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商城>图书商城>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用书>内蒙古事业单位考试用书

最近浏览过

    华图2015年内蒙古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用书《一本通(公共基础知识+职业能力测验+写作)》专用教材

      收藏此商品
      • 市 场 价:60.00 商品编号:8487
      • 折 扣 价:¥30.00已优惠¥30.00(5.0折)
      • 人 气:已有 人关注
      • 运  费:根据重量、地区及送货方式收取
      • 作  者:华图教育
        出 版 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4年10月
        版  次:2015版
      • 开  本:16
        装  订:平装
      • 适用范围:内蒙古区直及各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
      请选择您要的商品信息
        购买数量: - +(库存情况:有货

        宝贝已成功添加到购物车

        购物车共种宝贝合计: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关闭本页面

        • 商品详情

        • 规格参数

        • 相关商品

        • 用户评价

        • 销售记录

        • 购买咨询

        主编简介
            华图教育,创办于2001年9月16日,是集面授培训、图书发行、网络教学于一体,拥有专兼职教师及专业研究员三千多人的综合性教育集团,是国内公认的公职培训行业标准制定者和教育培训标杆企业,是国务院机关事务局后勤干部培训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教育科学出版社等部门的合作单位。
         

        目录
            第一部分  公共基础知识
                思维导图1
                第一章  政治2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2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21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29
                    第四节  中共党史42
                    第五节  时政热点44
                第二章  法律60
                    第一节  法理学60
                    第二节  宪法65
                    第三节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78
                    第四节  刑法98
                    第五节  民法112
                    第六节  经济法127
                    第七节  新法速递128
                第三章  经济133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133
                    第二节  微观经济138
                    第三节  宏观经济145
                    第四节  国际经济155
                第四章  行政管理163
                    第一节  行政管理概述163
                    第二节  行政管理学原理171
                    第三节  人事行政194
                第五章  事业单位概况201
                    第一节  事业单位概述201
                    第二节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209
                第六章  公文写作与处理229
                    第一节  公文概述229
                    第二节  公文写作234
                    第三节  公文处理246
                第七章  职业道德249
                    第一节  道德与职业道德249
                    第二节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260
                    第三节  职业道德修养267
                第八章  历史文化与科技生活269
                    第一节  历史文化269
                    第二节  科技与生活282
                第九章  国情与自治区区情292
                    第一节  中国国情292
                    第二节  内蒙古自治区区情295
            第二部分  职业能力测验
                思维导图304
                模块一  言语理解与表达
                    第一章  逻辑填空305
                        第一节  实词辨析305
                        第二节  成语辨析311
                        第三节  虚词辨析315
                    第二章  阅读理解318
                        第一节  主旨概括318
                        第二节  意图判断325
                        第三节  细节理解327
                        第四节  词句理解331
                        第五节  代词指代332
                        第六节  标题填入333
                        第七节  态度观点336
                    第三章  语句表达339
                        第一节  语句排序339
                        第二节  语句衔接342
                        第三节  结语推断343
                模块二  数量关系
                    第一章  数学运算345
                        第一节  数与代数345
                        第二节  图形与几何354
                        第三节  组合与概率359
                        第四节  应用与综合366
                        第五节  常用解题方法384
                    第二章  数字推理389
                        第一节  多级数列389
                        第二节  分数数列389
                        第三节  幂次数列390
                        第四节  递推数列391
                        第五节  多重数列391
                模块三  判断推理
                    第一章  图形推理393
                        第一节  数量规律393
                        第二节  位置规律398
                        第三节  样式规律400
                        第四节  空间重构类406
                        第五节  三视图和剖面图408
                        第六节  平面重构类409
                        第七节  其他考点410
                    第二章  定义判断411
                        第一节  单定义判断411
                        第二节  多定义判断413
                    第三章  类比推理415
                        第一节  二项类比415
                        第二节  三项类比420
                    第四章  逻辑判断422
                        第一节  翻译推理422
                        第二节  真假推理425
                        第三节  分析推理428
                        第四节  加强削弱型429
                        第五节  解释评价型437
                        第六节  归纳推导型439
                    第五章  事件排序443
                模块四  资料分析
                    第一章  高频术语详解446
                        第一节  常用统计术语446
                        第二节  常用统计指标454
                    第二章  快速计算实用技巧461
                        第一节  阅读技巧461
                        第二节  计算技巧471
                        第三节  实用技巧480
            第三部分  写作
                思维导图489
                第一章  事业单位写作能力测验简介489
                    第一节  事业单位写作能力测验概述489
                    第二节  事业单位写作能力测验的要素与内容490
                第二章  掌握提高写作能力的技巧494
                    第一节  写作基础能力的培养494
                    第二节  写作技巧提升504
                第三章  写作分类指导507
         

