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商城>图书商城>社会化考试用书>村官考试用书>吉林村官考试用书

最近浏览过

    中公2014年吉林村官考试、三支一扶考试用书《综合知识》专用教材

      收藏此商品
      • 市 场 价:42.00 商品编号:6340
      • 折 扣 价:¥29.00已优惠¥13.00(7.0折)
      • 人 气:已有 人关注
      • 运  费:根据重量、地区及送货方式收取
      • 作  者:李永新
        出 版 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3年07月
        版  次:2014版
      • 开  本:16
        装  订:平装
      • 适用范围:吉林省大学生村官考试、三支一扶考试
      请选择您要的商品信息
        购买数量: - +(库存情况:有货

        宝贝已成功添加到购物车

        购物车共种宝贝合计: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关闭本页面

        • 商品详情

        • 规格参数

        • 相关商品

        • 用户评价

        • 销售记录

        • 购买咨询

        主编简介
            李永新,中公教育首席研究与辅导专家,毕业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具有深厚的公务员考试核心理论专业背景,对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各级公务员招录考试有着博大精深的研究,极具丰富的公务员考试实战经验。主持并研发了引领公考领域行业标准的深度辅导教材系列和辅导课程、专项突破辅导教材和辅导课程,帮助无数考生成就了梦想,备受考生推崇,是公考辅导领域行业标准的开创者和引领者。
         

