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指南网-大众购物指南!

购物指南网-新都购物商城-网购常识攻略-代购海淘购物必买清单

当前位置: 首页 > 时尚生活 > 潮流 > 风格示范 >

LVMH Prize大奖最新得主谈:性别时尚还有未来吗?

http://www.newdu.com 2018-07-06 VOGUE时尚网 Liam Freeman 参加讨论


















    

    看着每天大量生产的有关性别身份的文章,回想 Jeffrey Eugenides 曾经用寥寥几字概括这个话题,会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性是生理,而性别是文化”他说。有了如此简练的表述,他在 2002 年出版的《中性》(Middlesex)能获得普利策奖,也就不奇怪了。更重要的是,这开启了一场讨论,提出性别无非只是一个想法——一个有诠释空间的想法。 
    在 Gucci 的 Alessandro Michele、Louis Vuitton 的 Nicolas Ghesquière 和 Vivienne Westwood 等设计师的努力下,性别服饰在近年已经没那么两极化。一些低价位品牌——包括 Zara、H&M 和 ASOS——也推出了不分男女的服装系列,而Selfridges百货 打算延续 2015 年的游击店概念 Agender,在 7 月 30 日开启一个固定的无性别眼镜空间,届时将成为欧洲最大的眼镜零售区域。2019 年 3 月,波士顿美术馆将呈现一场具有开创性的展览“掰弯”(Gender Bending),其中收入了 Rad Hourani 的作品,这位加拿大设计师在 2013 年推出了世界首个无性别时装系列。 
    过去一年里,去性别化的设计得到认可,纷纷入围世上最有威望的时尚奖项。11月,无性别品牌 Telfar 的利比亚裔美国设计师 Telfar Clemens 赢得了 2017 年的 CFDA/Vogue 时尚基金奖,那是纽约的一个面向新锐才俊的大奖,而今年入围 LVMH  Prize年轻时装设计师大奖的九名设计师中,有三人被主办方称为“性别中立”设计师,分别是 Ludovic de Saint Sernin、Doublet 的井野将之和 Matthew Adams Dolan,其中Doublet 的井野将之还一举拿下这一奖项。三人的美学并无多大关联,但涉足无性别设计的方式却惊人相似——当他们坐下来实现自己的想法时,脑子里根本没有性别的意识。在我们的衣着世界里,性别的二元观念正在消解,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迹象。 
    “在设计上,内衣是唯一让我会去谈男女问题的领域,”de Saint Sernin 说。“我只是想把服装当成一些衣服来看——男装、女装我都会穿,不关心标签怎么写,也不在乎是在商店的男装区还是女装区挑衣服。”这位巴黎设计师系出 Olivier Rousteing 的 Balmain,过去一年里迎来了事业的转折。他的同名品牌去年六月首次亮相,还入围了将于本月底揭晓的巴黎 ANDAM 时尚大奖。包含 10 款造型的生涯首个系列结合了他和男友的个人着装,被他称为一则“成年加出柜故事”。他在创作时使用的是女性假模,但试装时用的是男性模特,这让他可以“做出某种穿在男孩身上是男装、穿在女孩身上是女装的东西”。他还说,衣服“是在表达你作为一个人的美好,因此你穿在身上的东西应该让你感到有力量,”而不是被它定义。
    与此同时,井野和 Dolan 不约而同地将一条经典 Levi’s 501 牛仔裤的无性别本质作为重要参照,因为“它是不存在性别的……这是一条谁都可以穿的牛仔裤”。他们还认为,他们各自的文化出身一定程度上造就了他们的无性别设计思维。 
    井野生于关东群马县,目前以东京为据点,他认为㚻文化(yaoi)——用漫画描绘男性之间的情爱,通常由女性创作,针对女性市场——以及无性别社媒明星(如 Yohdi Kondo)的流行正在帮他的祖国发展出一种愈发复杂的性别观念。日本设计师一直在努力培育更进步的态度。四十年前巴黎时装周的伸展台上开始出现川久保玲、三宅一生和山本耀司时,他们在设计中采用的宽大廓形、单一色调和面料已经超越性别的界线。“我一直不明白,是谁决定男人和女人的衣服要不一样的,”山本耀司在1983年对《纽约时报》说。“也许是男人决定的。” 
