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为数众多流传下来的影像资料和自画像里,我们可以看出墨西哥女画家 Frida Kahlo 年轻时的确是位容貌艳丽的美人。也有可能是,她恰好符合了现代时尚的一切审美标准。那种并非标准的个性强硬的面部轮廓,大刀阔斧的标志性浓眉,永远紧闭的嘴唇和带着审视的目光,还有充满强烈情欲和权力色彩的传奇经历,连同她流传下来的一百五十多幅画作一起,都让这个时代的设计师和时尚爱好者们如获至宝。 但 Frida Kahlo 有没有下意识有计划地影响过时尚?答案可能是no。她的一生中充满了太多跌宕起伏,这个天生不幸的人6岁时就患有小儿麻痹,18岁时遭遇过一场致命车祸,与壁画大师 Diego Rivera 的疯狂婚姻几乎纠缠了她的余生。47年的人生中她始终忙着战胜病痛、勾引情人(那些著名而漂亮的家伙)和绘画创作,似乎无暇分心再与时尚眉来眼去。而事实上,虽然受到了美国人和墨西哥人的强烈追捧,并且一度登上法国时尚杂志的封面,Frida 民族气息强烈且大胆超前的着装风格并不符合当时时尚行业的审美取向,在她的人生末期,Dior/" target="_blank">Christian Dior 先生才刚刚展开以“New Look”著称的新一轮时尚革命。而真正谈到 Frida 的时尚影响力,其实是从90年代开始。 Jean Paul Gaultier 在他的1998年春夏系列上展示了一款充满SM风格和朋克风格的捆绑式时装,其原型非常神似 Frida 于1944年创作的《The Broken Column》,以至于连模特的妆容与神情都活像是女主人公脱离画框走上T台,而这场秀上模特们头顶的艳丽花卉,身着错综复杂的拉美风情花纹长裙,都与 Frida 生前的着装风格如出一辙。2005年,设计师 Louis Verdad 将 Frida 视为“灵感来源,属于墨西哥的财富”,用模特们头上一束束鲜艳的花朵,以及墨西哥传统服饰的再改造向女画家致敬;2006 年的 Sue Wong 同样为观众献上了一台充满墨西哥传统文化色彩的大秀,那些鹅黄、艳红的夸张色彩,正是 Frida 画笔下永恒不变的主体。 人们总是可以第一眼分辨出向 Frida 致敬的作品,这源于画家本人独特强烈又始终如一的着装风格。Diego Rivera 在与 Frida 的结合中少有做过的几件好事,就包括建议她树立这种充满墨西哥传统民族元素的穿衣风格。她的自画像既袒露着她的人生历程——从充满背叛的婚姻、迷乱的女同性恋经历,到绝望情绪和政治倾向,又同时描绘出她的日常生活和穿着。她爱在镶有多层花边的花布长裙外罩上一条黑色披肩,或者一件剪裁强硬的男士外套,有时又是灯笼袖紧身衣和薄丝绸裙的组合,总是在盘好的发髻中插上几朵鲜花,所戴的每个小首饰都蕴含着强烈的文化意识,再加上她著名的戏剧化浓眉,足够让所有人过目不忘。 Frida的照片和自画像 如果说 Frida 鲜明的盛装风格已经初步确立起她作为时尚偶像的基础,那么她对现代时尚的影响力则更多来源于她强悍的个性意识,她毫不保留的自我袒裸,她惊人的魅力和小心眼,以及对于纯洁无暇和恶毒邪恶的双重渴望。Frida 的画作中有极大部分都以极其孤独和悲惨的形式呈现在世人面前,刻意夸大伤害,显示出命运对于一个女人的强有力占有。她使用暴力,迫不及待地制造悲剧,沉湎于其中,让自画像成为祭坛,让她自己成为祭坛上任人宰割的羔羊。画中的她其实也是真实的她,时而冷漠,时而思考,而画的背景通常是荒芜的田野和空荡荡的屋子。她的作品风格有时写实有时梦幻,奔放与悲剧性兼备,然而当人因此认为她的作品是超现实主义,她却不假思索予以了拒绝:“我不画梦,我画我的现实。”的的确确,撇开画中隐藏着的种种痛苦、寂寞和失望,Frida Kahlo有种毫不掩饰从一而终的自我表达欲望,她在努力制定她的规则,她的权力。而这恰好与现代时尚强调个人属性、宣扬与众不同的核心思想不谋而合。而即使Frida的自我追寻过程过于邪恶和血腥,却又刚好暗合了时尚行业兜转反复百年之后的全新突破口:对于任何形式极致之美的狂热追求。 在 Givenchy 2010 高级定制上,Riccardo Tisc i以静态形式展示了十套精美华服,从拉链、流苏等细节以及色彩上来看,它都与 Frida Kahlo 的着装风格大相径庭,但那种对于悲剧氛围的迷恋,哥特式的残忍与献祭感却着实脱胎自Frida的艺术创作。这个系列获得了媒体的一致大赞,精细的做工之下,也表明Frida式的极致审美依然在当今时尚界蔚然成风。也许绝美的事物就是要令人窒息的,正如终生与撕裂、血腥、伤痛纠缠在一起的Frida Kahlo,却以一种顽强、骄傲光芒万丈的姿态,交给我们以对待美的态度。 事到如今,Frida 效应以更加微妙的形式渗入到时尚行业的多重表达之中,当德国超模 Claudia Schiffer 头戴大花画着一字眉出现在 Karl Lagerfeld 的镜头里时,她仅仅展示了繁花似锦的民族风情服饰,并显露出淡淡的哀愁。这样的解读显然已经偏离了 Frida Kahlo 本人许多,但未尝不见得好,人们对她的爱源于想象和距离,真实生活中没人想做下一个 Frida,我们想要的,仅仅是她独特而又永不妥协的一部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