        文摘
         

        第一部分  公共基础知识
        第一章  政治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


            ◎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考点1:哲学概论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于包括自然界、社会和人的精神世界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当人们形成了一定的世界观后,就会按照这些观点去解释一切现象、处理各种问题,这时,世界观作为指导人们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原则,就表现为方法论。人生观就是人们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世界观决定方法论,世界观是方法论的根据,二者是相互统一的。
            世界观人人都有,但是自发的、零乱的世界观,还不能称之为哲学。只有经过思想家自觉研究、系统阐发和逻辑论证的世界观,才能称之为哲学。
            所以哲学不等于一般的世界观,它是系统化和理论化了的世界观。所谓理论化、系统化,就是用一系列概念、范畴和系统的逻辑论证而形成的世界观理论体系。
            考点2:哲学的基本问题
            恩格斯说:“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又可表述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这一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
            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是存在和思维或物质和意识何为世界本原,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这个问题属于本体论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大基本哲学派别。凡是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坚持物质是第一性的,都是唯物主义;凡是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坚持意识是第一性的,都是唯心主义。一切哲学都不能超越这两大派别,独立于两派之外的第三种哲学是不存在的。
            唯物主义经历了三种历史形式,即古代的朴素唯物论、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论和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唯心主义认为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唯心主义有主观唯心论与客观唯心论两种基本形式。主观唯心论认为,人的意识是世界的本原,客观世界是人的意识的产物。客观唯心论认为,物质世界是由某种非人类、超自然的“客观精神”派生的。
            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物质和意识有无同一性,即人们的思维能否认识现实世界,思维能不能正确地反映存在的问题,是认识论问题。对这方面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哲学上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凡是认为物质和意识具有同一性,主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就是可知论。绝大多数哲学家,包括唯物主义者和一些彻底的唯心主义者,都主张世界是可知的。但也有少数的哲学家,如休谟和康德,否认物质和意识具有同一性,否认认识世界或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这是不可知论。
            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谁是第一性思维第一性: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存在第一性: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
            辩证唯物主义
            是否具有同一性可知论:世界具有可知性
            不可知论: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考点3: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1)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2)哲学给具体科学起到指导的作用;
            (3)具体科学给哲学起到基础的作用。
            考点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的欧洲,具有历史必然性。它的诞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自然科学根源和理论根源。
            1.社会历史条件和阶级基础
            19世纪初,欧洲许多国家的大机器工业和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起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一些国家已占统治地位。随着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迫切需要一个能够正确反映社会发展规律和无产阶级利益的科学理论来指导,同时,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丰富经验,为这个科学理论的产生提供了现实的经验。
            2.科学前提
            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这三大发现,揭示了自然界的物质统一性以及各种物质形态之间相互联系和发展的辩证性质,为哲学总结自然现象以及认识它们的一般规律提供了可靠的知识基础,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自然科学前提。
            19世纪,人类在社会科学方面也获得了重要的进展。主要表现为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创立了劳动价值论;法国复辟时期(1815—1830年)历史学家梯叶里、基佐、米涅的历史理论,对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作了考察;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内在矛盾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并对未来社会作了天才猜测。
            3.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的古典哲学。德国古典哲学是近代哲学发展的最高形式,黑格尔是辩证法思想的集大成者。但是,他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却隐藏在神秘的唯心主义体系之中。费尔巴哈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后一个代表,他对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和宗教神学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哲学观点。但他在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时,却把黑格尔的辩证法也抛弃了。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哲学辩证法思想的“合理内核”,抛弃了它的唯心主义;批判地吸收了费尔巴哈哲学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抛弃了它的形而上学,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同时,把辩证唯物主义运用到社会历史领域,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
            考点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
            (1)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基本、最核心的特征。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性、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3)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①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
            ②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第二大理论成果;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
            考点6:物质的概念
            1.物质概念历史的历史发展
            对“物质”的理解,唯物主义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大体说来,分三个发展阶段:古代的朴素唯物论、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论和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
            (1)古代的朴素唯物论。
