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nolo Blahnik与Suzy在他位于伦敦伯灵顿拱廊街的新精品店 图片来源:@SuzyMenkesVogue 眼下,这座开在伦敦最优雅的拱廊街的精品店,窗户上挡着遮光帘,只能透过一个小孔“管中窥豹”。但从大理石地板一路窥探过去,那些在金属架上泰然安坐、鞋跟美不胜收的鞋履们,毫无疑问是Manolo的杰作。 ![]() 对Manolo Blahnik的新店来一次激动人心的“窥探” 图片来源:@SuzyMenkesVogue 这些鞋履的设计师,仅以名字而非姓氏就能证其盛名的Manolo Blahnik,本周正在伦敦筹备其第二间精品店的开幕事宜,而他在切尔西开设第一家专门店已经是43年前的事了,英国对他而言,无疑已是第二故乡。 这家品味优雅的三层精品店内跃动着明艳的色彩,就连店中与鞋履风格相近的奥斯曼土耳其风格座椅也是色彩斑斓。而那些嫩粉、艳紫和果绿色调的小山羊皮布洛克鞋,其娇艳可爱正是呼应了在拱廊街尽头皮卡迪利大街橱窗里陈列的Ladurée马卡龙。 ![]() 新店内部色彩明艳,与同样在伯灵顿拱廊街有售的Ladurée马卡龙的鲜艳色彩遥相呼应 图片来源:Manolo Blahnik 波点平底鞋让人想起上世纪六十年代“摇摆伦敦”时期的Mary Quant。那时故土远在加纳利群岛的Manolo初来乍到,睁着好奇求知的双眼,将当年繁华尽收眼底。而涡状图案的露趾鱼嘴高跟鞋则汲取了非洲精神,他的视角仿若一个从家中的香蕉种植园里瞥出去的小男孩。 店里甚至还能见到装点着粉色蕾丝玫瑰的开口短靴:这双靴子反映了其母对“茜茜公主”魅力的迷恋之情,这位曾经的奥匈帝国皇后可谓精致优雅的化身。 ![]() 这款玫瑰短靴反映了Manolo母亲对于奥匈帝国皇后“茜茜公主”的迷恋之情 图片来源:@SuzyMenkesVogue Manolo站在这条从皮卡迪利大街延伸出的优雅小道上,满怀热情地向打开的窗楹与曲折的拱廊挥手。这里是所有专门满足怪品味绅士的供应商、珠宝商以及类似Penhaligon这样的香水百货店的大家园。经过最近的一次翻修,Chanel与香氛专家Frederic Malle也入主了这条由40间小店面组成的街道,更添一丝早年间的优雅氛围。 ![]() Manolo站在其位于伯灵顿拱廊街的著名精品专卖店前 图片来源:@SuzyMenkesVogue Manolo告诉我,其实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开设切尔西精品店之后,他已经花费了不少年来试图在伦敦中心寻找一爿合适之所来拓展业务。 “私下告诉你,那真是伦敦最好的时候,我是从自由方面说的,那时还没有一切向商业贸易看齐,所有事都是自然而生。Ossie、Bill Gibb和ZandraRhodes那时也都一点不在乎钱的事,”提到1971年首位向他提出鞋履合作意向的设计师Ossie Clark,Manolo不禁感慨道。 ![]() 新系列鞋履展示 图片来源:Manolo Blahnik 据我所知,Manolo本人把成百上千双鞋子都存在他位于巴斯的家中了,那个小镇以罗马浴场遗址得名,亦因皇家新月宫而闻名。 Manolo还跟我谈起了他正在筹备但尚未完成的一项综合性展览,预期展出地会包括威尼斯、布拉格(他父亲的捷克老家所在地)、圣彼得堡和马德里。 时装插画家兼撰稿人、30年前曾因《鞋履之王》(King of Shoes)闻名遐迩的MichaelRoberts为Manolo执导了短片《Manolo:为蜥蜴制鞋的男孩》(Manolo:The Boy Who Made Shoes for Lizards)。短片现正在Nevision Studios One有限公司由NeilZeiger进行后期制作。 目前,Manolo的名号由于知名剧集《欲望都市》(Sex and The City)而响彻全球,而在这里更受关注的是店内的奥斯曼土耳其长椅和粉嫩花卉陈设所带来的清新气息。 我有幸在店中可爱的厚圆垫座椅上坐下(还伴着一杯咖啡与马卡龙),与儒雅非凡而又浪漫之至的Manolo Blahnik进行了一场对谈。 