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指南网-大众购物指南!

购物指南网-新都购物商城-网购常识攻略-代购海淘购物必买清单

当前位置: 首页 > 时尚生活 > 其它 >

马未都 X 盐野米松 树木之心,工匠精神

http://www.newdu.com 2017-11-30 精品网 佚名 参加讨论

    
    
    马未都
    艺术专栏作家、收藏家、古董鉴赏家。1996年他创立了中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观复博物馆,开始收藏中国古代艺术品。
    盐野米松
    日本职业作家,曾两次入选芥川龙之介奖提名,先后出版了20多本关于手艺人和手艺作品的书,采访过逾300位传统手艺人。
    马未都平时不仅经常教大家鉴定文物,也致力于传统手艺人和民间手工艺作品的寻找和保护,他的观复博物馆20年来,都在向大众普及传统中国手工艺者的“工匠精神”。而盐野米松是《留住手艺》的作者,在中国有广泛影响力。这一次,马未都为盐野米松参与创作的新书《树之生命木之心》作序,两个人各自对于木头材质和工匠精神有自己的认知。
    
    世界遗产法隆寺。
    木头是有性格的
    马未都说过,一般人对木材的了解很容易停留在外观,如颜色、光泽、纹理等表面上,稍微进一步则是质感、重量和硬度,这就是人们区分紫檀、黄花梨、鸡翅木、红木的标准,但是却很容易忽略木材的性格,“用科学的说法应叫内应力。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内部产生的对抗的力。”外力能改变木材固有的形态,令其变形、收缩或膨胀。他常听国内的老工匠说,这种木头性大,那种木头性小,说的就是适应环境的能力。竹子性大,而紫檀就是属于性小的良材,任何一个方向下刀都可以。
    在盐野米松看来,按照寸法来搭建木结构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因循树木的癖性。把扭向右边的树材和扭向左边的树材放在一起构建,木材之间的癖性会相互受到影响,建筑就不会倾斜。这就是他书里提到的一句日本法隆寺口诀:“要去买一座山的树材,要亲自去山里看树材。”一个出色的匠人,就是要了解树的性质,尽可能地发挥它的癖性,让它成为能抵抗流年的建筑。
    
    1993年日本宫殿大木匠西冈常一获得文化功劳奖。
    
    西冈常一复原了古代宫殿木匠使用的枪刨。
    对于木的特殊心得
    马未都曾经学过一段时间的木工,说起木头来如数家珍。他说,木制建构的核心在于榫卯。榫卯结构巧妙地将散木汇集成完整的建筑。而东方的佛教建筑与西方的基督教、伊斯兰教建筑的不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木制建筑和石制建筑的差别。石制建筑的骨骼隐藏在体内,外观上无迹可寻,而木制建筑注重架构之美,尽可能将建筑骨骼暴露在外面。
    盐野米松经常去山里看木料。按照他的经验,松树经过500年就会变得材质糟糕,而杉树需要800年,丝柏能够保持1300年左右,而且会和新树一样强壮。因此,他觉得飞鸟时代的古木材很了不起,削下一点树皮,就能闻到浓浓的香木味道。
    木艺是东方特有的
    比起其他材料,木质建筑不易保存。不论中国还是日本,木制建筑的精髓都一脉相承。马未都说,日本建筑的唐风,延续千年以上未变,而我们却历经辽宋金元明清,反而离唐风渐远,所幸木制建构的理念传承了下去,今天依然能通过历朝历代的建筑来了解。北京的紫禁城宫殿群和日本奈良正仓院的东大寺,都是很好的让人体会木质建构的历史范本,不论东方人还是西方人,当你站在这样的建筑面前,你都会想到“那些崇山峻岭中的参天大树,历经长途跋涉,又假以工匠之手,最终成为人类的文化财富”,是多么不易。
    盐野米松也曾说过,如果寻根求源,会知道日本的文字、文化都来源于中国,日本的一些手工的业种和技术、手工匠人看待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也都来于中国,只是到日本之后在风土和生活方式的差异中慢慢完善。
    
    盐野米松《留住手艺》中的插图。
    如何留住手艺
    西冈常一和小川三夫把建造庙宇当作人生的修行,一代一代,与这个日益世俗的社会抗争着。手艺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独特技能,高速发展的工业文明一度让手艺失去价值。这也就是马未都一直提到的“以量产抹杀个性取得懵懂时人类的功利好感”。当人类意识到这一点时,传统的手艺却在一点点消亡。马未都说,在树木与建筑之间,有一种东西叫手艺。手艺都是通过人一代又一代传承的,既没有捷径到达,还得耐住寂寞,“只给懂的人做事,哪怕一万个人只有一个人懂,你只给那一个人做,如果你有这种精神,那你就有了工匠精神。”
    盐野米松说,在日本历史上,以1964年东京奥运会为界限,很多传统手艺在之后都消失了。他觉得,“手艺的消失有三个前提:一是没有人使用;二是没有继承人;三是失去了原料。否则,手艺便不会消失”。保留手艺其实在保留大自然的智慧。农耕时代的手艺靠师徒相传,师傅教的不仅有技术,也有从大自然获取而来的人生态度。当年西冈作为历来法隆寺的专职木匠,从未接过建造民宅的工作,他将这视作一个宫殿木匠的自觉和自尊。有的一定要留下,而有的可以有所变化,如今,手艺人要顺应时代,必须改良自己的东西,只有这样手艺才能流传下去。
    一本讲述木匠精神的书
    
    《树之生命木之心》 
    西冈常一、小川三夫、盐野米松著
    这本书被称为理想国2016年度最美的书。书里记载了作家盐野米松对日本师徒三代宫殿木匠持续十年的采访笔录,分为天、地、人三卷,对应西冈常一栋梁、鵤工舍及匠人学徒三者之间引领、孕育和传承的朴素关系。讲述日本最后的宫殿大木匠西冈常一全心投入古建的一生,以及他的继承人小川三夫创建要让木匠吃饱饭的“鵤工舍”的历程,这本书纪录片式地讲述了一门古老技艺在现代的传承。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时尚生活
网购攻略
海淘攻略
购物百科
评测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