        目录
            第一篇  农业农村工作知识
                第一章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
                    本章内容框架(2)
                    考点深度解析(2)
                    第一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概述(2)
                    第二节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8)
                第二章  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11)
                    本章内容框架(11)
                    考点深度解析(11)
                    第一节  农业概述(11)
                    第二节  农业生产经营体制(13)
                    第三节  如何建设现代农业(20)
                第三章  农村土地的管理与使用(24)
                    本章内容框架(24)
                    考点深度解析(24)
                    第一节  集体土地所有权(24)
                    第二节  集体土地使用权(26)
                    第三节  宅基地使用权(27)
                    第四节  土地承包经营权(29)
                    第五节  土地征收中的补偿(30)
                第四章  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33)
                    本章内容框架(33)
                    考点深度解析(33)
                    第一节  农村党的基层组织(33)
                    第二节  村民自治(36)
                    第三节  乡村治理结构的改革与完善(39)
                第五章  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政策(42)
                    本章内容框架(42)
                    考点深度解析(42)
                    第一节  村务公开制度(42)
                    第二节  民主管理制度(44)
                第六章  中央农业农村工作方针政策(48)
                    本章内容框架(48)
                    考点深度解析(48)
                    第一节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节选)(48)
                    第二节  201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节选)(52)
                    第三节  《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节选)(54)
                    第四节  《国家农业节水纲要(2012-2020)》(节选)(63)
                第七章  农业农村工作法律法规(69)
                    本章内容框架(69)
                    考点深度解析(69)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69)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79)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85)
                    第四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90)
            第二篇  政治
                第一章  时政专题(96)
                    本章内容框架(96)
                    考点深度解析(96)
                    第一节  十八大报告(要点)(96)
                    第二节  2013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要点)(104)
                    第三节  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点)(109)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12)
                    本章内容框架(112)
                    考点深度解析(112)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112)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121)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党的建设理论(127)
                    本章内容框架(127)
                    考点深度解析(127)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127)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理论(135)
                第四章  毛泽东思想概论(138)
                    本章内容框架(138)
                    考点深度解析(138)
                    第一节  毛泽东思想的含义、形成和发展(138)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140)
                    第三节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145)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47)
                    本章内容框架(147)
                    考点深度解析(147)
                    第一节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历史地位(147)
                    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148)
                    第三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和科学内涵(153)
                    第四节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科学内涵(154)
            第三篇  法律
                第一章  宪法(158)
                    本章内容框架(158)
                    考点深度解析(158)
                    第一节  宪法的基本理论(158)
                    第二节  我国的国体、政体和其他基本制度(159)
                    第三节  公民的基本权利(160)
                第二章  行政法(161)
                    本章内容框架(161)
                    考点深度解析(161)
                    第一节  总论(161)
                    第二节  行政处罚(162)
                    第三节  行政强制(163)
                    第四节  行政许可(164)
                    第五节  行政复议(166)
                    第六节  国家赔偿(167)
                第三章  刑法(170)
                    本章内容框架(170)
                    考点深度解析(170)
                    第一节  刑法的基本原则(170)
                    第二节  犯罪和犯罪构成(171)
                    第三节  排除犯罪性的行为(173)
                    第四节  未完成罪(173)
                    第五节  共同犯罪(174)
                    第六节  刑罚(175)
                    第七节  刑罚裁量与执行(175)
                第四章  民法(178)
                    本章内容框架(178)
                    考点深度解析(178)
                    第一节  民法总论(178)
                    第二节  物权法(181)
                    第三节  合同法(184)
                    第四节  婚姻法(189)
                    第五节  继承法(194)
            第四篇  经济
                第一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8)
                    本章内容框架(198)
                    考点深度解析(198)
                    第一节  经济体制(198)
                    第二节  市场经济(200)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01)
                第二章  微观经济(203)
                    本章内容框架(203)
                    考点深度解析(203)
                    第一节  市场主体(203)
                    第二节  市场机制(205)
                    第三节  市场竞争(208)
                    第四节  收入分配(210)
                第三章  宏观经济(211)
                    本章内容框架(211)
                    考点深度解析(211)
                    第一节  概述(211)
                    第二节  财政与税收(212)
                    第三节  货币与银行(214)
                    第四节  扩大内需(217)
            第五篇  管理
                第一章  管理学基本原理(220)
                    本章内容框架(220)
                    考点深度解析(220)
                    一、人本原理(220)
                    二、激励原理(220)
                    三、能级原理(221)
                    四、系统原理(221)
                    五、权变原理(221)
                    六、效益原理(222)
                第二章  行政管理(223)
                    本章内容框架(223)
                    考点深度解析(223)
                    第一节  政府职能(223)
                    第二节  行政组织(226)
                    第三节  行政决策(228)
                    第四节  行政执行(230)
                    第五节  行政监督(232)
            第六篇  公文
                第一章  公文基础知识(236)
                    本章内容框架(236)
                    考点深度解析(236)
                    第一节  公文的概念和特点(236)
                    第二节  公文的格式(239)
                    第三节  公文的行文规定(242)
                第二章  常用法定公文写作(246)
                    本章内容框架(246)
                    考点深度解析(246)
                    第一节  决定 通知(246)
                    第二节  公告 通告(249)
                    第三节  报告 请示 批复(251)
                    第四节  通报 函(253)
                第三章  公文处理(256)
                    本章内容框架(256)
                    考点深度解析(256)
                    第一节  公文拟制(256)
                    第二节  公文办理(258)
                    第三节  公文管理(259)
            第七篇  科技人文
                第一章  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规划(262)
                    本章内容框架(262)
                    考点深度解析(262)
                    一、我国的科学技术规划(262)
                    二、“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264)
                第二章  前沿科技(265)
                    本章内容框架(265)
                    考点深度解析(265)
                    第一节  新能源技术(265)
                    第二节  材料工程(267)
                    第三节  生物科技(268)
                第三章  科技史(270)
                    本章内容框架(270)
                    考点深度解析(270)
                    第一节  三次科技革命(270)
                    第二节  中国航天发展大事(273)
                第四章  文化常识(275)
                    本章内容框架(275)
                    考点深度解析(275)
                    第一节  儒家文化(275)
                    第二节  我国的名家名篇(277)
                    第三节  外国名家名篇(283)
            第八篇  申论写作
                第一章  吉林省村官考试申论概述(288)
                    本章内容框架(288)
                    考点深度解析(288)
                    第一节  申论概述(288)
                    第二节  申论考试备考策略(290)
                第二章  归纳概括(291)
                    本章内容框架(291)
                    考点深度解析(291)
                    第一节  归纳概括综述(291)
                    第二节  归纳概括的一般应试方法(294)
                    第三节  归纳概括的答题步骤和答题思路(295)
                第三章  综合分析(299)
                    本章内容框架(299)
                    考点深度解析(299)
                    第一节  题型分类(299)
                    第二节  作答基本要求(301)
                第四章  提出对策(304)
                    本章内容框架(304)
                    考点深度解析(304)
                    第一节  提出对策综述(304)
                    第二节  提出对策运用的思维方法(306)
                    第三节  提出对策的角度(307)
                第五章  议论文(309)
                    本章内容框架(309)
                    考点深度解析(309)
                    第一节  议论文综述(309)
                    第二节  议论文的审题和立意(311)
                    第三节  议论文的四个关键点(312)
                    第四节  评论文章的写作方法(316)
                    第五节  议论文的语言要求及文风(318)
                第六章  重要报告解读(321)
                    本章内容框架(321)
                    考点深度解析(321)
                    第一节  十八大报告解读(321)
                    第二节  2013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及专家解读(332)
                第七章  写作范文精讲(341)
                    本章内容框架(341)
                    考点深度解析(341)
                    范文1  实体经济发展主题(341)
                    范文2  电子商务主题(343)
                    范文3  自主创新主题(344)
                    范文4  公共安全主题(345)
                    范文5  食品安全主题(346)
                    范文6  勤政为民主题(348)
                    范文7  知识产权保护主题(349)
                    范文8  乡村旅游主题(350)
                    范文9  社会公德主题(352)
                    范文10  幸福感主题(353)
                    范文11  红色旅游主题(354)
                    范文12  数字版权保护主题(355)
            吉林省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考试笔试面授课程(357)
            吉林省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考试面试面授课程(357)
            吉林省各分校联系方式(358)
            中公教育?全国分校一览表(359)
         

