发展的,而师德虽然也随社会发展而发展,但更重要的、具体的还是在教师职业领域中形成和发展的,是与教师这一职业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正是在教师这一职业中,其道德的发展才被赋予了教育专业化的特点。
3.两者适用的范围有所不同。教师个人道德的适用范围比较广泛,涉及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而师德大多限于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方面。
因此,应该将师德与教师道德区分开来,以免出现以一般人的道德来替代教师职业道德的现象。
(二)“教师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
持这种观点的人,主张将教师私人领域的个人道德转移到公共领域,让教师所有的道德情感、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全部展现在职业监督之中。
事实上,教师道德与教师职业道德之间存在着范围上的差别。很明显,这种观点将教师道德的公德与私德混为一谈,而我们所说的教师职业道德则更关注于教师在公德上的表现,教师道德更关注于教师在私德上的表现,两者应当区分清楚。
第二节师德规范
考点1师德规范的基本范畴(识记)
1.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四次颁布修订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分别是:1985年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要求(试行)》、1991年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997年和2008年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作的重新修订。
2.2008年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蓝本和准则。
(1)规范的内容是: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以及终身学习。
(2)规范的核心内容是: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和为人师表。
考点2 师德规范的核心内容及其解析(掌握与运用)
(一)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1.爱岗敬业的含义
爱岗敬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之一,包括爱岗和敬业两方面含义。
(1)爱岗是对本职工作所产生的一种热爱情绪和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爱岗就是热爱教育事业,具体表现为热爱工作和热爱学生。
(2)敬业是指教师对国家教育发展和学生成长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具体表现为对教育教学工作的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和精益求精,对学生热情关怀、尽心尽力。
2.爱岗敬业的基本要求
(1)要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志存高远;
(2)要甘为人梯,自觉提升精神境界;
(3)要勤业精业,高度负责;
(4)要勇于奉献,杜绝敷衍塞责。
(二)教书育人是教师职业的基本任务
1.教书育人的含义
教书育人包括教书和育人两个方面的内容,教书主要是指教师向学生传递科学文化知识,育人主要是指教师培养学生的各方面品质,二者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
2.教书育人的基本要求
(1)知识系统,扎实有效;
(2)遵循规律,方法得当;
(3)探究出新,追求卓越。
(三)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1.为人师表的含义
为人师表是指教师用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学生做出榜样,成为他们学习和效仿的表率与楷模。
这种“师表性”是由学生的“向师性”决定的,在中低年级学生身上,这种特征表现得尤为明显。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对“重要他人”的言行举止易产生模仿,这些“重要他人”主要是家长和教师,而由于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往往教师比家长更容易成为学生的模仿对象,所以说学生的这种“向师性”决定了教师的“师表性”。
2.为人师表的基本要求
(1)为人师表要具有全面性;
(2)为人师表要具有内在性;
(3)为人师表要具有“度”。
考点3 我国师德规范存在的问题(理解)
1.过于抽象空泛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作为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遵循的基本行为规范,应有利于教师的执行。目前我国出台的师德规范则过于笼统,基本是一些原则性要求,实际操作性不强。比如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这样表述:“热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但是具体该如何爱护学生?如何尊重学生?在规范中却未能明确说明。为此,我们应该更多地向其他国家学习,如美国在《美国全国教育学会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就具体列明了“不应该无理阻止学生接触各种不同的观点”“不能故意使学生处于尴尬或受贬低的处境中”。
2.缺乏教师职业的特点
我国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难以体现教师的职业特色,比如其中所提到的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等是所有公民都应该遵守的。因此在师德规范的制定方面应该体现教师道德的专业化诉求,避免适用各种职业的通用版。
新都网(http://www.newdu.com)提示:其余部分暂略,详情请查阅图书。
- 最有用的评价:
暂无最有用的评论
- 不促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