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商城>图书商城>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用书>河南事业单位考试用书

最近浏览过

    中公2014年河南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用书《申论历年真题+全真模拟预测试卷》

      收藏此商品
      • 市 场 价:26.00 商品编号:7160
      • 折 扣 价:¥15.00已优惠¥11.00(6.0折)
      • 人 气:已有 人关注
      • 运  费:根据重量、地区及送货方式收取
      • 作  者:李永新
        出 版 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出版日期:2013年12月
        版  次:2014版
      • 开  本:16
        装  订:平装
      • 适用范围:河南省省直及各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
      请选择您要的商品信息
        购买数量: - +(库存情况:有货

        宝贝已成功添加到购物车

        购物车共种宝贝合计: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关闭本页面

        • 商品详情

        • 规格参数

        • 相关商品

        • 用户评价

        • 销售记录

        • 购买咨询

        主编简介
            李永新,中公教育首席研究与辅导专家,毕业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具有深厚的公务员考试核心理论专业背景,对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各级公务员招录考试有着博大精深的研究,极具丰富的公务员考试实战经验。主持并研发了引领公考领域行业标准的深度辅导教材系列和辅导课程、专项突破辅导教材和辅导课程,帮助无数考生成就了梦想,备受考生推崇,是公考辅导领域行业标准的开创者和引领者。
         

        目录
            【历年真题】
                2013年河南鹤壁市事业单位考试真题(精选)(1)
                    参考答案(70)
                2011年河南安阳事业单位考试《申论》试卷(4)
                    参考答案(71)
            【全真模拟预测试卷】
                河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申论》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一)(14)
                    参考答案(73)
                河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申论》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二)(17)
                    参考答案(74)
                河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申论》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三)(20)
                    参考答案(75)
                河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申论》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四)(24)
                    参考答案(76)
                河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申论》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五)(27)
                    参考答案(77)
                河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申论》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六)(39)
                    参考答案(79)
                河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申论》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七)(50)
                    参考答案(81)
                河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申论》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八)(60)
                    参考答案(83)
         

