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商城>图书商城>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用书>河北事业单位考试用书

最近浏览过

    华图2013年河北事业单位考试用书《公共基础知识》专用教材

      收藏此商品
      • 市 场 价:60.00 商品编号:20121027145640501029355
      • 折 扣 价:¥42.00已优惠¥18.00(7.0折)
      • 人 气:已有 人关注
      • 运  费:根据重量、地区及送货方式收取
      • 作  者:华图教育
        出 版 社:红旗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2年10月
        版  次:2013版
      • 开  本:16
        装  订:平装
      • 适用范围:河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
      很抱歉,本商品已下架,请点击以下按钮查看本商品的最新信息!
      查看河北事业单位考试用书最新信息
      • 商品详情

      • 商品参数

      • 相关商品

      • 用户评价

      • 销售记录

      • 购买咨询

      主编简介
          华图教育,创办于2001年9月16日,是集面授培训、图书发行、网络教学于一体,拥有专兼职教师及专业研究员三千多人的综合性教育集团,是国内公认的公职培训行业标准制定者和教育培训标杆企业,是国务院机关事务局后勤干部培训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教育科学出版社等部门的合作单位。
       

      目录
          绪论
              一、考情分析1
              二、《公共基础知识》高效复习方法及备考建议2
          第一篇  政治
              本篇思维导图4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5
                  第一节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5
                  第二节  物质和意识7
                  第三节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9
                  第四节  认识和实践14
                  第五节  社会规律和人的活动18
                  第六节  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形态20
                  第七节  阶级和国家23
              第二章  毛泽东思想25
                  第一节  毛泽东思想的产生25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27
                  第三节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31
                  第四节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及意义31
              第三章  邓小平理论33
                  第一节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33
                  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33
                  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34
              第四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40
                  第一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40
                  第二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40
                  第三节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41
              第五章  科学发展观43
                  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43
                  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43
                  第三节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科学发展观45
                  第四节  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与指导意义45
              第六章  时事政治47
                  第一节  国内时事47
                  第二节  国际时事51
              华图原创题库55
          第二篇  法律
              本篇思维导图62
              第一章  法 理 学63
                  第一节  法的概述63
                  第二节  法的效力65
                  第三节  法的制定与实施65
                  第四节  法律关系与法律责任 67
              第二章  宪法70
                  第一节  宪法的基本理论70
                  第二节  国家机构72
                  第三节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78
              第三章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81
                  第一节  行政法概述81
                  第二节  行政行为83
                  第三节  行政复议90
                  第四节  行政诉讼93
              第四章  刑法与刑事诉讼法97
                  第一节  刑法概述97
                  第二节  犯罪98
                  第三节  刑罚103
                  第四节  与国家工作人员相关的几种常见罪名109
                  第五节  刑事诉讼法111
              第五章  民法与民事诉讼法137
                  第一节  民法概述137
                  第二节  物权138
                  第三节  人身权144
                  第四节  合同146
                  第五节  婚姻与继承151
                  第六节  民事诉讼法154
              第六章  经济法161
                  第一节  经济法总论161
                  第二节  经济法分论162
              第七章  事业单位基本制度164
                  第一节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聘制度164
                  第二节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制度167
              华图原创题库170
          第三篇  经济
              本篇思维导图181
              第一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81
                  第一节  经济体制181
                  第二节  市场经济183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85
              第二章  微观经济188
                  第一节  市场主体188
                  第二节  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189
                  第三节  市场竞争192
                  第四节  收入分配195
              第三章  宏观经济196
                  第一节  宏观经济调控196
                  第二节  我国的金融机构体系199
                  第三节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202
              第四章  国际经济206
                  第一节  开放经济206
                  第二节  国际贸易209
                  第三节  国际金融组织和国际金融市场211
              华图原创题库214
          第四篇  公共管理
              本篇思维导图217
              第一章  公共管理概述217
              第二章  公共管理职能219
              第三章  公共管理责任223
              第四章  公共政策226
              第五章  公共管理执行228
              第六章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231
              华图原创题库234
          第五篇  公文写作与处理
              本篇思维导图235
              第一章  公文概述235
              第二章  公文写作241
              第三章  事务性文书写作254
              第四章  公文处理261
              华图原创题库264
          第六篇  职业道德
              本篇思维导图267
              第一章  职业道德及职业道德规范267
              第二章  职业道德行为养成271
              第三章  事业单位部分行业的职业道德273
              华图原创题库278
          第七篇  历史、文学、自然和科技
              本篇思维导图280
              第一章  历史常识280
                  第一节  中国古代史280
                  第二节  中国近代史284
                  第三节  中国现代史286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党史288
              第二章  文学常识293
                  第一节  中国文学常识293
                  第二节  外国文学常识300
              第三章  自然、科技常识305
                  第一节  自然常识305
                  第二节  高新技术及其成果309
                  第三节  新中国科技成就312
                  第四节  生活百科314
              华图原创题库316
          第八篇  国情省况
              本篇思维导图320
              第一章  我国国情320
                  第一节  我国的自然地理及经济带320
                  第二节  我国的行政区划与社会发展现状323
                  第三节  我国的文化遗产324
              第二章  河北省省情325
                  第一节  河北省基本情况325
                  第二节  河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327
                  第三节  2012年河北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摘要)331
              华图原创题库334
          第九篇  写作
              本篇思维导图337
              第一章  写作备考导航337
                  第一节  写作命题分析337
                  第二节  备考方法和高分策略338
              第二章  基础能力闯关340
                  第一节  阅读理解能力340
                  第二节  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346
                  第三节  文字表达能力348
                  第四节  写作论证能力351
              第三章  社会热点透析365
                  第一节  社会管理365
                  第二节  文化发展与繁荣373
                  第三节  稳定物价379
                  第四节  绿色发展384
                  第五节  政府公信力390
              华图原创题库394
       