            这种物质观坚持用物质原因来解释物质世界。这种物质观把世界的本质归结为某种或某几种物质形态,把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混为一谈,因而它不能概括所有物质的共同本质,也无法解释物质世界的无限多样性。所以,他们对物质的认识,只能是朴素的、直观的、缺乏科学论证的猜测。
            (2)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同朴素唯物主义相比,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以一定的自然科学材料为根据,克服了自发的猜测的性质,是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发展和深化。
            由于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和缺乏辩证思维,这种物质观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第一,机械性,把物质世界都看做是机械运动;第二,形而上学性,认为原子是不变的,原子是物质的最终层次。第三,不彻底性,在社会历史领域里陷入了唯心主义。
            2.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
            19世纪80年代,恩格斯对物质观作了科学的说明。他指出:“实物、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从而说明“物质”作为哲学范畴,它是对各种具体实物共性的概括。列宁在批判“原子非物质化”“物质消失了”的错误观点时,给“物质”下了科学的经典性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考点7:物质、运动、静止
            作为哲学范畴的运动是指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它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物质是运动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设想有不运动的物质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特征。另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没有无物质的运动。设想有离开物质的运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相对静止有两种基本情形:一是机械运动中特定物体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移动;二是事物处于量变阶段,没有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静止是相对的,但并非单纯消极保守的,它也有积极的意义:相对静止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相对静止是人们认识和利用事物的前提;相对静止是理解和衡量运动的尺度。
            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辩证统一的:相对静止中包含着绝对运动,静中有动;绝对运动中也包含着相对静止的状态,动中有静;物质的具体形态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关于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原理的实践意义在于:它要求我们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一切问题,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跟上发展着的客观实际,防止思想僵化和行动保守,对事物的静态分析必须与动态考察相结合;在实践中把变革和稳定结合起来,既要勇于变革以推动事物的发展,又要注意稳定局面以巩固变革的成果,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考点8: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
            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时间是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顺序性。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伸张性、广延性,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
            时空和物质运动是不可分离的,离开时空的物质运动和离开物质运动的时空都是不存在的。时间和空间同物质运动的不可分离性,表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它们作为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同物质运动一样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存在。时间和空间的这种客观性,要求我们做任何工作,都不能不考虑时间、空间问题,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时空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和相对的统一。时空的绝对性是指时空作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它的客观实在性是不变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时空的相对性是指时空特性的具体性、可变性。时空的具体特性随物质运动特性的变化而变化,人们关于时空的观念也是可变的、发展的。
            时空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是无限和有限的辩证统一。物质运动的永恒性决定了作为物质运动形式的时空的无限性。时间的无限性是指物质世界的存在和发展的持续性是无限的,它无始无终、无尽无休。空间的无限性是指物质世界的广延性是无限的,它无穷无尽、无边无际。时间的无限性表明物质世界的永恒性,空间的无限性表明物质世界的唯一性,即物质世界是唯一现实的世界。物质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无限的,而具体事物的时间和空间都是有限的,在时间上是暂时的,在空间上是有界限的。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是辩证的统一:无限存在于有限之中,无限的时空是由特定的有限时空构成的;有限包含无限,任何有限的事物都包含无限的结构和层次;有限转化为无限,有限的界限是可以超出的,超出有限即趋向无限。
            考点9:意识的本质
            首先,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高度发展的产物,既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又是社会的直接产物。自然界物质产生出意识不是突然的,而是经历了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大体经历了三个决定性的环节:从无生命物质的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反应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从刺激感应性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从动物心理到人类意识。同时,意识不是纯粹生物进化的结果,而是同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是社会的产物。劳动是促使猿向人转化、猿脑向人脑转化、动物心理向人类意识转化的决定性因素。
            其次,从意识的本质看,意识是物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人脑是意识的器官,但不是意识的源泉。从内容上看,意识是人脑对物质世界的反映,是对外界输入的信息不断加工制作的过程。意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在内容上是客观的,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在意识中体现了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的对立统一。
            再次, 从意识的作用看,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
            (1)意识反映世界是自觉的有目的的反映,具有目的性和自觉性。
            (2)意识不仅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反映现存事物,而且能追溯过去、推测未来,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具有能动创造性。
            (3)意识可以通过“思维操作”实现对客观事物的超前的、观念的改造,指导并通过实践把理想变成现实,从而改变、创造世界。这就是列宁所说的:“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此外,意识还能控制人体的生理活动。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十分巨大的,但它的发挥又是有条件的,它必须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必须把正确的思想付诸实践,必须借助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
            考点10:世界的物质性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世界本质问题的一个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全部理论的基石,同时也为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提供了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一原理的内容包括:
