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的最佳女主,意味着什么?- 好莱坞越热闹,Frances McDormand似乎隐得越彻底。 Frances McDormand登上Vanity Fair 摄影Annie Leibovitz 颁奖季密集的造势宣传是影片获奖不可缺少的“公关手段”,主人公们需要出席上百个酒会和活动,结识各种重要人士,不厌其烦地一遍遍“推销”自己的电影或者角色。 Frances McDormand登上Vanity Fair 摄影Annie Leibovitz 而Frances,这个凭借《三块广告牌》横扫各大前哨和风向标最佳女主角的女人,却还是过着常规的日子,不爱露面。 《三块广告牌》角色海报 她的宣传最常做的工作,就是礼貌性地让别人走开。 就这样,她依然被认定是这次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的不二人选。 除了《三块广告牌》的电影放映,她出席的活动只有金球奖、BAFTA、演员工会奖、非裔美籍影评人协会奖(AAFCA)这几个,而且将影后全部揽下,并且无一例外地,成为了全场的表情包。 “大佬”出山,玩闹一把,嗨翻你我他。 演员工会奖上的Frances 金球奖上的Frances “英国奥斯卡”BAFTA上嗨到模糊的Frances 去年威尼斯电影节上的Frances 以“好莱坞的标准”来看,Frances不够美,不够瘦,即便她早在1997年就凭借《冰血暴》拿下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依然有很多导演的大门不会为她敞开,她也没少演过配角。 Frances在科恩兄弟的《冰血暴》(1996)中,凭借聪明人善的女警察一角获得奥斯卡影后,不过在这个男性色彩浓厚的故事里,她并没有给人们留下浓墨重彩的印象 你也许都不会记得,她甚至还在《变形金刚3》里演过一个令人不怎么喜欢的情报局局长。 《变形金刚3》剧照 “我出演过很多男主演身边的配角,直到主演《奥丽芙·基特里奇》(2014年美剧)后,我意识到我很享受出演主角。” Frances在《奥丽芙·基特里奇》中的动人表演震撼人心,这也让她获得了艾美奖的最佳女主角 而这部《三块广告牌》,可以说是一部完全替她打造的作品—— 《三块广告牌》海报 十五年前Frances认识了该片的导演兼编剧Martin McDonagh,在看完McDonagh编剧的舞台剧《The Pillowman》后,Frances想让他给自己写个角色。 “我话才一出口就马上后悔了,因为这很不专业;但十五年后他寄给我这个剧本,我读完简直爱死了,不敢相信我居然能扮演这位母亲。” 导演兼编剧McDonagh与Frances在《三块广告牌》片场 “McDonagh设计的这个女性角色,既有希腊文学的色彩,又加入现代复仇的主题,但却不是女性复仇。藉由女性视角来追求正义,这个故事在探讨不公的现状上就超越性别了。 ”于是一个孤注一掷、既现代又带着经典西部片中英雄特质的女性角色就这样诞生了: 她总是忿忿不平,但也机智幽默; 她追求正义,但也偏激地让人愤怒; 不强调“正确”,而是注重“真实”。 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这个作品能在颁奖季大受好评,加上Frances令人称道的“二次创作”,横扫也就不足为奇了。 获得金球奖剧情片最佳女主角的Frances 纵观捧回奥斯卡小金人的男女演员,在平均年龄上,女主比男主要年轻不少(女37,男44),这说明什么? 女演员年轻时,在角色选择上有更大的空间,一旦进入到四五十岁之后,她们往往只能成为“黄金配角”,可供挑选的角色通常只剩下“主人公的妈”或者一些很脸谱化的角色; 而男演员则完全相反,越是年长,就越有复杂、丰满的角色在等着他们。 60岁的Frances,在这个年龄遇到这样的角色,做出这样的演绎,是令人兴奋的。 这样一个复杂的原创女性形象,是人们需要在大银幕上看见的,也是需要电影人不断去挖掘和刻画的。 Frances在这部作品上的成功,也毫无疑问,会对女性角色多样化的创作产生积极的作用。 -正义化身的英雄母亲?非也- 如果这只是一个“苦大仇深”的复仇故事,《三块广告牌》不会在颁奖季拿下超过80个奖项,Frances对母亲Mildred的塑造也不会那么让人叫绝。 女儿被谋杀,小镇上的警方似乎无心调查,咄咄逼人的母亲Mildred开始了她的“激烈反击”,过火的手段让小镇居民对她避之不及。但对立,只是故事的开始,并不是核心。 坚强的、被孤立的、打不倒的、兼具男性特质的,这些像是“颁奖季女主”的标配,在Mildred身上的确具备,但却不是她的闪光点所在。 在这个角色和整部作品里,导演McDonagh都加入了幽默喜剧色彩。 虽然Frances并不是一个喜剧演员,但是她自身的坦率赋予这个角色很特殊的幽默感,即便她没有在逗你乐,有时候你仍会看着她笑出来,比如她被注射了麻醉后,张不开嘴说话的样子: 对着前夫做鬼脸的样子: 替儿子教训学校里坏学生,直击姑娘要害: 拿着酒瓶一言不发地走向前夫和他女友,吓得二人不敢动弹: 甚至是丢烟头的样子: 这些细微之处,如果不是Frances,很难想象其他人会做出这样的演绎。 作为一个失去女儿的母亲,她毫无疑问是痛苦的,而且这种痛苦的程度大概没有人可以体会,但表现出来并不一定要哭天喊地。 “她不能让她的脆弱显现,她不能流露那些情绪。对她来说丢汽油弹比大哭一场来得容易。 ”Frances说。 她用愤怒盖过忧伤,所以这个角色有很多过激的行为,甚至一度连观众也很难为她拍手叫好,而是会觉得这个女人做的实在是有些过火,显露了自己的“黑暗面”。 但这恰恰再度丰满了这个角色,凡事正确的主角光环并不需要,她做的每件事情并不是为了求得观众们的理解。悲伤与幽默、愤怒交织,这种真实、真诚、直接的情感更值得让人去揣摩。 还有一点值得一提的是,Mildred这个角色在片中几乎没有换过衣服(除了工作服和睡衣)——一直穿着一身深蓝色的连体制服。 这也是Frances的点子,她认为这身制服就像是Mildred隐形的“战服”。包括她经常佩戴的头巾,也是她“战斗状态”的一种表现。 影片的造型师Melissa Toth说:“这身制服是Frances表演的一部分。有时候戏服是可以帮助一个演员对角色的黏着度更加深的。我为她完整的呈现这么复杂的角色感到欣慰,女人在大银幕上的形象正应如此。” -多变又古怪,其实很可爱- 24岁从耶鲁大学表演硕士班毕业后,Frances参演了科恩兄弟的处女作《血迷宫》,这也是她第一次参演的电影。角色名叫Abby,顶着一头蓬松的金发,睁着无知的大眼睛,总是轻声说着话。与现在的她截然不同。 这部作品让科恩兄弟成了招牌影人,而Frances则跟兄弟中的Joel Coen陷入爱河。从这之后,科恩兄弟的作品里便经常出现Frances的身影,并且总是个性且多变。 Frances在《缺席的人》(The Man Who Wasn't There,2001) 中扮演花天酒地的妻子 Frances在《阅后即焚》(Burn After Reading,2008)中扮演傻里傻气的健身房女员工Linda 事业上的合作伙伴,生活中的恩爱伴侣,Joel和Frances大概是人们能想到的最完美的一对夫妇了。 两个人相爱后很快就开始了一起生活,却等了十年才结婚。但更惊人的是,Frances戴的戒指其实是Joel前妻的戒指(这位导演曾在70年代末有过一段短暂的婚姻),她认为好好一个东西不该被浪费,所以继续拿来戴了。 2014年威尼斯电影节红毯上的科恩夫妇,Frances手上戴的戒指来自Joel前妻 别人看来不能接受的事,Frances并不放在心上,事实上,他们在一起35年已经说明了一切。现在,Frances已经被影迷们称作“科恩嫂”。 这就如同她对待演戏:重要的是身在其中,而不是别人的目光和追逐。谁说在好莱坞就一定要做明星?Frances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曼哈顿度过,她总是选择在剧团表演完独自走回家,拒绝用智能手机,甚至连采访也不怎么做。不合常理么?但她有着切切实实的生活。 这样一个酷到极致的女人,便是可爱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