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商城>图书商城>公务员考试用书>吉林公务员考试用书

最近浏览过

    华图吉林公务员考试用书《农村工作常识、街道工作常识》专用教材

      收藏此商品
      • 市 场 价:42.00 商品编号:7276
      • 折 扣 价:¥21.00已优惠¥21.00(5.0折)
      • 人 气:已有 人关注
      • 运  费:根据重量、地区及送货方式收取
      • 作  者:华图教育
        出 版 社:吉林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3年10月
        版  次:2014版
      • 开  本:16
        装  订:平装
      • 适用范围:吉林省各级机关考试录用公务员
      请选择您要的商品信息
        购买数量: - +(库存情况:有货

        宝贝已成功添加到购物车

        购物车共种宝贝合计: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关闭本页面

        • 商品详情

        • 规格参数

        • 相关商品

        • 用户评价

        • 销售记录

        • 购买咨询

        主编简介
            华图教育,创办于2001年9月16日,是集面授培训、图书发行、网络教学于一体,拥有专兼职教师及专业研究员三千多人的综合性教育集团,是国内公认的公职培训行业标准制定者和教育培训标杆企业,是国务院机关事务局后勤干部培训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教育科学出版社等部门的合作单位。
         

        目录
            第一部分  农村工作常识
                第一篇  农业农村工作基本政策
                    第一章  社会主义新农村1
                        本章导读1
                        第一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概述1
                        第二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和战略安排5
                    第二章  统筹城乡发展与农村城镇化建设13
                        本章导读13
                        第一节  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13
                        第二节  农村城镇化建设17
                    第三章  农业产业化经营与现代农业21
                        本章导读21
                        第一节  农业基础知识概述21
                        第二节  农业产业化与农业产业化经营25
                        第三节  现代农业建设29
                    第四章  农村土地管理43
                        本章导读43
                        第一节  土地概述43
                        第二节  集体土地所有权44
                        第三节  集体土地使用权47
                        第四节  土地承包经营权47
                        第五节  宅基地使用权50
                    第五章  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52
                        本章导读52
                        第一节  村务公开制度52
                        第二节  民主管理制度54
                    第六章  农村基层党组织57
                        本章导读57
                        第一节  农村基层党组织概述57
                        第二节  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职责59
                        第三节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59
                    第七章  农村水利建设63
                        本章导读63
                        第一节  农村水利建设概述63
                        第二节  加快水利改革发展64
                        第三节  农村水利建设现状与目标任务68
                    第八章  农村计划生育政策71
                        本章导读71
                        第一节  计划生育概述71
                        第二节  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72
                    第九章  农业科技和服务支撑政策74
                        本章导读74
                        第一节  农业科技进村入户政策74
                        第二节  农业信息化发展政策75
                    强化训练77
                    参考答案及解析79
                第二篇  农业农村工作实务
                    第一章  农村社会保障及福利事业82
                        本章导读82
                        第一节  社会保障体系概述83
                        第二节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87
                        第三节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90
                        第四节  农村社会福利事业建设94
                    第二章  农村文化、教育、财政、金融等工作98
                        本章导读98
                        第一节  农村文化工作98
                        第二节  农村教育工作101
                        第三节  农村财政工作107
                        第四节  农村金融工作111
                    第三章  农村市场发展和经济组织116
                        本章导读116
                        第一节  农村市场116
                        第二节  农村经济组织119
                    第四章  农村综合治理122
                        本章导读122
                        第一节  农村环境综合治理122
                        第二节  农村治安综合治理124
                    强化训练126
                    参考答案及解析127
                第三篇  农村工作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选编
                    农业农村法律法规选编129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129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140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145
                    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150
                    农业农村工作方针政策选编15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154
                    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161
                    农业部关于做好2013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意见181
            第二部分  街道工作常识
                第一篇  街道工作基础知识
                    第一章  街道概论190
                        本章导读190
                        第一节  街道的概念、设置和管理机构以及行政级别、行政职能190
                        第二节  街道的机构设置及其职能192
                    第二章  街道社区的党建工作197
                        本章导读197
                        第一节  街道社区党建概论197
                        第二节  街道社区党组织的定位、设置和选举202
                    第三章  街道的管理和社区服务207
                        本章导读207
                        第一节  街道管理概论208
                        第二节  街道服务和保障工作209
                        第三节  街道的财政管理工作212
                        第四节  社区居民委员会215
                        第五节  社区管理与社区服务工作方法219
                        第六节  社区服务和社区管理人员素质要求227
                    第四章  社区工作常识229
                        本章导读229
                        第一节  社区的概念、要素和结构229
                        第二节  社区的功能和基本类型233
                        第三节  社区发展236
                        第四节  社区建设的内容和任务237
                        第五节  社区管理与社区服务238
                        第六节  社区党组织242
                        第七节  城镇社区服务站244
                    强化训练245
                    参考答案及解析246
                第二篇  街道社区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选编
                    街道社区工作相关法律法规选编247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247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251
                        街道社区工作政策文件选编253
                    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253
                        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257
                        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260
                        民政部等十部委关于进一步做好社区组织的工作用房、居民公益性服务设施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264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意见266
                        国务院关于开展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270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意见273
            第三部分  预测题
                预测题279
                参考答案及解析298
         