            (1)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
            (2)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而不是某种“始基”的物体;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以具体物质形态的差异性、多样性为前提,而物质形态的差异性、多样性又以它们的客观实在性为基础。
            ◎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两大特征联系
            发展
            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过程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五对范畴:原因和结果、现象和本质、可能和现实、内容和形式、偶然和必然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特征。
            考点11:联系的概念和性质
            所谓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联系是客观的,凡真实的联系都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联系,而不是人们强加给事物的主观臆想的联系。联系的客观性,要求人们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去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用主观臆想的联系代替事物本身的真实的联系是典型的唯心主义。
            事物的联系是极其复杂而多样的。按照联系的特点和性质可分为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主要联系和次要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等。
            联系既是客观的,又是普遍的。联系的普遍性是指:
            (1)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要素、部分、方面及其发展的各个阶段、过程都是相互联系的;
            (2)每一事物都与其他事物处于相互联系之中;
            (3)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一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中的一个成分或环节,并通过它表现出联系的普遍性。
            考点12:联系与系统
            联系的普遍性造成了事物普遍地以系统的形态存在着。所谓系统就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的主要特征:
            (1)系统的整体性。其含义有两方面:一是系统的整体性质只能存在于各个组成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而不是各个孤立要素的性质和功能的简单相加。如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整体不等于各个孤立部分的总和”。二是处于某系统中的要素,其性质、功能要受该系统整体的影响和制约,离开了整体,其性质就会发生变化。如黑格尔所说,从人身体上割下来的手,就不是原来意义上的手。
            (2)系统的结构性,是指系统诸要素的结合方式。
            (3)系统的层次性,是指系统的结构有一个依次隶属的层次关系,不同的层次在系统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不同,其运动的规律也不完全相同。
            (4)系统的开放性,是指系统与周围环境处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之中,系统不断与其环境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
            考点13:发展的实质
            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着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使事物原有的状态或性质发生程度不同的变化。概括一切形式的变化就是运动,运动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
            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存在的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考点14: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它是联系和发展的实质;(2)它是贯穿唯物辩证法各个规律和各对范畴的中心线索,是各个规律和各对范畴的实质;(3)矛盾分析方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把握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认识的实质;(4)是否承认对立统一学说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实质。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考点15:矛盾论: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1.矛盾的特征
            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矛盾是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及其关系。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
            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即矛盾双方互为存在的条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矛盾双方相互渗透以及相互转化的趋势。这种包含着向自己对立面转化的相互贯通性,最深刻地体现了对立面之间的内在的统一性。
            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方面,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因为矛盾的同一性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是包含差别和对立的同一。同一性要受斗争性的制约,矛盾双方的共存要靠斗争来维持,矛盾双方的转化要靠斗争来实现。另一方面,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斗争性要受同一性的制约,同一性规定和制约着斗争的形式、规模和范围。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原理,要求人们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这是辩证认识的实质所在。形而上学割裂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在它看出有差别的地方就看不见统一,在它看见有统一的地方就看不出差别”。这种只见对立、不见同一或者只见同一、不见对立的观点往往造成思想上的绝对化和片面性。
            2.内因与外因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不仅揭示了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而且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所谓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既斗争又同一,由此推动了事物的发展,或者说矛盾的相对的同一性和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事物发展的动力。
            在矛盾推动事物发展过程中,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各有其作用。同一性对于事物发展的作用主要是:(1)由于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矛盾双方互为存在的条件,矛盾双方可以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己获得发展;(2)由于矛盾双方相互包含,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3)由于矛盾双方彼此相通,矛盾双方可以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并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