Suzy:Manolo,这间店里为男女顾客准备了多少种色彩啊,我简直数不过来了……色彩是不是你人生中一直不可或缺也一直追寻的东西? ![]() 这一季的Manolo男鞋同样闪耀着珠宝般绚丽的色彩 图片来源:@SuzyMenkesVogue Manolo:是的,的确如此。我想,我作品里万变不离其宗的大概就是用色了。大概因为我出生的国家就是色彩斑斓的。我身体里流着一半西班牙人的血液,所以我总是对这样的用色有种执着。我想色彩对于整个人生而言都是意义重大的。 Suzy:你为什么决定要开这家新店? Manolo:这家店算是我们向世人展示的最后的作品之一了。我们一直在选址,找了五年多,就是想在这一带找个合适的店址。我们很喜欢这儿。时间就这么一年一年地过去了,我们一直一无所获。直到忽然间,大约两年前……当时这里是Georg Jensen和Pickett的店址,所以我们找来建筑师,把所有东西都拆了重来。最后我们说“没错,这就是我们想要的。”因为对我而言,这家店代表了伦敦:这里就是属于我的小伦敦。这里窗明几净,有着我想要的那种整洁感和‘英国味儿’,没有太多的异国风情。” Suzy:我知道Michael Roberts正在为你制作一条短片,你很喜欢电影对不对? Manolo:随着年龄增长,我越来越喜欢了,我喜欢老电影。我的品味一直停留在1970年代。 ![]() 干净简洁的波点图案,灵感来源于1960年代的“摇摆伦敦”时期 图片来源:@SuzyMenkesVogue Suzy:你是不是曾经爱过Anna Magnani和那个年代的意大利女影星? Manolo:哦,她的确是其中之一,但我实在是很博爱。你能想象吗,那默片中的姑娘,由于个性极其害羞而忽然引退,但她具备完美且适当的家庭教养。如今我已深深沉醉于默片时代老电影的美感里,从法国电影到意大利电影……噢,意大利的老电影真是太美了! Suzy:据我所知你正要前往巴塞罗那领奖,而西班牙又可以算是你的“老家”,但这么多年过去了,你是否觉得自己已经很“英国化”了呢? Manolo:并不,我不这么认为。因为连我说的英文都是我自己造出来的,我的口音也完全……我甚至不知道是什么口音。但在内心深处,我对自己的这一层“英国”身份有种难以言表的喜欢。要注意,这是一种变了形的英国身份,这跟我最开始所期望成为的真正的英国人逐渐发展成两种东西了。但我也不在乎,我就是活在我自己的往日时光里,我活在我自己所爱的那个“英国”。我能够躲在那个地方,把它当作一个港湾。有一小部分人仍然这样。 Suzy:当人们走进这家店铺时,你希望带给他们何种感受? ![]() 受Mary Quant启发设计的平底鞋,搭配同款手拿包 图片来源:@SuzyMenkesVogue Manolo:也许希望他们会想买点什么吧,毕竟这才是开店的初衷呀。但同时,我希望他们能像是获得了某种“待遇”,不仅仅是负责销售的小伙子提供的服务,而是一种如今在欧洲再也寻不到的待遇。那些东西就像是疯了一般,消弭殆尽了。人们应该能够在店里依照喜好行事:挑好鞋子,提出他们自己的建议,我们再替他们修改。 Suzy:这些布洛克鞋是男鞋还是女鞋?我必须得向你坦白我在这方面的无知……我其实不知道你是否一直在出品男鞋。 Manolo:这款鞋男女都可以穿,其实我不喜欢用“中性”这个词。我最开始做男鞋比Ossie还要早。马鞍鞋这种款式就是我想出来的,而如今我还在做这种款式。大概在一个月以内,我们就会再度推出新款马鞍鞋了,目前还有点为时过早。我们还会适时推出麻布鞋,诸如此类。Ossie在皇家宫廷剧院(Royal Court Theatre)做的新系列发布会的开场,哦我的老天,那股劲头可真是太像1971年了。 ![]() Manolo手上的男鞋是本季较为复古的款式 图片来源:@SuzyMenkesVogue “私下告诉你,那真是伦敦最好的时候,我是从自由方面说的,那时还没有一切向商业贸易看齐,所有事都是自然而生。不是说我想着钱,我并没有想那些,而且那时候的这群人,比如Ossie,也都不在乎钱的事,要不然他也就不会成为后来的他了。但那时真好,现在看来不可思议,还有Bill Gibb和ZandraRhodes等充满创意的人。 Suzy:那时的确是风气自由,而且你从不会找企业来做后盾。 Manolo:许多人在许多时刻都是有所坚持的。我问我自己:“你想这么做么?”我心里的声音说:“不要,不要,不要!”