        文摘
         

        第五篇 管理


            ■内容简介
            本篇共包括管理学基本原理和行政管理两章内容。对管理的考查主要是一些概念性和基础性的知识点。尽管本部分内容考查难度不大,但对于非专业的考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考生在复习中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紧扣教材,掌握并识记基础知识。
            2.抓住重点,无需面面俱到。由于管理学的内容及体系较为复杂,从应试的角度来说,对基本知识点熟练掌握即可,不需要面面俱到。
         

        第一章  管理学基本原理


            ■考点深度解析
            一、人本原理
            行政管理中的人本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基本精神:
            (1)人是行政管理活动的主体和核心;(2)搞好行政管理的关键是做好人的工作;(3)搞好行政管理要靠一批优秀的行政管理人才;(4)社会主义国家的行政管理,理应更能够科学地掌握和贯彻人本原理。
            二、激励原理
            激励原理的核心是以人们各种需要为基本内容的动力问题。动力的正确运用和需要满足度的提高,能产生巨大的激励力。根据人们需要的不同层次和内容,激励的动力分为三种基本类型:物质动力、精神动力、信息动力。
            三、能级原理
            能级原理又称能级相称原理,即根据人的能力大小,赋以相应的责任和授以相应的职权,使有不同才能的人都处于相应的能级岗位上,各展其能,各施其才,以保持和发挥组织或团体的整体效能。
            在行政管理活动中,按能级使用人才,实现合理的能级管理,能保证组织结构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并能获得最佳的管理效率和效益。根据国内外行政管理实践的经验,运用能级原理应注意以下原则或要求:
            (1)能级的划分与组合应保证行政组织结构的稳定性和有效性。稳定的结构层次应是正三角形或正宝塔形。在一个正三角形的行政组织中,每个层级的职责和任务,一般应按战略规划层——战术计划层——具体执行层这样三个层次由上向下排列。每个行政人员应按其不同的素质和能力安排到相称的层级上。
            (2)不同的能级应具有不同的责任、权力和利益,实行责、权、利一致的原则。在对各个能级合理分解任务,明确各自职责的前提下,授予他们相应的权力,使责任和权力统一起来。只有做到责、权、利三者相统一,才能充分发挥各级组织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保证他们各自承担的任务高效率地完成。
            (3)各类能级必须动态对应。首先是对应,即根据各层能级的不同要求,相应地把有关人员安排到适当的能级岗位上,做到量才任用,人尽其才。其次,这种对应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对应。因为人的年龄、精力、知识、才能、经验、思想品质及修养都会发生变化。
            四、系统原理
            运用系统理论,对行政管理对象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系统内部以及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有机联系,着力于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实现行政管理最优化的原理,就是行政管理中的系统原理。
            所谓系统,就是相互有机联系、相互作用的诸元素的综合体。系统具有整体性、内部相关性、环境相关性、目的同一性等基本特性。结合行政管理实践揭示这些特性,就是系统原理的基本内容。
            (1)整体性。在行政管理中,应当从系统整体性出发,对构成行政系统的诸因素进行运筹规划,建立合理的系统结构,发挥行政系统的整体功能。
            (2)内部相关性。内部相关性是指系统内各元素之间彼此相关,存在有机联系。我们按照系统原理有关内部相关性的特点,分析和研究行政管理的系统结构,揭示其内在的必然联系,以有效地协调各行政系统之间以及各行政系统内部各元素之间的关系,发挥行政管理系统的最佳功能,实现行政管理的优化。
            (3)环境相关性。任何系统都存在于一定的外界环境之中,都会与系统外部的事物存在一定的有机联系。这可以看作是更大范围系统中的内部相关性。系统与外部的联系可以归结于输入、输出以及从输入到输出的变换。从输入到输出的变换即为系统的功能。要维持系统的功能,系统必须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4)目的同一性。组成系统的各分系统、各要素有着共同的目的。这种目的同一性,是运用系统原理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五、权变原理
            权变原理是指根据系统所处的内外环境因素,因势利导,随机应变,适时调整管理对策和管理方法的一种管理理论。这一原理的基本精神及其运用可概括为以下三点:
            (1)管理要素,复杂多变。这是权变原理的前提。权变原理认为,构成管理活动的一切要素,都始终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在管理活动中存在着多方面的环境变量和权变因素,主要有社会环境和客观物质条件方面的、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方面的各种因素。
            (2)审时度势,相机权变。这是权变原理的实质。在行政管理中,要以变应变,根据管理的内外环境因素的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
            (3)追求实效,实现目标。这是运用权变原理的目的。权变原理认为,无论是行政组织结构、领导指挥系统还是具体的管理活动,实际上不存在普遍适用于一切部门或单位的“最好”的形式和方法。各级行政机关为实现工作目标,必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实际效果出发,不照抄照搬别人的管理模式,不搞形式主义。
            六、效益原理
            行政管理中的效益原理,也可称为效率原理、效能原理,是指在国家行政管理中如何按照行政总目标的要求以尽可能少的行政总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行政总产出的有关理论和方法。
            在行政管理中运用效益原理,必须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1)整体效益和局部效益的关系。从一个地区、一个行政单位来说,存在着投入的劳动量或工作量与所获得的行政效果的比较关系;从整个国家行政管理来说,同样也存在着这样的比较关系。前者为局部行政效益,后者为整体行政效益。
            (2)直接效益与整个社会目标的关系。效益原理要求把行政管理的直接效益与整个社会目标有机地统一起来,把行政管理的效益放到整个社会需要、社会利益、社会目标的大范围中全面考察,使之符合社会大目标的要求。应该按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既要注重经济效益的提高,又要服从于整个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利益,服从于造福社会和人民这一根本目标。如果偏离了这一根本目标,就只能是负效益。
            (3)长远效益和当前效益的关系。在行政管理中,只顾眼前效益,无视长远效益,甚至损害长期效益,危及整个事业发展,即便一时效益甚佳,也不能算有效益。只有既有利于当前行政效益的提高,又有利于长期行政效益的实现,才算是真正的高效益。
         