      文摘
       

      第一篇  政治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本章高频考点集萃


          1.哲学的基本问题;
          2.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3.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4.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5.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第一节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哲学与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什么是哲学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的理论形态
          世界观就是人们对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每个人都有世界观,但自发形成的世界观还不是哲学。哲学是将世界观以理论的形式组成的思想体系,所以说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形态。
          广义的世界观同时包含人生观、价值观。哲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2.哲学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与总结
          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1)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的区别:哲学的对象是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或普遍规律;具体科学的对象是世界的某一方面、某一领域的特殊规律。两者的关系是普遍与特殊、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2)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的联系: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认识基础;各门具体科学以哲学为理论指导。
          真题点睛
          下列关于哲学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关系的阐述,正确的有()。
          A. 哲学是最抽象的社会意识形态
          B. 二者都是一定社会经济基础的反映并为之服务
          C. 二者都含有一定的阶级性
          D. 二者都具有相对独立性
          【答案】 ABCD
          【解析】 社会意识是社会精神生活现象的总和,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与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直接相联系的观念、观点、概念的总和,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文学艺术、宗教、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等意识形式。哲学同其他意识形态形式一样,都是一定社会经济基础的反映并为之服务,都含有一定的阶级性,都具有相对独立性;其不同点在于哲学是最抽象的社会意识形态。
          3.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一定的世界观作为思想原则在具体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表现为方法,方法论就是有关这些方法的理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所以,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历史上的全部哲学斗争始终都是围绕着这—问题而展开的。
          真题点睛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并不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的问题。()
          【答案】 ×
          【解析】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任何哲学基本派别都不能回避的问题,是解决其他哲学问题的前提,是划分哲学基本派别的标准。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包括两方面:
          一方面,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这个问题是指谁产生谁、谁决定谁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根本对立的两个哲学派别,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是一元论哲学。所谓的二元论是指认为世界并存着物质和意识两个本原的哲学学说,以法国的笛卡儿为主要代表。二元论把意识看成是本原,显然夸大了意识的作用,贬低了物质的作用,最终导致唯心主义。
          另一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真题点睛
          “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这一观点,属于()。
          A. 主观唯心主义B. 客观唯心主义
          C. 朴素唯物主义D. 辩证唯物主义
          【答案】 B
          【解析】  马克思主义认为,唯心主义是哲学两大基本派别之一,是与唯物主义对立的理论体系。唯心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精神、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即物质依赖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意识的产物。由此可知,题干的观点应属于唯心主义,故排除C、D两项。主观唯心主义把个人的某种主观精神如感觉、经验、心灵、意识、观念、意志等看作是世界上一切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与基础,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均是由这些主观精神所派生的,是这些主观精神的显现。客观唯心主义认为某种客观的精神或原则是先于物质世界并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本体,而物质世界(或现象世界)则不过是这种客观精神或原则的外化或表现,前者是本原的、第一性的,后者是派生的、第二性的。题干中,“上帝意志”不属于人的主观精神,而是一种超空间的客观存在的精神,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本题正确答案为B。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表现在正确解决了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科学地规定了哲学的研究对象。同时,还表现在它是完备彻底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伟大发现。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的思想体系。无产阶级的阶级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性的集中表现。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阶级性的内在要求。革命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性的必然结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性和革命性的内在统一,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旧哲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特点。
          4.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第一次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并把它作为自己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核心。
          5.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灵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根本要求。
       