    井野的设计采用了颠覆性的标签——针织服饰上面写着“knit”(针织),T 恤标着“前”和“后”——怂恿穿着者去打破规则,质疑我们的习以为常。Dolan 的设计哲学根植于历史。这位 31 岁的设计师是美国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的后裔,体内流淌着宪法的血液,美国风格的演化是他的美学核心所在。“休闲服饰是美式穿着中一个决定性的组成部分,”他说。“重点是解放。在 1960、70 年代的大学,男男女女穿着的是一样的衣服——开衫、牛仔裤、奇诺裤、衬衫……” 
    而后就迎来了一个高冠博带的奢华时期——Thierry Mugler、Gianni Versace 等人推动的一种“多即是多”哲学。以研究消费文化的身份塑造效应见长的 Jo Paoletti 教授就此写了两本书——《粉与蓝——区分美国的男孩与女孩》(Pink and Blue: Telling the Boys from the Girls in America)和《性与无性——时尚、女性主义和性革命》(Sex and Unisex: Fashion, Feminism, and the Sexual Revolution)——她说 1980 年代是一个服装日渐性别化的时代。在她看来,Diane von Furstenberg 的裹身裙促使 1970 年代的成年人开始“回归女子气”,但童装“粉色增加”是始于 1980 年代的。到了 1990 年代中期——de Saint Sernin、井野 和 Dolan 的童年/少年时代——“已经不可能找到任何中立的东西了。” 
    Paoletti 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是因为,父母可以在孩子出生前就知道他们的性别,这在 1980 年代很常见。她说无论父母有多么强烈的自由派倾向,一旦掌握了这一信息,他们就觉得应该做出某种回应——于是就有了“在性别揭晓派对上摆出蓝蛋糕(如果是男孩),给小公主准备一个粉粉的幼儿室”。在接下来的十年里,情况进一步恶化。“如今他们[都长大了],你猜怎么着?他们并不满意这些鲜明性别化的东西。” 
    这种态度的起起落落表明,进步的轨迹绝不是线性的,同时也推动了一场进行中的争论——无性别服饰究竟是一时风尚,还是一场更大范围的社会文化革命。然而,面向所有性别不仅带来创造和包容的释放,在商业上也有好处——尤其是时尚这个价值1.2万亿美元、一心寻求商业成功的全球产业。例如 de Saint Sernin 的秀安排在巴黎男装周,但他的衣服却是在女装部销售。“女装市场比男装大得多,买主投入的预算也大得多,”设计师说。商店还可以“[用衣服]玩点实验”,分别在男装部和女装部测试,看看在哪边表现更好。 
    Matchesfashion.com就是这样一个“玩家”,它在 2018 春夏系列中和 Burberry 合作做了无性别概念。“此时此刻,性别中立系列在我们的男装和女装网站上都有,”这家奢侈品零售网站的时尚和购买总监 Natalie Kingham 说。这个夏天还会和 Moncler 做一个男装系列,将由男装和女装影响力人士同时进行推广,另外还有一个胶囊系列,是 2016 年 LVMH 大奖得主 Wales Bonner 的女装首秀。Martine Rose、Edward Crutchley、Myar 和 Holiday Boileau 都是男装品牌,据报当女装来卖销量也不错,而在 Selfridges,男装品牌 A-Cold-Wall 和 Craig Green 是当作女装来宣传的。 
    有没有发现一个规律?在风尚选择上,女性似乎比男性放得开,除了少数例外(比如 Palomo Spain 和 Undercover),女性花钱买男装,要比男性花钱买女装多。“我不认为还有什么面料算是毫无疑问的男性面料——正装使用的材料,也会用在女性服饰上,”井野说——但是他也提到,尼龙袜或雪纺之类的面料“第一时间还是会跟女性服饰联系在一起”。 
    要在性别上创造一个包罗万有的社会,只需要模糊或抹去界线,创造一个谱系,重点是彻底放弃一些先入为主的观念——无论是对男性还是女性。正如 Paoletti 所说:“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人正意识到性别的二元模型根本是行不通的。大多数人都有些隐约地不适用这个模型,而对某些人,就根本是牛头不对马嘴了。越是领悟这个道理,我们当下的语言就越是显得不足。”换句话说,每当我们要寻找某个形容词用在某件衣服上时,只知道说有男人味、有女人味已经不够了。要把无性别服装置入到“它所预示的深刻文化变革”中去,她还说,“是包括时尚媒体在内的时尚产业的选择。”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时尚生活
网购攻略
海淘攻略
购物百科
评测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