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框游丝 吊框游丝其实是北京土话,也是修表师傅的“黑话”,学名应该叫宝玑式上绕游丝,也叫双层游丝,最常用叫法为宝玑游丝。行内叫法:是吊框儿的吗?当年宝玑大叔在发明制作陀飞轮的前6年,就首先发明了吊框游丝,另外在他的原创陀飞轮当中,还能欣喜的见到芝麻链。 传统的平面游丝在振动过程中,由于受到外桩和快慢针固定结构的影响,游丝的扩展-收缩运动是不同心的,偏心运动会使振动周期受到很大干扰,因此影响走时精度。而吊框儿游丝则可以使摆轮游丝系统在运动中可以同心展缩,提高了钟表的走时精度。简单来说,平游丝的内端是固定在内桩上,而外端则固定在外桩上;吊框儿游丝是内端是同样固定在内桩上,外端是弯曲上绕后安装在外桩上。要是还不明白就去问劳力士吧(他们家全这样),会说这个词儿就够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