        文摘
         

        2011年河南安阳事业单位考试《申论》试卷
        满分:100分  时限: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考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测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材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依次作答。
            给定资料
            资料一:
            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9个中央一号文件1日由新华社受权发布。
            这份文件题为《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全文约10500字,共分六个部分23条,包括:加大投入强度和工作力度,持续推动农业稳定发展;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提升农业技术推广能力,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强教育科技培训,全面造就新型农业农村人才队伍;改善设施装备条件,不断夯实农业发展物质基础;提高市场流通效率,切实保障农产品稳定均衡供给。
            文件指出,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必须紧紧抓住世界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的历史机遇,坚持科教兴农战略,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下决心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
            文件确定,持续加大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持续加大国家固定资产投资对农业农村的投入,持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确保增量和比例均有提高。发挥政府在农业科技投入中的主导作用,保证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逐步提高农业研发投入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建立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
            文件指出,着眼长远发展,超前部署农业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力争在世界农业科技前沿领域占有重要位置。面向产业需求,着力突破农业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切实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问题。打破部门、区域、学科界限,有效整合科技资源,建立协同创新机制,推动产学研、农科教紧密结合。按照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要求,深化农业科研院所改革,健全现代院所制度,扩大院所自主权,努力营造科研人员潜心研究的政策环境。
            文件强调,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完善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农产品为单元、以产业链为主线、以综合试验站为基点的新型农业科技资源组合模式,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充分发挥技术创新、试验示范、辐射带动的积极作用。
            此外,文件还提出要改善农业科技创新条件,着力抓好种业科技创新,强化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引导科研教育机构积极开展农技服务,培育和支持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振兴发展农业教育,加快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大力培训农村实用人才等。
            资料二:
            “我国已到了必须更加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历史新阶段,科技进步已成为最重大、最关键、最根本的出路和措施。”中国农业部总经济师、新闻发言人陈萌山如是说。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正式公开发布,文件突出强调农业科技创新,中国农业部总经济师、新闻发言人陈萌山称,这是“农业的根本出路”。
            陈萌山认为,从当前和未来发展看,中国耕地、淡水等资源的刚性约束进一步加剧,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越来越大,依靠大量消耗资源的传统生产方式促进农业发展已难以为继;农业劳动力的素质呈结构性下降,用工成本迅速上涨,依靠低成本劳动力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空间逐渐减小。
            2011年底召开的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在极大肯定当年取得的粮食总产“八连增”基础上,将今年粮产目标定在了“10500亿斤以上”,低于去年11424亿斤的收成,“九连增”没有成为官方明年的粮产目标。陈萌山称,中国官方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农业与建设现代农业的新要求相比,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仍然较大,突出表现在“三个不足”。
            一是创新成果供给不足。农业科技总体水平还不高,跟踪式、模仿式甚至低水平重复式研究还较多,类似杂交水稻、黄淮海综合治理等重大成果多年少见,中国50%以上的生猪、蛋肉鸡、奶牛良种、90%以上的高端蔬菜花卉品种依赖进口。
            二是农技推广服务不足。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还存在许多突出问题,如管理体制不顺、运行机制不活、经费投入不足、条件建设薄弱、人员素质不高,等等,推广能力落后于生产和农民需要。专业化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还相对滞后,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要求。
            三是农业人才总量不足。农业科研缺乏领军人才,基层农技人员年龄老化问题突出。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农村“谁来种地”、“谁来养猪”已成为绕不过的严峻问题。
            陈萌山称,今后一个时期,加快农业科技发展,对农业部门来讲,最重要是“三加快”。一是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尤其是种业创新,着力解决制高点的问题。二是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尤其是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着力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三是加快农业人才培育尤其是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包括现代农民培训,着力解决“将来谁来种地”的问题。
            资料三: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形势如何?面临什么历史机遇?未来发展方向何在?记者3日就这些话题采访了农业部副部长、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李家洋。
            “我国已到了必须更加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历史新阶段。”他表示,“当前世界农业科技正在孕育新的革命性突破,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迅猛发展,带动并加快了农业科技创新的进程。”
