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谈谈这个项目的缘起吧。 芳菲:2011年夏天的时候,我跟随新华社到联合国环境署的总部,去参加一个环保论坛。期间在跟环境署的官员有聊到,公众人物除了做代言之外,还能为环保做什么。我当时说,希望能具体做一件事情。这成为后来做“芳菲绿色手绢计划”的缘起。多年来,我一直保留了使用手绢的习惯。但在身边,周围人对用手绢的印象,基本都停留在小时候。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家都用纸巾了,平时问的是“有纸巾吗?”而不是“有手绢吗?” LifeStyle:你们是怎么推行这个计划的? 芳菲:当时就是想做一个跟手绢相关的又有环保意义的项目,让周围的人重拾用手绢的习惯。所以从联合国环保论坛回来后,很快开始着手做国内市场的调查。但发现一个很尴尬的现象,几乎所有的手绢厂都是欧美日韩的代工厂。其实本来我们是想做一个倡导性的活动,但面临的窘境却是被大家反问,“在哪里能买得到手绢”……于是这个倡导性公益的初衷变得越来越具体,从2012年开始,我们自己设计生产手绢,至少能让被倡导的公众有方便的渠道能买得到手绢。 LifeStyle:设计方面是如何开展的? 芳菲:我们记忆中手绢的模样是女生用小碎花,男生用小格子,所以最初设计的十几个图样延续了这种传统印象。后来,我们开始邀请一些艺术家、时装设计师加入到这个公益计划中,逐渐形成了一个非常受欢迎的系列——“名师系列”。这其中有大家熟知的歌手&艺术家艾静,央视的主持人,时装设计师郭培、罗铮、王培沂、张志峰等。 LifeStyle:他们的设计是围绕统一主题还是自由发挥? 芳菲:我们不会给他们设限,也因此能看到不同审美理念下诞生的一条小手绢。对于那些邀约合作设计师们来说,他们自身的品牌,或是做精美的高级定制,或是做奢华的皮草,平时的成衣销售动辄几千上万,对于一般消费者而言是望而却步的。而我们恰巧成为了这样一个桥梁,把他们的美学理念,用一种平价的方式走入到大众的生活当中——你可能不会去穿一件设计师的高级定制,但是可以在日常用一种平价的方式,使用到他们设计的一条小手绢。 LifeStyle:你有参与到手绢的图案设计中吗? 芳菲:有的,我们的“齐瓦当”系列。两年前,我在淄博的博物馆里,看到了两千多年前齐国的瓦当,当时就非常喜欢上面的图形。回来以后通过各种试色和画样,最终用褐色与绿色组成了一套手绢组合。圆形的那个图案在古代齐国是王室等级的才可以使用,太阳神面具图案的是祭祀时用的,虽然历经千年,但现在看依旧很时髦。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