        第二章  行政管理


            ■考点深度解析
         

        第一节  政府职能


            一、政府职能的主要内容
            政府职能也叫行政职能,是指行政主体作为国家管理的执行机关,在依法对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时应承担的职责和所具有的功能。
            政府职能体现着公共行政活动的基本内容和方向,是公共行政本质的反映。政府行政管理内容的广泛性,决定了政府行政职能的多样性。各项行政职能不是孤立地存在的,而是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结构严密的职能体系。我们通常把它分为两大类,即基本职能和运行职能。党的十六大对政府职能又作了新的概括,指出政府主要承担宏观调节、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这四大职能,加深了人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认识。
            1.行政管理的基本职能
            其范围广、内容多,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职能,并且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不断变化。
            2.行政管理中的运行职能
            政府的行政目标都是经过一系列的环节和步骤来实现的。我们把政府为完成任务,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基本行为和活动视为行政运行职能作用的发挥。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政府行政管理的运行职能可分为计划职能、组织职能、协调职能、控制职能。
            二、政府职能的转变
            1.行政职能转变的必然性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计划经济体制已经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单一公有制已经向多种经济共同发展转变。经济领域里的这些变化,迫切要求政府的行政职能也发生相应的变化,使行政行为有效地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
            (2)适应全球性竞争的需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当今的世界性竞争已由军事对抗转向以经济和科技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政府行政管理的经济、教育和科技职能的强化直接关系到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行政职能转变就是要使政府更有力、更有效地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
            2.行政职能转变的内容和方式
            行政职能转变的内容从总的方面来说,是要从原来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无所不包的全能政府的管理职能转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有限政府的职能,凡是市场能做到的政府就不再插手和干预,而在市场存在功能缺陷的地方,政府要有效地承担起弥补市场缺陷的职能。
            行政职能转变的方式,表现为职能要素的重新分解、转移或合并。包括:
            (1)行政职能的纵向变动。行政职能的纵向变动,主要是行政权力的上下转移,即中央和地方及地方各级政府间的权限调整,使不同层次的行政主体所承担的行政管理职能发生变化。
            (2)行政管理职能的横向变动。行政管理职能的横向变动,主要是行政组织各部门之间权力的重新划分。即有的部门减少职能,有的部门增加职能。
            (3)政府行政机关与社会中介组织之间的职能变动。政府行政机关与社会中介组织之间的职能变动,既充分发挥社会中介组织的管理和服务作用,又不减弱政府宏观调控能力。

            新都网(http://www.newdu.com)提示:其余部分暂略,详情请查阅图书。

        最有用的评价:

        暂无最有用的评论

        如购买过程中有任何疑问,欢迎向我们咨询

        咨询类型:
        咨询内容:
        不促销
        • 客户服务热线
        • 18513373607
        • 手机:18513373607
        •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六 8:30-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