如果我犯了什么错误,也许吧,我也说不好,如果我搞砸了事情,那这就是我自己的事儿。我不需要放弃什么。我把我们挣来的每一分钱都投在了工作和这家店上了。 Suzy:你把这些鞋收藏在巴斯了吧,你们一共有多少双? Manolo:哦天啊,大约有……我们现在雇了一位非常优秀的女孩在管理这些,她可优秀了,加拿大人,名叫Chris,她觉得大概有27000、28000,可能还不止…… ![]() Manolo 28000双鞋履中的一只 图片来源:@SuzyMenkesVogue Suzy:2万……8千双鞋!你不想把它们展示出来么? Manolo:我们计划明年1月在威尼斯办个展。他们让我在欧洲选我喜欢的地方。我不想选伦敦,不想选纽约……谁在乎呢!捷克政府也邀请我们把布拉格选为一站。这个选项很理想,因为那是我父亲的家乡,他小时候就在那儿唱歌跳舞。 Suzy:咱们来畅想一下新店开张和即将到来的展览吧:在你与鞋子的这么多故事之中,你觉得哪个部分是你想向大家传达的?你希望人们如何理解你的作品? Manolo:有些事我自己也没准备。我们做每件事都是出于自愿,每件事都是按照我的意愿来。有时候我表现很好,有时候我也干些倒霉事儿,这就是真实的我了。这是Mary Quant给我的启发:做所有我喜欢的事儿。圆点、波点……我所作的每一双鞋里,背后都有些我所崇敬的事情在启发我,对别人或许没意义,只对我自己而言是这样。我就那么看着某个人的画作,然后我想“哦!神啊!”我甚至很喜欢Bacon的作品,那些疯狂的东西,那些泼溅的色彩。不知你发现没?Francis Bacon是典型的英国人,而他被西班牙人当成神一样地崇拜。我几年前就做了一个以Bacon的泼溅色彩技法为灵感的鞋履系列。听起来就好像我在炫耀似的,而我还做了另一个以Henry Moore的孔与形状为启发的系列。其实每一件事物都很启发人,被英国的一切启发,都是一种美妙而甚至很激烈的体验,英国的奇妙传说、Cecil Beaton……所有这些。 Suzy:嗯,我还记得你曾经告诉我非洲元素对你创作的影响。比如你有在听这种非洲音乐,以及从家族种植园看出去凝视非洲的视角。 ![]() Manolo对非洲永怀敬畏之心,他的作品系列也总是反映着非洲元素在用色和细节选择上带给他的启发 图片来源:@SuzyMenkesVogue Manolo:的确如此。我至今依旧深受非洲影响。如果这种东西与生俱来,那就基本上算是写在基因里的东西了。我热爱非洲的一切,做梦都会梦到在那些地方生活,比如在泥质的房屋中,还有那些美丽的事物。我太爱这些了,非洲总给人恢宏壮丽之感。 Suzy:那我是否可以这么理解,我现在看到的这个鞋履系列,或许受伦敦的影响更多些? Manolo:我有我的另一面,完全不同的另一面。答案是维也纳,而我说起维也纳时,我指的是那里的帝王皇室、法院、诸如此类的东西。我母亲是Stefan Zweig的忠实粉丝,她读关于MarieAntoinette的书至少有一千遍了。 Suzy:你是如何将这些全部融入你的作品中的?因为我可以确定的是,比如说我吧,我看过太多学生作品被他们解释为“噢!这件作品是受维也纳影响创作的!”当然说是非洲的也有,但其实作品并没有什么独到的深度在其中。但你的就不同了,按照我的理解,这些都是你骨子里的东西,它们是时时刻刻在你的脑海和血液中流淌的,你看你坐在这随口就能说这么多,而根本不需要参考书什么的。 ![]() Manolo的作品中总是包含着他对艺术史的借鉴 图片来源:@SuzyMenkesVogue Manolo:不!而且我也没弄他们所谓的“情绪板”,噢我讨厌那玩意儿!事实上那种东西只会把我搞混乱!我不喜欢那样工作,我也永远都不想那样去做事。我十分羡慕那些有大师做派的人们,比如John Galliano。 Suzy:是啊,但他们做衣服与你做鞋子其实是一样的。这其中还有些人制造的是梦和理念,但并不追求合身或合脚罢了。 Manolo:哎,也不是,我也是经过学习,学了很多很多年,如果技术方面的东西没学到,那没有就是没有。从不会到精通,可是花了我很多年。这是种平衡,而理解到这个程度不是一夕之功,需要历经多年才可到达。 ![]() Manolo鞋履作品的现代主义展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