        文摘
         

        第一部分  农村工作常识
        第一篇  农业农村工作基本政策
        第一章  社会主义新农村


            本章导读
            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概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内涵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原则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时代意义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
            总体思路和战略安排建立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机制,努力夯实现代农业物质基础
            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
            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稳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稳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有效保障农民财产权利
            改进农村公共服务机制,积极推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切实加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第一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概述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的总要求,也是今后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总目标。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复杂工程,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不只强调农村某一方面的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的,以改善人居环境为突破口,以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为根本,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根本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建设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从具体的工作上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协调推进五个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五个方面的目标:一是经济建设,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二是政治建设,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提高科学民主管理水平;三是文化建设,不断提高农民素质,农村文化事业得到繁荣发展;四是社会建设,改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使农村社会事业得到发展;五是党的建设,加强农村基层党的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让农村基层的党组织真正成为带领农民建设新农村的领导力量,切实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内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总题目、总思路、总抓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缩小城乡差距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历史任务,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一项不但惠及亿万农民,而且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是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必须担负和完成的一项重要使命。对此,我们应当有明确而又深刻的认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上来,上下一心、步调一致地为之努力奋斗。
            (一)生产发展、生活富裕
            1.提高农民自身素质
            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有市场头脑的新型农民。对于广阔的农村来说,虽然每年都有一大批懂技术、高知识的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下基层,但也只是杯水车薪。因此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科技人才匮乏的问题,还应立足于农村,立足于农民,抓好农民技能培训工作,要努力建设一个“县市有文化馆,乡镇有文化站,村里有文化室”的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另外,农业部决定从2005年起用10年左右的时间组织实施农村培养“百万中专生计划”,即为农村培养100万名具有中专学历的从事种植、养殖、加工等农业活动的人才。
            2.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
            有些农村地区资源特别丰富,农民的致富愿望也很强烈,但由于基础设施薄弱,特别是交通不便利,阻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要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解决农村公路建设等问题。这不但对提高农民收入,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大有好处,而且还能改善干群关系,同时也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农村”的建设。这与“送物资扶贫”相比,更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的贫困问题,影响也更加深远,更能彻底杜绝困扰政府多年的“扶就不贫,不扶就贫”的痼疾。
            (二)乡风文明、村容整洁
            1.村风建设
            在一些落后的农村地区还长期存在着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背道而驰的现象,如赌博、迷信等,有的地方甚至还出现相互攀比修建坟墓的现象,这些现象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极不适应,因此要在农村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一“村”正气,让那些扰乱农村正常生活秩序、破坏农村和谐发展的丑恶现象无处藏身。但现在存在的问题是,虽然很多农村都建了诸如图书馆、文化室等设施,但往往很长时间都不开放,当地村民也不予重视,使农村文化建设流于形式。另外,有些地区由于长时间只注重发展经济,在城市中出现的人情冷漠的现象在农村也出现了,对这些现象要坚决制止。但是消除这些问题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既要积极进取,又要循序渐进;既要统一部署,又要因地制宜;既要鼓励先进,又要着眼多数,决不能急于求成,急功近利。
            2.村容建设
            农村的“村容”就是“污水乱流、鸡鸭乱跑、垃圾乱扔”,这是许多人在提到农村“村容”时的印象,而现在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改变过去农村那种“脏乱差”的局面,要让农村环境更加整洁,实现“两化一提高”,即“道路要硬化,村落要绿化,提高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度”。但是,很多地方政府一提到“村容整洁”想到的只是农村道路是否宽阔、房子是否整齐划一等表面的东西,甚至把“村容整洁”理解成是“把房子推倒了重来”,这种理解是非常片面的,政府应该认识到村容建设应与对其的支持程度相协调。要明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解决的是制约农民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
            (三)管理民主
            由于历史的原因,有些农村一级组织在发挥作用和行使权力上存在很多不规范的地方,比如有的农村就是“一把手”说了算,所谓“村民委员会”根本就是形同虚设,甚至于有的地方还出现了“富翁”村长,也就是说在村子里面谁最富谁就当村长。富人当村长也确实能为村里的经济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但从目前情况来看,这些人由于自身政治理论水平不高等原因,执政时间一长,有可能发展成为“霸王村长”。党和政府提出“管理民主”就是要在农村大力实行“民主集中制”,要有真正的“民选村长”,要有真正体现农民意志的“村民代表”。特别是对于一些涉及本村前途和利益的重大问题,在决策前和决策过程中,要进行民主协商,广开言路,集思广益,要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另外,广大农村基层干部要带头“学法、守法、用法”,坚持依法办事,善于用法律手段管理基层各项事务。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原则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采取的基本方针