            斗争性对于事物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斗争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引起事物的量变;(2)斗争促使矛盾双方地位或性质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不能孤立地起作用,它们对事物发展的作用只有在两者的结合中才能实现,矛盾推动事物发展是同一性和斗争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说明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在事物的外部,而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因。内因即内部矛盾是事物存在的基础,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本质,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它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所以它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指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它能够加速或延缓甚至暂时改变事物发展的进程,但它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它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对于我们分析问题和指导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我国实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方针的重要哲学基础。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所谓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一切科学认识的首要前提。科学都是研究事物矛盾的,科学每前进一步都是以揭露和认识新矛盾为内容的。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具体表现在:
            (1)每个不同的事物和不同的运动形式各有其自身特殊的矛盾。
            (2)在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和同一过程的不同阶段,都有各自的特殊矛盾。
            (3)各种矛盾及矛盾诸方面在矛盾总体中各具有不同的特性,表现为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区别。
            (4)由于矛盾的性质、地位以及条件的复杂性,矛盾解决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矛盾双方同归于尽;矛盾双方融合成一个新事物。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分析矛盾特殊性的意义就在于,它既是科学地认识事物的基础,又是正确地解决矛盾的关键。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即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的区别是:任何一般(普遍)只是大致包括个别(特殊),只是包括了个别的某一部分属性、某一方面特征或共同本质;任何个别都不能完全地被包括在一般之中。它们的联系是:一般存在于个别之中,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任何个别都是一般,都具有一般的本质或属性。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普遍和特殊的区分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全面地把握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不仅是理解和解决具体矛盾的出发点,而且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论基础。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原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4.事物的矛盾性:两点论和重点论
            构成事物的多种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有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这种矛盾力量的不平衡性,也是矛盾特殊性的重要表现。
            主要矛盾是在一个矛盾体系中居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起决定作用的矛盾;非主要矛盾则是在一个矛盾体系中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不起决定性作用的矛盾。主要矛盾规定和影响非主要矛盾,解决好主要矛盾,非主要矛盾也就比较容易解决;非主要矛盾对主要矛盾也有影响,非主要矛盾处理得好,有利于主要矛盾的解决。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其地位可以相互转化。
            不论主要矛盾或者非主要矛盾,其对立的双方中总有一方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此相应的便是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的非主要方面。一般说来,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了事物的性质。非主要方面对矛盾总体的变化、发展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也会互相转化。
            矛盾力量的不平衡性,要求我们把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结合起来。两点论就是要同时看到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之间的辩证关系,不能只看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即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重点论就是在看到两个方面的同时,必须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因为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不要把两者等量齐观,更不能颠倒主次,即坚持重点论,反对均衡论。 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统一的,要坚持两点论中的重点论,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前提。
            考点16:质量互变规律
            1.质、量、度
            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
            质是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规定性。事物的质是由事物内部矛盾的特殊性决定的。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
            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量和事物是不可分离的,但量和事物的存在不是直接同一的,在一定范围内量的增减不影响事物的存在。
            质和量的统一为度。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范围、幅度和限度。它的极限叫关节点,超出了关节点,事物就会发生质变。
            2.量变和质变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过程和形式。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渐进过程的中断。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是量变,超出度的变化是质变。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两种基本形式或基本形态,它们是有区别的、对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是:一方面,量变向质变转化,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质变向量变转化,质变不仅可以完成量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而且可以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量变和质变还是互相渗透的。一方面,量变中渗透质变,这是指在总的量变过程中包含着部分质变。部分质变是指在总的量变过程中,事物的根本性质未变,但事物的非根本性质或局部性质发生变化,表现出阶段性部分质变和局部性部分质变两种情形。另一方面,质变中渗透量变,这是指质变过程中包含着新质在量上的扩张。质变中的量变已不是单纯的量变,它每一步都体现了新质因素的产生。
            是否承认质量互变是区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重要标志。只承认质变,否认量变是“激变论”;只承认量变,否认质变是庸俗进化论。
            3.方法论意义
            (1)坚持适度原则;
            (2)注意事物的数量变化(重视积累、防微杜渐);
            (3)创造条件,促使事物向好的方向转化;
            (4)注意事物发展过程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5)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新都网(http://www.newdu.com)提示:其余部分暂略,详情请查阅图书。

        最有用的评价:

        暂无最有用的评论

        如购买过程中有任何疑问,欢迎向我们咨询

        咨询类型:
        咨询内容:
        不促销
        • 客户服务热线
        • 18513373607
        • 手机:18513373607
        •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六 8:30-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