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网讯】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网络交易作为一种新型消费方式,许多方面优于传统商务,这种模式节省了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时间和空间,大大提高了交易效率。但吉林省消费者协会在工作中发现,网上消费存在着诸多风险,如消费欺诈,网络虚假广告,延迟履行、瑕疵履行,网络支付安全不保,消费者隐私权遭受侵犯等。 案例>>> 网购便宜电话卡 投入5万仍不能用 今年3月末,李先生通过某网站以7000元交易价格订购200张面值为50元的充值卡并通过网上银行将订购款一次性打在对方提供的银行账号。三天后,李先生收到充值卡,发现不能正常使用,对方告知,需要支付一定金额购买激活码,将充值卡激活后才能正常充值使用,李先生信以为真,先后七次为该账号打款,共计5万余元。至今没有收到激活码。发现上当后,对方电话关机、上网查询网站关闭。 分析>>> 信息不对称成 网络骗局保护伞 省消协工作人员分析认为,目前网上消费的立法严重滞后,同时,信息严重不对称。许多网站故意隐瞒真实信息,使消费者无法搞清交易对象究竟是谁,其资信度有多高,只能获得有关商品的部分信息,看到一张或数张关于商品的平面图片,无法深入详细地了解有关商品的真实情况。还有就是对网上购物行为的监督至少包括网络安全监督、工商监督、税收监督等方面,而这几方面的监督力度不够,监管手段相对落后。 警示>>> 网商四个地址 一致才有保证 省消协提醒,不要盲目相信所谓的“超低价”。一方面,要认真查询网上购物涉及的公司是否在工商部门进行登记注册;另一方面,须认真核实该网站是否具有通信管理部门核发的经营许可证书。而且要认真查核经营单位的地址、电话和银行账号。涉嫌诈骗的网站公布的公司地址大多是虚假的,在进行网上交易之前应查询该电话是在哪里注册的,账号是在哪个城市开户的。如果该网站上公布的公司地址、公司登记注册地址、联系电话所在地址、银行账号开户地址有任何不一致,就应加倍警惕。 (责任编辑:admin) |