            党和国家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统筹城乡发展是指充分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多予,就是要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业科技进步,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少取,就是要在巩固现有税费改革成果的基础上,逐步取消不应由农民承担的税费负担,创造条件最终实现城乡税赋制度的统一;放活,就是要放开农民手脚,搞活农村经营机制,通过深化农村经营体制改革,激发农民自主创业增收的积极性。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原则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历史任务,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必须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不断创新农村体制、机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推进;必须坚持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依靠农民辛勤劳动、国家扶持和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中,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要民主商议,不强迫命令;要突出特色,不强求一律;要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
            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时代意义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
            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它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
            坚持以人为本,必须立足于城乡全体居民,让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群众参与发展进程、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着眼于所有城镇乡村,重视把农村的事情办好。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推动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建设好农村这个最大的生态屏障。如果脱离农民群众的愿望,忽视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发展就没有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如果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农村生态环境没有明显改善,发展就不可能真正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联系,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尽快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确保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
            能否保持工农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是现代化建设成功与否的重要前提。一些国家较好地处理了工农城乡关系,经济社会得到了迅速发展,较快地迈入现代化国家的行列。但也有一些国家没有处理好工农城乡关系,导致农村发展长期落后、人口过分向城市集中,形成了数量庞大的城市贫困阶层,致使经济停滞甚至倒退,现代化进程严重受阻。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二元结构明显的发展中大国,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必须深刻吸取国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的现代化道路。近些年来,尽管我们做了很大努力,但长期形成的工农失调、城乡失衡状况还没有根本改观,有些方面还在加剧。如果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农村不能摆脱落后面貌,我国就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国家。我们要准确把握我国基本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城镇化同时、同步推进,把农业农村发展纳入整个现代化进程,让亿万农民共享现代化成果。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
            我们正在全面建设的小康社会,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大部分地区农村面貌变化相对较小。目前不少城市的发展水平已经接近或达到一些发达国家的水平,但有一些农村却还通不了路、农民看不起病、农民子女上不起学、喝不上干净水。全国还有大部分人生活在农村,农民依然是一个十分庞大的社会群体。如果农业问题解决不好,农民生活得不到明显改善,农村面貌得不到有效改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会成为空话。因此,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我们要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的进程。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
            对于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来说,扩大国内需求是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农村人口占大多数,集中着数量最大、潜力最大的消费群众,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可靠、最持久的动力源泉。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使亿万农民的潜在购买意愿转化为巨大的现实消费需求,进而推动整个经济持续增长。特别是通过加强农村道路、住房、能源水利、通信等建设,既可以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农民的消费环境,大大释放农民的消费潜力,又可以消化当前部分行业的过剩生产能力,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激活农村的巨大需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是解决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应对之策,更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长久之计。
            (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把农村的事情办好,使农民安居乐业、和睦相处,使农村安定有序、充满活力。当前,干群关系是好的,农村社会关系总体也是稳定的,但也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由于环境污染、土地承包、农民负担等而引发的纠纷屡屡发生,有的甚至还会引发群体性事件和恶性事件,影响一些地方的社会稳定。相当数量的农民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他们受教育程度低、就业技能低;一些农民生存压力大、待遇不公平、心理不平衡,处理不好就会引发社会矛盾。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上加大力度,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加快农村发展,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减少农村不稳定因素,缓解农村社会矛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新都网(http://www.newdu.com)提示:其余部分暂略,详情请查阅图书。

        最有用的评价:

        暂无最有用的评论

        如购买过程中有任何疑问,欢迎向我们咨询

        咨询类型:
        咨询内容:
        不促销
        • 客户服务热线
        • 18513373607
        • 手机:18513373607
        •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六 8:30-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