            李家洋说,以生物组学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数字农业技术为代表,全球农业科技正进入创新集聚爆发和新兴产业加速成长时期;欧美等农业科技强国和大跨国公司在农业生物技术领域占据优势地位,正逐步加大进入我国市场的力度和速度;巴西、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国家农业科技竞争力也显著增强。世界各国抢占未来农业科技发展制高点的竞争更加激烈。
            李家洋表示,中央一号文件把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作为新时期促进农产品稳定增产和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出路,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在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史上具有重大里程碑意义,这是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在新形势下加快推进“三化同步”、发展现代农业的重大部署。
            李家洋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了农业科技的定位——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明确了农业科技的定性——农业科技具有明显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要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保证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增幅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稳定支持农业基础性、前沿性、公益性科技研究。明确了农业科技的定向——要着眼长远发展,超前部署农业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力争在世界农业科技前沿领域占有重要位置;要面向产业需求,着力突破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切实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问题。
            “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农业科技定位、定性和定向的深刻阐述,表明我国已经到了必须更加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历史新阶段。”李家洋说,“我们要深刻认识农业科技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的重要内涵,切实履行公益性研究职责,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供更多的科技保障。”
            资料四: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这个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9个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将政策主题聚焦“农业科技创新”,引起了广泛关注。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对于农业来说,其重要性,正如今年一号文件所指出的,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农业科技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去年我国粮食产量实现“八连增”,农民收入增幅超过城镇居民,科技力量可谓居功至伟,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率达到了53.5%,单产提高对增产的贡献率达到85.8%。新品种、新技术、新农具的推广应用,极大地激活了农村大地的生产潜力。
            当前,我国农业正在由“靠天吃饭”、“经验种田”的传统发展模式,向科技种田、科学种养的现代发展模式转型,耕地、淡水、生态等资源的刚性约束,更加迫切要求走“科技兴农”之路,已到了必须更加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阶段。依靠科技创新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也是世界先进国家农业发展的普遍经验。一号文件锁定“农业科技”,无疑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
            然而,科技力量再伟大、科技创新再神奇,必须源于人的认识、创造与运用。“科技兴农”,不仅需要科学的顶层设计,也需要以深厚的农村科学土壤为基础,需要广大农民、农村科技工作者去耕耘落实。农村劳动力素质高不高,人才支撑强不强、科技力量多不多,将从根本上决定“科技兴农”战略的成败。
            从现实问题来看,农业科技创新的人才瓶颈、素质短板越来越凸显。许多农民的科学常识还很缺乏,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农业人才总量不足,乡镇基层农技力量薄弱,农技人员年龄老化问题突出,农技服务跟不上。无论是作为农业生产“一把手”的农民,还是作为推广应用“二传手”的农技人员,在科学素养、创新能力等方面与现代化农业生产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善用则造福,反之则有害,这取决于人的素质和实践。因为种植方式不当诱发农作物病虫害,滥施化肥、滥用农药,造成土壤板结、沙化,通过“农药洗浴”出来的小黄瓜、绿叶菜令人闻之色变,超量使用膨大剂带来西瓜“爆炸”恐慌……透视近年来有关农业科技的一些社会热点,不难发现,劳动力素质往往决定了科技应用的成效。科技手段的滥用、误用,不仅损害了农产品品质,影响农民增收,也带来了生态环境、食品安全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
            有鉴于此,今年一号文件的一个政策重点就是注重培育农村科技力量、增强农业基层推广体系的能力。关于农业科技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的“三性”论述,乡镇农技人员工资待遇与当地事业单位的平均收入相衔接的政策,给“七站八所”的农技人员吃了“定心丸”,带来了新希望。发展农业教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强化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等一系列举措,也将从各个层面撬动农村人力资源,促进农民科学素质的提高、农村科技队伍的壮大。
            这些政策着力点,都打中了当前农业科技创新的难点与痛点,但能否把好政策、好文件化为农业发展的新成果,还考验着各地各部门的执行力。如何让科学精神高扬、科技力量扎根、科技威力彰显,需要政府部门、数亿农民和上百万农技人员共同为“希望的田野”描绘走向未来的科技创新蓝图。
            作答要求
            (一)认真阅读给定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给定资料二指出:2011年底召开的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将今年粮产目标定在了“10500亿斤以上”,低于去年11424亿斤的收成,“九连增”没有成为官方今年的粮产目标。为什么国家没有制定“九连增”的粮产目标?(10分)
            要求:简明扼要,不超过200字。
            2.给定资料四指出:“科技是一把双刃剑。”请结合我国农业现状解释为什么说科技是“双刃剑”?(10分)
            要求:联系实际,不超过200字。
            (二)请对今后进一步加快我国农业科技进步提出对策和建议。(20分)
            要求:所提建议应当符合我国实际。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不超过360字。
            (三)请结合给定资料内容,以“加快科技进步,促进农业发展”为题,写一篇议论文。(60分)
            要求:观点鲜明,结构完整,格式正确,书写工整。字数1200字左右。
         