      第二节  物质和意识


          一、世界的物质性
          (一)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1.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
          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2.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
          (1)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的统一性问题,是回答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没有统一性,即有没有共同的本质或本原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①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设想存在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设想存在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②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暂时的静止,静止是相对的。静止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③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物质运动与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割证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即一去不复返;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
          (2)社会的物质性表现
          ①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而存在,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②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因此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
          ③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
          1.实践的形式和特点
          实践是人以一定的手段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观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对象性活动。
          实践的基本形式有生产实践、调控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
          实践的特点: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是人类有目的的自觉活动,具有自觉能动性;实践活动是不断发展的,具有社会历史性。
          2.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1)主体与客体
          从人的活动出发去考察人与对象世界的关系,就出现了主体和客体关系。主体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之中、从事着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则是指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2)实践是人与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
          在实践活动中,主体和客体是相互作用的,这种相互作用是通过改造和被改造,即通过主体对象化(主体客体化)和客体非对象化(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而实现的。
          二、意识
          (一)意识的起源
          意识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物质世界高度发展的产物。意识的产生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经历了四个决定性环节(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人类意识的产生)。意识也是社会的产物,社会性劳动活动在意识产生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二)意识的本质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人脑是产生意识的器官。人脑之所以能产生意识,同人脑高度发达的组织状况和复杂的结构有关。
          第一,人脑的重量大,脑与身体的比重也大。
          第二,脑细胞的高度分化和严密的脑组织。
          第三,人脑是通过内在的生理机制来进行意识活动的。
          意识活动同人脑的生理过程是分不开的,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基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产物。
          2.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人只有同外界打交道,使人的大脑同外界发生联系,经过加工制作,才会形成关于它们的意识,所以,人脑是意识的客观物质基础,而外界才是意识的源泉。不论是正确的思想,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对外部世界某种形式的反映。正如恩格斯所说:“一切观念都来自经验,都是现实的反映——正确或歪曲的反映。”
          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人把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分析和综合,从个别事物中抽出一般属性加以概括,形成经过主观能动加工过的关于客观世界的形象、本质和关系等。
          (三)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的能动性,是指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的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与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为:
          第一,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这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根本特征之一。
          第二,意识活动是一个能动创造性过程。意识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由感性认识能动地上升到理性认识,从现象逐步深入到本质和规律。意识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还能够追溯过去,预测未来。意识的能动性不仅在于能动地反映现实,更重要的在于能动地指导实践,并通过实践转化为现实。
          第三,意识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意识的能动性突出地表现在它能够把实践中形成的正确思想和理论作为指导,通过实践去改造世界。在整个改造过程中,是以人的全部力量和能力为手段的,人们动员了自己的全部意志和信念情感等精神因素,为实现自己的目标去努力奋斗。
          第四,意识对人体生理机能活动的控制。
          三、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及实践基础
          (一)物质与意识之间是辩证统一的
          1.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首先表现在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还突出地表现在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二)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的方法论意义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坚持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等。

          新都网(http://www.newdu.com)提示:其余部分暂略,详情请查阅图书。

      最有用的评价:

      暂无最有用的评论

      如购买过程中有任何疑问,欢迎向我们咨询

      咨询类型:
      咨询内容:
      不促销
      • 客户服务热线
      • 18513373607
      • 手机:18513373607
      •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六 8:30-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