        2011年河南安阳事业单位考试《申论》试卷
        参考答案


            (一)认真阅读给定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给定资料二指出:2011年底召开的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将今年粮产目标定在了“10500亿斤以上”,低于去年11424亿斤的收成,“九连增”没有成为官方今年的粮产目标。为什么国家没有制定“九连增”的粮产目标?(10分)
            要求:简明扼要,不超过200字。
            【参考答案】
            国家没有制定“九连增”粮产目标的原因在于:一是耕地、淡水等资源刚性约束加剧,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增加,传统生产方式促进农业发展已难以为继;二是依靠低成本劳动力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空间逐渐减小;三是相比建设现代农业的新要求和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表现为三方面:创新成果供给不足、农技推广服务不足、农业人才总量不足。
            2.给定资料四指出:“科技是一把双刃剑。”请结合我国农业现状解释为什么说科技是“双刃剑”?(10分)
            要求:联系实际,不超过200字。
            【参考答案】
            使用科技创新发展农业有利有弊。使用得当,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而新品种、新技术、新农具的应用,可激活农村生产潜力。但我国农业存在人才瓶颈、素质短板、农民缺乏科学常识、农业人才总量不足、乡镇基层农技服务跟不上等问题,所以滥用、误用科技手段,会造成农产品品质下滑,影响农民增收,产生生态环境、食品安全等问题。因此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只有不断提高农技人员及农民的科技素质,才能真正实现科技兴农。
            (二)请对今后进一步加快我国农业科技进步提出对策和建议。(20分)
            要求:所提建议应当符合我国实际。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不超过360字。
            【参考答案】
            加快我国农业科技进步,应做到以下方面:
            一是政策支持。坚持科教兴农战略,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保障乡镇农技人员工资待遇与当地事业单位平均收入相衔接;深化农业科研院所改革,健全现代院所制度,扩大院所自主权。
            二是壮大科技队伍。发展农业教育,增强农业劳动力科学常识;培养基层农技骨干人才,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增加农民收入,促使在外务工人员回流;强化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引导科研教育机构开展农技服务,培育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
            三是加大基础投资。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业研发投入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改善农技设施装备条件,夯实农技发展物质基础。
            四是增强各部门执行力。打破部门、区域、学科界限,有效整合科技资源,建立协同创新机制,推动产学研、农科教紧密结合;突破农业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问题。
            (三)请结合给定资料内容,以“加快科技进步,促进农业发展”为题,写一篇议论文。(60分)
            要求:观点鲜明,结构完整,格式正确,书写工整。字数1200字左右。
            【参考例文】
            加快科技进步 促进农业发展
            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继续关注农业问题,但更突出强调了农业科技创新,以农业科技创新作为“三农”工作的重点,作为农产品生产保供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这在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实践证明,科技进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决定性力量和根本途径。
            近些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业科技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我国农业科技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绩,有力地促进了粮食生产和农民收入连续稳定增长,推动了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但我国农业科技发展仍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农业科技贡献率只有48%,肥料、水、农药利用率只有30%~35%,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能够运用到生产领域的新成果少;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滞后,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瓶颈问题突出;农业科研缺乏领军人才,基层农技人员年龄老化问题突出,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农村“谁来种地”、“谁来养猪”已成为绕不过的严峻问题。“八连增”的圆满让我们信心满满,“九连增”的遗憾让我们认清现状,唯有进一步加快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才能实现农业的持续繁荣,才能绘就“希望的田野”的科技创新蓝图。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要坚持科技与应用相结合。促进生产发展是农业科技进步的终极目的,而这“最后一公里”也面临着三重挑战,即科研与生产需求如何对接?专业信息与农民受众如何互动?后续服务与再创新如何衔接?为此,促进农业发展要加快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完善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农产品为单元、以产业链为主线、以综合试验站为基点的新型农业科技资源组合模式,鼓励、支持和引导农业科技创新直接面向农业生产,提升科研成果转化率,切实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同时,加大对农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激励农业科研、教学单位和龙头企业开展自主创新。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要壮大农技人才队伍。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科技力量的实现源于人的认识、创造与运用。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最终要靠农民科技素质的提高,以及其接受、运用科技成果能力的提高。我国目前农业科技发展的不足,很大程度上源于农技人才力量的薄弱。随着农二代、农三代们纷纷转向城市务工,从事农业人员日渐稀少,这已成为未来农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制约因素。我们应坚持用事业凝聚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政策扶持人才、用高收入吸引人才。加强对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科技示范户和农民科技骨干人才的培养,充分发挥他们在技术推广中的示范带头作用。加强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学综合素质,吸引有志青年返乡创业,培养一批农民企业家。造就一支强大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为农业科技创新的飞速发展“逢山开道,遇水搭桥”。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千百年来,农业都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农业科技的每一次突破和创新,都带来了农业生产的飞速发展。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只有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才能保证粮食生产稳步向前,才能提高农民收入,才能推动农业农村步入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轨道,才能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美好诺言!

            新都网(http://www.newdu.com)提示:其余部分暂略,详情请查阅图书。

        最有用的评价:

        暂无最有用的评论

        如购买过程中有任何疑问,欢迎向我们咨询

        咨询类型:
        咨询内容:
        不促销
        • 客户服务热线
        • 18513373607
        • 手机:18513373607
        •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六 8:30-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